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119发布日期:2019-02-01 19:4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式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靠垫靠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气式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为提高座椅的舒适性,高档座椅的椅背装有头枕及/或背部垫靠物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生理曲线,但仅有少数产品具备类似功能,且其结构复杂,体积及重量较大,生产成本高,无法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因此,人们通常选择使用枕垫或背靠(靠包)等支撑物临时置于椅背上,对头颈/背部提供支撑。由于靠包等多为附属产品,其厚度无法调节,所提供的支承效果不理想,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有些厂家生产充气型枕/靠垫,即利用气囊作为垫靠物,通过充放气改变气囊体积实现厚度调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支承厚度的问题,但气囊充气后体积膨胀,外形(支承面)产生一定的变化,表面紧绷光滑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用户身体的贴合度变差,使用体感大幅下降,加之材质不透气,接触人体(特别是颈部)妨碍热量及汗液的散发,使用户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式座椅头枕,方便与座椅靠背连接固定,采用独立的支撑部与人体接触,并利用充气室调节支撑厚度以满足不同使用者,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充气式座椅头枕:包括用于支承使用者身体的托垫主体、用于调整靠垫厚度的充气室、固定带;所述的托垫主体后部与所述的充气室连接;充气室的侧壁设有用于抑制侧壁充气后外扩的止扩机构;所述的充气室设有气阀,气阀与外置的充气机构连接;所述的托垫主体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座椅的固定带。

进一步,所述托垫主体的后部与充气室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托垫主体受力前凸变形的支撑层。

进一步,所述的止扩机构为间隔设置在充气室侧壁的环形筋带。

进一步,所述的止扩机构结构为截面呈波浪状折叠的充气室风琴气囊式侧壁。

进一步,所述的托垫主体前侧中部内凹、左右两侧凸出呈鞍形支撑面。

进一步,所述的托垫主体为中空结构并设有侧开口,托垫主体内部填装有填充物。

进一步,所述的充气机构为手动充气球或气泵。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带为弹性固定带。

进一步,所述的充气室与托垫主体为可拆分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利用弹性材质的充气室充放气产生形变调节整体的支撑(靠垫)厚度,并在充气室侧壁设置止扩机构,以防止充气室充气后侧壁向四外过度膨胀影响气室支撑效果,使充气室仅可沿前后方向膨胀,托垫主体在充气室充气后可保持其基本形状,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支撑,缓解长时间就坐肌肉的紧张状态;所述的托垫主体还可根据使用者情况更换不同的填充物来改变体感。此外,本装置可制成不同规格,用于人体头颈部或背部支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座椅背部的连接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充气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充气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托垫主体,1a、呈鞍形支撑面,2、填充物,3、支撑层,4、充气室,4a、环形筋带,4b、风琴气囊式侧壁,5、气阀,6、导管,7、固定带,8、座椅靠背。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材料及零部件均为市场上公开销售产品。

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支承使用者身体的托垫主体1、用于调整靠垫厚度的充气室4、固定带5;

所述的托垫主体1为中空结构并设有侧开口,其内部填装有填充物2,如海绵、荞麦皮等内芯,使用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时更换填充物。托垫主体1前侧中部内凹、左右两侧凸出呈鞍形支撑面1a。

托垫主体1后部连接所述的充气室4,充气室4设有气阀5,气阀5通过导管6与外置的充气机构连接,并由充气机构向充气室内充放气,使充气室膨胀或收缩变形调节靠垫的支承厚度。所述的充气室采用橡胶或乳胶类弹性材质制作;充气机构可采用带节气阀的手动充气球囊,随时进行充放气调节支承厚度,或使用气泵实现电动调节。

所述托垫主体1后部与充气室4连接处设有防止托垫主体1受力前凸变形的支撑层3,本实施例中支撑层3采用塑料等硬材质制成,该支撑层3位于托垫主体1及充气室4之间、并分别与托垫主体及充气室粘接固定,充气室4充气膨胀时,硬质的支撑层3可避免托垫主体受压变形,确保托垫主体支撑面始终保持鞍形,对使用者身体(颈、后背等)起到良好的承托。

所述的托垫主体1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座椅的固定带7,为便于靠垫拆装,固定带可采用松紧带类的弹性固定带。

本装置可制成不同规格的产品,用于人体头颈部或背部支承,尤其适合汽车驾驶员使用,如本实施例图2中的颈部靠垫,利用固定带7将本装置直接固定在座椅靠背8上。

此外,本装置的托垫主体1与充气室4可设计呈分体结构,通过粘扣(魔术贴)、卡扣等连接件连结,托垫主体1及充气室4可设置多种规格,便于连接组合。

实施例2

从图3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充气室4设有用于抑制充气室侧壁充气时横向外扩的止扩机构,该止扩机构为间隔设置在充气室侧壁的环形筋带4a,充气室4充气后,环形筋带4a长度(或周长)基本保持不变,防止充气室4的侧壁向四外膨胀扩张,以确保充气室4整体向后(远离托垫主体)延展。环形筋带4a可以采用充气室相同材质一体成型制作,也可采用其他材质制成带状物粘附在充气室侧壁。

本实施例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从图4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止扩机构结构为截面呈波浪状折叠的充气室风风琴气囊式侧壁4b(即充气室整体呈风琴气囊状),确保充气时充气室仅可沿远离托垫主体的方向扩张。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简化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