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盘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5419发布日期:2018-09-04 21:30阅读:3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盘香机。



背景技术:

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香文化。制香厂家数以千计,由于制香产业容易组织生产、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的工艺难度不高、专业化装备简单、产品质量基本上依靠经验和手工工具实现控制。多少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方法,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始终没有多大改进,尤其是盘香工艺。

公开号为CN制香机206261865制香机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成型的盘香机,包括控制管理电路、带有插香槽的转香轴及配套托香转盘和驱动,所述托香转盘上方设置有与成型盘香大小匹配的压香盘,压香盘铰接在机架上、中心设置有与转香轴匹配的限位通孔、沿底面圆周设置有弧形限位成型条,借助转香轴和托香转盘对香条的径向盘绕、压香盘与托香转盘配合限位香条的轴向位移、并借助弧形限位成型条限位香条的径向位移形成控制成型结构的盘香机。

通过将规定长度的直香条从两侧放到两个插香槽内,放下压香盘,安全防护接近开关感应到信号,电机转动,带动转香轴转动,使两根香条围绕转香轴的轴径缠绕,每转一圈计数一次,待达到指定圈数,电机停止转动,人工掀开压香盘,取出脱模转盘,将成品香盘取出即可;但是,该设计需要事先拿取成型的香条,再将成型的香条通过人手放在电动卷盘上卷绕而成,由于香条的主要成份是木粉加香精再加粘合剂混合而成,本身没有长纤维,承受拉力的能力较差,工人无论是在搬运香条时还是在放置香条时都容易把香条拉断,造成中途报废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盘香机,使香条成型、盘香能够同步进行,无需人工拿取,使香条在这个过程减少中途报废的数量,提高盘香的生产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盘香机,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香条成型的制香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制香机出香方向用于将成型的香条盘卷的盘香机构,所述制香机包括料仓、设置于所述料仓上端且与所述料仓内部连通的料斗、设置于所述料仓一端用于推料的液压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料仓另一端用于香条成型挤出的出香嘴,所述盘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香嘴下方的托香转盘、设置于所述托香转盘的齿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条以及控制所述齿轮沿所述齿条移动的气缸。

如此设置,通过制香机直接生产出香条,当香条的最前端落入托香转盘上时,启动气缸,由气缸推动齿轮沿齿条移动,齿轮在沿齿条移动时,会带动托香转盘进行转动,使得线条能够沿着托香转盘的涡纹状形状轨迹成型,最后由工作人员取走,完成盘香工作;通过制香机与盘香机构能够同时完成香条成型和盘香工作,中间无需人工取放,降低香条中途报废的数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制香机下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的旋转轴。

如此设置,在气缸推动齿轮沿齿条移动时,齿轮能够通过旋转轴与固定块发生相对转动运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出香嘴上设置有用于切断香条的电磁阀。

如此设置,利用电磁阀作为香条的切断元件,无需工作人员用手将香条掐断,保证盘香的外观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托香转盘上圆心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香条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

如此设置,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香条的落料情况,无需人工监督操作,降低工作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气缸、电磁阀以及液压缸工作的PLC控制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设置于所述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如此设置,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香条落到托香转盘上时,发出信号,由控制柜控制气缸推动托香转盘进行盘香工作,当托香转盘达到预定圈数或尺寸时,控制柜控制液压缸停止工作并控制电磁阀切断香条,待人工取下盘香后,控制托盘复位原始位置即可。

进一步设置:所述托香转盘上设置有脱模转盘,所述脱模转盘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凸缘相匹配的通孔。

如此设置,在托香转盘上设置脱模转盘,能够使线条在脱模转盘上盘卷成型,盘香结束后,可以将脱模转盘整个取下,无需工作人员用手去拿取盘香,不会对盘香造成损伤。

进一步设置:所述脱模转盘上设置有向上弯折的把手。

如此设置,利用把手便于将脱模转盘从托香转盘上取出,便于操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托香转盘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凹槽,所述脱模转盘下表面设置有卡接于所述凹槽的卡块。

如此设置,利用凹槽和卡块能够将脱模转盘固定在托香转盘上,防止托香转盘在转动时使得脱模转盘发生相对滑动,影响盘香的成型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制香机与盘香机构能够同时完成香条成型和盘香工作,中间无需人工取放,降低香条中途报废的数量;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电磁阀和控制柜能够实现这个盘香工作无需人工监督操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脱模转盘便于制香机盘香的取放,防止成型后的盘香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盘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盘香机的制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盘香机的盘香机构的仰视图;

图4为自动盘香机的盘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制香机;21、料仓;22、料斗;23、液压缸;24、出香嘴;25、电磁阀;3、盘香机构;31、托香转盘;311、红外线传感器;312、凹槽;32、脱模转盘;321、通孔;322、把手;323、卡块;4、控制柜;5、传动机构;51、气缸;511、固定块;512、旋转轴;52、齿条;5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一种自动盘香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动盘香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用于生产香条的制香机2、设置于制香机2出香方向用于将香条盘卷成型的盘香机构3、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用于控制制香机2和盘香机构3工作的控制柜4。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制香机2包括用于储放原料的料仓21、设置于料仓21上端且与料仓21的内部连通用于进料的料斗22、设置于料仓21一端用于推料的液压缸23、以及设置于所述料仓21另一端用于香条成型挤出的出香嘴24;其中,出香嘴24上设置有用于切断香条的电磁阀25。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盘香机构3包括设置于制香机2的香条出料位置下方的托香转盘31、设置于托香转盘31上方的脱模转盘32、以及设置于制香机2下方用于控制托香转盘31做卷香工作的传动机构5;其中,传动机构5包括设置于托香转盘31下端的齿轮53、设置于底座1上且与齿轮53啮合设置的齿条52、以及控制齿轮53沿齿条52移动的驱动机构。

如图4所示,托香转盘31包括设置于圆心位置用于检测香条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311,托香转盘3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312;拖模转盘包括设置于下表面用于与凹槽312卡接固定的卡块323以及沿边缘设置向上弯折的把手322,脱模转盘32上设置有与红外线传感器311凸缘相匹配的通孔321。

其中,设置于托香转盘31上的红外线传感器311与设置于底座1上的控制柜4电信号连接。

工作原理:需要制造盘香时,将原料通过料斗22送入料仓21内,启动液压缸23,利用液压缸23将放置于料仓21内的原料从出香嘴24处挤出成型;当设置于托香转盘31检测到挤出的香条落到脱模转盘32上时,发出信号给控制柜4,由控制柜4控制传动机构5工作,由传动机构5控制脱模转盘32做涡纹轨迹的运动,使得香条能够在脱模转盘32上盘卷成型。

当传动机构5工作时,首先是由气缸51推动固定块511移动,由于设置于托香转盘31下方的齿轮53与设置于固定块511上的转动轴转动连接,且齿轮53与设置于底座1上的齿条52啮合,因此,当齿轮53受到气缸51推力而沿着齿条52移动时,自身还会带动托香转盘31转动,完成涡纹状的轨迹运动。

托香转盘31在转动时,因为设置于托香转盘31上表面的凹槽312能够卡接住设置于脱模转盘32下表面的卡块323,所以托香转盘31在运动时会限制住脱模转盘32,使得脱模转盘32能够与托香转盘31同步运动,且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当香条盘卷达到预定圈数或尺寸时,由控制柜4发出命令,控制电磁阀25切断香条;当盘香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把手322将整个脱模转盘32取下,再将脱模转盘32上成型的盘香取下放置好。

再次将脱模转盘32放置在托香转盘31上后,并控制传动机构5复位,即可开始新的盘香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