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755发布日期:2019-01-13 16:44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砧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砧板。



背景技术:

砧板,指的是当锤、切、剁、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物,一般用在烹调上。砧板一般为板状物,材料通常采用塑料、木质、竹质、板化钢玻璃等。

现有技术中,砧板一般为单一形状的板状物,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

这样的砧板在切菜后往往需要拿起来将砧板洗干净,但是单一形状的砧板在拿取的时候比较不方便,且当砧板较重的时候拿起来更是较为而费劲,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砧板,便于使用人员拿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砧板,包括砧板本体,所述砧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砧板本体的一端呈逐渐缩小设置,所述把手的上、下端面与砧板本体的上、下端面分别平齐,所述把手与砧板本体相连接的两侧边沿设置有第一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的设置使用人员能够通过握持的方式拿取砧板本体,相比于直接抓住砧板本体更加方便且更符合人体力学设计;把手靠近砧板本体的一端呈逐渐缩小设置,更加符合人体力学设计,提高使用人员握持的舒适度;两个第一圆角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在握住把手靠近砧板本体的一端时不会被硌到,进一步提高了握持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本体采用水泥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制成的砧板具有较高的硬度,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本体可以为圆形或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人员在购买时,根据厨房的布局来挑选规格,更加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砧板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与每个凹槽均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在切菜前往往会先用水将菜洗净,此时菜上往往会沾有较多水分,在切菜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较多水分残留在砧板本体上,甚至有时候在切菜的过程中还会将水花溅起,不仅影响厨房内的环境,同时还影响使用人员的体验感。凹槽和蓄水腔的设置,则能够将水分通过凹槽流到蓄水腔内,进而有效地防止水分在砧板本体上的残留和水花的溅起,在使用完毕后使用人员还能够将蓄水腔内的水通过凹槽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本体的上端面在每个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圆角的设置,对砧板本体上的水分具有导向作用,便于水分流动至凹槽和蓄水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砧板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与蓄水腔相连通的排水孔,每个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与排水孔相匹配塞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孔的设置,使用人员可以将砧板本体放置在厨房的水槽上方使用,砧板本体上端面的水分能够通过排水孔直接排到水槽内,当使用人员需要在其他位置进行切菜的时候能够用塞子堵住排水孔先将水分储存在蓄水腔内,且通过砧板本体下端面的排水孔排水,使用人员无需翻转砧板本体,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排水孔的孔径呈逐渐扩大设置,每个所述排水孔在砧板本体下端面的开口大于排水孔在蓄水腔底壁的开口,所述塞子呈圆台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使用人员因用力过度将塞子直接塞到排水孔内而无法取出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在切菜的过程中,砧板本体不断向下方的塞子施加压力,将塞子压到排水孔内而无法取出,且圆台状的塞子具有更强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塞子由橡胶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制成的塞子能够通过弹性形变与排水孔形成过盈配合,提高了密封性能;同时橡胶材质制成的塞子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使切菜过程中砧板本体能够保持稳定,同时橡胶材质的塞子还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降低了切菜过程中对砧板本体内部产生的应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更加符合人体力学设计,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把手握持砧板;

2.有效防止水分在砧板本体上的残留和水花的溅起,提高了环境整洁度并提高了使用人员的体验感;

3.砧板本体在切菜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另一种工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砧板本体;2、把手;3、第一圆角;4、蓄水腔;5、凹槽;6、第二圆角;7、排水孔;8、塞子;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砧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砧板本体1。该砧板本体1呈圆盘状设置,砧板本体1的形状还可以采用方形。砧板本体1的侧壁一体连接有与砧板本体1径向设置的把手2,该把手2的上、下端面与砧板本体1的上、下端面相平齐。其中,把手2与砧板本体1连接的一端的两侧边沿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圆角3。砧板本体1与把手2均采用水泥制成,具有较强的刚性与较长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砧板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4,砧板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与蓄水腔4相连通的凹槽5,且多个凹槽5沿砧板本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优选的是,砧板本体1的上端面在每个凹槽5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圆角6,提到了对砧板本体1上端面水分的导流能力。

结合图3、图4,砧板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四个与蓄水腔4相连通的排水孔7,每个排水孔7内均设置有相匹配的塞子8。其中,三个排水孔7沿砧板本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一个排水孔7设置于砧板本体1的圆心处。把手2的下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垫9,该橡胶垫9与四个塞子8的下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是,排水孔7的孔径呈逐渐扩大设置,排水孔7在砧板本体1下端面的开口大于排水孔7在蓄水腔4底壁的开口,塞子8呈圆台状设置。防止塞子8完全进入至排水孔7内的同时,提高了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的是,塞子8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塞子8的弹性形变与排水孔7形成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同时,橡胶材质的塞子8具有良好的摩擦力,提高了砧板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