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2452发布日期:2018-07-20 20:2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



背景技术:

在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以及其它剪叉式作业设备中,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平台都需要通过踏梯进入。传统的踏梯结构单一,仅为楼梯式结构,不具备防撞功能,对底盘后轮与液压马达等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特殊,有效防撞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安装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上,包括设于所述底盘一端的踏梯、设于所述踏梯后方用于与底盘连接的支板及在所述踏梯临近底盘的两侧设有防撞护栏组件,所述防撞护栏组件包括与踏梯侧面连接的侧板及自所述侧板水平延伸再向底盘方向弯曲延伸的弯管,该弯曲角度为15°~35°之间。

优选的,所述踏梯的安装位置自底盘的下侧面向上延伸且超出底盘上方。

优选的,所述侧板与踏梯侧面对应位置均设有通孔,所述防撞护栏组件通过螺栓、垫圈和螺母与所述踏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板在所述踏梯上分为上、下两组,每组分别为两个,位于上方的支板设有通孔,位于下方的支板上设有下侧贯通的槽口。

优选的,所述弯管为φ20mm的圆管一次折弯成型件,其正面投影为n形。

优选的,所述踏梯的脚踏板为防滑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具有防撞保护功能,保护车体,防止撞击损坏后轮与液压马达,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可在剪叉式作业设备运输过程中或进行设备维修时拆卸下来,节省空间;

三、安装与底盘的后侧,可以作为车体的配重,提高前倾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与底盘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防撞护栏组件;2-踏梯;3-螺栓;4-垫圈;5-螺母;6-第二垫圈;7-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与底盘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安装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上,其包括设于所述底盘一端的踏梯2、设于所述踏梯2后方用于与底盘连接的支板及在所述踏梯2临近底盘的两侧设有防撞护栏组件1。

所述防撞护栏组件1包括与踏梯侧面连接的侧板及自所述侧板水平延伸再向底盘方向弯曲延伸的弯管,该弯曲角度为15°~35°之间,优选为20°,所述弯管正面投影为n形,其弯曲弧面结构有效防止底盘被撞损。所述弯管采用φ20mm的圆管一次折弯成型,减少拼接焊缝,提高其结构稳固性。所述弯管与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侧板与踏梯2侧面对应位置均设有通孔,所述防撞护栏组件1通过螺栓3、垫圈4和螺母5与所述踏梯2可拆卸连接。

所述踏梯2的安装位置自底盘的下侧面向上延伸且超出底盘上方。即,所述踏梯2不超出底盘的下侧面。所述踏梯具有多级脚踏板,该脚踏板为防滑板。

所述支板在所述踏梯2上分为上、下两组,每组分别为两个,位于上方的支板设有通孔,位于下方的支板上设有下侧贯通的槽口。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安装时,将所述踏梯2下方设置的支板的槽口插入底盘的定位轴(未标号)上进行定位,再将位于踏梯2上方的支板的通孔插入到定位轴上完成预安装。通过第二垫圈6和第二螺栓7进行固定。

防撞护栏组件1则通过螺栓3、垫圈4和螺母5固定于踏梯2对应位置上,两边的防撞护栏1各用螺栓组固定。

下侧贯通的槽口结构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实现定位,直接与定位轴插接即可,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加工误差而导致的上、下支板的孔与上、下定位轴的位置偏差。该槽口为n形。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撞护栏的安装型踏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具有防撞保护功能,保护车体,防止撞击损坏后轮与液压马达,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可在剪叉式作业设备运输过程中或进行设备维修时拆卸下来,节省空间;

三、安装与底盘的后侧,可以作为车体的配重,提高前倾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