一种用于滑轨的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351发布日期:2019-01-25 16:5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滑轨的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滑轨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阻尼器的抽屉又称为阻尼滑轨抽屉,一般包括面板、底板、后板、侧板、滑轨,特点是底板上对称设有阻尼器,侧板骑跨在滑轨上,面板、底板、后板连接侧板。具体结构一般可设置为包括定轨道、动轨道、滑动件的滑轨,滑动件设在定轨道、动轨道之间;侧板由侧帮、支撑件组成,支撑件设在侧帮底部,其后端设有滚轮架,滚轮架上设有滚轮。

但是,目前用于滑轨的阻尼器以及已知的公知技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在众多待解决问题以及具有可拓展技术环节中,市面上用于滑轨的几乎所有阻尼器都是依靠拉簧直拉的方式,且拉簧拉得越长,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人们在使用时,需要将抽屉拉出而实际上付出的力量间接作用于拉簧上,拉簧受拉力产生的形变长度直接意味着抽屉拉出的距离,因此,人们在拉出抽屉时,需要付出较大的力气;同时,很多用于滑轨的阻尼器安装比较复杂,产品本身结构复杂,使用性能差且不够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改进,这些所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滑轨的阻尼器,可达到滑轨拉出更轻柔且能让使用者明显体会到省力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滑轨的阻尼器,具有安装于抽屉滑轨的阻尼器主体,所述阻尼器主体设置于阻尼架上,该阻尼架设有带阻尼管架的阻尼管,所述用于滑轨的阻尼器包括:

齿轮副传动单元,由带齿轮架的齿轮、所述阻尼管架边缘处齿位向上的一段齿槽Ⅱ、以及所述阻尼架边缘处齿位向下的一段齿槽Ⅰ组成,所述齿轮的齿部分别与所述齿槽Ⅰ、齿槽Ⅱ各自的齿相啮合,并且通过所述齿轮副传动单元的传动带动所述阻尼架的拉簧产生形变,所述阻尼架具有用于固定滑块的导向槽;

滑块,具有至少三个连接部,即用于与阻尼管架活动连接的活动销轴孔、用于使所述滑块倾斜固定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固定柱、用于卡住滑块扣的卡扣槽;

滑块扣,具有与所述卡扣槽固定卡接的卡销。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阻尼管架与拉簧之间具有齿轮副传动关系,且传动比为1:2;拉簧拉伸的长度相当于滑块扣同方向滑动距离的一半。

所述导向槽由水平段与弧形折弯段组成,活动销轴的活动轨迹处于所述导向槽的水平段内。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以及具有任一项附加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齿轮副传动单元进行传动的同时带动拉簧发生形变;

若滑块与滑块扣形成相对而行,滑块扣的卡销逐渐接触并卡入滑块的卡扣槽内,同时迫使滑块以活动销轴为转动轴顺时针旋转17°;若滑块扣移动至脱离滑块的卡扣槽,滑块在导向槽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17°;所述滑块处于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当未与滑块扣相接触时,其固定柱卡在导向槽的折弯段内。

优选地,所述阻尼架与固定架组合将阻尼器主体固定安装在同一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滑轨的阻尼器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阻尼管架与拉簧之间设置齿轮副传动关系且传动比为1:2,可使拉簧拉伸长度不大于滑块扣同方向滑动距离的一半,即在相同的拉出行程内,减小至少一半的拉簧拉力变化量,从而达到滑块扣拉出省力的效果;同时,通过滑块与滑块扣的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推拉抽屉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应用状态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开始右向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5-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滑块顺时针转动示意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滑块扣开始向右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5-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滑块扣开始移动状态示意图;

图5-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滑轨的阻尼器的滑块逆时针转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阻尼器的拉簧与滑块扣各自移动距离对比示意图。

图中:

1、滑轨;2、固定板;3、阻尼器主体;4、滑块;5、滑块扣;

31、固定架;32、阻尼架;33、阻尼管;34、阻尼管架;35、拉簧;36、齿轮架;37、齿轮;38、齿槽Ⅰ;39、导向槽;310、齿槽Ⅱ;311、活动销轴;

41、卡扣槽;42、活动销孔;43、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用于滑轨的阻尼器,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不仅使导轨在拉出的过程中省力轻柔,还要与拉簧的受拉力的变化量形成一定的关联,从而在同步拉出动作而产生的行程中,能够减小至少一半拉簧拉力变化量,所实施的技术手段包括阻尼器主体3。

针对以上所要实施的阻尼器主体3进一步分析:

所实施的阻尼器主体3包括阻尼架32、阻尼管33、阻尼管架34,其中的阻尼架32用于与固定架31配合将各个相应的阻尼组件固定安装在同一空间内,其中的阻尼管33固定安装在阻尼管架34上并且阻尼管33的型号与尺寸可根据不同产品使用需求进行更换;同时,为配合阻尼器主体3将欲实施的齿轮传动单元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所实施的阻尼管架34外边缘具有一段齿槽Ⅱ310,所实施的阻尼架32边缘处具有与该齿槽Ⅱ310位置相对的一段齿槽Ⅰ38,从而使两段齿槽构成用于安装齿轮传动单元的齿轮腔;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实施的齿轮传动单元,包括固定在相应齿轮架36的齿轮37,该齿轮架36具有前后两个用于安装销轴的销孔,即分别用于固定连接拉簧35、固定安装齿轮37,所实施的齿轮传动单元外圆周的轮齿分别与齿槽Ⅰ38、齿槽Ⅱ310各自的齿相啮合,从而在阻尼器主体3产生位移的过程中,使齿轮传动单元进行传动的同时带动拉簧35产生形变。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实施的阻尼管架34,该阻尼管架34端部具有活动销轴并且通过该活动销轴311连接滑块4,所实施的活动销轴311端部固定在阻尼架32所设置的弧形导向槽39内部,从而使活动销轴311的移动轨迹限定在所实施的弧形导向槽39内;

相应地,上述实施的弧形导向槽39,该弧形导向槽39由水平段与折弯段组成,以上所实施的活动销轴311的活动轨迹处于弧形导向槽39的水平段内。

针对上述设置的滑块4具体结构进一步实施:

由于阻尼管架34端部实施连接滑块4,所实施的滑块4具有三个连接部,第一,其中一个连接部设置为与阻尼管架34相接的活动销轴311的活动销孔42;第二,其中一个连接部设置为用于使滑块4固定在弧形导向槽39上且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固定柱43;第三,其中一个连接部设置为用于卡住滑块扣5卡销的卡扣槽41。

针对上述设置的滑块扣5具体结构进一步实施:

由于滑块4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滑块扣5相互形成卡接关系,所实施的滑动扣5还具有用于与卡扣槽41固定卡接的卡销。

如图5-1、图5-2、图5-3、图5-4、图5-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用于滑轨的阻尼器,在使用过程中,当开始导轨滑动时,所实施的滑块4处于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当未与滑块扣5相接触时,其固定柱43卡在导向槽39的折弯段内,即如图5-1所示;当滑块4右向移动并与滑块扣5形成相对而行时,滑块扣5的卡销逐渐接触并卡入滑块4的卡扣槽41内,同时迫使滑块4原本向上倾斜的一端转为向下转动一定角度,即以活动销轴311为转动轴顺时针旋转17°,同时使原本处于导向槽39折弯段内的固定柱43移动至导向槽39的水平段与折弯段相接的位置处,即如图5-2所示;当所应用的导轨继续滑动时,滑块扣5在拉簧35与阻尼管33的作用下缓慢复位,即如图5-3所示;当作用在滑块扣5的拉力大于拉簧35以及阻尼管33的拉力时,滑块扣5开始向右移动,即如图5-4所示;当滑块扣5继续向右移动至脱离滑块4的卡扣槽41时,滑块4在导向槽39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17°并且恢复至使固定柱43卡在导向槽39折弯段内的状态。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用于滑轨的阻尼器,该技术手段基于所实施的拉簧牵拉的长度越长则相对拉力越大,由于阻尼管架34与拉簧35之间为齿轮副传动关系,其传动比为1:2,因而,例如,当拉簧35实施拉长二十五个单位长度或总距离为1A时,同步可使滑块扣5可向右移动五十个单位长度或总距离为2A,从而达到滑块扣5拉出省力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对于阻尼器主体连接至其它与抽屉相同技术领域的产品上而发挥相同的作用;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阻尼组件等进行相应的替换;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可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