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储物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9284发布日期:2019-03-22 19:2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装储物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拼装储物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用品越来越多,为了对衣服、鞋袜、玩具等各种日常用品进行有效的收纳,常常会使用收纳盒或收纳袋对各种物品进行收纳处理。但目前大多数的收纳盒和收纳袋都是单独使用的,例如收纳盒,主要由一体成型的盒体和盒盖构成,当收纳盒装满物品后,再用盒盖盖住盒体,完成收纳的处理,当需要使用多个收纳盒时,每个收纳盒并不能进行拼装,为了节省空间,只能够把收纳盒逐层堆叠,上层收纳盒的盒底压在下层收纳盒的盒盖之上。当需要把物件从下层收纳盒中取出时,不仅先要把上层收纳盒取下,还需要打开下层收纳盒的盒盖才能把物件取出,并且取出后还需要先把盒盖盖上下层收纳盒,最后再把上层收纳盒叠放在下层收纳盒之上。因此,传统的收纳盒使得人们在拿取物件时操作繁琐,所以不利于人们的便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拼装储物篮,多个可拼装储物篮之间能够轻易拼装与拆卸,从而能够降低人们拿取物件时的操作繁琐程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便捷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拼装储物篮,包括篮体,篮体包括用于容置物件的收纳部和用于使两个或以上的篮体进行拼装的接合部;收纳部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两端贯穿的立方体的侧壁和用于承载物件的篮底,篮底可拆卸地设置于立方体的一端从而与侧壁形成容置物件的空间;接合部包括设置于侧壁底部的连接部件,两个或以上的篮体通过连接部件与侧壁之间的形变接合而拼装于一起。

进一步,侧壁于与篮底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卡合篮底的卡位,卡位包括第一凸部、凹陷部和第二凸部,凹陷部设置于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的中间,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表面呈弧形。

进一步,连接部件呈C型,包括朝相同方向延伸的两端和中间弧部,连接部件的两端设置于侧壁底部,连接部件的中间弧部突出于侧壁底部并朝着收纳部的内部倾斜。

进一步,侧壁之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提取的提手孔。

进一步,侧壁包括第一篮壁、第二篮壁、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第一篮壁、第二篮壁、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首尾连接;第一篮壁和第二篮壁之间,第二篮壁和第三篮壁之间,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之间,第四篮壁和第一篮壁之间,均可进行相互摆动,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

进一步,侧壁和篮底均由网状面和支撑边框组合而成,支撑边框沿着网状面的边缘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拼装储物篮,由侧壁和篮底组合而成的收纳部能够有效容置各种不同的物件,设置于侧壁底部的连接部件能够使两个或以上的篮体拼装起来,当需要把两个或以上的篮体进行拼装时,只需把上层篮体的连接部件与下层篮体的侧壁形变接合,即可实现两个篮体之间的拼装,因此,当用户需要把放置于下层篮体中物件取出时,只需抬起上层篮体即可,从而能够省去了对传统收纳盒的开启/关闭盒盖的操作,从而能够降低用户拿取物件时的操作繁琐程度,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便捷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还可以扩张其容纳空间的体积,由于篮底可拆卸地设置于立方体的一端从而与侧壁形成容置物件的空间,因此当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时,只要将篮底安装于由侧壁构成的两端贯穿的立方体底部即可,如果需要扩张容纳空间的体积时,只需把篮底拆除,并把一个可拼装储物篮的侧壁形变接合在另一个可拼装储物篮的侧壁之上,即可完成对可拼装储物篮的容纳空间的扩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能够相互之间轻易地拼装与拆卸,从而能够降低人们拿取物件时的操作繁琐程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便捷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的示意图;

图2是侧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拼装储物篮,包括篮体1,篮体1包括用于容置物件的收纳部和用于使两个或以上的篮体1进行拼装的接合部;收纳部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两端贯穿的立方体的侧壁2和用于承载物件的篮底3,篮底3可拆卸地设置于立方体的一端从而与侧壁2形成容置物件的空间;接合部包括设置于侧壁2底部的连接部件4,两个或以上的篮体1通过连接部件4与侧壁2之间的形变接合而拼装于一起。具体地,由侧壁2和篮底3组合而成的收纳部能够有效容置各种不同的物件,设置于侧壁2底部的连接部件4能够使两个或以上的篮体1拼装起来,当需要把两个或以上的篮体1进行拼装时,只需把上层篮体1的连接部件4与下层篮体1的侧壁2形变接合,即可实现两个篮体1之间的拼装,因此,当用户需要把放置于下层篮体1中物件取出时,只需抬起上层篮体1即可,从而能够省去了对传统收纳盒的开启/关闭盒盖的操作,从而能够降低用户拿取物件时的操作繁琐程度,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便捷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还可以扩张其容纳空间的体积,由于篮底3可拆卸地设置于立方体的一端从而与侧壁2形成容置物件的空间,因此当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时,只要将篮底3安装于由侧壁2构成的两端贯穿的立方体底部即可,如果需要扩张容纳空间的体积时,只需把篮底3拆除,并把一个可拼装储物篮的侧壁2形变接合在另一个可拼装储物篮的侧壁2之上,即可完成对可拼装储物篮的容纳空间的扩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能够相互之间轻易地拼装与拆卸,从而能够降低人们拿取物件时的操作繁琐程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便捷使用。

其中,参照图1-图2,侧壁2于与篮底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卡合篮底3的卡位21,卡位21包括第一凸部22、凹陷部23和第二凸部24,凹陷部23设置于第一凸部22与第二凸部24的中间,第一凸部22和第二凸部24的表面呈弧形。具体地,篮底3通过卡位21安装在侧壁2的底部,能够被可靠地固定在卡位21之中。当需要把篮底3安装在侧壁2底部时,只要把篮底3水平地从由侧壁2构成的两端贯穿的立方体的上方放进立方体的内部,使得篮底3与第一凸部22相接触,接着把篮底3的边缘从第一凸部22之上按进到凹陷部23之中,即可完成对篮底3的安装。此时,篮底3的边缘处于凹陷部23之中并被第一凸部22和第二凸部24所限制,篮底3不易被推出并且不会发生脱落,从而保证了篮底3的支承物件的能力。

其中,参照图1-图2,连接部件4呈C型,包括朝相同方向延伸的两端和中间弧部,连接部件4的两端设置于侧壁2底部,连接部件4的中间弧部突出于侧壁2底部并朝着收纳部的内部倾斜。具体地,连接部件4的中间弧部朝着收纳部的内部倾斜,因此当两个篮体1进行拼装时,不会出现连接部件4顶住侧壁2边缘而导致连接部件4不能与侧壁2连接的情况。并且,由于连接部件4的中间弧部相对于侧壁2的倾斜角度小,所以,当连接部件4与侧壁2进行接合时,侧壁2的边缘迫使连接部件4相对于侧壁2的倾斜角度增大,使得连接部件4发生形变,从而增加连接部件4与侧壁2的连接牢靠性。

其中,参照图1-图2,侧壁2之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提取的提手孔25。具体地,提手孔25为用户对可拼装储物篮的提取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操作方式,用户只需双手勾住提手孔25往上提,即可提起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

其中,参照图1-图2,侧壁2包括第一篮壁、第二篮壁、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第一篮壁、第二篮壁、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首尾连接;第一篮壁和第二篮壁之间,第二篮壁和第三篮壁之间,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之间,第四篮壁和第一篮壁之间,均可进行相互摆动,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具体地,当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时,只需把篮底3拆离,此时,由于缺少了篮底3对侧壁2的支撑作用,第一篮壁和第二篮壁之间,第二篮壁和第三篮壁之间,第三篮壁和第四篮壁之间,第四篮壁和第一篮壁之间,均可以进行灵活的摆动折合,此时,侧壁2由立方体变成了平板状,从而降低了对空间的占用体积,使得用户收起可拼装储物篮时更为容易。

其中,参照图1-图2,侧壁2和篮底3均由网状面和支撑边框组合而成,支撑边框沿着网状面的边缘设置。具体地,由网状面和支撑边框组合而成的侧壁2和篮底3,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可拼装储物篮更加简洁美观,从而大大提高了观赏程度,并且,用户透过网状面能够清晰地看到装在可拼装储物篮内部的物件,不仅方便了用户对物件的分类处理,还能够方便用户对不同物件的查找。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