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8657发布日期:2019-05-07 20:5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碗。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碗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出外旅行时,需要带碗以及勺子等必需品,若把勺子直接放置在背包内,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若放置在碗内,因为使用者行走或者车辆的颠簸勺子不会在碗体内晃动,产生响声,甚至对碗体造成损坏;同时,在给婴幼儿喂食时,其常常会乱动而不小心打翻了饭碗,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碗,包括碗体、碗盖,所述碗盖的中部上方设有呈环状的连接口;还包括勺子,所述勺子的一端连接有勺柄,所述勺柄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截面直径与所述连接口的内径相等,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口内壁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勺柄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截面半径大于连接块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块同轴。

所述限位块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呈圆柱形结构,所述握把的侧壁上呈环形阵列有若干呈半圆柱形的助力块。

所述碗体的上缘上设有呈环状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碗盖的下缘上设有呈环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碗体的底部设有柔性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在碗盖上设置用于与连接块螺纹连接的连接口,使得碗盖能够将勺子固定于碗体内,使得外出携带碗体的时候,勺子能够放置在碗体内,而且放置在车内或者背包里,因为使用者行走或者车辆的颠簸勺子不会在碗体内晃动,产生响声,甚至对碗体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中,1碗体,2碗盖,3连接口,4勺子,5勺柄,6连接块,7限位块,8握把,9助力块,10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碗,包括碗体1、碗盖2,所述碗盖2的中部上方设有呈环状的连接口3;还包括勺子4,所述勺子4的一端连接有勺柄5,所述勺柄5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截面直径与所述连接口3的内径相等,所述连接块6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口3内壁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本案通过在碗盖2上设置用于与连接块6螺纹连接的连接口3,使得碗盖2能够将勺子4固定于碗体1内,使得外出携带碗体1的时候,勺子4能够放置在碗体1内,而且放置在车内或者背包里,因为使用者行走或者车辆的颠簸勺子4不会在碗体1内晃动,产生响声,甚至对碗体1造成损坏。

所述连接块6的一端与勺柄5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为截面半径大于连接块6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块7与所述连接块6同轴,通过设置限位块7确保连接块6与连接口3螺纹连接时能够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会过深。

所述限位块7一端与连接块6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握把8,所述握把8呈圆柱形结构,所述握把8的侧壁上呈环形阵列有若干呈半圆柱形的助力块9,通过设置握把8便于使用者更容易取放勺子4,通过设置助力块9进一步节省使用者的劳力,操作更为简单。

所述碗体1的上缘上设有呈环状的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碗盖2的下缘上设有呈环状的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设置第一、第二连接件使得碗体1与碗盖2更好的相连,不会因为放置在车内或者背包里,因为使用者行走或者车辆的颠簸造成其两者的分离,或者造成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碗体1的底部设有柔性吸盘12,通过设置吸盘12,可以将碗体1吸附在桌面上,使得喂食婴幼儿时,不会因为其乱动而打翻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使得使用者更为安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