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717发布日期:2018-10-23 16:0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患者因发育不成熟等原因,不能自行控制排泄,经常造成粪便不能自行清理,在护理儿科患者时,需要护理人员频繁的清洗儿科患者身上的粪便残渣与尿液残留,目前仍有很多用毛巾沾清水擦洗,此方法非常不卫生,而且水温不易控制,在擦洗时容易给患者造成不适感,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太小,给患者清洗完后需要及时给患者进行肌肤护理,否则会影响患者皮肤的健康,粪便尿液等容易造成感染,需要对清洗用具或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箱体,所述清洗箱箱体通过链接铰件连接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支撑腿,所述伸缩支撑腿底端设置有防滑固定套,所述箱盖内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四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清洗箱内设置有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将清洗箱分隔成清洗槽与第二放置槽,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渗漏网,所述渗漏网上设置有多孔棉垫,所述渗漏网下方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底端连接废液收集室,所述废液收集室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置有注液口与清洗管,所述清洗管一端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注液口底端通向储液室,所述储液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清洗管另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水泵储放室内,所述水泵一端连接储液室,所述清洗箱箱体上设置有控制体,所述控制体上设置有灯控键、温度控制键、水泵控制键与温度显示屏。

所述储液室位于废液收集室上方,所述水泵储放室位于第二放置槽底部。

所述灯控键与紫外线消毒灯电路相连,所述水泵控制键与水泵电路相连,所述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键均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一箱多用,不仅可以给患者清洗,还可以当作护理台给患者进行肌肤护理,同时还可以对箱体内部进行消毒,避免了交叉感染,省时省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与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清洗箱箱体1,所述清洗箱箱体1通过链接铰件13连接箱盖14,所述箱盖14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支撑腿17,所述伸缩支撑腿17底端设置有防滑固定套18,所述箱盖14内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5,所述第一放置槽15四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16,所述清洗箱内设置有弧形隔板8,所述弧形隔板8将清洗箱分隔成清洗槽7与第二放置槽9,所述清洗槽7内设置有渗漏网20,所述渗漏网20上设置有多孔棉垫19,所述渗漏网20下方设置有排水管道22,所述排水管道22底端连接废液收集室23,所述废液收集室23一端设置有排液口29,所述第二放置槽9内设置有注液口21与清洗管11,所述清洗管11一端设置有清洗装置12,所述清洗管11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所述注液口21底端通向储液室26,所述储液室2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24与温度传感器25,所述清洗管11另一端连接水泵28,所述水泵28位于水泵储放室27内,所述水泵28一端连接储液室26,所述清洗箱箱体1上设置有控制体2,所述控制体2上设置有灯控键4、温度控制键5、水泵控制键6与温度显示屏3;所述储液室26位于废液收集室23上方,所述水泵储放室26位于第二放置槽9底部;所述灯控键4与紫外线消毒灯16电路相连,所述水泵控制键6与水泵28电路相连,所述加热装置24、温度传感器25与温度控制键5均电路相连。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箱盖14打开,把伸缩支撑腿17拉出调节到合适高度固定在平面上,将清洗液从注液口21导入储液室26内,将本实用新型连接电源,按动温度控制键5加热清洗液,液温可通过温度显示屏3查看,加热完后按动水泵控制键6使水泵工作,打开流量控制阀11,清洗液从清洗管10流入清洗装置12,将患者放入清洗槽7内进行清洗,清洗完后的废液经排液管道22流入废液收集室23,然后从排液口29流出,清洗完后将患者放入第一放置槽15内进行肌肤护理,护理完后将清洗装置12及清洗管10放入第二放置槽内9,将伸缩支撑杆17收缩,盖上箱盖14,按动灯控键4,使紫外线消毒灯16进行消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