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8362发布日期:2018-06-12 19:3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有饲养宠物或家中有幼儿的情况下,在开门时可能会出现宠物或幼儿独自通过开启的门体出入,严重影响宠物与幼儿的安全,若无主人或监护人进行监护时,宠物与幼儿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若宠物与幼儿通过学习掌握开门技巧后,能够很容易对门体进行开启操作,现有的门体难以保护宠物与幼儿的安全,无论在门体从内部还是外部进行开启时,都有可能造成宠物与幼儿从开启的门体离开。并且由于宠物或幼儿身体宽度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门闸间隔。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

技术方案:

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包括:门体,还包括:驱动模块、扫描模块、控制处理器、门锁检测模块;

所述门体还包括移动门闸,所述移动门闸包括上层杆与若干与上层杆垂直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以下,在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上层杆嵌于地面,且上层杆的上表面与地面水平;所述伸缩杆与驱动模块连接;

伸缩杆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为一组,在地面以下设置有若干组;

若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驱动所有的第一杆升起;

若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驱动第一杆与第三杆升起;

若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三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驱动第二杆与第四杆升起;

所述门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门体是否开启,若门体被开启,则门锁检测模块向控制处理器输出开启信号;控制处理器获取开启信号后向扫描模块输出扫描信号;

扫描模块设置于门体上,并用于根据扫描信号获取前方影像向控制处理器输出;

所述控制处理器获取扫描模块输出的前方影像,并提取其中的移动影像;

若存在移动影像,控制处理器获取移动影像的实体高度,若实体高度低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判定有危险,则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控制处理器还获取移动影像的实体宽度,若实体宽度小于第一预设宽度阈值且大于第二预设宽度阈值,则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若实体宽度小于第二预设宽度阈值,则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三驱动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杆、第三杆、第四杆之间无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杆顶部与上层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上层杆下表面还设置有若干方孔槽,所述方孔槽对应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方孔槽与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的顶部契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门体还包括门把,所述门把表面设置压力感应模块,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用于感应门把表面接收到的压力;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检测到有压力时,向控制处理器输出压力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控制处理器接收到压力感应信号,则控制处理器向扫描模块输出扫描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控制处理器获取前方影像,若其中移动影像向远离门体方向移动,则控制处理器判定无危险,控制处理器不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控制处理器已判定有危险后,控制处理器再判定无危险,则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下降信号,驱动模块根据下降信号驱动移动门闸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控制处理器获取前方影像,若其中移动影像向门体方向移动,则控制处理器向驱动模块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门体内移动影像的获取,在门体开启后,若有实体高度低于预设高度阈值的移动影像,则移动门闸上升,对门体开启后的空间进行拦截。若有实体宽度不同,则根据尸体宽度调整移动门闸的间隔。对门体的门把进行压力检测,若有压力则为门体将被开启,提供对门锁检测模块的补充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伸缩杆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伸缩杆架构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的,一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包括:门体,还包括:驱动模块1、扫描模块2、控制处理器3、门锁检测模块4。

所述门体还包括移动门闸,所述移动门闸包括上层杆与若干与上层杆垂直连接的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以下,在伸缩杆5处于收缩状态时,上层杆嵌于地面,且上层杆的上表面与地面水平。所述伸缩杆5与驱动模块1连接。伸缩杆5设置于地面下,若伸缩杆5伸出,则上层杆随伸缩杆5升起。伸缩杆5缩起时,上层杆随伸缩杆5落入地面下。作为一种方式,地面可开设一槽体,伸缩杆5设置于槽体内。伸缩杆5与所述驱动模块1连接,驱动模块1可驱动伸缩杆5升起或下降。

伸缩杆5包括第一杆51、第二杆52、第三杆53、第四杆54,第一杆51、第二杆52、第三杆53、第四杆54为一组,在地面以下设置有若干组。若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1驱动所有的第一杆51升起。若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1驱动第一杆51与第三杆53升起。若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三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1驱动第二杆52与第四杆54升起。若干组的第一杆51、第三杆53、第四杆54与上层杆组成移动门闸。

所述门锁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门体是否开启,若门体被开启,则门锁检测模块4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开启信号。控制处理器3获取开启信号后向扫描模块2输出扫描信号。门锁检测模块4可与门体的门锁连接,若门锁被开启,则门锁检测模块4判定门体开启,门锁检测模块4向控制处理器3输开启信号。作为一种检测方式,门锁检测模块4可与门锁联动,门锁被开启后门锁检测模块4将获取门锁被开启的信息。作为另一种检测方式,门锁检测模块4可为红外线发射装置与红外线接收装置,分别设置于门体及与门体接触的物体表面,若红外线信号断开,即为门体被开启,门锁检测模块4即可获取门体被开启的信号。

扫描模块2设置于门体上,并用于根据扫描信号获取前方影像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扫描模块2可为影像摄取装置,获取前方影像。扫描模块2可设置于门体表面或墙体上。若设置门体表面,则设置于门体位于室内一侧的表面。若设置于墙体上,则设置于可摄取门体内侧与室内影像的位置处。扫描模块2所获取的前方影像应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

所述控制处理器3获取扫描模块2输出的前方影像,并提取其中的移动影像。控制处理器3获取前方影像,并自前方影像中获取移动的移动物体影像,即获取移动影像。

若存在移动影像,控制处理器3获取移动影像的实体高度,作为一种获取移动影像实体高度的方式,控制处理器3可根据预存参照物对移动影像的实体高度进行判断。

若实体高度低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3判定有危险,则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预设高度阈值可设置为10-150cm,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60cm,即第一预设高度阈值为60cm。若移动影像的实体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3判定有危险,并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驱动模块1驱动所有的第一杆51升起。

若前方影像中不存在移动影像,控制处理器3判定无危险,在控制处理器3不动作。

控制处理器3还获取移动影像的实体宽度,作为一种获取移动影像实体宽度的方式,控制处理器3可根据预存参照物对移动影像的实体宽度进行判断。若实体宽度小于第一预设宽度阈值且大于第二预设宽度阈值,则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第一预设宽度阈值可设置为50-100cm,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70cm,即第一预设宽度阈值为70cm。第二预设宽度阈值可设置为5-50cm,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30cm,即第一预设宽度阈值为30cm。若移动影像的实体高度低于第一预设宽度阈值并高于第二预设跨度阈值时,控制处理器3判定有危险,并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模块1驱动第一杆51与第三杆53升起。

若实体宽度小于第二预设宽度阈值,则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三驱动信号,驱动模块1驱动第二杆52与第四杆54升起。

在实际应用中,若有实体高度低于预设高度阈值的移动物体,则第一杆51上升,对门体开启后的空间进行阻挡。若有实体宽度高于第二预设宽度阈值并低于第一预设宽度阈值的实体高度低于预设高度阈值的移动物体,则第三杆53也上升。若有实体宽度低于第二预设宽度阈值的实体高度低于预设高度的移动物体,则第二杆52和第四杆54也上升。另外,若第一杆51未上升,则驱动模块1接受到第二驱动信号与第三驱动信号后不动作。

实施例二

参考图4-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系统框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根据实体影像调整间隔的智能门体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优选的,第一杆51、第三杆53、第四杆54之间无间隙。第一杆51、第三杆53、第四杆54之间相邻组合,若同时升起将保持移动门闸的最小间隔。

优选的,第一杆51顶部与上层杆固定连接。第一杆51与上层杆固定连接,若第一杆51上升,则上层杆一起随第一杆51上升,若第一杆51下降,则上层杆随之下降。

优选的,上层杆下表面还设置有若干方孔槽,所述方孔槽对应第二杆52、第三杆53、第四杆54。方孔槽与第二杆52、第三杆53、第四杆54的顶部契合。若第二杆52、第三杆53、第四杆54升起,则顶部将嵌于方孔槽中,若第一杆51位于初始位置未升起,则第二杆52。第三杆53、第四杆54的顶部与方孔槽契合。

优选的,门体还包括门把,所述门把表面设置压力感应模块,所述压力感应模块用于感应门把表面接收到的压力。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与控制处理器3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检测到有压力时,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压力信号。压力感应模块感应门把表面的压力,若门把被接触,则压力感应模块即可感应到相应压力。若控制处理器3接收到压力感应信号,则控制处理器3向扫描模块2输出扫描信号。若压力感应模块检测到存在压力时,压力感应模块向控制处理器3输出压力感应信号,则控制处理器3向扫描模块2输出扫描信号。压力感应模块作为门锁检测模块4的补充检测。

优选的,控制处理器3获取前方影像,若其中移动影像向远离门体方向移动,则控制处理器3判定无危险,控制处理器3不动作。控制处理器3对移动影像的移动方向进行判断,作为一种判断方式,控制处理器3可根据移动影像在前方影像中显示的大小变化进行判断,若变小则移动影像向远离门体方向移动,若变大,则移动影像向靠近门体一侧移动。其中,若移动影像向远离门体一侧移动,则控制处理器3判定无危险,控制处理器3不动作。若其中移动影像向门体方向移动,则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优选的,若控制处理器3已判定有危险后,控制处理器3再判定无危险,则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下降信号,驱动模块1根据下降信号驱动移动门闸下降。若控制处理器3在判定无危险前已判定有危险,则控制处理器3向驱动模块1输出下降信号,驱动模块1根据下降信号驱动移动门闸下降。

优选的,控制处理器3获取前方影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