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踏脚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739发布日期:2019-06-14 22:26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踏脚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款多功能踏脚凳。



背景技术:

现代人在如厕和洗浴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需求,如厕时候,很多人手机不离手,或者需要看书,而看手机或者看书的时候,手机或书放在膝盖上,人们需要低头,不利于颈椎健康。其次如厕过程中,适度抬高脚的位置,医学上研究表明更容易促进排便,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洗浴过程中,需要放置干燥衣物,防止被水溅湿。现有市场上虽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凳子,但是尚未发现同时满足上述多项综合需求的凳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种新颖形状和构造、并具备多种功能的踏脚凳。主要功能为坐凳,其次坐便时提供脚踏,用以抬高腿部位置,有利排便健康,同时还具有放置手机或书功能、洗澡时放置干燥衣物、收纳洗浴用品等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凳子主体为圆台形,提供作为坐凳的主要功能,凳面设计为一个盖子,盖子上设计一个有倾斜角度的凹槽,用来放置手机或书,使放置物不易滑落;凳子主体设计成中空,洗澡时可以放衣服或者平时放待洗的脏衣服,凳体侧面设计一个置物槽,可放置沐浴液等洗浴用品,该槽设计有外隔档,洗浴用品不宜掉落,并且该设计可方便拿起凳子;凳子下部设计有脚踏,方便坐便如厕时形成“蹲”这一科学健康的姿势,更宜排便,并且脚踏设计为旋转收起型,使用时转出,不使用时转入,减少所占空间。最后,为增加坐凳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为坐凳底部设计防滑胶条,减少或防止坐凳滑动。

旋转脚踏设计为两个四分之一圆台(见图3),与凳子底部的半径相同,使用局部连接件 (卡扣)与凳子主体相连接。两四分之一圆台面向使用者的部位做一个圆弧切口,以便转出脚踏。

所述脚踏(7)设计为四分之一圆台形,通过连接件(9)与凳体(3)相连接;

凳体(3)优选为圆台形,但不限于圆台形,可以是棱台形或者其他立体图形。

可转动脚踏(7)优选为四分之一圆台,但不限于圆台形,可以是圆柱或其他立体图形。

有倾斜角度凹槽(2),其倾斜角度优选为15度至40度,但不限于15度至40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诸多功能使其能够在如厕时解放人们的双手,并减轻低头对颈椎的压力,促进排便并满足洗浴时储物的需求,并尽可能减少收纳此凳子所占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说明图;

图3为脚踏闭合和打开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连接件;

图5为凳面及凳面凹槽示意图;

图6为凳体俯视图;

图7为洗浴用品放置槽示意图;

图中:1.凳面(盖子) 2.倾斜角度凹槽(手机放置处) 3.凳体 4.置物空间1(凳体中空腔) 5.置物空间2(洗浴用品放置槽) 6.置物空间2的外隔档 7.可转出脚踏 8.圆弧切口 9.局部连接件 10.防滑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功能踏脚凳,包括1.凳面 2.倾斜角度凹槽 3.凳体 4.置物空间1 5.置物空间2 6.置物空间2的外隔档 7.可转出脚踏 8.圆弧切口 9.局部连接件 10.防滑胶条。

所述凳面1作为盖子盖在凳体3上;脚踏7通过连接件9与凳体3相连接,脚踏7可转动;所述凳面1上设计有倾斜角度凹槽2;所述凳体3设计为中空凳体,中空处为置物空间1,在所述凳体一侧开设有置物空间2,所述置物空间1与置物空间2不连通;在所述置物空间2外设置隔档;所述防滑胶条卡接在凳子底部边沿上。

多功能踏脚凳有许多使用功能,不仅可以作为凳子使用,也可以作为坐便时的踏脚凳和置物平台,还可以作为洗浴时的储物凳。

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凳子。

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踏脚凳:在使用坐便器如厕时,将脚踏转出,调整用户感觉舒适的角度,放置于马桶前,即是踏脚凳,即可将脚放置于脚踏上,抬高脚的位置,促进排便。

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坐便时的置物平台:使用坐便器如厕时,将此多功能踏脚凳放置于马桶前,凳面上的凹槽可用来放置手机、书或其他随身用品,该倾斜角度凹槽便于用户看手机或者看书,且物品不宜滑落。

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洗浴时的储物凳:洗浴时,打开凳盖,中空的凳肚可用来放置干燥衣物,以防被水溅湿;侧面的置物空间可用于放置洗发水、沐浴液等洗浴用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