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923发布日期:2019-05-21 21:0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配有茶漏的茶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可将茶叶放在茶漏里面以实现泡茶的功能,但这种液体加热容器不能够实现茶漏的升降,因此,在泡茶时,只能够将茶漏一直浸泡在茶水中,这样便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泡茶的时间,从而会导致泡茶时间过长、茶汤过浓等情况的发生,因而无法确保泡出的茶汤的口感。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茶漏能够升降地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入口;容器盖,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所述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入口;挂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容器盖或所述容器本体上;滤筒,能够从所述容器入口安装到所述容器本体内;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内,与所述滤筒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容器本体外或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并能够带动所述滤筒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运动,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在所述滤筒运动后,与所述挂装结构配合,以将所述滤筒固定在当前高度位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和滤筒,其中,容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的容器开口,而滤筒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而连接件用于将滤筒安装在容器本体内,其中,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出到容器本体或容器盖外,并能够带动滤筒在容器本体内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运动,这样便可通过连接件的移动来带动滤筒在容器本体内上下运动,从而便可实现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而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在滤筒运动后,与挂装结构配合,以将滤筒固定在当前高度位置上,这样在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便可将连接件直接固定在挂装结构上,以实现滤筒的固定。该种设置在需要调节滤筒的高度位置时,可先解除挂装结构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以使连接件能够带动滤筒上下运动,而在连接件和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又可通过挂装结构将连接件固定住,这样便可将滤筒固定在用户希望的高度位置上,这样在需要泡茶时,便可将滤筒的高度位置调低并固定到液面以下,以使滤筒能够浸泡在水中,以进行泡茶等操作。而在泡好茶等后,可先解除挂装结构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然后将连接件向上提起直到滤筒运动到液面以上,然后即可通过挂装结构将连接件和滤筒固定在该高度位置上,以使滤筒和容器本体中的液体能够分离,这样便可使茶叶与茶水分离,以防止茶叶等继续浸泡在水中,这样一方面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滤筒的安装高度,另一方面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茶叶等的浸泡时间,以防止茶叶等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水等过浓的情况发生。同时,该种结构,在调节滤筒的高度位置时,只需要上下拉动连接件即可,而不需要旋转连接件,且也没有额外的部件来阻止连接件的运动,因此使得连接件能够轻便快速地移动,从而能够使滤筒的高度调节更加方便容易。

其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而通过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出水结构,能够通过出水结构来进行容器本体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取出滤筒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挂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外表面上,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滤筒的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并固定在所述挂装结构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容器盖上设置一个安装孔,这样连接件便可从容器盖处伸出,而挂装结构设置在容器盖的外表面上,这样便能够将连接件固定在产品的顶部,从而使得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更加顺手,当然,挂装结构也可设置在容器本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挂装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所述连接件为多个链环组成的链条,所述链条的任一链环能够挂装在所述挂钩上;或所述挂装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绳。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挂装结构上设置一个挂钩,同时可将连接件设置成链条,这样在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可直接通过链条的不同链环与挂钩进行配合,以实现连接件的固定。当然,也可将连接件设置成连接绳,这样在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可将连接绳伸出容器盖的一端直接系在挂钩上,或者可在绳子上多打出几个绳圈,然后通过绳圈将连接绳挂在挂钩上,以实现连接绳的固定。此外,通过连接绳来进行滤筒的高度调节,在调节时还可进行无级连续调节,这样只要连接绳的长度足够,便可将滤筒固定在滤筒的任意高度位置上,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高度,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

其中,优选地,连接绳或链条的材料为棉、不锈钢等,耐水和100℃高温,并能满足食品卫生要求。此外,这里说明一下,连接绳包括连接线,连接带等长条形且较软的结构,而连接绳的材质和链条可任意选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挂装结构包括:安装柱,设置在所述容器盖上,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安装柱上;其中,所述挂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挂钩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相互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安装柱用于实现挂装结构在容器盖上的安装。而挂钩的数量为多个,这样可将连接件挂装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挂钩上,从而实现滤筒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当然,也可只设置一挂钩,此时,可将连接件的不同位置挂装在挂钩上,以实现滤筒的高度位置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挂装结构与所述容器盖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挂装结构和容器盖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挂装结构和容器盖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挂装结构和容器盖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挂装结构和容器盖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即可拆卸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挂装结构为一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孔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能够固定安装在所述容器盖外。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也可通过一个固定轴来进行连接件的固定,比如,可将连接件设置成链条,或者设置成带有多个孔的条状结构,这样在滤筒和连接件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可直接将固定轴插入到连接件的固定孔上,以通过固定孔与固定轴的配合实现滤筒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挂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滤筒的一端能够伸出到所述容器本体外,并能够固定在所述挂装结构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也可在容器本体上设置一个通孔,然后将连接件从容器本体的通孔处伸出到所述容器本体外,当然,也可将连接件从容器本体与容器盖的连接处伸出到容器本体外。此时,可在容器本体上设置一个挂装结构,然后将连接件远离滤筒的一端通过挂装结构固定到容器本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连接件设置成绳子,线条、链条等柔性结构,这样使得连接件较软,因而使得连接件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弯曲或折叠,因而能够使连接件的固定更加方便简单。此外,柔性连接件相比于杆等硬性连接件而言,其在将滤筒的高度位置调高以后,多余的长度会弯曲折叠,而不会直立地矗立在容器盖上,这样便可避免滤筒在高度位置调高以后,连接件伸出产品的长度过长,而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整体高度过高的情况发生,即能够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整体高度均不会太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筒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滤筒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其中,筒体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用于关闭或打开筒体的开口。其中,连接件的一端即可安装在筒体上,也可安装在筒盖上,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但优选地,连接件的一端安装在筒盖上。而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有滤孔使得容器本体内,滤筒外的水能够进入到滤筒内,以使滤筒内外的水进行交换,进而即可实现泡茶等操作。

当然,在其它技术方案中,也可将滤筒设置成不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只包括一个单独的筒体,而不包括筒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或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能够拆卸地卡扣安装在一起。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筒体和筒盖可优选通过螺纹、卡扣等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因为螺纹安装、卡扣安装都是比较常见且牢靠的安装方式,因而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还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当然,所述筒盖也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筒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一些具有防滑的结构,比如涂层等,这样可增大连接件与容器本体或容器盖之间的摩擦,从而可防止连接件在滤筒的重力作用下打滑,因而可提高连接件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刻度。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连接件上设置刻度,这样可通过刻度来显示滤筒的高度位置,从而方便用户判断滤筒是否接触容器底,是否浸入水中泡茶,是否离开水面接近容器盖等。当然,用户也可借助连接件上的刻度估算容器本体内的水的深度,以判断容器本体内的水的多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提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容器盖上设置提手,使得用户可通过提手来进行容器盖的打开和关闭,因而可提高容器盖的操作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提手设置,并贯穿所述提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在挂装结构设置在容器盖上时,可将供连接件伸出容器盖的安装孔对应设置在容器盖的提手处,这样使得提手和安装孔都能够重合设置在容器盖的中部,而提手和安装孔重合设置,能够使容器盖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盖为透明盖,和/或所述滤筒为透明筒。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容器本体设置为透明容器,或将容器盖设置为透明盖,或将滤筒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容器本体或容器盖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或滤筒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外。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而通过设置底座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来控制容器本体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和底座,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容器本体的出水结构处设置一个盖体,这样可通过盖体来进行出水结构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防止出水结构长期敞开,因而可在泡茶等操作时,将出水结构关闭,以锁住容器本体内的热量以及茶香等,这样便可防止热量外泄,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确保泡茶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其中,具体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本体,12出水结构,2容器盖,22安装孔,24提手,3滤筒,32筒体,34筒盖,4挂装结构,42挂钩,44安装柱,5链条,6固定轴,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滤筒3、挂装结构4和连接件。具体地,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容器入口;容器盖2安装在容器本体1的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入口;挂装结构4设置在容器盖2或容器本体1上;滤筒3能够从容器入口安装到容器本体1内;连接件的一端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与滤筒3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出到容器本体1外或伸出到容器盖2外,并能够带动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运动,且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在滤筒3运动后,与挂装结构4配合,以将滤筒3固定在当前高度位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和滤筒3,其中,容器本体1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2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1的容器开口,而滤筒3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而连接件用于将滤筒3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其中,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出到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2外,并能够带动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运动,这样便可通过连接件的移动来带动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上下运动,从而便可实现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而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在滤筒3运动后,与挂装结构4配合,以将滤筒3固定在当前高度位置上,这样在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便可将连接件直接固定在挂装结构4上,以实现滤筒3的固定。该种设置在需要调节滤筒3的高度位置时,可先解除挂装结构4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以使连接件能够带动滤筒3上下运动,而在连接件和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又可通过挂装结构4将连接件固定住,这样便可将滤筒3固定在用户希望的高度位置上,这样在需要泡茶时,便可将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低并固定到液面以下,以使滤筒3能够浸泡在水中,以进行泡茶等操作。而在泡好茶等后,可先解除挂装结构4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然后将连接件向上提起直到滤筒3运动到液面以上,然后即可通过挂装结构4将连接件和滤筒3固定在该高度位置上,以使滤筒3和容器本体1中的液体能够分离,这样便可使茶叶与茶水分离,以防止茶叶等继续浸泡在水中,这样一方面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滤筒3的安装高度,另一方面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茶叶等的浸泡时间,以防止茶叶等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水等过浓的情况发生。同时,该种结构,在调节滤筒3的高度位置时,只需要上下拉动连接件即可,而不需要旋转连接件,且也没有额外的部件来阻止连接件的运动,因此使得连接件能够轻便快速地移动,从而能够使滤筒3的高度调节更加方便容易。

其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12。而通过在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出水结构12,能够通过出水结构12来进行容器本体1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2,取出滤筒3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挂装结构4设置在容器盖2的外表面上,容器盖2上设置有安装孔22,连接件远离滤筒3的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22伸出到容器盖2外,并固定在挂装结构4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在容器盖2上设置一个安装孔22,这样连接件便可从容器盖2处伸出,而挂装结构4设置在容器盖2的外表面上,这样便能够将连接件固定在产品的顶部,从而使得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更加顺手,当然,挂装结构4也可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挂装结构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42,连接件为多个链环组成的链条5,链条5的任一链环能够挂装在挂钩42上;或挂装结构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42,连接件为连接绳。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挂装结构4上设置一个挂钩42,同时可将连接件设置成链条5,这样在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可直接通过链条5的不同链环与挂钩42进行配合,以实现连接件的固定。当然,也可将连接件设置成连接绳,这样在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可将连接绳伸出容器盖2的一端直接系在挂钩42上,或者可在绳子上多打出几个绳圈,然后通过绳圈将连接绳挂在挂钩42上,以实现连接绳的固定。此外,通过连接绳来进行滤筒3的高度调节,在调节时还可进行无级连续调节,这样只要连接绳的长度足够,便可将滤筒3固定在滤筒3的任意高度位置上,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3高度,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

其中,优选地,连接绳或链条5的材料为棉、不锈钢等,耐水和100℃高温,并能满足食品卫生要求。此外,这里说明一下,连接绳包括连接线,连接带等长条形且较软的结构,而连接绳的材质和链条5可任意选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挂装结构4包括:安装柱44,设置在容器盖2上,挂钩42安装在安装柱44上;其中,挂钩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挂钩42沿安装孔22的轴向方向相互间隔的设置在安装柱44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安装柱44用于实现挂装结构4在容器盖2上的安装。而挂钩42的数量为多个,这样可将连接件挂装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挂钩42上,从而实现滤筒3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当然,也可只设置一挂钩42,此时,可将连接件的不同位置挂装在挂钩42上,以实现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挂装结构4与容器盖2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挂装结构4和容器盖2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挂装结构4和容器盖2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挂装结构4和容器盖2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挂装结构4和容器盖2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即可拆卸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挂装结构4为一能够穿过固定孔的固定轴6,固定轴6能够固定安装在容器盖2外。

在该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一个固定轴6来进行连接件的固定,比如,可如图2所示,将连接件设置成链条5,或者设置成带有多个孔的条状结构,这样在滤筒3和连接件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可直接将固定轴6插入到连接件的固定孔上,以通过固定孔与固定轴6的配合实现滤筒3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挂装结构4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外表面上,连接件远离滤筒3的一端能够伸出到容器本体1外,并能够固定在挂装结构4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也可在容器本体1上设置一个通孔,然后将连接件从容器本体1的通孔处伸出到容器本体1外,当然,也可将连接件从容器本体1与容器盖2的连接处伸出到容器本体1外。此时,可在容器本体1上设置一个挂装结构4,然后将连接件远离滤筒3的一端通过挂装结构4固定到容器本体1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连接件设置成绳子,线条、链条5等柔性结构,这样使得连接件较软,因而使得连接件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弯曲或折叠,因而能够使连接件的固定更加方便简单。此外,柔性连接件相比于杆等硬性连接件而言,其在将滤筒3的高度位置调高以后,多余的长度会弯曲折叠,而不会直立地矗立在容器盖2上,这样便可避免滤筒3在高度位置调高以后,连接件伸出产品的长度过长,而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整体高度过高的情况发生,即能够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整体高度均不会太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滤筒3包括筒体32和筒盖34,筒体32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筒体32上设置有多个滤孔,筒盖34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筒体32的开口端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滤筒3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包括筒体32和筒盖34,其中,筒体32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34用于关闭或打开筒体32的开口。其中,连接件的一端即可安装在筒体32上,也可安装在筒盖34上,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但优选地,连接件的一端安装在筒盖34上。而通过在筒体32上设置有滤孔使得容器本体1内,滤筒3外的水能够进入到滤筒3内,以使滤筒3内外的水进行交换,进而即可实现泡茶等操作。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滤筒3设置成不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只包括一个单独的筒体32,而不包括筒盖3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32和筒盖34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或筒体32和筒盖34能够拆卸地卡扣安装在一起。

在该些实施例中,筒体32和筒盖34可优选通过螺纹、卡扣等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因为螺纹安装、卡扣安装都是比较常见且牢靠的安装方式,因而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还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32和筒盖34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当然,筒盖34也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筒体32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件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一些具有防滑的结构,比如涂层等,这样可增大连接件与容器本体或容器盖之间的摩擦,从而可防止连接件在滤筒1的重力作用下打滑,因而可提高连接件的安装可靠性。具体地,比如可在链条等上设置一些防滑涂层等,以使链条更不易打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件上设置有刻度。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连接件上设置刻度,这样可通过刻度来显示滤筒1的高度位置,从而方便用户判断滤筒1是否接触容器底,是否浸入水中泡茶,是否离开水面接近容器盖2等。当然,用户也可借助连接件上的刻度估算容器本体1内的水的深度,以判断容器本体1内的水的多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盖2上设置有提手24。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容器盖2上设置提手24,使得用户可通过提手24来进行容器盖2的打开和关闭,因而可提高容器盖2的操作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孔22对应提手24设置,并贯穿提手24。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挂装结构4设置在容器盖2上时,可将供连接件伸出容器盖2的安装孔22对应设置在容器盖2的提手24处,这样使得提手24和安装孔22都能够重合设置在容器盖2的中部,而提手24和安装孔22重合设置,能够使容器盖2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为透明容器,和/或容器盖2为透明盖,和/或滤筒3为透明筒。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容器本体1设置为透明容器,或将容器盖2设置为透明盖,或将滤筒3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2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1或滤筒3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或设置在容器本体1外。

在该些实施例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1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外。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7和加热装置,容器本体1能够安装在底座7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或设置在底座7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7,而通过设置底座7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1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7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7来控制容器本体1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1,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7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和底座7,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盖体,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出水结构1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容器本体1的出水结构12处设置一个盖体,这样可通过盖体来进行出水结构12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防止出水结构12长期敞开,因而可在泡茶等操作时,将出水结构12关闭,以锁住容器本体1内的热量以及茶香等,这样便可防止热量外泄,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确保泡茶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1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其中,具体地,底座7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