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能够折叠的蹦蹦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016发布日期:2019-06-21 23:3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靠背能够折叠的蹦蹦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靠背能够折叠的蹦蹦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椅子为了舒服和外形好看做的越来越大,其包装盒也随之越来越大,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在运输时,由于体积过大造成了一次性运送数量过少,且提高了运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的靠背能够折叠的蹦蹦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靠背能够折叠的蹦蹦椅,包括椅架、椅背和扶手,所述椅背包括有椅背框,所述椅背框与椅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扶手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椅架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椅背框上,所述扶手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在椅架两侧,所述椅背框与椅架之间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的一端与椅背框连接,另一端呈凹形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的一端与椅架连接,另一端呈凸形设置,第一铰接块的凹形端与第二铰接块的凸形端配合,且凹凸配合处呈转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铰接块的凹形端靠近椅架的一侧挡块,所述第二铰接块的凸形端与挡块配合,椅背框在椅架上竖直设置时,第二铰接块的凸形端抵触于挡块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铰接块的凹形端的两侧端面呈平面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的凸形端的两侧端面与第一铰接块的凹形端两侧端面相配合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与椅背框和椅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椅背框连接椅架处呈套管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块套设在椅背框的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椅架连接椅背框处呈套管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套设在椅架的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椅背框的两个套管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椅子由铰接件连接椅背与椅架,实现椅背可翻转的活动连接,同时不影响部件的支撑强度,大大的减小了运输空间,也同时减少了包装箱的尺寸,降低了成本,且通过部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了椅子的组装和生产,通过挡块的设置,起到了铰接件的限位作用,避免了铰接件转动过度造成椅背翻转的情况,通过第一铰接块与第二铰接块之间的端面呈配合平面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铰接件的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1、椅架;2、扶手;3、椅背框;4、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靠背能够折叠的蹦蹦椅,包括椅架1、椅背和扶手2,所述椅背包括有椅背框3,所述椅背框3与椅架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扶手2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椅架1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椅背框3上,所述扶手2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在椅架1两侧,所述椅背框3与椅架1之间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块4和第二铰接块5,所述第一铰接块4的一端与椅背框3连接,另一端呈凹形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5的一端与椅架1连接,另一端呈凸形设置,第一铰接块4的凹形端与第二铰接块5的凸形端配合,且凹凸配合处呈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铰接块4的凹形端靠近椅架1的一侧挡块6,所述第二铰接块5的凸形端与挡块6配合,椅背框3在椅架1上竖直设置时,第二铰接块5的凸形端抵触于挡块6表面。

所述第一铰接块4的凹形端的两侧端面呈平面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5的凸形端的两侧端面与第一铰接块4的凹形端两侧端面相配合抵触。

所述扶手2与椅背框3和椅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椅背框3连接椅架1处呈套管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块4套设在椅背框3的套管内。

所述椅架1连接椅背框3处呈套管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块5套设在椅架1的套管内。

所述铰接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椅背框3的两个套管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椅子由铰接件连接椅背与椅架1,实现椅背可翻转的活动连接,同时不影响部件的支撑强度,大大的减小了运输空间,也同时减少了包装箱的尺寸,降低了成本,且通过部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了椅子的组装和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