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5724发布日期:2019-05-24 21:1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用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用来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按结构可分为箱式和传送式两大类。它为餐厅、宾馆、机关单位食堂的炊事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增进清洁卫生。喷射式洗碗机在洗碗机洗碗过程中,通过高温高压喷射水流对餐具表面的机械冲刷,洗涤剂对餐具表面油污、残渣的皂化与分解,热水对食物余渣的浸泡澎化,使餐具表面油污、残渣及食物余渣迅速分解与脱落,餐具表面重现清洁和光亮。

洗碗机在最后的过水阶段通常要加入催干剂,通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淋洗后的餐具形成均匀薄水膜而迅速干燥,消除点状及条状水浦痕,它可以降低餐具与水之间的表面涨力,促进餐具快速干燥且不留下液体的斑纹,餐具催干剂使用安全,适用于各种餐具且不会对任何质料和餐具或洗碗机造成损害。现有的洗碗机在投放催干剂的时候通常都是人工手动加入,不仅费时费力,洗碗的效率也会降低;此外,催干剂投放的量也难以把控,从而降低清洗的质量;另外,洗碗机工作的时候洗碗架通常是固定不动的,在洗碗的时候就存在不能多角度清洗的问题,从而降低洗碗的效率。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可实现催干剂的自动投放,提高洗碗效率的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催干剂的自动投放,提高洗碗效率的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包括洗碗机本体和设置在洗碗机本体顶面上的催干剂投放装置,所述洗碗机本体上部设置有侧面开口的洗碗腔,所述洗碗底面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洗碗架,所述洗碗腔内侧面上设置有喷射管,所述洗碗机杯体下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水泵与喷射管连通设置,所述催干剂投放装置包括壳体、催干剂放置盒、定容盒和控制器,所述壳体呈侧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壳体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壳体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泵体,所述催干剂放置盒通过壳体的侧部开口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催干剂放置盒上部呈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定容盒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上,所述定容盒为封闭的空腔结构,所述定容盒与泵体的出液端连通设置,所述定容盒内部侧面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定容盒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水箱连通设置,所述泵体和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洗碗机本体上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洗碗机本体铰接设置,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台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三个,三个凹槽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洗碗架底面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射管设置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洗碗腔内侧面的前部和后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从外向内依次包括PE材料层、金属铝层和PP材料层,所述PE材料层、金属铝层和PP材料层依次粘合设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催干剂放置盒的空腔上设置有横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催干剂放置盒的内部空腔分隔成前空腔和后空腔,所述前空腔与进液管连通设置,所述后空腔与泵体的进液端连通设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板底部与催干剂放置盒的内底面存在间隙,在间隙上设置有过滤网。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网包括初级过滤网和次级过滤网,所述初级过滤网位于前空腔一侧,所述次级过滤网位于后空腔一侧,所述初级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大于次级过滤网的网孔大小。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在工作的时候带动洗碗架旋转,可实现餐具的多方位清洗,使餐具清洗的更加干净,同时大大缩短了清洗餐具的时间;通过设置有催干剂投放装置,可以实现催干剂的自动投放,实现了洗碗的完全自动化,提高了洗碗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催干剂投放装置设置有定容盒,当定容盒内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定容盒内部的液体没达到设定的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泵体工作,将催干剂放置盒内的液体抽出至定容盒内,当定容盒内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定容盒内部的液体达到设定的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泵体停止工作,需要催干剂时,控制定容盒内的液体从出液管内流出即可,达到定量的效果,节约催干剂的用量,同时提升洗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中旋转台和洗碗机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中催干剂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中洗瓶剂放置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中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中过滤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中催干剂投放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洗碗机本体;11、洗碗腔;12、密封门;121、透明观察窗;13、旋转台;131、凹槽;14、洗碗架;141、凸起;15、喷射管;16、水箱;2、催干剂投放装置;21、壳体;211、进液管;212、泵体;213、PE材料层;214、金属铝层;215、PP材料层;22、催干剂放置盒;221、隔板;222、前空腔;223、后空腔;224、过滤网;2241、初级过滤网;2242、次级过滤网;23、定容盒;231、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催干剂自动投放的洗碗机装置包括洗碗机本体1和设置在洗碗机本体1顶面上的催干剂投放装置2,其中:

洗碗机本体1上部设置有侧面开口的洗碗腔11,洗碗机本体1上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门12,密封门12与洗碗机本体1铰接设置,密封门12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21,洗碗腔11底面上设置有旋转台13,旋转台13上设置有洗碗架14,旋转台13的顶面上设置有凹槽131,凹槽131设置有三个,三个凹槽131不在同一直线上,洗碗架14底面上设置有与凹槽131相匹配的凸起141,通过设置有旋转台13,旋转台13在工作的时候带动洗碗架14旋转,可实现餐具的多方位清洗,使餐具清洗的更加干净,同时大大缩短了清洗餐具的时间,洗碗腔11内侧面上设置有喷射管15,喷射管15设置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洗碗腔11内侧面的前部和后部,洗碗机本体1下部设置有水箱16,水箱16通过水泵与喷射管15连通设置。

催干剂投放装置2包括壳体21、催干剂放置盒22、定容盒23和控制器,其中:

壳体21呈侧部开口的空腔结构,壳体21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进液管211,壳体21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泵体212,壳体21从外向内依次包括PE材料层213、金属铝层214和PP材料层215,所述PE材料层213、金属铝层214和PP材料层215依次粘合设置,通过设置有PE材料层213、金属铝层214和PP材料层215,PE材料层213耐腐蚀性、耐磨性好,金属铝层214质量轻,硬度好,PP材料层215强度好、硬度高。

催干剂放置盒22通过壳体21的侧部开口设置在壳体21内,催干剂放置盒22上部呈开口的空腔结构,催干剂放置盒22的空腔上设置有横向的隔板221,隔板221将催干剂放置盒22的内部空腔分隔成前空腔222和后空腔223,前空腔222与进液管211连通设置,后空腔223与泵体212的进液端连通设置,隔板221的两端均与催干剂放置盒22的内侧面固定设置,隔板221底部与催干剂放置盒22的内底面存在间隙,在间隙上设置有过滤网224,过滤网224包括初级过滤网2241和次级过滤网2242,初级过滤网2241位于前空腔222一侧,次级过滤网2242位于后空腔223一侧,初级过滤网2241的网孔大小大于次级过滤网2242的网孔大小,通过设置有隔板221,将催干剂放置盒22的内部空腔分隔成前空腔222和后空腔223,防止后空腔223的液体污染前空腔222的液体,隔板221底部与催干剂放置盒22的内底面存在间隙,使前空腔222和后空腔223形成连通器结构,新加入液体时,液体会从前空腔222流向后空腔223,流动方便,过滤网224可以有效过滤掉液体的杂质,提高洗涤的质量。

定容盒23固定设置在壳体21的侧面上,定容盒23为封闭的空腔结构,定容盒23与泵体212的出液端连通设置,定容盒23内部侧面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定容盒23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出液管231,出液管231与水箱16连通设置。

控制器为单片机,泵体212和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有定容盒23,当定容盒23内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定容盒23内部的液体没达到设定的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泵体212工作,将催干剂放置盒22内的液体抽出至定容盒23内,当定容盒23内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定容盒23内部的液体达到设定的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泵体212停止工作,需要催干剂时,控制定容盒23内的液体从出液管231内流出即可,达到定量的效果,节约催干剂的用量,同时提升洗涤效果。

通过设置有催干剂投放装置2,可以实现催干剂的自动投放,实现了洗碗的完全自动化,提高了洗碗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