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品泡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500发布日期:2019-03-02 03:5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品泡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饮品泡制设备。



背景技术:

市场上用于冲泡饮料的饮料冲泡器具在冲泡饮料时,冲泡的过程大多在壶体的加热仓内进行,也就是待冲泡的饮品在冲泡前或冲泡完成后均保存在加热仓内,使得冲泡过程只能一次性完成,例如公告号为CN20205153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全自动饮料泡制机,其采用的即为上述冲泡方式,但是该种方式不易于用户控制饮料的浸泡浓度。还有部分的饮料冲泡器具具有冲泡仓和加热仓,例如公告号为CN20228780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集煮水、泡茶一体的煮茶器,其在冲泡茶饮时是在冲泡仓进行的,待冲泡的饮品不浸泡在加热仓的水中,而是位于冲泡仓内,而冲泡饮料水靠水泵循环抽取加热仓内的水来循环喷淋冲泡仓内的冲泡物,但是由于冲泡仓和加热仓间是相连通的,冲泡好的饮料会直接流入加热仓内,因此在水泵抽取加热仓内的水时会同时抽取已部分萃取过的饮品,并将饮品与水的混合物循环喷淋至冲泡物上,而采用该种冲泡方式极易对循环管路和水泵造成污染,使其产生有害物质,对饮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饮品泡制设备,其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将壶腔内的热水输送至冲泡器中以冲泡饮料,同时能够在饮料泡制完成后进入壶腔内,与冲泡器中的冲泡物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品泡制设备,包括壶体,所述饮品泡制设备还包括:

冲泡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壶体内的冲泡器、滤网以及调控件;所述冲泡器内形成有用于容置被冲泡物的冲泡腔,所述冲泡器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冲泡腔与所述壶体内连通的出液孔;所述调控件能够用于封堵所述出液孔,以截断所述冲泡腔与壶体内的连通,且所述调控件能够使所述出液孔打开,所述冲泡腔与所述壶体内连通,以使所述冲泡腔内的冲泡液进入所述壶体内;以及

水循环机构,其设于所述壶体上用于将所述壶体内的冲泡液引入所述冲泡腔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将壶体内的冲泡液全部输送至冲泡器中以冲泡饮品,当饮品泡制完成后,用户可通过移动调控件以打开出液孔,使冲泡腔内的饮料能够通过出液孔进入壶体内,与冲泡器中的被冲泡物分离而单独保存。

作为优选,所述调控件上设有挡板;

所述冲泡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冲泡腔的内壁相抵,以在所述出液孔打开时对所述调控件施加朝向封堵所述出液孔的方向的作用力,以使所述调控件能够封堵所述出液孔,无需用户手动移动调控件封堵出液孔,简化用户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和管道,所述管道设于所述壶体的手柄内,所述管道的下端与所述水泵相连,上端与所述冲泡腔相连通。将管道设置在手柄内不仅保护了管道,避免管道内的冲泡液受到外界污染,且使饮品冲泡设备的外形更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壶体内形成有第一壶腔和第二壶腔;所述冲泡器位于所述第一壶腔内,所述壶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壶腔连通的壶嘴;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第二壶腔内,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壶腔相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管道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管道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壶腔内,所述冲泡器对应所述管道的上端口处开设有进水口。其中第一壶腔与第二壶腔的设置可使冲泡液与水泵分隔开,避免水泵与冲泡液接触造成交叉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冲泡器呈杯状,其上端口向外延伸形成能够与所述壶体的上端口的外缘相卡接的延伸部,以使所述冲泡器能够悬空架设在所述壶体内。该延伸部的设置可方便用户安装及移取冲泡器,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冲泡器的底部,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出液孔上方以将所述冲泡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被冲泡物位于上层腔室中,以便于在冲泡过程中分离饮品及被冲泡物,防止冲泡物的残渣进入饮品中。

作为优选,所述调控件呈杆状,其下端穿过所述出液孔并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出液孔的密封塞,所述挡板设于所述调控件位于下层腔室的部分上,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及所述冲泡器的底壁相抵,其中密封塞的设置可更好的密封出液孔。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件为弹簧,结构简单,易于获取。

作为优选,所述壶体还包括壶盖,所述调控件的上端穿出所述壶盖并形成按压端,方便用户按压调控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加热壶体内冲泡液的电加热座,使冲泡液以及冲泡好的饮品均可根据用户需要而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将壶体内的冲泡液全部输送至冲泡器中以冲泡饮品,当饮品泡制完成后,用户可通过移动调控件以打开出液孔,使冲泡腔内的饮料能够通过出液孔进入壶体内,与冲泡器中的被冲泡物分离而单独保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冲泡器是架设在与壶体中的,与壶体可分离,方便用户清洗冲泡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示出冲泡液未进入冲泡器中以浸润被冲泡物时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示出的是冲泡液被引入冲泡器中以冲泡被冲泡物时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示出的是冲泡液被全部引入冲泡器中以冲泡饮品时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饮品泡制设备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示出的是出液孔打开以导出饮品,使饮品与被冲泡物分离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

1-壶体;2-冲泡器;3-出液孔;4-滤网;5-调控件;6-电加热座;7-挡板;8-复位件;9-水泵;10-管道;11-第一壶腔;12-第二壶腔;13-按压端;14-壶嘴;15-手柄;16-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品泡制设备,包括壶体1,还包括:

冲泡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壶体1内的冲泡器2、滤网4以及调控件5;冲泡器2内形成有用于容置被冲泡物的冲泡腔,冲泡器2上设有用于使冲泡腔与壶体1内连通的出液孔3,用于导出冲泡好的饮品;其中,调控件5能够移动并封堵出液孔3,以截断冲泡腔与壶体1内的连通,还能够打开出液孔3,使冲泡腔与壶体1内连通,使冲泡腔内的冲泡液通过出液孔3进入壶体1内;以及

水循环机构,其设于壶体1中用于将壶体1内的冲泡液引入冲泡腔内。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品泡制设备,用户可先将冲泡液添加至壶体1内(冲泡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冲泡的饮品种类而变,例如可以为水、牛奶以及一些果味饮料或含酒精类的饮料等),接着根据需要利用水循环机构将冲泡液一次性或分多次全部添加至冲泡器2中以冲泡饮品,待饮品冲泡完成后用户通过操作调控件5,使饮品自冲泡器2中流入壶体1内,以达到将饮品与待冲泡物分离并单独保存的效果,保证饮品质量以及口感,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为了方便用户冲泡热饮,可另外设置电加热座6,当将壶体1置于电加热座6上时能够自动加热壶体1内的冲泡液,同时还能够在饮品冲泡完成后单独加热饮品,无需用户再导出饮品额外进行加热操作,更加方便用户。

进一步地,调控件5的具体结构以及设置位置不唯一,具体根据出液孔3的位置而定,例如当出液孔3设置在冲泡器2的侧壁上,那么可将调控件5设置为一多段形的折杆,其一端穿出壶体1的侧壁外,另一端封堵出液孔3。结合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出液孔3设置在冲泡器2的底部,滤网4设置在冲泡器2的冲泡腔内并位于出液孔3上方,以将冲泡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冲泡物位于上层腔室中。调控件5呈直杆状,其下端伸入冲泡器2内并穿过滤网4以封堵出液孔3,用户可通过操作调控件5的上端来上下移动调控件5,使其下端能够封堵或打开出液孔3。而为了更好的封堵出液孔3,具体实施时可在调控件5的下端设置胶塞或令调控件5的下端形成能够配合嵌入出液孔3中的形状。

优选地,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使用户在移动调控件5使其打开出液孔3后,调控件5能够自动复位以继续封堵出液孔3,本实施例中位于滤网4下方的调控件5上还设有挡板7,且冲泡组件还包括复位件8。复位件8具体可采用弹簧、弹力柱等,复位件8的两端分别与挡板7和冲泡腔的底壁相抵,以在出液孔3打开时对调控件5施加朝向封堵出液孔3的方向的作用力,也就是朝调控件5施加竖直向上的力,以使调控件5能够封堵出液孔3。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9和管道10,管道10设于壶体1的手柄15内,管道10的下端与水泵9相连,上端与冲泡腔相连通。为了避免水泵9浸于冲泡液及饮品中污染冲泡液及饮品,本实施例中的壶体1内形成有隔离开的第一壶腔11和第二壶腔12;冲泡器2位于第一壶腔11内,水泵9设于第二壶腔12内,水泵9的入水口与第一壶腔11相连通,出水口与管道10的下端相连通,管道10的上端伸入第一壶腔11内,冲泡器2对应管道10的上端口处开设有进水口。当水泵9将冲泡液泵入管道10内后自管道10的上端口注入冲泡器2内,具体可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壶体1上形成有与第一壶腔11连通的壶嘴14,以方便用户导出冲泡好的饮品,而且,壶体1上还盖设有壶盖16,以用于对冲泡器2内的冲泡液进行保温。其中调控件5的上端穿出壶盖16并形成按压端13,以便于用户操作调控件5打开出液孔3。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1所示,由于用户可通过饮品冲泡设备冲泡多种饮品,为了保证各饮品的味道纯正,每次冲泡一种新的饮品时用户都需要清洗冲泡器2才可进行冲泡,而为了方便用户清洗冲泡器2,本实施例中的冲泡器2并非以固定形式装设在壶体1内的,而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随意取出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冲泡器2呈杯状,其上端口向外延伸形成能够与壶体1的上端口的外缘相卡接的延伸部,以使冲泡器2能够悬空架设在壶体1内。延伸部的具体结构不唯一,只要能够与壶体1的上端口的外缘卡接,保证冲泡器2能够稳定的架设在壶体1内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