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403发布日期:2018-12-07 22:2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污染物及生活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瓶装矿泉水营运而生,但瓶装水的水温有时无法满足人体的需要,但消费者为了能够尽快喝到不同温度的水,即热式直饮机已有大量的适用。

一般的热水器需要专用的瓶装水来对应安装,瓶装水上设置有活塞式密封盖,当瓶装水插入热水器时,活塞式密封盖与瓶装水瓶口分离。但此种设计需要在每个瓶装水的瓶口装设有活塞式密封盖,将瓶装水的成本提高,因此在即热式热水器上,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进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

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端的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下端的插接部和设置于本体内的阀门组件,所述本体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部为凹形槽,该凹形槽底端开设有一个收容槽,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顶针、套设在顶针上的弹性体和设置在顶针顶端的密封圈,该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连接部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U形状,该密封圈中心底面向上延伸形成一卡持柱,所述密封圈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贯穿该卡持柱,所述顶针的顶部为圆锥状,顶部下方沿圆周向内凹设有一卡持槽,所述顶针的顶部穿过密封圈中心的插孔,所述卡持柱套设于所述卡持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的材质为硅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下端设置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两端与本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处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顶针穿过该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为一圆形孔,该定位孔的直径略大于顶针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的底部设置有顶出部,所述顶出部位于定位孔的下端,所述顶出部的直径大于顶针的直径,所述弹性体一端抵顶于定位部下端面,弹性体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顶出部的上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壁设置有螺旋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接部底端设置有若干插杆,所述插杆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端的连接部、设置于本体下端的插接部和设置于本体内的阀门组件,所述本体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部为凹形槽,该凹形槽底端开设有一个收容槽,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顶针、套设在顶针上的弹性体和设置在顶针顶端的密封圈,该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连接部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部与瓶装水固定,密封圈与连接部围成的空间将瓶装水密封,然后将插接部插入水箱的对应部位,顶针被顶起,然后将密封圈与本体分离,从而使得瓶装水顺利进入水箱内,本实用新型进水装置结构简单并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包括本体1、设置于本体1上端的连接部2、设置于本体1下端的插接部3和设置于本体内的阀门组件4,所述本体1为中空柱体,所述连接部2为凹形槽,该凹形槽底端开设有一个收容槽5,所述阀门组件4包括顶针41、套设在顶针41上的弹性体42和设置在顶针41顶端的密封圈43,该密封圈43设置在所述收容槽5内,所述密封圈43与所述连接部2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间。

其中,所述密封圈43为U形状,该密封圈43中心底面向上延伸形成一卡持柱431,所述密封圈43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插孔432,所述插孔432贯穿该卡持柱431,所述顶针41的顶部设置有圆锥状,顶部下方沿圆周向内凹设有一卡持槽411,所述顶针41的顶部穿过密封圈43中心的插孔432,所述卡持柱431 套设于所述卡持槽411内。

其中,所述密封圈43为的材质优选为硅胶。

其中,所述本体1下端设置有一定位部6,所述定位部6的两端与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定位部6的中心处开设有一定位孔61,所述顶针41穿过该定位孔61。所述定位孔61可以将顶针41保持在垂直方向上,使得顶针41在被顶出的时候能够保证瓶装水出水的连贯。

其中,所述定位孔61为一圆形孔,该定位孔61的直径略大于顶针41的直径。

其中,所述顶针41的底部设置有顶出部412,所述顶出部412位于定位孔 61的下端,所述顶出部412的直径大于顶针41的直径,所述弹性体42一端抵顶于定位部6下端面,弹性体42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顶出部412的上端面。

其中,所述连接部2内侧壁设置有螺旋纹21,所述螺旋纹21用于与瓶装水的外螺纹(图未示)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部2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22,所述防滑纹22的作用在于连接部2与瓶装水固定时防止打滑。

其中,插接部3底端设置有若干插杆31,所述插杆31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进水装置通过连接部与瓶装水固定,密封圈与连接部围成的空间将瓶装水密封,然后将插接部插入水箱7的对应部位,顶针被水箱内的顶针柱71顶起,然后将密封圈与本体分离,从而使得瓶装水顺利进入水箱内;当完成供水之后将本进水装置与瓶装水分离,由于顶针上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将顶针退回到初始位置,密封圈收容于收容槽内,本实用新型进水装置结构简单并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