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弧形地脚线的橱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804发布日期:2019-05-24 21:01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弧形地脚线的橱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橱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弧形地脚线的橱柜。



背景技术:

橱柜地脚线是橱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支撑橱柜柜体的作用,并且防止杂物进入柜体的底部,但是传统方式将柜体做成直角连接状,地脚线与柜体一致,为直角连接状,这种结构方式存在尖角,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容易被橱柜的尖角碰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弧形地脚线的橱柜,结合弧形柜体将橱柜设计生产为弧形状,解决橱柜使用的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弧形地脚线的橱柜,包括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及用于连接第一柜体与第二柜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弧状,所述橱柜还包括与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及第一连接部连接的地脚线,所述地脚线包括第一线体、第二线体及第三线体;

所述第一线体连接于第一柜体的底部;

所述第二线体连接于第二柜体的底部;

所述第三线体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底部;

所述第三线体呈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体、第二线体与第三线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及第一连接部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

所述第一线体设有插接于第一凹槽的第一插接部,第二线体设有插接于第二凹槽的第二插接部,第三线体设有插接于第三凹槽的第三插接部。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槽宽均为0.5.mm~1mm,槽深均为0.5mm~ 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体还包括突伸出第一线体侧壁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第一插接部的底部并与第一柜体的底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体还包括突伸出第二线体侧壁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插接部的底部并与第二柜体的底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线体还包括突伸出第三线体侧壁的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于第三插接部的底部并与第一连接部的底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脚线还包括设于第一线体侧壁的若干第一加强筋、设于第二线体侧壁的若干第二加强筋及设于第三线体侧壁的若干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分别抵接于第一支撑件的底部、第二支撑件的底部以及第三支撑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地脚线设计生产制成弧状,与橱柜柜体的弧形结构一致,弧形设计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橱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橱柜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脚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地脚线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弧形地脚线的橱柜,包括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2及用于连接第一柜体1与第二柜体2的第一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3呈弧状,所述橱柜还包括与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2及第一连接部3连接的地脚线,所述地脚线包括第一线体4、第二线体5及第三线体6;

所述第一线体4连接于第一柜体1的底部;

所述第二线体5连接于第二柜体2的底部;

所述第三线体6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的底部;

所述第三线体6呈弧状。

所述第一线体4、第二线体5与第三线体6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2及第一连接部3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21 及第三凹槽31;

所述第一线体4设有插接于第一凹槽11的第一插接部41,第二线体5设有插接于第二凹槽21的第二插接部51,第三线体6设有插接于第三凹槽31的第三插接部61。

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21及第三凹槽31的槽宽均为0.5mm~1mm,槽深均为0.5mm~1mm。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柜体1与第二柜体2采用弧状的第一连接部3连接,在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2及第一连接部3的底端分别加工宽度为0.8mm,深度0.5mm的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21及第三凹槽31,第一线体4、第二线体5与第三线体6为一体金属折弯制成,在第一线体4、第二线体5与第三线体6的上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插接部41、第二插接部51及第三插接部61,第一插接部41、第二插接部51及第三插接部61均为宽度0.7mm、高度0.4mm的凸块,将第一插接部41、第二插接部51及第三插接部61分别插接于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21及第三凹槽31,完成橱柜柜体与地脚线的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一体成型的地脚线,根据需要设计成弧形状,将弧形状地脚线与弧形状柜体连接,实现橱柜整体结构的弧形状,避免尖角,实现使用安全的目的。

所述第一线体4还包括突伸出第一线体4侧壁的第一支撑件42,所述第一支撑件42连接于第一插接部41的底部并与第一柜体1的底部抵接。

所述第二线体5还包括突伸出第二线体5侧壁的第二支撑件52,所述第二支撑件52连接于第二插接部51的底部并与第二柜体2的底部抵接。

所述第三线体6还包括突伸出第三线体6侧壁的第三支撑件62,所述第三支撑件62连接于第三插接部61的底部并与第一连接部3的底部抵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线体4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一支撑件42,第二线体5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支撑件52,第三线体6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三支撑件62,第一支撑件42、第二支撑件52与第三支撑件62分别与第一柜体1、第二柜体2、第一连接部3的底部连接,进一步的,将柜体进行支撑实现柜体的稳定性。

所述地脚线还包括设于第一线体4侧壁的若干第一加强筋43、设于第二线体5侧壁的若干第二加强筋53及设于第三线体6侧壁的若干第三加强筋63,所述第一加强筋43、第二加强筋53和第三加强筋63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43、第二加强筋53和第三加强筋63分别抵接于第一支撑件42的底部、第二支撑件52的底部以及第三支撑件62的底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焊接于第一线体4内侧壁的若干第一加强筋43、焊接于第二线体5内侧壁的若干第二加强筋53,焊接于第三线体6内侧壁的若干第三加强筋63,进一步防止因外力作用于第一线体4、第二线体5及第三线体6时,对第一线体4、第二线体5及第三线体6碰撞导致变形的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