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7344发布日期:2019-07-06 11:0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防风挂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挂钩,该防风挂钩适合用以晾晒架上,如衣架或毛巾架等。



背景技术:

使用传统的晾晒架将衣物挂于室外晾晒,难免会有被风吹落的事情发生,因此各种防风衣架应运而生。如专利号为ZL89218640.2(公告号为CN206879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防风晾衣架》披露了这样一种衣架,它由小钩和架体组成的,该晾衣架的特点是在小钩处增加一环状结构,环状结构是由两个半环板、夹板、钳口和橡皮垫组成。如一专利号为ZL200620039837.8(公告号为CN289188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风衣架》披露了这样一种衣架,包括夹体和衣架,其特征在于:夹体的夹柄上方与夹体咬口交接处设有对穿的孔洞,一衣架的上部横梁从该孔洞中穿过。

前述两个专利的作用都是通过小钩或夹体将晒衣绳或竿圈抱其中,使衣架牢固地挂在绳、竿上,不会被风吹掉,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晒衣架衣物落地和丢失等问题。但前述第一个专利中披露的衣架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缺陷。而第二个专利中披露的衣架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其夹柄的夹持力不够,衣架上的夹体易从晒衣绳或竿上脱落。

为此,本申请人曾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0810062779.4(公告号为CN100577064C)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防风衣架》披露了这样一种夹持力大的防风衣架。但其需通过操作扳机来实现将挂钩抱住晾杆,操作还有待改进。

现有防风衣架的防风原理均通过挂钩形成封闭的环状,实现与晾杆扣合,而挂钩形成的这种封闭的环状其环状口径相同,一般都比晾杆的直径大比较多,虽然采用这种挂钩的衣架不会被风吹离晾杆,但在风的吹动下,会沿晾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也会导致挂设在同一晾杆上的多个衣架被吹的相互贴合在一起,影响衣物的晾干。

综上所述,现有用于晾晒架上的防风挂钩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会自动锁柱晾杆、同时还会针对不同粗细的晾杆进行自动调整以将挂钩与晾杆牢牢抱住的防风挂钩,该挂钩具有使用方便、且在大风吹动下不易沿晾杆滑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风挂钩,包括竖向设置的长杆部、及位于长杆部上端并横向延伸的上横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部上约束有能沿长杆部上下滑移的锁钩部,锁钩部具有供晾杆卡入的卡口,上横杆部上转动连接有压杆,在锁钩部下移状态下,所述卡口的开口朝外并显露出压杆的下方以供晾杆通过并进入卡口内,在锁钩部上移状态下,压杆与锁钩部一起形成锁住晾杆的锁口,在锁钩部进一步上移的状态下,锁钩部作用于压杆并迫使压杆偏转进入卡口内,进而使所述锁口变小。

进一步改进,上述上横杆部的外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短杆部,短杆部与所述长杆部左右间隔设置,所述上横杆部及短杆部内具有供所述压杆藏于其内的容置槽,在锁钩部下移状态下,所述卡口的开口显露出短杆部的下方。短杆部的设置不仅给压杆提供合适的容纳约束的空间,而且起到保护压杆的作用,另外也增加整个挂钩的强度。

进一步改进,上述长杆部内设有供锁钩部安装其内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前后侧壁上开有竖向设置的条形导向孔,所述锁钩部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插入对应的条形导向孔内而能上下滑移。安装槽首先就对锁钩部有个约束作用,再结合导向块与条形导向孔的配合,确保锁钩部仅能沿长杆部上下滑移,且不易晃动,另外安装槽还可起到保护锁钩部的作用。

为使锁钩部的上移能有效推动压杆偏转,上述压杆具有延伸至长杆部的安装槽内的推动部,推动部位于压杆转动中心的另外一侧,推动部能与上移的锁钩部形成推动配合以迫使压杆朝所述卡口内偏转。该推动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优选,上述推动部为呈弧形的弹性片,所述锁钩部上具有供弹性片下端插入的插槽,插槽的底部与所述弹性片形成推动配合。弹性片自身具有弹性,受力可发生卷曲形变,故较小的空间便可供弹性片较大幅度摆动,进而有效推动压杆偏转,另外压杆对晾杆的偏压为弹性偏压,适应性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压杆的上部具有面向锁钩部的引导斜面,引导斜面自下而上逐渐向上并向外倾斜设置,引导斜面的中部具有薄板部以将该引导斜面分为左右两部分,位于卡口上部的所述锁钩部开有供薄板部穿过的槽口,在压杆偏转进入卡口内的状态下,位于卡口上部的锁钩部外表面与所述引导斜面贴合。引导斜面与锁钩部的接触配合,起到辅助驱动压杆的作用,另外槽口的设置起到让位作用,更利于两者布局,且槽口还起到对薄板部的约束左右,进一步防止压杆晃动。

为便于将压杆安装到容置槽内,上述短杆部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壁部,两壁部之间形成贯穿槽,并在两壁部上可脱卸的连接有盖板,该盖板将所述贯穿槽的外端开口遮盖以形成位于短杆部上的容置槽。贯穿槽左右贯穿,便于压杆通过,压杆安装完成后,再将盖板合上。

进一步改进,上述长杆部的下端具有横向延伸的下横杆部,所述安装槽一直延伸至下横杆部内。下横杆部的设置会进一步增强整个挂钩的强度,另外下横杆部的设置不仅给锁钩部提供合适的容纳约束的空间,而且起到保护锁钩部的作用。

为便于将挂钩与晾晒架连接,上述下横杆部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以与晾晒架连接的连接杆。当然如果没有下横杆部也可以直接将连接杆设置在长杆部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常态下,锁钩部处于最下方位置,锁钩部的卡口的开口朝外并显露出压杆的下方以供晾杆通过并进入卡口内;晾晒时,在晾晒物的重力作用下,锁钩部相对长杆部上移,压杆与锁钩部一起形成锁住晾杆的锁口,这样晾杆便不能脱离锁口,在晾晒物的重力继续作用下,锁钩部进一步上移,锁钩部作用于压杆并迫使压杆偏转进入卡口内,直至压杆与晾杆接触压紧,这样压杆不能进一步偏转,进而使所述锁口变小,因晾杆被锁钩部及压杆紧紧抱住,确保在风吹时,挂钩不会轻易沿晾杆滑移,因压杆偏转的角度与晾杆的外形始终适配,针对不同粗细的晾杆,压杆偏转的角度就会自动进行适应性调整,直至两者压紧;取下时,只需上提挂钩,锁钩部会相对长杆部下移,直至锁钩部的卡口的开口朝外并显露出压杆的下方,晾杆便可从卡口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初始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初始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初始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夹持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夹持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钩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防风挂钩,包括竖向设置的长杆部1、及位于长杆部1上端并横向延伸的上横杆部2,上横杆部2的外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短杆部6,短杆部6与长杆部1左右间隔设置,长杆部1的长度大于短杆部6的长度。

长杆部1上约束有能沿长杆部1上下滑移的锁钩部3,长杆部1内设有供锁钩部3 安装其内的安装槽8,安装槽8的前后侧壁上开有竖向设置的条形导向孔81,所述锁钩部3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有导向块32,所述导向块32插入对应的条形导向孔81内而能上下滑移。长杆部1的下端具有横向延伸的下横杆部9,所述安装槽8一直延伸至下横杆部9内。下横杆部9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以与晾晒架连接的连接杆91。

锁钩部3具有供晾杆4卡入的卡口31,所述上横杆部2上转动连接有压杆5,在锁钩部3下移状态下,所述卡口31的开口朝外并显露出短杆部6的下方以供晾杆4通过并进入卡口31内,在锁钩部3上移状态下,所述压杆5与锁钩部3一起形成锁住晾杆4的锁口A,在锁钩部3进一步上移的状态下,锁钩部3作用于压杆5并迫使压杆5偏转进入卡口31内,进而使所述锁口A变小。

所述上横杆部2及短杆部6内具有供所述压杆5藏于其内的容置槽7,压杆5通过前后两侧的轴部铰接在容置槽7内,短杆部6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壁部61,两壁部之间形成贯穿槽62,并在两壁部61上可脱卸的连接有盖板63,盖板63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在壁部61上,该盖板63将贯穿槽62的外端开口遮盖以形成位于短杆部6上的容置槽7。

压杆5具有延伸至长杆部1的安装槽8内的推动部51,推动部51位于压杆5转动中心的另外一侧,推动部51能与上移的锁钩部3形成推动配合以迫使压杆5朝所述卡口31 内偏转。推动部51为呈弧形的弹性片,所述锁钩部3上具有供弹性片下端插入的插槽33,插槽33的底部与所述弹性片形成推动配合。

压杆5的上部具有面向锁钩部3的引导斜面52,该引导斜面52自下而上逐渐向上并向外倾斜设置,引导斜面52的中部具有薄板部53以将该引导斜面52分为左右两部分,位于卡口31上部的所述锁钩部3开有供薄板部53穿过的槽口34,在压杆5偏转进入卡口31内的状态下,位于卡口31上部的所述锁钩部3外表面与所述引导斜面52贴合。

本防风挂钩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如图1~3所示,常态下,锁钩部3处于最下方位置,锁钩部3的卡口31的开口朝外并显露出压杆5的下方以供晾杆4通过并进入卡口31内;晾晒时,在晾晒物的重力作用下,锁钩部3相对长杆部1上移,压杆5与锁钩部3一起形成锁住晾杆4的锁口A,这样晾杆4便不能脱离锁口A,在晾晒物的重力继续作用下,如图5、6所示,锁钩部3进一步上移,锁钩部3作用于压杆5并迫使压杆5偏转进入卡口31内,直至压杆5与晾杆 4接触压紧,这样压杆5不能进一步偏转,进而使所述锁口A变小,因晾杆4被锁钩部3 及压杆5紧紧抱住,确保在风吹时,挂钩不会轻易沿晾杆4滑移,因压杆5偏转的角度与晾杆4的外形始终适配,针对不同粗细的晾杆4,压杆5偏转的角度就会自动进行适应性调整,直至两者压紧;取下时,只需上提挂钩,锁钩部会相对长杆部下移,直至锁钩部3的卡口31的开口朝外并显露出短杆部6的下方,晾杆4便可从卡口31取出。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