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553发布日期:2019-01-18 19:1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餐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化信息化的生活方式正影响着每一个人,而智能化也正在逐渐为人们的生活带去新的便利;在现代生活中,智能餐桌是每一个家庭或者餐饮店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而智能餐桌逐渐走入每一个家庭和餐饮店,智能餐桌通过桌面的操作系统可以进行桌面点餐;然而传统的智能桌面只是一个单独的桌面点餐系统,不具备多人同时点餐功能,这样就会延长用户点餐的时间,降低餐厅的经济效应,而且传统的智能餐桌也不具备多人抢付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包括可分屏显示的显示屏桌面,所述显示屏桌面底端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桌腿;所述显示屏桌面包括桌体;所述桌体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卡合连接的后壳;所述桌体内部设有主板;所述上壳中部设有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的液晶电容屏;所述上壳设有将其顶部表面覆盖的防爆玻璃;所述防爆玻璃设有将其表面覆盖的ITO膜材。

优化的,所述上壳中部上下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面积大小与所述液晶电容屏匹配。

优化的,所述后壳包括板面,所述板面底部靠近桌腿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内部设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端子;所述后壳中部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喇叭;所述后壳底部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后壳底部设有与所述桌腿螺丝连接的盲孔;所述板面四周延伸设有与其垂直成一体的外延板;所述外延板外壁设有烤漆。

优化的,所述上壳与后壳连接处通过防水胶条密封。

优化的,所述喇叭四周一圈加防水胶条跟盲口螺丝孔螺丝固定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点餐时,桌面上出现多个点餐画面,可多人同时点餐,提高了点餐速率,提高餐厅运营效率,

2、用完餐结账时,桌面上出现多处结账画面,避免因为客户抢着结账而出现不必要的纠葛。

3、桌面防水防气,延长了使用寿命。

4、桌体与桌腿开拆卸式连接,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显示屏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后壳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分屏显示屏的智能餐桌,包括可分屏显示的显示屏桌面1,所述显示屏桌面1底端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桌腿2;所述显示屏桌面1包括桌体;所述桌体包括上壳12和与所述上壳12卡合连接的后壳11;所述桌体内部设有主板16;所述上壳12中部设有与所述主板16电性连接的液晶电容屏13;所述上壳12设有将其顶部表面覆盖的防爆玻璃14;所述防爆玻璃14设有将其表面覆盖的ITO膜材1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主板采用的是安卓系统,暗火系统内部带有分平行显示功能;采用防爆玻璃达到抗摔、抗砸目的,使用ITO膜材达到抗干扰的目的,同时起着防水目的。

使用时,连通电源,主板工作,液晶电容屏点亮;每个座位的桌面前会同时出现点餐画面,此时用户通过用手触摸屏幕进行点餐;系统会记录每个用户的点餐数据,并将数据传给后厨;用餐完毕后每个座位前都会出现二维码形式的付款码;方便用户付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上壳12中部上下表面设有通孔121,所述通孔121面积大小与所述液晶电容屏13匹配;达到将液晶电容屏卡合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后壳11包括板面112,所述板面112底部靠近桌腿一端设有盖板115;所述盖板115内部设有与所述主板16电连接的端子114;所述后壳11中部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与所述主板16电连接的喇叭116;所述后壳11底部设有若干散热孔117;所述后壳11底部设有与所述桌腿螺丝连接的盲孔118;所述板面112四周延伸设有与其垂直成一体的外延板113;所述外延板113外壁设有烤漆111;需要说明的是桌体四角采用弧度设计,达到安全美观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上壳12与后壳11连接处通过防水胶条密封;起着防水的目的,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喇叭116四周一圈加防水胶条跟盲口螺丝孔螺丝固定防水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