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962发布日期:2019-05-21 21:05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



背景技术:

杯子使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用品,同时,饮用温水要比饮用冷水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大部分人需要经常外出等原因,并不能随时饮用温水,所以一个能够随身携带的便携式保温杯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部分人有喝茶的习惯,然而,目前的杯子无法实现茶叶与水的分离,泡茶时喝水往往会喝到茶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清洗的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盖盖合在杯体的开口上,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和外杯体,所述内杯体与外杯体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所述内杯体的下端装设在外杯体的内部,所述内杯体从外杯体内部的伸出,所述杯盖与内杯体通过双螺纹进行连接,所述杯盖内侧面上设置有双头螺纹,所述内杯体的上端设置有与双头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凸起与双头螺纹相配合锁紧,从而将杯盖与内杯体相配合锁紧,所述内杯体内部靠近开口处设置有茶叶分隔件。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杯体靠近开口处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用于卡接茶叶分隔件的凸起,所述茶叶分隔件的上端与凸起相配合卡接,从而使茶叶分隔件与内杯体可拆卸的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杯盖顶部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装设在杯盖的顶部的正中间。

作为优选地,所述杯盖内部设置有圆环形密封圈,所述圆环形密封圈与内杯体的顶部相接触。

作为优选地,所述茶叶分隔件上设置有取放把手,所述取放把手设置在茶叶分隔件的中间,并略高于茶叶分隔件的四周,所述取放把手与茶叶分隔件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杯盖、内杯体、外杯体和茶叶分隔件,内杯体装设在外杯体的内部,内杯体与外杯体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内杯体的下端装设在外杯体的内部,内杯体从外杯体内部的伸出,杯盖与内杯体通过双螺纹进行连接,杯盖内侧面上设置有双头螺纹,内杯体的上端设置有与双头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凸起,螺纹凸起与双头螺纹相配合锁紧,从而将杯盖与内杯体相配合锁紧,内杯体内部靠近开口处设置有茶叶分隔件,通过内杯体与外杯体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层,使得保温杯内的水能够保持有一定的温度,通过杯盖与内杯体的上端进行双头螺纹连接,使得杯体的密封性更好,同时,通过设置茶叶分隔件,对茶叶进行分隔,使得保温杯既能泡茶也能分隔茶叶,便于携带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中的茶叶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的另一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茶水分离保温杯,包括杯盖1、内杯体3、外杯体4和茶叶分隔件6,内杯体3装设在外杯体4的内部,内杯体3与外杯体4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5,内杯体3的下端装设在外杯体4的内部,内杯体3从外杯体4的内部伸出,并与杯盖1通过双螺纹进行连接,内杯体3内部靠近开口处设置有茶叶分隔件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杯盖1盖合在杯体2的开口上,其中,杯体2包括内杯体3和外杯体4,内杯体3与外杯体4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5,内杯体3 的下端装设在外杯体4的内部,内杯体3从外杯体4内部伸出,并与杯盖 1通过双螺纹进行连接固定,内杯体3内部靠近开口处设置有茶叶分隔件 6,通过内杯体3与外杯体4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层5,使得保温杯内的水能够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同时,通过设置茶叶分隔件6,对茶叶进行分隔,使得保温杯既能泡茶也能分隔茶叶,便于携带和清洗。

其中,如图2和图5所示,杯盖1与内杯体3通过双螺纹进行连接,杯盖1内侧面上设置有双头螺纹10,内杯体3的上端设置有与双头螺纹 10相配合的螺纹凸起11,螺纹凸起11与双头螺纹10相配合锁紧,从而将杯盖1与内杯体3相配合锁紧,通过杯盖1与内杯体3的双螺纹连接,使得杯子的密封性更好,有效避免水从杯体内漏出。

其中,如图2和图4所示,内杯体3靠近开口处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用于卡接茶叶分隔件6的凸起7,茶叶分隔件6的上端与凸起7相配合卡接,从而使茶叶分隔件6与内杯体3可拆卸的连接固定,茶叶分隔件6与内杯体3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往杯子内进行注水和清洗。

其中,如图1所示,杯盖1顶部设置有装饰件8,装饰件8装设在杯盖1顶部的正中间,装饰件8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不同颜色和形状,提高了保温杯的外观美感。

较佳地,杯盖1内侧面采用零死角的设计,通过大角度的圆弧进行过度,使得杯盖1在清洗上更加地方便,且不易积累污秽。

如图2所示,杯盖1内部设置有圆环形密封圈9,圆环形密封圈9与内杯体3的顶部相接触,避免杯子内的水发生泄漏,同时,当杯盖1与杯体2锁紧后,对杯盖1内部与杯体2顶部进行缓冲,避免杯盖1内部与杯体2顶部直接发生摩擦,造成损伤,有效提高了保温杯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内杯体3的顶端通过两边倒角的方式,有效避免在饮用时被杯体2划伤嘴角,同时,减少了内杯体3顶端平面的面积,使其与圆环形密封圈9更加紧密的接触,有效保证杯子的密封性,减少发生漏水的几率。

如图3所示,茶叶分隔件6上设置有取放把手61,取放把手61设置在茶叶分隔件6的中间,并略高于茶叶分隔件6的四周,取放把手61与茶叶分隔件6一体成型,通过取放把手61的设置,便于茶叶分隔件6的取出与放置,同时,由于取放把手61略高于茶叶分隔件6的四周,有效避免了茶叶分隔件6取放时手部与茶叶分隔件6内壁发生接触,对杯子内的水造成污染或发生烫伤的情况。

较佳地,内杯体3与外杯体4采用旋转融接的加工工艺或超声波融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使得内杯体3与外杯体4的连接更加牢固。

保温杯的使用,需要进行注水时,通过取放把手61将茶叶分隔件6 从保温杯内部取出,注水完成后,通过取放把手61将茶叶分隔件6的上端与内杯体3内壁的凸起7相卡接,从而将茶叶分隔件6固定置于杯子内部,最后将杯盖1与内杯3体的上端相配合锁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杯盖1、内杯体3、外杯体4 和茶叶分隔件6,内杯体3装设在外杯体4的内部,内杯体3与外杯体4 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5,内杯体3的下端装设在外杯体4的内部,内杯体3从外杯体4内部的伸出,并与杯盖1通过双螺纹进行连接固定,内杯体3内部靠近开口处设置有茶叶分隔件6,通过内杯体3与外杯体4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层5,使得保温杯内的水能够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同时,通过设置茶叶分隔件6,对茶叶进行分隔,使得保温杯既能泡茶也能分隔茶叶,便于携带和清洗。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