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893发布日期:2018-08-10 19:18阅读:10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套,特别涉及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属于窗套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窗套是指在门窗洞口的两个立边垂直面,可突出外墙形成边框也可与外墙平齐,既要立边垂直平整又要满足与墙面平整,故此质量要求很高,这好比在窗外罩上一个正规的套子,人们习惯称之窗套,窗套具有保护和装饰的功能,窗套起着保护墙体边线的功能,还可以连接室内装饰材料的收口,使工艺更加完美,窗套还能在装饰过程中修补因窗框封不实而导致的通风漏气的毛病,窗套本身还有相当突出的装饰作用,窗套是家庭装修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造型、材质、色彩对整个家庭装修的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家庭都做窗套,因此,做什么样的窗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家装的个性。

在现代的家庭中,窗套大多采用外罩与墙体的设计,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设计的方式影响美观,并且在使用时因为突出来的窗套部分,容易导致受伤的情况出现,对此应当设计一款外观平整的窗套,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包括窗套本体,所述窗套本体包括窗框、窗扇、挡雨板和窗台,所述窗框两侧设有凹槽,所述窗框外侧设有墙壁,所述墙壁内壁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窗框通过凸块和凹槽连接墙壁,所述窗框内侧设有窗扇,所述窗扇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外侧连接伸缩块,所述窗扇一侧固定安装两个闭合块,所述闭合块一侧设有拉口,所述闭合块一侧安装有螺栓,所述墙壁一侧安装有挡雨棚,所述挡雨棚所在的面板上安装有窗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闭合块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窗扇采用楔形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外侧设有与伸缩块相匹配的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窗台为中部凸起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具有外观平整,安全可靠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通过伸缩块和转槽代替了传统外开窗的风钩固定的方式,窗扇使用了与转轴相匹配的弧形设计,可以伴随着转轴的转动,窗扇、窗框和墙壁为同一平面设计,保证了室内外的外观和平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套本体;2、墙壁;3、凸块;4、凹槽;5、窗框;6、窗扇;7、闭合块;8、螺栓;9、拉口;10、转轴;11、伸缩块;12、伸缩电机;13、挡雨棚;14、窗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包括窗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窗套本体1包括窗框5、窗扇6、挡雨板13和窗台14,窗框5两侧设有凹槽4,窗框5外侧设有墙壁2,墙壁2内壁设有与凹槽4相匹配的凸块3,窗框5通过凸块3和凹槽4连接墙壁2,窗框5内侧设有窗扇6,窗扇6一侧设有转轴10,转轴10内部安装有伸缩电机12,伸缩电机12外侧连接伸缩块11,窗扇6一侧固定安装两个闭合块7,闭合块7一侧设有拉口9,闭合块7一侧安装有螺栓8,墙壁2一侧安装有挡雨棚13,挡雨棚13所在的面板上安装有窗台14,通过伸缩块11和转槽代替了传统外开窗的风钩固定的方式,窗扇6使用了与转轴11相匹配的弧形设计,可以伴随着转轴11的转动,窗扇6、窗框5和墙壁2为同一平面设计,保证了室内外的外观和平整。

闭合块7设有螺纹孔,螺纹孔配合螺栓8固定闭合块7两个窗扇6采用楔形设计,连接闭合更牢固,转轴10外侧设有与伸缩块7相匹配的小孔,窗台14为中部凸起设计雨水会通过这种弧形结构落下。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观平整的窗套结构,具有外观平整,安全可靠的特点,通过推动闭合块7将窗扇6打开,窗扇6两侧的转轴10随着一起在转槽内转动,转槽内设有固定的与伸缩块11相匹配的伸缩孔,当窗扇6完全打开时,打开转轴10内部的伸缩电机12,伸缩电机12打开伸缩块11,伸缩块11与伸缩孔连接,当需要关闭时,通过拉口9关闭窗扇6,此时关闭伸缩电机12,将伸缩块11收回,转轴10自然转动,通过螺栓8和螺纹孔将两个闭合块固定,从而将两个窗扇6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