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4911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洁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庭清扫清洁中,经常遇到各种难以清洁的缝隙,例如窗框底侧狭长的缝隙、托拉门轨道的缝隙等等。由于这些缝隙不但容易积攒灰尘,而且清洁频率交底,故常常积攒了大量的灰尘,加之缝隙小而长,且缝隙宽窄不一,难以使用常见的抹布、吹耳、小刷等工具清扫干净。给清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是室内清洁最为困扰人们的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它能够适应室内的各种狭长缝隙,清洁效果好,操作省力、快速、方便,解决了家庭清洁的盲点和难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包括相配合的簸铲和可调滚刷机构,所述簸铲的前侧设置用于铲灰的铲口,所述铲口上套接固定有与其相适应的包围片,所述包围片为开口向上的u型弹性硅胶片,所述铲口的两侧边缘处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有能够转动的条形铲板,所述铲板的外侧竖直的设有挡边,所述铲板设置于包围片的内侧,两侧的所述铲板之间设有能够拉伸的铲片,所述可调滚刷机构包括内滚筒、外滚筒、压缩弹簧、连接轴、调节螺栓和臂架,所述内滚筒与外滚筒均为相对一侧设有开口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内滚筒与外滚筒活动插接,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所述外滚筒沿其周侧环形阵列有多个矩形缺口,所述外滚筒的周侧固定有外刷毛组,所述内滚筒的周侧对应缺口位置设有内刷毛组,所述外滚筒的内部底面上居中的设有插筒,所述内滚筒的内部底面上居中的设有与插筒活动插接的轴套,所述轴套能够沿插筒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二者周向限位止动,所述连接轴套接于轴套内,所述连接轴与轴套周向限位止动,所述连接轴的外部贯穿内滚筒及外滚筒并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栓为两个且通过外螺纹与连接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臂架的底端,所述臂架的顶端与簸铲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缺口的宽度与缺口的间距相对应。

所述插筒上设有五边形的插槽,所述轴套为与插槽相适应的五边形直柱体,所述轴套沿其轴心设有与连接轴相适应的轴孔,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键,所述轴孔的侧壁上设有与键相配合的键槽,所述键能够沿键槽滑动。

所述内滚筒周侧侧面的外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上均匀设置有向外展开的边刷毛组,所述外滚筒周侧侧面的外侧也设有边刷毛组。

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球形的橡胶块,所述铲板与安装柱相邻的内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柱相邻的内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橡胶块相适应的球形腔,所述球形腔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

所述橡胶块的外侧及橡胶垫的里侧均分别设有摩擦颗粒。

所述铲片为弹性的乳胶膜,所述铲片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铲板固定连接。

所述铲板上设有长条形的盒体,所述盒体的里侧设有条型孔,所述盒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中轴,所述中轴上转动连接有卷筒,所述中轴与卷筒之间安装有复位卷簧,所述铲片为弹性片,所述铲片的两侧贯穿条型孔卷绕在同侧的卷筒上。

所述簸铲包括侧板、背板、底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且其底侧与底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底侧与底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侧板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靠近铲口处为弧形板部,所述弧形板部的后方设置斗部,所述弧形板部与斗部的连接处设有凸起的脊板。

所述簸铲上还设有把手。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装置进行卫生清扫时,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缝隙,对缝隙的底部进行彻底的清扫。调节所述内滚筒和外滚筒之间的宽度表面刷毛的整体宽度与缝隙的宽度相一致,向前推动本装置,使刷毛与缝隙底部有效的接触,从而使内滚筒和外滚筒转动,将灰尘向后刷扫到铲片内,由于铲板可转动,将其根据缝隙的宽度向外转动展开,使铲板的前端与缝隙的内壁相接触,即可将刷毛滚动向后刷扫的灰尘都收入后方的簸铲内。故将本装置调整好后,沿着缝隙从一头推动到另一头,即可将灰尘一次性扫除干净,不用反复的擦拭,解决了缝隙中灰尘多时,难以清洁、收集灰尘的困扰,实现了快速、方便、省力、高效的缝隙清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簸铲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簸铲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可调滚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可调滚刷机构部分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附图5的a-a剖面图。

附图8是本发明附图4的i部放大图。

附图9是本发明内滚筒和外滚筒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簸铲;2、包围片;3、安装柱;4、铲板;5、挡边;6、铲片;7、内滚筒;8、外滚筒;9、压缩弹簧;10、连接轴;11、调节螺栓;12、臂架;13、缺口;14、外刷毛组;15、内刷毛组;16、插筒;17、轴套;18、键;19、键槽;20、边刷毛组;21、橡胶块;22、连接杆;23、连接块;24、盒体;25、中轴;26、卷筒;27、侧板;28、背板;29、底板;30、弧形板部;31、斗部;32、脊板;3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是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簸铲1和可调滚刷机构,所述簸铲1是用来收集扫过来的灰尘的,因为缝隙中的灰尘较多,造成了如果使用抹布、小刷子等工具,要反复多次清理才能慢慢的清理干净,不但非常的费力,而且也很难将灰尘收集起来。本簸铲1能够在刷毛的后方,将刷扫过来的灰尘一下子铲在铲斗里,一次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收集起来,非常方便省力。所述可调滚刷机构用来转动中向簸铲1内持续刷扫灰尘。所述簸铲1的前侧设置用于铲灰的铲口,用来铲起和收集刷扫的灰尘,整个簸铲1可以为直上直下的筒状,在前侧设置开放式的开口结构,一方面这种筒状的结构形如斗,能够收集和临时存放较多的灰尘,另一方面筒高可以设置为10~15cm,有效抑制和降低扬尘问题,保护室内环境和清洁者健康。所述铲口上套接固定有与其相适应的包围片2,所述包围片2为开口向上的u型弹性硅胶片,包在铲口的开口处,能够起到衔接作用,使前方的铲片6铲板4的组合与后方铲口的衔接处不漏灰尘。且包围片2能够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弹性,随着后方铲板4向外的展开和调整角度(其转动点处也有一定的外展变化,但在根部外展变化不大。)而适应性的拉伸变形,提高包裹效果,适应性较佳。所述铲口的两侧边缘处设有安装柱3,所述铲板4通过安装柱3进行连接。所述安装柱3上固定有能够转动的条形铲板4,其能够以连接点——安装柱3为基点摆动,当遇到较宽的缝隙,将铲板4的前端外转,使前端能够接触到缝隙两侧的内壁上,从而将灰尘都囊括在内,所述铲板4的外侧竖直的设有挡边5,通过挡边5能够将揽入的灰尘挡在挡边5内,并沿着挡边5向后导入铲口内,所述挡边5与铲板4配合,形成一个喇叭口状的簸箕口,有效的收集灰尘,所述铲板4设置于包围片2的内侧,两侧的所述铲板4之间设有能够拉伸的铲片6,铲片6能够伸缩,故随着铲板4前端的外展,能够适应性的拉伸开,在铲板4之间形成一个贴近缝隙底部的底面,将灰尘都铲起来。所述可调滚刷机构包括内滚筒7、外滚筒8、压缩弹簧9、连接轴10、调节螺栓11和臂架12,所述内滚筒7与外滚筒8均为相对一侧设有开口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内滚筒7的外形与外滚筒8的内腔相对应,故所述内滚筒7与外滚筒8活动插接,即所述内滚筒7的里侧插入外滚筒8内,所述外滚筒8沿其周侧环形阵列有多个矩形缺口13,所述外滚筒8的周侧固定有外刷毛组14,所述内滚筒7的周侧对应缺口13位置设有内刷毛组15,所述内刷毛组15的刷毛通过缺口13暴露在外滚筒8的外部,从而实现了外刷毛组14和内刷毛组15交替排列滚刷机构一圈的结构,形成一个能够滚动的滚筒形刷头,且当内滚筒7和外滚筒8相对距离加大时,所述内刷毛组15和外刷毛组14仍然交替排列,不影响刷扫的功能和效果。所述内滚筒7、外滚筒8及设置其上的刷毛共同构成滚筒刷,位于铲口前方,所述外滚筒8的内部底面上居中的设有插筒16,所述压缩弹簧9设置于内滚筒7和外滚筒8之间,所述压缩弹簧9可以套在插筒16外,也可以在内滚筒7和外滚筒8的里侧底面上设置相对的多个弹簧座,并在弹簧座上安装多个压缩弹簧9,用来将内滚筒7和外滚筒8之间向外撑开,所述内滚筒7的内部底面上居中的设有与插筒16活动插接的轴套17,所述轴套17能够沿插筒16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二者周向限位止动,故轴套17与插筒16不能相对转动,所述连接轴10套接于轴套17内,所述连接轴10与轴套17周向限位止动,通过周向限位止动的连接轴10、轴套17和插筒16,使外滚筒8、内滚筒7和连接轴10这三者在周向上不能够相对的转动,即任何一个部件的转动都能够带动其他两个部件跟随转动,但是外滚筒8和内滚筒7能够沿着连接轴10改变二者的相对距离,从而调整整个滚刷的宽度,所述连接轴10的外部贯穿内滚筒7及外滚筒8并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栓11为两个且通过外螺纹与连接轴10螺纹连接,通过两个调节螺母限制内滚筒7和外滚筒8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轴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臂架12的底端,所述臂架12的顶端与簸铲1的侧壁固定连接。

为了使刷毛的分布在宽度调整使更加均匀,所述缺口13的宽度与缺口13的间距相对应。从而使间隔分布的内刷毛组15和外刷毛组14的间隔及宽度相同。

所述插筒16上设有五边形的插槽,所述轴套17为与插槽相适应的五边形直柱体,所述轴套17沿其轴心设有与连接轴10相适应的轴孔,所述连接轴10上设有键18,所述轴孔的侧壁上设有与键18相配合的键槽19,所述键18能够沿键槽19滑动。上述结构使连接轴10、轴套17和套筒三者之间,既能够周向止动,又能够在实现宽度的调整。

由于缝隙底面的两侧直角缝处是最难以清洁的地方,直角的结构特点使灰尘难以被清洁到,所述内滚筒7周侧侧面的外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上均匀设置有向外展开的边刷毛组20,所述外滚筒8周侧侧面的外侧也设有边刷毛组20。所述边刷毛组20为向外散射散开的刷毛,且不是交替排列,而是无论宽度如何调整,都能够密集的固定设置在两侧,对缝隙两侧的直角边处加大清扫力度,提高卫生死角的清洁效果。

为了使铲片6的展开更加稳定,操作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简洁,所述安装柱3上设有球形的橡胶块21,所述铲板4与安装柱3相邻的内端设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与安装柱3相邻的内端设有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上设有与橡胶块21相适应的球形腔,通过球形腔与球形橡胶块21连接,使铲板4既能够向外侧转动,也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有一定幅度的角度调整,即铲板4能够适当翘起及压下,故能够将灰尘收集口的形态进行多宽度多角度的调整,适应范围更加广泛。所述球形腔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块21与橡胶垫的摩擦,能够有效将铲板4固定在所调整的角度,方便简单。

为了提高铲板4的稳定性,所述橡胶块21的外侧及橡胶垫的里侧均分别设有摩擦颗粒。所述摩擦颗粒为均匀分布的凸起的颗粒,进一步增加橡胶块21与连接块23之间转动时的摩擦力。

所述铲片6为弹性的乳胶膜,所述铲片6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铲板4固定连接。结构非常简洁,成本低。所述乳胶膜的延展性和弹性很好,能够根据铲板4展开的角度拉伸为适应的形状,方便适应缝隙宽度铲起灰尘。所述乳胶膜的两侧与铲片6的底面可以通过自粘胶粘接,在乳胶膜的两侧设置一次性带离型纸的自粘胶,方便对单一组件进行更换,成本非常低,有效保持铲片6的弹性。

所述铲板4上设有长条形的盒体24,所述盒体24的里侧设有条型孔,所述盒体24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中轴25,所述中轴25上转动连接有卷筒26,所述中轴25与卷筒26之间安装有复位卷簧,所述铲片6为弹性片,所述铲片6为弹性片或膜,对角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所述铲片6的两侧贯穿条型孔卷绕在同侧的卷筒26上。当铲板4向两侧展开时,所述铲片6自动被从两侧盒体24内的卷筒26上被拉出,从而随着铲片6之间拉伸为相适应的连接片,伸缩幅度大。

所述簸铲1包括侧板27、背板28、底板29,所述侧板27为两个且其底侧与底板29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28的底侧与底板29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28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侧板27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9靠近铲口处为弧形板部30,能够有效的铲入灰尘,所述弧形板部30的后方设置斗部31,当处理的灰尘较多时,能有效的收集和临时存放灰尘,所述弧形板部30与斗部31的连接处设有凸起的脊板32。随着前方的灰尘不断的被向后推,越过脊板32后,能够被挡在脊板32后的斗部31中,防止灰尘向前倾倒复落出。

为了方便使用,所述簸铲1上还设有把手33。

实施例:一种家用缝隙灰尘清理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簸铲1和可调滚刷机构,所述簸铲1包括侧板27、背板28、底板29,所述侧板27为两个且其底侧与底板29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7上固定有把手33,所述背板28的底侧与底板29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28的两侧分别与同侧的侧板27后侧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了在顶侧及前侧开放,底侧背侧及两侧闭合的矩形筒状结构,所述簸铲1的前侧设置用于铲灰的铲口,所述底板29靠近铲口处为弧形板部30,所述弧形板部30的后方设置斗部31,所述弧形板部30与斗部31的连接处设有凸起的脊板32。所述铲口上套接固定有与其相适应的包围片2,所述包围片2为开口向上的u型弹性硅胶片,所述铲口的两侧边缘处设有安装柱3,所述安装柱3上设有球形的橡胶块21,所述安装柱3上固定有能够转动的条形铲板4,所述铲板4为直线长条形的平板,铲板4水平设置向前延伸,所述铲板4与安装柱3相邻的内端设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与安装柱3相邻的内端设有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上设有与橡胶块21相适应的球形腔,所述球形腔的内壁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块21的外侧及橡胶垫的里侧均分别设有摩擦颗粒。所述铲板4的外侧竖直的设有挡边5,所述挡边5的前端设有弧形倒角,所述铲板4设置于包围片2的内侧,所述包围片2根据铲板4的调整能够发生适应性的形变,两侧的所述铲板4之间设有能够拉伸的铲片6,所述铲片6为弹性的乳胶膜,所述铲片6底面的两侧设有自粘胶条,能够分别粘贴在两侧铲片6上,所述可调滚刷机构包括内滚筒7、外滚筒8、压缩弹簧9、连接轴10、调节螺栓11和臂架12,所述内滚筒7与外滚筒8均为相对一侧设有开口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内滚筒7与外滚筒8活动插接,所述外滚筒8沿其周侧环形阵列有多个矩形缺口13,所述缺口13的宽度与缺口13的间距相对应。所述内滚筒7上对应缺口13处设有挡条,所述挡条为凸起内滚筒7表面1mm的长条形凸台,挡条设置于紧邻缺口13的两侧,可以有效的防止缝隙处的夹刷毛,且进一步使内滚筒7和外滚筒8的插接更加紧密,不晃动。所述外滚筒8的周侧固定有外刷毛组14,所述内滚筒7的周侧对应缺口13位置设有内刷毛组15,所述内滚筒7的外边侧及外滚筒8的外边侧均设有边刷毛组20。所述边刷毛组20为向外散开的刷毛。所述外滚筒8的内部底面上居中的设有五边形的插筒16,所述内滚筒7的内部底面上居中的设有与插筒16活动插接的轴套17,所述轴套17的外形结构也为与插筒16相适应的五边形直柱体,能够沿插筒16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二者周向限位止动,所述连接轴10套接于轴套17内,所述轴套17沿其轴心设有与连接轴10相适应的轴孔,所述连接轴10上设有键18,所述轴孔的侧壁上设有与键18相配合的键槽19,所述键18能够沿键槽19滑动。所述连接轴10与轴套17周向限位止动,所述连接轴10的外部贯穿内滚筒7及外滚筒8并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栓11为两个且通过外螺纹与连接轴10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臂架12的底端,所述臂架12的顶端与簸铲1的侧壁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