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碗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476发布日期:2018-12-07 22:2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碗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碗机碗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碗机,喷淋臂一般设置于碗架的下方,喷射的水流从下往上,对碗碟进行清洗。在清洗时,由于喷淋臂通常竖直出水且喷淋臂长度受限,喷入碗碟尤其是最外的碗碟中的水量较少,特别是对边缘碗碟内部的某些区域清洗不够干净。

为提高清洗效果,一种做法是将洗碗机的喷淋臂的出水角度倾斜。虽然喷淋臂的出水角度倾斜可以增加碗底或者内胆反射进入碗中的水量,但是对于最外的碗碟,依靠内胆反射进入的水量仍然较少,且内胆距离较远,反射后的水流冲洗力小。

为提高清洗效果,另一种做法是在喷淋臂上装配挡水板,以引导水流方向,增加进入碗里的水量,增大清洗范围。但是喷淋臂上装配挡水板这种方式使得喷淋臂结构复杂,喷淋臂稳定性也受到影响,且仍然没有很好解决最外的碗碟的清洗问题。

此外,喷淋臂的水喷向内胆后产生较大噪音,尤其是喷向门所在面的内胆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洗碗机洗涤外周碗碟时,水流量小、水流冲洗力小、水流覆盖区域小,导致清洗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一种洗碗机碗架,可增加进入碗碟尤其是外周的碗碟中的水流量,扩大水流洗涤区域,提高清洗效率,提升清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碗机碗架,包括用于盛放碗碟的架本体,架本体包括底面筋条和侧面筋条,所述架本体上设有引流件,所述引流件包括用于朝向碗碟的引导部,当架本体内盛放有碗碟时,所述引导部与碗碟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洗碗机喷射的水流经引导部改变流动方向,并经过所述水流通道流向碗碟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碗架,在架本体上设置额外的引流件,引流件包括将喷射装置喷出的水流向碗碟引导的引导部,水流可通过引导部的反射和沿引导部流动的方式流向碗碟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增加从不同方向清洗碗碟的水流量,提高清洗效果;优选地,引导部与喷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洗碗机的内胆与喷射装置之间的距离,经引导部改变流向后的水流比经内胆反射后的水流的冲击力大,提高清洗效果;减少水流与内胆间的冲击,降低噪音;引导部朝向碗碟并且引导部与碗碟之间形成供改变流向后的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以保证水流顺利到达碗碟表面进行冲洗。架本体可以是现有的任意的洗碗机碗架。可在架本体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上设置相同或者不同的引流件,从而将水流分配到所需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部至少部分位于架本体内侧。引导部至少部分位于架本体内侧,水流不被底面筋条或者侧面筋条阻挡;喷淋臂的出水角度不必倾斜即可喷向引导部;还可避免增加碗架所占空间;引导部距离喷淋臂更近,引导后的水流的冲击力更大。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部包括朝向碗碟凸出形成的引导曲面。引导部包括朝向碗碟凸出形成的引导曲面,采用曲面而非平面,在喷淋壁旋转出水时,反射更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曲面为双曲曲面或者双曲曲面的一部分。双曲曲面在其任意位置的截面都为曲线状,因而可以将水流引导至更广的范围,以扩大清洗区域,提高清洗效果。其中双曲曲面可以例如是半球面,抛物面,甚至可近似碗碟的侧部和底部的外凸面,以产生近似碗碟外表面的反射引导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部包括相对底面筋条倾斜的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位于架本体内侧。当喷射装置设置于碗架下方时,引导部的引导斜面相对底面筋条倾斜且倾斜向下,当喷射装置设置于碗架上方时,引导部的引导斜面相对底面倾斜且倾斜向上。引导斜面相对底面筋条倾斜而非竖立设置,方便将喷射装置喷出的水柱偏转至与引导斜面相邻的碗碟表面,扩大清洗区域,消除清洗盲区。引导斜面位于架本体内侧,由于通常喷射装置也设置与架本体下侧或者上侧,引导斜面距离喷射装置近且不被架本体阻挡,同时引导斜面不占用碗架以外的空间,节约内胆清洗腔空间,洗碗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部上端低于碗架顶部。喷射到引导部上的部分水流反射,部分水流沿着引导部的引导斜面流动,引导部上端低于架本体,以便沿着引导部向上流动的水流可以进入碗碟的中下部的内表面,同时不会阻挡一些水流直接喷向碗碟中上部的内表面。引导部上端低于碗架顶部,不影响碗碟取放,节约内胆清洗空间。

作为优选,当架本体上盛放有碗碟时,所述引导部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碗碟的半径,所述引导部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碗碟的直径。引导部高度不大于碗碟的半径,以便沿着引导部的引导斜面流动的水流冲刷碗碟的内表面的上半部或者下半部。引导部宽度不大于碗碟的直径,以便水流冲刷碗碟的内表面的前后半部。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件与架本体焊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螺纹连接。引流件与架本体的之间可以通过任意方式连接,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引流件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橡胶、塑料等任意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引流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供侧面筋条卡入的卡槽。引流件与架本体卡接,拆装方便。侧面筋条包括水平筋条和竖立筋条,引流件可以与水平筋条或者竖立筋条卡接,或者同时和水平筋条或者竖立筋条卡接。可设置一对卡槽,使引流件受力均匀,防止移位。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部还包括从卡槽的槽底延伸形成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抵顶所述侧面筋条的侧部。通过设置限位座,可防止引流件在受到水流冲击时产生上下或者左右的的转动,防止脱出;增加引流件与架本体之间的结构强度。限位座可从槽底一端或者两端均延伸。

作为改进,所述卡槽的槽底形状与侧面筋条的截面形状匹配,所述卡槽的开口处尺寸小于侧面筋条的外径。卡槽与侧面筋条形状匹配,连接牢固,卡槽开口处小于侧面筋条,防止侧面筋条安装入卡槽的槽底后逆向运动,沿着卡槽从引流件脱出。

作为改进,所述卡槽的外端为敞口,使得侧面筋条可以容易的进入卡槽中,从而方便引流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架本体上增设引流件,喷淋臂等喷射装置上喷出的水流只要能够喷到引流件上,即可通过引流件将水流分配到所需位置,如将部分水流反射到碗碟中、使部分水流沿着引流件流动并冲向碗碟,从而增加喷至碗碟表面的水流量,相比内胆反射可还增大进入碗碟的水流冲洗力,提高清洗效率;可调整引流件外形,将水流分配到所需位置,提升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主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引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引流件的俯视图。

图中,1、架本体,11、底面筋条,12、侧面筋条;

2、引流件,21、引导部,211、引导曲面,22、安装部,221、卡槽,222、限位座,223、圆角;

3、喷淋臂;

4、碗碟;

W表示水流,粗线表示水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7,一种洗碗机碗架,包括用于盛放碗碟的架本体,架本体包括底面筋条和侧面筋条,所述架本体上设有引流件,所述引流件包括用于朝向碗碟的引导部,当架本体内盛放有碗碟时,所述引导部与碗碟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洗碗机喷射的水流经引导部改变流动方向,并经过所述水流通道流向碗碟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碗架,在架本体上设置额外的引流件,引流件包括将喷射装置喷出的水流向碗碟引导的引导部,水流可通过引导部的反射和沿引导部流动的方式流向碗碟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增加从不同方向清洗碗碟的水流量,提高清洗效果;优选地,引导部与喷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洗碗机的内胆与喷射装置之间的距离,经引导部改变流向后的水流比经内胆反射后的水流的冲击力大,提高清洗效果;减少水流与内胆间的冲击,降低噪音;引导部朝向碗碟并且引导部与碗碟之间形成供改变流向后的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以保证水流顺利到达碗碟表面进行冲洗。架本体可以是现有的任意的洗碗机碗架。可在架本体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上设置相同或者不同的引流件,从而将水流分配到所需的位置。在多个侧面上均设有引流件,碗碟的碗口可任意朝向。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7,一种洗碗机,其内胆中设有碗架,碗架包括用于盛放碗碟4的架本体1,架本体1包括底面筋条11和侧面筋条12,所述架本体1上设有引流件2,所述引流件2包括将喷淋臂3喷出的水流向碗碟4引导的引导部21,引导部21朝向碗碟4,当架本体1内盛放有碗碟4时,引导部21与碗碟4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洗碗机喷射的水流经引导部21改变流动方向,并经过所述水流通道流向碗碟4的表面。

引流件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变化,引流件2和喷淋臂3配合从而可将水流进行所需的分配。引导包括反射以及沿引导斜面的流动。反射可以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水流通道为引导部21与其相邻的碗碟4内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供经引导部21反射后的水流流向碗碟4的内表面,其中,该水流通道的宽度(即引导部上任意单点到其相邻碗碟表面之间的法向距离)优选地为0.5cm-6cm。当宽度小于0.5cm时,会阻挡某些反射后的水流按照其反射方向到达碗碟4的内表面,当宽度大于6cm时,该空间过多地占用架本体1内胆餐具存储空间,从而影响餐具装载效率。

参见图1至图4,喷淋臂3设置于碗架下方,喷淋臂3向上出水,引流件2设置于碗碟4碗口朝向的侧面上。洗碗机可以是前开门式、翻盖式、滑盖式、抽拉式等任意开门方式的洗碗机。在其它实施例中,喷淋臂3还可设置于碗架上方,或者同时设置在碗架上方和在碗架下方的喷淋臂3。

本实施例中,底面筋条11为水平设置或者近似水平设置的筋条,包括底面横向筋条和底面纵向筋条。侧面筋条12为竖立设置或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筋条,包括侧面横向筋条和侧面纵向筋条。大致“U”形的筋条的底部形成横向筋条或底面纵向筋条,大致“U”形的筋条的侧面形成纵向筋条。侧面横向筋条为环状的筋条。其它实施例中,架本体1的结构可任意变化。

为获得较好的引导效果,所述引导部21至少部分位于架本体1内侧。引导部21至少部分位于架本体1内侧,水流不被底面筋条11或者侧面筋条12阻挡;喷淋臂3的出水角度不必倾斜即可喷向引导部21;还可避免增加碗架所占空间;相比设置于架本体1外,距离喷淋臂3更近,引导后的水流速度更快。当然,引导部21也可全部位于架本体1外侧,仍具有一定的引导效果。

为获得较好的引导效果,所述引导部21包括朝向碗碟4凸出形成的引导曲面211。引导部21包括朝向碗碟4凸出形成的引导曲面211,采用曲面而非平面,在喷淋壁旋转出水时,反射更均匀。本实施例中,曲面形状与碗的形状一致,可进一步提高反射效果。所述引导部21上端低于碗架顶部。喷射到引导部21上的部分水流反射,部分水流沿着引导部21的引导曲面流动,引导部21上端低于架本体1,以便沿着引导部21向上流动的水流可以进入碗碟4的内表面,而非冲向内胆。引导部21上端低于架本体1,不妨碍碗碟4取放,节约内胆清洗空间。

为获得较好的引导效果,当架本体1上盛放有碗碟4时,所述引导部21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碗碟4的半径,所述引导部21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碗碟4的直径。引导部21高度不大于碗碟4的半径,以便沿着引导部21的引导曲面流动的水流冲刷碗碟4的内表面的上半部或者下半部。引导部21宽度不大于碗碟4的直径,以便水流冲刷碗碟4的内表面的前后半部。

参见图5,喷淋臂3外端的出水柱喷出的水流喷向引流件2的引导部21,部分水流被反射,进入碗碟4的下半部,部分水流沿着引流件2的引导曲面向上流动,进入碗碟4的上半部。碗碟4正常放置时,其碗口倾斜向下,通常与水平面成60°至85°角。

所述引流件2与架本体1焊接、粘接、卡接、插接或者螺纹连接。引流件2与架本体1的之间可以通过任意方式连接,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引流件2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橡胶、塑料等。

参见图6和图7,为方便拆装,所述引流件2还包括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包括供侧面筋条12卡入的卡槽221。引流件2与架本体1卡接,拆装方便。侧面筋条12包括侧面横向筋条和侧面纵向筋条,引流件2可以与侧面横向筋条或侧面纵向筋条卡接,或者同时与侧面横向筋条和侧面纵向筋条卡接。引流件2与架本体1可拆卸,从而方便拆下引流件2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引导部21和安装部22可一体成型,其材质为橡胶、塑料等弹性材质时与架本体1的卡接较为容易。引流件2上开设一对卡槽221。引流件2为对称的引流件2。当然,引流件2也可只开设一个位于其中心的卡槽221。

为保证连接牢固,所述安装部22还包括从卡槽221的槽底延伸形成的限位座222,所述限位座222抵顶所述侧面筋条12的侧部。通过设置限位座222,可防止引流件2在受到水流冲击时产生上下的转动,防止脱出;限位座222的设置还增加引流件2与架本体1之间的结构强度。限位座222从卡槽221的槽底两端延伸。为节约材料,引流件2的引导部21厚度较小,若未设置限位座222,仅依靠引导部21自身厚度与架本体1进行连接,引流件2容易松动。

为保证连接牢固,所述卡槽221的槽底形状与侧面筋条12的截面形状匹配,所述卡槽221的开口处尺寸小于侧面筋条12的外径。卡槽221与侧面筋条12形状匹配,连接牢固,卡槽221开口处小于侧面筋条12,防止引流件2水平脱出。侧面筋条12通常为圆柱状,故卡槽221的槽底形状也为圆柱状,圆柱状的槽加工容易。

为方便拆装,所述卡槽221的外端为敞口,使得侧面筋条12可以容易的进入卡槽221中,从而方便引流件2的安装。卡槽221外端倒圆角223或者在铸造时同时加工完成以获得敞口。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架本体1上增设引流件2,在喷淋臂3的一定旋转角度内,喷淋臂3等出水件上喷出的水流只要能够喷到引流件2上,即可通过引流件2将水流分配到所需位置,如将部分水流反射到碗碟4中、使部分水流沿着引流件2流动并冲向碗碟4,从而增加进入碗碟4的内表面的水流量,相比内胆反射可还增大进入碗碟4的水流冲洗力,提高清洗效率;可调整引流件2外形,将水流分配到所需位置,提升清洗效果;引导部21形状与碗碟4形状相似,水流反射均匀;引导部21的引导曲面211朝向碗碟4,近似在外端的碗碟4外再设置了碗碟4对水流进行引导;引流件2与架本体1卡接,拆装简单,便于清洗或者更换;引流件2的卡槽221的槽底延伸形成限位座222,增加卡接长度,连接更牢固;引流件2上的卡槽221为一对,防止引流件2偏移;卡槽221外端敞口,便于安装引流件2。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仅在于引流件的引导部不同。

本实施例中,引流件的引导部为一块平板,平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即相对底面筋条倾斜且朝下,该平板位于架本体内。当喷淋臂最外端倾斜向外出水时,引导部为一块平板即可产生一定的反射效果。将引导部加工成平板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开模成本低。

优选地,该平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30-75°,更优选地为40°,45°,55°,60°等,以便对碗碟下部的内表面进行冲洗。

当然,其它实施例中,引流件2的引导部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如:由两块平板拼成的V形结构、波浪形结构、曲面内凹结构。当喷射装置设置于碗架下方时,引导部的引导斜面相对底面筋条倾斜且倾斜向下,当喷射装置设置于碗架上方时,引导部的引导斜面相对底面倾斜且倾斜向上。引导斜面相对底面筋条倾斜而非竖立设置,方便将喷射装置喷出的水柱偏转至与引导斜面相邻的碗碟表面,扩大清洗区域,消除清洗盲区。引导斜面位于架本体内侧,由于通常喷射装置也设置与架本体下侧或者上侧,引导斜面距离喷射装置近且不被架本体阻挡,同时引导斜面不占用碗架以外的空间,节约内胆清洗腔空间,洗碗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于引流件2与架本体1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引流件2为金属件,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架本体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