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真空装置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410发布日期:2019-01-15 22:4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抽真空装置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抽真空装置及应用该抽真空装置的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料理机,抽气结构设置在机座或杯盖中,当抽气结构设置在机座时需要将气路传递至杯体,整个抽气结构及抽气管路比较复杂;当抽气结构设置于杯盖时,需要将电源从机座传递耦合至杯盖中的抽气结构,抽气机构和电路结构都比较复杂。此外,上述两种方式的中间传递结构较多,结构复杂的同时也降低了可靠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真空装置,旨在简化现有料理机的抽真空结构,提高其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抽真空装置,应用于料理机,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开设有抽气孔和排气孔;抽气动力元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抽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孔连通;PCB板,所述PCB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电性连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及,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PCB板和/或抽气动力元件连接,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为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所述PCB板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之间的电路上,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中的电流。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为气压检测模块,所述气压检测模块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或无线连接,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吸气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抽气孔之间,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中的吸气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为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记录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时长。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PCB板和抽气动力元件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电源输入端或容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储能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装置还包括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固定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并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向所述PCB板输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启动的抽真空指令。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形成的容置腔为封闭腔体;所述抽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进气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或,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孔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和外界的缝隙,所述缝隙形成所述排气孔,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孔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出气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抽真空的气体由所述缝隙排出;或,所述外壳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和外界的缝隙,所述排气孔与缝隙间隔设置,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孔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孔通过管道连通,抽真空的气体由所述排气孔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出气口的气路上还连接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杯体,安装于机座上;杯盖,所述杯盖可拆卸地连接扣盖于所述杯体的上端,所述杯盖开设有连通所述杯体内腔的抽气开口;及,如上所述的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杯盖,当所述抽真空装置安装于所述杯盖时,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抽气开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杯盖还开设有连通所述杯体内腔的泄压孔,所述杯盖于泄压孔处还安装有打开或闭合所述泄压孔的泄压阀。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有抽气气路和泄压气路,所述抽真空装置还安装有打开或闭合所述泄压气路的泄压阀,所述料理机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抽气气路与所述抽气开口连通以对杯体的内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泄压阀打开所述泄压气路使所述泄压气路与所述抽气开口连通以对杯体的内腔进行泄压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卡合结构、螺纹结构或磁吸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杯盖。进一步地,所述机座设置有供电结构,当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有供电模块时,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供电结构相互独立。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用于对料理机进行抽真空,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外壳、抽气动力元件、PCB板和检测模块,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并开设有抽气孔和排气孔,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并通过进气口与抽气孔连通、通过出气口与排气孔连通,所述PCB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电性连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所述检测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PCB板和/或抽气动力元件连接,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以便根据所述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控制抽真空装置停机,从而使料理机保持在相应真空度下进行物料料理,提高了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的可靠性和可控性,同时该抽真空装置只包括相互连接的抽气动力元件、PCB板和检测模块,相较于安装于杯体或机座的抽真空装置,大大简化了抽真空装置的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抽真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爆炸图;图6为图1中抽真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料理机516下壳10机座52启动开关20杯体53抽气动力元件30杯盖密封圈531进气口40杯盖532出气口41抽气开口54单向阀42泄压孔55PCB板43安装孔56触发开关44限位槽57检测模块50抽真空装置58抽气口密封圈51外壳59供电模块511容置腔60密封圈512抽气孔70泄压阀513排气孔71泄压阀安装部514缝隙72阀翼515上壳73泄压阀固定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提出一种抽真空装置50,该抽真空装置50可用于料理机100的食物料理前的抽真空处理,以使料理机100内的物料在预设真空度环境下进行加工处理,避免物料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造成营养成分丢失,或者影响加工后食物的外观及口感。抽真空装置50可作为独立的物件进行搬运及收纳,即本申请的抽真空装置50并不是与料理机100固定连接的,其在料理机100需要进行抽真空时才与料理机100进行结合,以对料理机100进行物料加工时的杯体20的内腔进行抽真空,当本申请的抽真空装置50使用时,其与料理机100的杯盖40进行装配结合,以对杯体20的内腔抽真空,所述杯盖40通过杯盖密封圈30紧密插设于杯体20的内腔,以保证杯体20内腔与抽真空装置50之间的密封性。参照图1至7,该抽真空装置50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内部形成有容置腔511,所述外壳51开设有抽气孔512和排气孔513;抽气动力元件53,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内,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具有进气口531和出气口533,所述进气口531与所述抽气孔512连通,所述出气口533与所述排气孔513连通;PCB板55,所述PCB板55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并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及,检测模块57,所述检测模块57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并与所述PCB板55和/或抽气动力元件53连接,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51包括相互扣合并形成容置腔511的上壳515和下壳516,外壳51内形成有容置腔511。其中,上壳515和下壳516的材料可以是塑料,上壳515和下壳516可在其周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扣合连接,或者在上壳515和下壳516的其中之一在周缘设置有凹槽结构,其中之一卡入凹槽内,二者再通过螺钉连接或胶粘进行连接。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检测模块57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内,其中上壳515和下壳516可于容置腔511内延伸有安装板,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可卡接或螺纹连接于安装板,如此相对固定于所述外壳51。抽气动力元件53可为真空泵,其具有进气口531和出气口533,进气口531与外壳51上的抽气孔512连通,出气口533与外壳51上的排气孔513连通,料理机100被抽取的空气由抽气孔512进入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在抽气动力元件53的驱动下,空气流经出气口533并最终通过排气孔513排出外壳51。在此过程中,PCB板55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而检测模块57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或在运行过程中的气流或吸气压力。检测模块57主要用于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或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或吸气压力,具体地:所述检测模块57可以是电流检测模块,以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所述检测模块57也可以是气压检测模块,以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过程中的吸气压力;所述检测模块57还可以是计时器,以记录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7还可以是电压检测模块,以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两端的电压在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所述检测模块57与所述PCB板55和/或抽气动力元件电性连接,当所述检测模块57为电流检测模块时,所述检测模块57与所述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当所述检测模块57为气压检测模块时,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连接,同时所述检测模块57与所述PCB板55电性连接或无线连接;当所述检测模块57为计时器时,所述检测模块57与PCB板电性连接,或所述检测模块57与所述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抽真空装置50,用于对料理机100进行抽真空,所述抽真空装置50包括外壳51、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和检测模块57,所述外壳51内部形成有容置腔511并开设有抽气孔512和排气孔513,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并通过进气口531与抽气孔512连通、通过出气口533与排气孔513连通,所述PCB板55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并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所述检测模块57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并与所述PCB板55和/或抽气动力元件53连接,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以便根据所述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控制抽真空装置50停机,从而使料理机100保持在相应真空度下进行物料料理,提高了抽真空装置50进行抽真空的可靠性和可控性,同时该抽真空装置50只包括相互连接的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和检测模块57,相较于安装于杯体或机座的抽真空装置,大大简化了抽真空装置的结构。参照图1至5,所述检测模块57为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所述PCB板55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之间的电路上,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中的电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7为电流检测模块,具体可以是电流表或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内,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所述PCB板55与抽气动力元件53之间的电路上,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中的电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还可以采用电压检测模块替代。由于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取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时,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量逐渐减少,因此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真空过程中电流逐渐增大,而且电流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直至最后电流增大的趋势接近0,此时需要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保护抽真空装置50,避免所述抽真空装置50烧坏,提高了抽真空装置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2、6、7,所述检测模块57为气压检测模块,所述气压检测模块与所述PCB板55电性连接或无线连接,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吸气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气口531与所述抽气孔512之间,检测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中的吸气压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7为气压检测模块,具体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或气压检测计,所述气压检测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内,所述气压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与外壳51的抽气孔512之间,并与所述PCB板55电性连接或无线连接,主要用于检测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过程中的吸气压力。由于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取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时,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量逐渐减少,因此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真空过程中的吸气压力越来越大,且吸气压力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吸气压力增大的趋势接近0,此时需要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保护抽真空装置50,避免所述抽真空装置50烧坏,提高了抽真空装置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7,所述检测模块57为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PCB板55电性连接,记录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7为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容置于所述外壳51形成的容置腔511内,所述计时器与PCB板55电性连接,或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或所述计时器串联在PCB板55与抽气动力元件53之间的电流回路上,当PCB板55向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电流时所述计时器开始计时,当PCB板55停止向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电流时,所述计时器停止计时,进而记录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所述运行时长根据杯体20内腔的体积V和抽气动力元件53的抽气流速v有关,一般为30秒~120秒,优选为90秒,在对抽真空装置50进行模糊控制时,可以在抽真空装置50启动运行90秒后停止运行,以保障抽真空装置5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7,所述抽真空装置50还包括供电模块59,所述供电模块59与所述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59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51的电源输入端或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的储能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50还包括为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提供电源输入的供电模块59,所述供电模块59与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均为电性连接,以通过电导线向所述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电源,所述供电模块59可以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511的储能装置,如电源棒模块,所述储能装置还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一充电端,以便所述储能装置的电量消耗完时通过所述充电端进行电量补充;所述供电模块59还可以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51的电源输入端,以直接向所述PCB板55和抽气动力元件53提供交流电或直流电。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7,所述抽真空装置50还包括启动开关52,所述启动开关52固定于所述外壳5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PCB板55电性连接,向所述PCB板55输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的抽真空指令。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50还包括向PCB板55输入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的抽真空指令的启动开关52,所述启动开关52固定于所述外壳51的上表面,具体地,所述外壳51的上壳515开设有一容置槽(未图示),所述启动开关52卡持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启动开关52与PCB板55电性连接,当用户通过触控、按压、拨动或滑动等操作触发所述启动开关52时,所述启动开关52向PCB板55输入一触发信号,经所述PCB板55处理成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的抽真空指令,并将该抽真空指令通过与抽气动力元件53之间的电路发送给抽气动力元件53以执行抽真空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50还包括触发开关56、及对应所述触发开关56设置于杯盖40的触发件(未图示),所述触发开关56容置于所述外壳51形成的容置腔511内,所述触发开关56可以是磁性开关,所述触发件对应为磁性件,或者所述触发开关56为微动开关,所述触发件为形成于杯盖40表面的凸起。触发开关56可固定于抽真空装置50的外壳51上并与抽气动力元件通过PCB板55电性连接,触发件设置在杯盖40的表面,在抽真空装置50出入杯盖40时,触发开关56与触发件连接使得触发开关56电性导通,触发开关56与触发件连接可以是凸起触碰到微动开关使得微动开关导通,或者磁性件磁性作用磁性开关使得磁性开关导通,则抽气动力元件53可在杯体20的内腔密封的亲故康下进行抽真空,保证料理机100抽真空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参照图1至7,所述外壳51形成的容置腔511为封闭腔体;所述抽气孔512与所述容置腔511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与所述容置腔511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气孔513连通;或,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孔512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与所述容置腔511连通,所述排气孔513与所述容置腔5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抽真空装置50是对料理机100进行抽真空操作,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抽真空装置50的气路气密性以及清洗操作的方便性,本申请的上壳515和下壳516可优选卡扣连接方式以实现外壳51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二者之间设有密封圈,如此可方便拆卸外壳51内的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及检测模块57等部件确保清洗操作方便,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抽气过程中的气密性,本申请还对抽真空装置100的抽气气路进行了以下设计:在第一种抽气气路结构中,上壳515和下壳516扣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511为封闭腔体,抽气孔512与容置腔连通,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与容置腔连通,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通过管道与排气孔513连通。第一种气路结构,容置腔511作为抽气气路通道的一部分,如此,在抽真空装置50运行过程中,PCB板55以及抽气动力元件53产生的热量可随气流一并排出,如此可以使得抽真空装置50的散热性较好。在第二种抽气气路结构中,上壳515和下壳516扣合形成的容置腔511为封闭腔体,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通过管道与抽气孔512连通,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通过管道与排气孔513连通。第二种气路结构,抽气气路相对密封,排气过程中较稳定。进一步参照图1至7,所述外壳51设置有连通容置腔511和外界的缝隙514,所述缝隙514形成所述排气孔513,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孔512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与所述容置腔511连通,抽真空的气体由所述缝隙514排出;或,所述外壳51设置有连通容置腔511和外界的缝隙514,所述排气孔513与缝隙514间隔设置,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孔512连通,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与所述排气孔513通过管道连通,抽真空的气体由所述排气孔513排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抽真空装置50是对料理机100进行抽真空操作,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抽真空装置50的气路气密性以及清洗操作的方便性,本申请的上壳515和下壳516可优选卡扣连接方式以实现外壳51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二者之间设有密封圈,如此可方便拆卸外壳51内的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及检测模块57等部件确保清洗操作方便,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抽气过程中的气密性,本申请还对抽真空装置100的抽气气路进行了以下设计:在第三中抽气气路结构中,所述外壳51设置有连通容置腔511和外界的缝隙514,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通过管道与抽气孔512连通,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与容置腔511连通,且所述缝隙514形成于排气孔513。在第三种抽气气路结构中,在上壳515和下壳516扣合后并未形成密闭容置腔,并利用上壳515和下壳516之间的缝隙514构成外壳51的排气孔513,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与容置腔511连通使得容置腔511也构成抽气气路的一部分,抽真空时由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输出的空气经过所述缝隙514排出,第三种气路结构所达到的效果与第一种气路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第四种抽气气路气路结构中,上壳515和下壳516扣合后也并未形成密闭容置腔而具有间隙514,外壳51于间隙之外还开设有排气孔513,而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与所述排气孔513通过管道连通。在第四种气路结构中,容置腔511的抽气动力元件53、PCB板55和检测模块57通过缝隙514可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自然散热,而抽气气路也相对封闭,排气过程较为稳定。进一步参照图1至7,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3的气路上还连接有单向阀54。本申请在抽真空装置50的上述几种气路结构中,均可在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孔533与排气孔513或缝隙514之间的气路上设置单向阀54,如此可以确保外界空气在抽真空过程中不会回流,进而提升抽气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孔512开设于所述下壳516,所述排气孔513开设于所述上壳515或下壳516。在排气孔513开设于上壳515时,抽真空过程中向上排气,结构较为简单,而排气孔513设置在下壳516时,抽真空过程中向下排气,排出的气流不易冲向使用者,使用过程更安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料理机。参照图1和2,所述料理机100包括:机座10;杯体20,安装于机座10上;杯盖40,所述杯盖40可拆卸地连接扣盖于所述杯体10的上端,所述杯盖40开设有连通所述杯体10内腔的抽气开口41;及,如上所述的抽真空装置50,所述抽真空装置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杯盖40,当所述抽真空装置50安装于所述杯盖40时,所述抽气孔512与所述抽气开口4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理机100可以是豆浆机、破壁机、榨汁机、搅拌机等小家电产品。抽真空装置50在料理机100的物料加工之前进行抽真空处理,避免料理机100内的物料在加工过程中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流失或口感下降。料理机包括机座10、杯体20、杯盖40、及抽真空装置50,抽真空装置50具有上述内容的结构,当然抽真空装置50在应用到料理机100时,也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调整。所述杯体20安装于所述机座10上,所述杯盖40口盖于杯体20的上端开口,杯盖40开设有连通杯体20内腔的抽气开口41,抽真空装置50可拆卸连接于杯盖40,当所述抽真空装置50安装于杯盖40时,抽气孔512与抽气开口41连通,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抽真空装置50与杯盖之间的密封性,在所述抽气孔512与抽气开口41之间还设置有抽气口密封圈58,而且杯盖40与抽真空装置50的插接处也设有密封圈60。本申请料理机100的杯体20的上端开口的横截面面积要大于其下端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并且在杯体20的杯壁设置有把手,以方便料理机100使用过程中提拿。抽真空装置50与杯盖40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杯盖40和抽真空装置50之间设置相互连接的结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另外的部件来实现。本申请在抽真空装置50连接于杯盖40以后,抽真空装置40位于料理机100的上方,如此方便整个结构的拆装。在料理机100使用时,向杯体20内放入物料后,将杯盖40盖合到杯体20,再将抽真空装置50安装到杯盖40实现对杯体20内进行抽真空。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将抽真空装置50可拆卸连接于杯盖40,如此抽真空装置50与料理机100的杯盖40相对独立,抽真空装置50可实现对杯体20内抽真空处理的同时,也方便使用后的分开收纳,使用较方便,本申请还于杯盖40设置抽气开口41而与抽真空装置50在抽真空过程中进行对接,如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抽真空装置50抽取杯体20的内腔内空气,结构简单。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杯盖40还开设有连通所述杯体20内腔的泄压孔42,所述杯盖40于泄压孔42处还安装有打开或闭合所述泄压孔42的泄压阀70。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抽真空装置50对杯体20内抽真空时,泄压阀70关闭泄压孔42,以使得杯体20内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在需要打开杯盖40时,通过操作泄压阀70二打开泄压孔42,外界空气由泄压孔42进入杯体20,使得杯体20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平衡,如此得以顺利打开杯盖40。为了使得泄压方便,本申请安装于杯盖40的泄压阀70位于杯盖40的边缘并与插槽(未图示)间隔设置,即在抽真空装置50安装到杯盖40之后,抽真空装置50的外壳51不会触碰到泄压阀70,较佳地,泄压阀70和抽真空装置50的外壳51之间还具有一定间隔,例如一厘米的间隔,如此,当抽真空装置50抽真空结束之后,操作者较容易地操作泄压阀70打开泄压孔4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我们介绍了抽真空装置50内具有多种抽气气路的情况,当泄压阀70设置在杯盖40时,抽真空装置50中的第一至第四种抽气气路均适用。本申请通过在杯盖40上设置泄压阀70,当需要进行泄压操作时,泄压气路较短,泄压操作较迅速,并且结构相对较简单。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装置50设置有抽气气路和泄压气路,所述抽真空装置50还安装有打开或闭合所述泄压气路的泄压阀70,所述料理机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抽气气路与所述抽气开口41连通以对杯体20的内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泄压阀70打开所述泄压气路使所述泄压气路与所述抽气开口41连通以对杯体20的内腔进行泄压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50的抽气气路可选择抽真空装置50的外壳51构成密封腔体的情况,即可以选择上述内容中,抽真空装置50的第一种和第二种抽气气路。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料理机100可拆卸安装有抽真空装置50,并在抽真空装置50设置抽气气路和泄压气路,当料理机100需要抽真空时,抽气气路导通杯体20的内腔,当需要泄压操作时,泄压阀70打开泄压气路,使得泄压气路与杯盖40的抽气开口41连通,如此实现料理机100在搅拌过程中避免食材与空气发生作用而被氧化,提升了料理机100的食材加工效果。具体地,所述外壳51形成密闭的容置腔,所述外壳51还开设有排气孔513,所述抽气孔512和泄压孔42均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进气口531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排气孔513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出气口532连通,当所述抽真空装置50安装于所述杯盖40时,所述抽气孔512连通所述抽气开口41;所述抽气孔512、容置腔、以及所述泄压孔42连通而构成所述泄压气路,所述抽气孔512、容置腔、抽气动力元件53、以及排气孔513连通而构成所述抽气气路。本申请在杯盖40上设置泄压阀70的具体结构又可以分为两种结构形式。在泄压阀70的第一种结构形式中,所述泄压阀70包括泄压阀安装部71、与泄压阀安装部71的一端连接的阀翼72,以及与泄压阀安装部71另一端连接的泄压阀固定部73,杯盖40还开设有安装孔43,安装孔43临近所述泄压孔42设置,泄压阀安装部71滑动穿设于安装孔43,阀翼72外露于杯盖40,进气阀相对于所述安装孔43滑动以使所述阀翼72打开或闭合所述泄压孔42,当所述阀翼72远离并打开所述泄压孔42时,所述泄压阀固定部73被所述杯盖40的内壁所阻挡。本实施例在抽气动力元件53的抽吸力作用下,泄压阀70通过泄压阀安装部71与泄压孔4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使得阀翼72与靠近泄压孔42进而关闭泄压孔42,而当需要进行泄压操作时,通过拉动泄压阀70,使得阀翼72远离杯盖40而打开泄压孔42,泄压阀70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相对简单。本实施例安装孔43呈环形设置,且泄压孔42环绕于安装孔43的外围。本实施例安装孔43位于泄压孔42所构成环形的中心,如此可确保泄压孔42相对于安装孔43滑动以打开或闭合泄压孔42时,泄压阀70受力均匀,并且运行为远离或靠近杯盖40的线性运动,这样打开和闭合的操作方便,泄压阀70闭合泄压孔42的密封性也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泄压阀70关闭泄压孔42时的气密性,本申请所述杯盖40的外壁还凹设有限位槽44,泄压孔42贯穿限位槽44的底壁,当所述阀翼72靠近并闭合所述泄压孔42时,所述阀翼72嵌合于所述限位槽44内。进一步地,本申请实现抽真空装置50与杯盖40的卡拆卸连接,具体实现结构可以是抽真空装置50与杯盖40通过卡和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或磁吸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抽气开口41开设于插槽44的底壁的情况下,卡合结构包括多个凸设于筒状结构的密封圈安装部的外壁的第一凸起,以及多个凸设于筒状结构的连接部的内壁的第二凸起,密封圈安装部部分伸入连接部内,并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配合与连接部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设置有多个,并于各自附着的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在抽真空装置50安装过程中,第二凸起穿过两相邻第一抵接于第一凸起的下表面实现轴向上的拉紧,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申请在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则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互抵持之后,在第一密封圈产生的预紧力作用下,使得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的连接结构更牢固。在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的可拆卸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抽气开口41开设于插槽44的底壁的情况下,所述螺纹结构包括形成于筒状结构的连接部的内壁的内螺纹,以及形成于筒状结构的密封圈安装部的外壁的外螺纹,密封圈安装部部分伸入连接部内,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与连接部螺纹连接。本申请当应用螺纹连接的方案时,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的密封结构宜采用插接部外壁与插槽44底壁之间设置密封圈的轴向密封方式,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的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的方案,连接结构较稳固。在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的可拆卸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于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间设置磁性连接结构,磁性结构包括固定于外壳51的第一磁性件,以及固定于杯盖40的第二磁性件,抽真空装置50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配合磁性吸附于杯盖40。为了实现磁性吸合过程中的牢固性,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外壳51对应所述插接部的侧壁,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杯盖40对应所述插槽44的侧壁。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都可以是板状永磁铁,也可以是永磁铁和能被磁化的金属板的组合。磁性件可在杯盖40或者抽真空装置50生产制造过程中嵌设于侧壁,通过在插接部以及插槽44部位设置磁性件,在抽真空装置50安装过程中,抽真空装置50可顺着插槽44的导引卡入杯盖40,整个装配过程更方便,在此结构上,抽真空装置50和杯盖40之间的密封结构可为上述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机座10设置有供电结构,所述抽真空装置50设置有供电模块59,所述供电模块59与所述供电结构相互独立。在实现抽真空装置50安装于杯盖40以后,抽真空装置50中的抽气动力元件53进行上电运行以对杯体20内进行抽真空,所述抽真空装置50还包括与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59,料理机100还包括机座10,杯体20安装于机座10,机座10设置有供电结构,供电模块59和供电结构相互独立。本申请通过在抽真空装置50设置供电模块59,并且供电模块59和机座10内的供电结构为相互独立设置,如此简化了电连接的电路设计,简化了料理机100的结构的同时,也使得抽真空装置50更便于携带使用,使用更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料理机的抽真空方式,具体包括:当接收到抽真空指令时,控制抽气动力元件启动运行;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时长、或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或吸气压力,并在所述电流、吸气压力或运行时长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进一步参照图1至,7,该抽真空方式主要用于对如上所述的料理机100进行抽真空,以避免料理机100内的物料在加工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成分流失或口感下降。更进一步地,该抽真空方式用于避免抽真空装置50在杯体20内腔的空气被抽空后,抽气动力元件53继续在较高电流下或较高吸气压力压力下运行,造成抽气动力元件53损坏,提高抽真空装置50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具体操作为:在用户通过触控、按压、波动或滑动等操作触发抽真空装置50的启动开关52,或者在用户外部电源输入至抽真空装置50时,生成抽真空指令,PCB板55根据所述抽真空指令向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启动电信号,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运行;在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后,监控其运行时长或监控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变化或吸气压力值变化,当所述运行时长、电流、吸气压力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判定杯体20内的空气被抽空或杯体20内的气压降至预设压力值或达到预设真空度,此时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避免抽气动力元件53损坏,进而提高抽真空装置50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当接收到抽真空指令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启动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当检测到接入外部电源或针对启动开关的预设操作时,生成抽真空指令;当接收到所述抽真空指令时,检测杯体内的物料温度;当所述物料温度处于所选料理功能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按预设运行模式启动运行;当所述物料温度在所选料理功能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输出报警提示,并在接收到确认指令时,对杯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参照图1至7,预设启动开关52与抽真空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如预先设置针对启动开关52的预设操作映射生成抽真空指令,当检测到用户针对所述启动开关52执行触控、按压、波动或滑动等操作时,生成抽真空指令,或者预设对抽真空装置50接入外部电源的操作映射生成抽真空命令,以便在用户将外部电源输入至抽真空装置50时,生成抽真空指令,所述抽真空命令可以是电源输入信号,经PCB板55处理成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的电信号,如PCB板55根据所述抽真空指令向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启动电信号,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运行;由于不同的料理功能对应不同的料理温度,所以为了提高物料料理后的口感或品质,在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之前进一步检测杯体20内的物料温度,当所述物料温度处于用户所选料理功能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时,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按所选料理功能对应的运行模式启动运行;当所述物料温度在用户所选料理功能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输出报警提示,如在抽真空装置50的外壳51上设置灯光组件或语音播放组件,通过所述灯光组件输出灯光报警提示或通过所述语音播放组件输出语音报警提示,提示用户当前物料温度与所选料理功能不匹配,并输出加热或冷却提示,在接受到用户的确认指令时,向机座10上的控制系统发送加热或冷却指令,对杯体2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进一步地,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并在所述电流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实时获取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值;根据实时获取的电流值计算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抽真空过程中的电流变化斜率;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比较所述电流变化斜率与第一预设值的大小;当所述电流变化斜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取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时,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量逐渐减少,因此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真空过程中电流逐渐增大,而且电流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直至最后电流增大的趋势接近0时抽气动力元件53就很难继续将杯体20内的空气抽出,需要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保护抽真空装置。所述电流增大的趋势可以以电流变化斜率表示,而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值,并在所述电流值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在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运行后,实时获取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值,然后根据实时获取的所述电流值计算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真空过程中的电流变化斜率,也即电流值的增大速率,然后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比较所述电流变化斜率与第一预设值的大小,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秒,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03-0.1,当所述电流变化斜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也即所述电流变化斜率趋近为0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避免所述抽真空装置50损坏,进而提高了抽真空装置50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吸气压力,并在所述吸气压力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具体包括:实时获取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吸气压力值;根据实时获取的吸气压力值计算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抽真空过程中的吸气压力变化斜率;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长比较所述吸气压力变化斜率与第二预设值的大小;当所述吸气压力变化斜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取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时,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量逐渐减少,因此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真空过程中的吸气压力越来越大,且吸气压力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吸气压力增大的趋势接近0时抽气动力元件53就很难继续将杯体20内的空气抽出,需要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保护抽真空装置。所述吸气压力值增大的趋势可以以吸气压力变化斜率表示,而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吸气压力值,并在所述吸气压力值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在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运行后,实时获取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运行过程中的吸气压力值,然后根据实时获取的所述吸气压力值计算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真空过程中的吸气压力变化斜率,也即吸气压力值的增大速率,然后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长比较所述吸气压力变化斜率与第二预设值的大小,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20秒,所述第二预设值为0.03-0.1,当所述吸气压力变化斜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也即所述吸气压力变化斜率趋近为0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避免所述抽真空装置50损坏,进而提高了抽真空装置50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进一步地,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时长,并在所述运行时长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记录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在启动运行时的初始时刻;根据启动运行后的每一时刻与初始时刻之间的差值计算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时长;比较所述运行时长与第三预设值的大小;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抽气动力元件53在抽取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时,杯体20内腔内的空气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因此可以在PCB板55向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电流时所述计时器开始计时,当PCB板55停止向抽气动力元件53输入电流时,所述计时器停止计时,进而记录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所述运行时长根据杯体20内腔的体积V和抽气动力元件53的抽气流速v有关,一般为30秒~120秒,优选为90秒,在对抽真空装置50进行模糊控制时,可以在抽真空装置50启动运行90秒后停止运行,此时抽气动力元件53就很难继续将杯体20内的空气抽出,需要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保护抽真空装置。因此,监控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的运行时长,并在所述运行时长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在抽气动力元件53启动运行时记录该时刻为初始时刻,然后根据启动运行后的每一时刻与初始时刻之间的差值计算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通过比较所述运行时长与第三预设值的大小,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是否运行,例如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所述第三预设值为30秒~120秒,优选为90秒,也即当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大于等于90秒时,按照模糊控制逻辑,判定此时杯体20内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或预设真空度,且此时很难继续抽取杯体20内的空气,因此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以保障抽真空装置5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检测杯体内的气压值;判断所述气压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气压值;若是,则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继续抽真空,直至所述气压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气压值时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停止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进行模糊控制时,为了提高该种控制逻辑的准确性,在抽气动力元件53的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也即抽气动力元件53运行90秒时,检测杯体20内的气压值,并判断所述气压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气压值,所述预设气压值为用户所选料理能所需的真空气压值,当所述气压值小于等于预设气压值时,判定杯体20内的当前气压值符合料理所需的气压条件,可以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而当所述气压值大于预设气压值时,判定杯体20内的当前气压值不符合料理所需的气压条件,需要控制抽气动力元件53继续抽真空,直至所述气压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气压值,然后控制所述抽气动力元件53停止运行,避免了料理机100内的物料在加工过程中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流失或口感下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