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805发布日期:2018-07-18 00:5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门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



背景技术:

门禁是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的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行通道门禁、车辆门襟等。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如中国实用新型如申请号201210254796.4所提到的门禁设备,包括:箱体(10),箱体(10)上具有第一人员进出口(11)和第二人员进出口(12),箱体(10)内形成有监控区(13)和刷卡区(14),监控区(13)位于箱体(10)的第一端,刷卡区(14)位于监控区(13)和箱体(10)的第二端之间,刷卡区(14)内设置有人员通道和设置在人员通道一侧的闸机(15)。

再例如中国实用新型如申请号200710005822.9所提到的门禁装置,包括有两个阻挡件24、26)和两个相互对中心设置、彼此分开并可通过独立电动机(14、22)驱动的轴(16、20),其中,每个轴(16、20)上固定一个阻挡件(24、26)并且阻挡件(24、26)可通过相应轴(16、20)的传动而独立于另一阻挡件(26、24)回转。

在使用上述所提到的一号实用新型时,需要人员刷卡才能进入,当装置内部中单一零件损害时,容易导致人员流通不畅,造成人员堵塞,并且当人员夜晚通过门禁时,人员视觉受到黑夜的遮挡,容易导致人员碰撞在门禁上,导致人员损伤。

使用上述所提到的二号实用新型时,无法根据行人的位置自由的实现门禁开关闭合,并且当电机长时间运行容易消耗大量电源,造成较高的使用成本。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内部单一零件损害时,容易导致人员流通不畅,造成人员堵塞,并且当人员夜晚通过门禁时,人员视觉受到黑夜的遮挡,容易导致人员碰撞在门禁上,导致人员损伤,根据行人的位置开关闭合的能力较差,并且当长时间运行容易消耗大量电源,造成较高的使用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包括门框、存放槽、伸缩架、支撑柱、隔离块、光电开关、LED光控灯、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电动门、动力模块、减撞器、限位开关、重力感应地毯、防护板、APM处理器、转动轮和扬声器,所述门框前端面开设有一处存放槽,且存放槽内部安装有一处APM处理器,并且存放槽前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一处防护板,所述门框左部右侧端面安装有两处伸缩架,且两处伸缩架上安装有多个N型支撑柱,所述伸缩架右端安装在电动门左侧端面上,且隔离块安装在伸缩架上,所述光电开关分别安装在门框底部前后端面上,且LED光控灯安装在门框顶部上,所述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安装在门框顶部上,所述电动门为空腔结构,且电动门内部安装有一处动力模块,所述减撞器为两处,且两处减撞器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门框内壁上,并且限位开关也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门框内壁上,所述重力感应地毯为单独装置,且重力感应地毯通过电源线与APM处理器相互连通,且APM处理器与动力模块相通,所述转动轮为多组,且转动轮安装在支撑柱底部上,并且剩余的转动轮安装在电动门底部端面上,且安装在电动门底部端面上转动轮与动力模块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扬声器安装在电动门右侧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位两处,且两处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分别安装在门框顶部的前后端面上,并且两处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APM处理器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为多处,且多处支撑柱分别通过伸缩架相互连接,并且支撑柱上分别安装有四处隔离块。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感应地毯为两处,且门框前后两端部位分别安装有一处重力感应地毯,并且两处重力感应地毯分别与APM处理器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开关为两组,且两组光电开关分别安装在门框前后端面上,并且每组光电开关相互平行放置,且两组光电开关分别与APM处理器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控灯安装在门框顶部上,且LED光控灯于两处重力感应地毯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开关为两处,且两处限位开关分别安装在门框内壁上,且两处限位开关分别与动力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门左侧端面安装有一处扬声器,且扬声器与APM处理器进行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和重力感应地毯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对人体的监测实现电动门的开合作用,降低门卫的体力消耗,并且配合重力感应地毯的设置,可通过双重的电源信号,对电动门实现双重控制,当单一装置发生错误时,其他装置也可根据电源信号完成电动门的开合,降低错误发生概率,保证人员流通顺畅。

隔离块的限位开关设置,有利于避免儿童触碰到支撑柱处,导致儿童手指夹伤,降低事故的发生,并且配合限位开关的设置,可对电动门行驶距离进行控制,避免电动门行驶时与左右两侧门框发生硬性撞击,对电动门内部的电器元器件造成损伤。

光电开关的设置,有利于使电动门实现自主闭合功能,降低门卫的劳累程度,具体为,当光电开关所发出的光源信号遭受遮挡时,光电开关将光源信号遭受遮挡的信息传输到APM处理器内,APM处理器对电动门缓慢闭合。

LED光控灯的设置,有利于对夜晚通过门框的行人进行照明,避免人员碰撞在电动门上,导致人员身体遭受损害,并且配合重力感应地毯,使LED光控灯只在夜晚人员通过时,对人员进行照明,有效的降低电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门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门的优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流程系统模块图。

图中:门框-1、存放槽-101、伸缩架-2、支撑柱-3、隔离块-301、光电开关-4、LED光控灯-5、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电动门-7、动力模块-701、减撞器-8、限位开关-9、重力感应地毯-10、防护板-11、APM处理器-12、转动轮-13、扬声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热感应的门禁设备,包括门框1、存放槽101、伸缩架2、支撑柱3、隔离块301、光电开关4、LED光控灯5、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电动门7、动力模块701、减撞器8、限位开关9、重力感应地毯10、防护板11、APM处理器12、转动轮13和扬声器14,所述门框1前端面开设有一处存放槽101,且存放槽101内部安装有一处APM处理器12,并且存放槽101前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一处防护板11,所述门框1左部右侧端面安装有两处伸缩架2,且两处伸缩架2上安装有多个N型支撑柱3,所述伸缩架2右端安装在电动门7左侧端面上,且隔离块301安装在伸缩架2上,所述光电开关4分别安装在门框1底部前后端面上,且LED光控灯5安装在门框1顶部上,所述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安装在门框1顶部上,所述电动门7为空腔结构,且电动门7内部安装有一处动力模块701,所述减撞器8为两处,且两处减撞器8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门框1内壁上,并且限位开关9也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门框1内壁上;

所述重力感应地毯10为单独装置,且重力感应地毯10通过电源线与APM处理器12相互连通,且APM处理器12与动力模块701相通,所述转动轮13为多组,且转动轮13安装在支撑柱3底部上,并且剩余的转动轮13安装在电动门7底部端面上,且安装在电动门7底部端面上转动轮13与动力模块701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扬声器14安装在电动门7右侧端面上。

其中,所述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为两处,且两处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分别安装在门框1顶部的前后端面上,并且两处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分别与APM处理器12进行电性连接,具体作用,通过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对人员的监测,对电动门7的控制,使人员在到达门框1时,实现电动门7的开合,保证人员流通顺畅。

其中,所述支撑柱3为多处,且多处支撑柱3分别通过伸缩架2相互连接,并且支撑柱3上分别安装有四处隔离块301,具体作用,对相邻的两处支撑柱3进行分离,增大两处两处支撑柱3间隔的距离,避免儿童手指插入两处支撑柱3之间,造成儿童手指损伤。

其中,所述重力感应地毯10为两处,且门框1前后两端部位分别安装有一处重力感应地毯10,并且两处重力感应地毯10分别与APM处理器12进行电性连接,具体作用,工作人员身体站在重力感应地毯10时,重力感应地毯10将信号传输到APM处理器12上,对电动门7进行控制,实现电动门7向左开合的效果。

其中,所述光电开关4为两组,且两组光电开关4分别安装在门框1前后端面上,并且每组光电开关4相互平行放置,且两组光电开关4分别与APM处理器12进行电性连接,具体作用,当人体通过门框1时,人体脚部阻挡了光电开关4所发出的射线,光电开关4将信息传输到APM处理器12上,对电动门7的进行控制,使电动门7向右闭合。

其中,所述LED光控灯5安装在门框1顶部上,且LED光控灯5与两处重力感应地毯10相互连接,具体作用,当夜晚时对门框1底部进行照射,降低电量消耗,避免人员因视觉不清撞击到门框1,导致人员受伤。

其中,所述限位开关9为两处,且两处限位开关9分别安装在门框1内壁上,且两处限位开关9分别与动力模块701进行电性连接,具体作用,当电动门7左右移动时是触碰到限位开关9时,限位开关9向电动门7内部的动力模块701释放信号,使电动门7停止移动,避免电动门7与门框1内壁发生撞击,导致电动门7内部动力装置产生损伤,影响人员的通过效率。

其中,所述电动门7左侧端面安装有一处扬声器14,且扬声器14与APM处理器12进行电性连接,具体作用,通过扬声器14所发出的声音,督促人员快速通过,避免人员长时间位于电动门7处,影响电动门7的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通过电源线将动力模块701连通电源,当人员通过门框1部位时,人员脚底对重力感应地毯10产生压力,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6感受到人员正在接近,同时向APM处理器12传输信息,APM处理器12将控制电动门7开合的信息传输到动力模块701上,动力模块701带动转动轮13向左缓慢移动,当电动门7敞开时人员穿越电动门7,脚部触碰到光电开关4所发出的射线,光电开关4将信息输送到APM处理器12内,APM处理器12对电动门7内部的动力模块701下达关闭指令,电动门7开始缓慢闭合,电动门7向右移动时触碰到门框1右壁所安装的限位开关9,电动门7停止向右移动,避免电动门7内部的动力模块701与门框1发生撞击,导致内部零件损伤,当人员夜晚通过门框1时,人员脚与重力感应地毯10发生接触,LED光控灯5通过重力感应地毯10间接连通电源,LED光控灯5对门框1底部进行照射,方便人员安全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未仔细提到的均为现有技术,如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动力模块701内部结构与现有电动门7内部的动力及控制系统相同,并且本实用新型人所用的限位开关9的电性连接为现有成熟技术,实用新型人在此不再具体详述。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