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302发布日期:2018-09-21 20:0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食物营养和口感要求的逐步提高,农副产品深度加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有对果蔬的成汁操作按应用场所分为大型设备和小型设备,大型设备主要为生产车间使用,小型设备主要供家庭使用;按照成汁形态分为浓缩汁的成汁、果蔬汁的成汁以及混合果蔬浆。但是随着果蔬产品应用场所的拓展,在很多果蔬产品专营店、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也有果蔬产品的应用需求,在这些场所里,大型设备无法实现,而小型设备处理果蔬数量有限也达不到应用要求,亟需提供一种中型混合果蔬成汁设备。在这些应用场所,浓缩的果蔬汁无法应用(并且浓缩汁的营养和添加剂也无法达到人们目前的要求),而滤去果肉的纯果汁不仅成本非常高,同时滤去的果肉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将其作为杂质去除也是极大的浪费,并且对这些果肉的处理也造成了成本的提高,而采用搅拌方式形成的果蔬浆由于颗粒较大而造成口感不佳,能够接受的用户数量有限。并且不管是纯果汁还是果蔬浆在鲜榨之后短时间内很容易被氧化而变质。因此如何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成为研究人员的关注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包括破碎室、深破室、分离室、有机酸造冰室以及成品室。

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第一破碎轴、第二破碎轴、第一螺旋刀片、第二螺旋刀片、第一果蔬入口、第二果蔬入口、冰水入口、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横向相对设置于破碎室外壳内顶部,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一果蔬入口,在所述第二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果蔬入口,在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冰水入口,所述破碎室外壳底壁分别从所述第一破碎轴始端处和第二破碎轴始端处向下弧形延伸,直至延伸至底部中央处形成破碎室出口,在所述破碎室出口正上方(同时也是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用于将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破碎之后的物料进行碾压并向下传输。

所述深破室包括深破外筒、深破内筒、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钢球以及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外筒和深破内筒为横置同轴中空圆柱体,所述深破内筒能够以二者共同的轴旋转,在深破内筒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球,通过深破内筒的转动,使得钢球上下碰撞,实现对物料的深度破碎,在深破内筒上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冰块入口,在深破内筒下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室入口与所述破碎室出口连通。

所述分离室包括分离外筒、分离内筒、中心柱、锥体块、残渣出口、分离室入口、残渣储存箱以及分离室出液口;所述分离外筒为竖直中空圆柱体,所述分离内筒为与分离外筒同轴的竖直中空圆台体,在所述分离内筒内底壁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柱,在中心柱顶端设置有圆锥体的锥体块,在所述锥体块的正上方的分离内筒顶壁上设置有分离室入口,所述分离室入口与所述深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内筒、中心柱和锥体块能够共同以中心柱为轴高速旋转,所述分离内筒的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在所述分离内筒底壁最外侧设置有可开合的残渣出口,在所述残渣出口下方设置有残渣储存箱,在所述分离外筒侧壁最下方设置有分离室出液口。

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于所述成品室正上方,用于将有机酸溶液冷却后制成冰块,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有造冰室出口。

所述成品室包括混合室、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入料口、混合室入冰口以及中心竖管;所述混合室外壳为竖直中空圆柱体,在其顶端设置有混合室入冰口,所述混合室入冰口与所述造冰室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侧壁上部设置有混合室入料口,所述混合室入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室出液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底壁正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竖管,所述中心竖管顶壁和侧壁均为密布通孔设置,所述密布通孔形成中心竖管入口,竖直设置有一个中空转轴纵向贯穿所述中心竖管、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中空转轴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中心竖管内部并与中心竖管内部连通;所述负压室设置于所述混合室下部,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负压室内部设置有螺旋桨片,所述螺旋桨片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上,所述储液室包括储液室外壳、多个上支管、多个下支管以及饮用出液口;所述储液室外壳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侧壁底端横向设置有饮用出液口,所述多个上支管和多个下支管分别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的中部和下部,所述多个上支管均为中空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密布的通孔形成上支管出液口,所述多个下支管均为实心柱体,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固接;所述中空转轴、螺旋桨片、多个上支管以及多个下支管均已所述中空转轴为轴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表面经过粗糙化处理。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底部设置有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从两个破碎轴始端延伸至两个破碎轴相接处,并在相接处设置有向下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钢球为304不锈钢钢球。

作为优选,所述深破内筒转动的速率设置为使得钢球随着深破内筒内侧壁向上运动且运动到最高处时脱离深破内筒内侧壁自由落下。

作为优选,所述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均与深破外筒相固接,与深破内筒相应部位卡接,深破内筒转动的时候所有入口和出口封闭,转动停止后,所有入口和开口分别与固接于深破外筒的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进行卡接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深破室出口上部设置有钢网,所述钢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残渣出口为圆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管为6个(2排,每排3个),所述下支管为6个(2排,每排3个)。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室外壳内顶壁还设置有竖向搅拌轴。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双向破碎轴(螺旋刀片)、碾压辊和深破室,不仅将果汁压榨出来,同时也将果肉破碎研磨为非常细小的颗粒,使得饮用者不仅仅饮用到果蔬汁还同时将果肉入口,并且由于颗粒非常细小,因此口感效果好。通过对各个部件设置,生产效率和处理果蔬量均能够实现中型设备应用场所。并且通过设置双向的破碎轴,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整不同的果蔬配比,提高饮用口感。

2,通过在破碎室设置冰水入口,在深破室设置冰块入口,在成品室上设置有机酸造冰室并设置混合室入冰口,使得在生产全程均有“冰”的存在,这些“冰”的存在不仅仅在处理过程中可以化为水或有机酸溶液,同时由于冰化为水的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将物料的热量大量吸收,从而在整个过程中使得物料处于低温状态(由于破碎、碾压、粗破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摩擦,从而正常会产生热量,而冰变水的过程不但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吸收了,还会适当的降低物料温度)。熔化的水可以增加物料的流动性,熔化的有机酸既可以达到防止物料氧化和变质的作用,同时还会增加饮用者的口感。

3,储液室储存的本质上是果汁和非常碎化的果肉的混合物(当然还有水和有机酸),即饮用成品实质上是一种固液混合物,因此通过不停的搅拌(不见得搅拌速度要有多快,低速搅拌即可),可以使得固液混合更加充分,避免果肉沉淀于底部。上部混合室内布满了有机酸冰块和从分离室进入的物料,而通过设置中心竖管以及中心竖管上的通孔,将小于通孔孔径的物料吸入中心竖管中,而在混合室中暂存的物料依然可以与有机酸冰块接触,并逐渐的将有机酸冰块表面熔化,既将有机酸逐步与物料结合,同时也再次对物料进行降温。通过中空转轴的转动,带动螺旋桨片转动,使得负压室中形成涡流从而形成负压,同时由于上支管也随着中空转轴转动,而上支管终端都是通孔,将在上支管中的物料甩出到储液室中,从而在上支管和中空转轴中形成负压,双重负压即将混合室中的物料通过中心竖管上的通孔吸入到中心竖管中继而吸入到中空转轴中,然后通过上支管甩到储液室中,达到了搅动物料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随时控制混合室和储液室之间物料流动速度。当储液室中物料高度高于上支管的时候,负压作用即急速下降,从而会降低从混合室向储液室中物料流动的速度。使得物料在混合室中充分与有机酸接触混合,当储液室中物料非常少的时候,又强化负压作用,使得物料快速的从混合室中向储液室中流动。而中心竖管的通孔又起到了对物料再次过滤的效果,一举多得。

通过对分离室设置独特的结构,通过设置内筒圆台体形,设置中心柱和锥体块与内筒同时高速旋转,当物料从入口下降即必然会碰到锥体块,而锥体块也是旋转的,因此物料即被甩到内筒侧壁上,进一步碰散不了,而内筒高速旋转的时候,小于内筒壁通孔直径的物料充分的向外筒流动,而部分经过多重破碎依然无法破碎的物料(如果核渣、部分果皮等等),即最终在内筒侧壁最下部富集,而由于设置圆台体形的内筒,使得分离成为下固上液的形式,由于重力因素的存在,完全避免了通孔的堵塞,因此这样分离室具体的设置方式,与成品室的特定结构形式密切配合和协调作用,使得分离和混合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合果蔬成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破碎轴,12-第二破碎轴,13-第一螺旋刀片,14-第二螺旋刀片,15-第一果蔬入口,16-第二果蔬入口,17-冰水入口,181-第一碾压辊,182-第二碾压辊,19-破碎室出口,21-深破外筒,22-深破内筒,23-冰块入口,24-钢球,25-深破室出口,31-分离外筒,32-分离内筒,33-中心柱,34-锥体块,35-残渣出口,36-分离室入口,37-残渣储存箱,38-分离室出液口,41-有机酸造冰室,42-造冰室出口,51-混合室,52-中心竖管,521-中心竖管入口,53-负压室,54-螺旋桨片,55-上支管,551-上支管出液口,56-下支管,57-储液室,58-饮用出液口,59-中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包括破碎室、深破室、分离室、有机酸造冰室以及成品室。

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第一破碎轴、第二破碎轴、第一螺旋刀片、第二螺旋刀片、第一果蔬入口、第二果蔬入口、冰水入口、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横向相对设置于破碎室外壳内顶部,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一果蔬入口,在所述第二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果蔬入口,在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冰水入口,所述破碎室外壳底壁分别从所述第一破碎轴始端处和第二破碎轴始端处向下弧形延伸,直至延伸至底部中央处形成破碎室出口,在所述破碎室出口正上方(同时也是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用于将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破碎之后的物料进行碾压并向下传输。

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表面经过粗糙化处理,通过粗糙表面旋转相对碾压物料并向下传输。

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底部设置有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从两个破碎轴始端延伸至两个破碎轴相接处,并在相接处设置有向下的开口。

所述深破室包括深破外筒、深破内筒、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钢球以及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外筒和深破内筒为横置同轴中空圆柱体,所述深破内筒能够以二者共同的轴旋转,在深破内筒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球,通过深破内筒的转动,使得钢球上下碰撞,实现对物料的深度破碎,在深破内筒上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冰块入口,在深破内筒下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室入口与所述破碎室出口连通。

所述钢球为304不锈钢钢球。

所述深破内筒转动的速率设置为使得钢球随着深破内筒内侧壁向上运动且运动到最高处时脱离深破内筒内侧壁自由落下。

所述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均与深破外筒相固接,与深破内筒相应部位卡接,深破内筒转动的时候所有入口和出口封闭,转动停止后,所有入口和开口分别与固接于深破外筒的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进行卡接连通。

所述深破室出口上部设置有钢网,所述钢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

所述分离室包括分离外筒、分离内筒、中心柱、锥体块、残渣出口、分离室入口、残渣储存箱以及分离室出液口;所述分离外筒为竖直中空圆柱体,所述分离内筒为与分离外筒同轴的竖直中空圆台体,在所述分离内筒内底壁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柱,在中心柱顶端设置有圆锥体的锥体块,在所述锥体块的正上方的分离内筒顶壁上设置有分离室入口,所述分离室入口与所述深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内筒、中心柱和锥体块能够共同以中心柱为轴高速旋转,所述分离内筒的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在所述分离内筒底壁最外侧设置有可开合的残渣出口,在所述残渣出口下方设置有残渣储存箱,在所述分离外筒侧壁最下方设置有分离室出液口。

所述残渣出口为圆环形。

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于所述成品室正上方,用于将有机酸溶液冷却后制成冰块,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有造冰室出口。

所述成品室包括混合室、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入料口、混合室入冰口以及中心竖管;所述混合室外壳为竖直中空圆柱体,在其顶端设置有混合室入冰口,所述混合室入冰口与所述造冰室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侧壁上部设置有混合室入料口,所述混合室入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室出液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底壁正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竖管,所述中心竖管顶壁和侧壁均为密布通孔设置,所述密布通孔形成中心竖管入口,竖直设置有一个中空转轴纵向贯穿所述中心竖管、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中空转轴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中心竖管内部并与中心竖管内部连通;所述负压室设置于所述混合室下部,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负压室内部设置有螺旋桨片,所述螺旋桨片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上,所述储液室包括储液室外壳、6个上支管、6个下支管以及饮用出液口;所述储液室外壳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侧壁底端横向设置有饮用出液口,所述多个上支管和多个下支管分别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的中部和下部,所述6个上支管均为中空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密布的通孔形成上支管出液口,所述6个下支管均为实心柱体,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固接;所述中空转轴、螺旋桨片、6个上支管以及6个下支管均已所述中空转轴为轴进行旋转。

所述上支管为2排,每排3个,所述下支管为2排,每排3个。

所述混合室外壳内顶壁还设置有竖向搅拌轴。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

实施例2

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包括破碎室、深破室、分离室、有机酸造冰室以及成品室。

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第一破碎轴、第二破碎轴、第一螺旋刀片、第二螺旋刀片、第一果蔬入口、第二果蔬入口、冰水入口、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横向相对设置于破碎室外壳内顶部,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一果蔬入口,在所述第二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果蔬入口,在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冰水入口,所述破碎室外壳底壁分别从所述第一破碎轴始端处和第二破碎轴始端处向下弧形延伸,直至延伸至底部中央处形成破碎室出口,在所述破碎室出口正上方(同时也是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用于将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破碎之后的物料进行碾压并向下传输。

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表面经过粗糙化处理。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的材质为耐磨钢。

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底部设置有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从两个破碎轴始端延伸至两个破碎轴相接处,并在相接处设置有向下的开口。

所述深破室包括深破外筒、深破内筒、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钢球以及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外筒和深破内筒为横置同轴中空圆柱体,所述深破内筒能够以二者共同的轴旋转,在深破内筒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球,通过深破内筒的转动,使得钢球上下碰撞,实现对物料的深度破碎,在深破内筒上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冰块入口,在深破内筒下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室入口与所述破碎室出口连通。

所述钢球为304不锈钢钢球。

所述深破内筒转动的速率设置为使得钢球随着深破内筒内侧壁向上运动且运动到最高处时脱离深破内筒内侧壁自由落下。

所述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均与深破外筒相固接,与深破内筒相应部位卡接,深破内筒转动的时候所有入口和出口封闭,转动停止后,所有入口和开口分别与固接于深破外筒的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进行卡接连通。

所述深破室出口上部设置有钢网,所述钢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

所述分离室包括分离外筒、分离内筒、中心柱、锥体块、残渣出口、分离室入口、残渣储存箱以及分离室出液口;所述分离外筒为竖直中空圆柱体,所述分离内筒为与分离外筒同轴的竖直中空圆台体,在所述分离内筒内底壁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柱,在中心柱顶端设置有圆锥体的锥体块,在所述锥体块的正上方的分离内筒顶壁上设置有分离室入口,所述分离室入口与所述深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内筒、中心柱和锥体块能够共同以中心柱为轴高速旋转,所述分离内筒的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在所述分离内筒底壁最外侧设置有可开合的残渣出口,在所述残渣出口下方设置有残渣储存箱,在所述分离外筒侧壁最下方设置有分离室出液口。

所述残渣出口为圆环形。

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于所述成品室正上方,用于将有机酸溶液冷却后制成冰块,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有造冰室出口。

所述成品室包括混合室、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入料口、混合室入冰口以及中心竖管;所述混合室外壳为竖直中空圆柱体,在其顶端设置有混合室入冰口,所述混合室入冰口与所述造冰室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侧壁上部设置有混合室入料口,所述混合室入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室出液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底壁正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竖管,所述中心竖管顶壁和侧壁均为密布通孔设置,所述密布通孔形成中心竖管入口,竖直设置有一个中空转轴纵向贯穿所述中心竖管、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中空转轴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中心竖管内部并与中心竖管内部连通;所述负压室设置于所述混合室下部,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负压室内部设置有螺旋桨片,所述螺旋桨片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上,所述储液室包括储液室外壳、3个上支管、3个下支管以及饮用出液口;所述储液室外壳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侧壁底端横向设置有饮用出液口,所述3个上支管和多个下支管分别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的中部和下部,所述3个上支管均为中空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密布的通孔形成上支管出液口,所述多个下支管均为实心柱体,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固接;所述中空转轴、螺旋桨片、3个上支管以及3个下支管均已所述中空转轴为轴进行旋转。

所述混合室外壳内顶壁还设置有竖向搅拌轴。所述有机酸为苹果酸。

实施例3

一种混合果蔬成汁装置,包括破碎室、深破室、分离室、有机酸造冰室以及成品室。

所述破碎室包括破碎室外壳、第一破碎轴、第二破碎轴、第一螺旋刀片、第二螺旋刀片、第一果蔬入口、第二果蔬入口、冰水入口、第一碾压辊、第二碾压辊以及破碎室出口;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横向相对设置于破碎室外壳内顶部,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和第二螺旋刀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一果蔬入口,在所述第二螺旋刀片始端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果蔬入口,在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破碎室外壳顶部设置有冰水入口,所述破碎室外壳底壁分别从所述第一破碎轴始端处和第二破碎轴始端处向下弧形延伸,直至延伸至底部中央处形成破碎室出口,在所述破碎室出口正上方(同时也是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相接处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用于将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破碎之后的物料进行碾压并向下传输。

所述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表面经过粗糙化处理。

在所述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底部设置有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从两个破碎轴始端延伸至两个破碎轴相接处,并在相接处设置有向下的开口。

所述深破室包括深破外筒、深破内筒、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钢球以及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外筒和深破内筒为横置同轴中空圆柱体,所述深破内筒能够以二者共同的轴旋转,在深破内筒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球,通过深破内筒的转动,使得钢球上下碰撞,实现对物料的深度破碎,在深破内筒上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冰块入口,在深破内筒下部一端设置有深破室出口,所述深破室入口与所述破碎室出口连通。

所述钢球为304不锈钢钢球。

所述深破内筒转动的速率设置为使得钢球随着深破内筒内侧壁向上运动且运动到最高处时脱离深破内筒内侧壁自由落下。

所述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均与深破外筒相固接,与深破内筒相应部位卡接,深破内筒转动的时候所有入口和出口封闭,转动停止后,所有入口和开口分别与固接于深破外筒的深破室入口、冰块入口以及深破室出口进行卡接连通。

所述深破室出口上部设置有钢网,所述钢网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

所述分离室包括分离外筒、分离内筒、中心柱、锥体块、残渣出口、分离室入口、残渣储存箱以及分离室出液口;所述分离外筒为竖直中空圆柱体,所述分离内筒为与分离外筒同轴的竖直中空圆台体,在所述分离内筒内底壁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柱,在中心柱顶端设置有圆锥体的锥体块,在所述锥体块的正上方的分离内筒顶壁上设置有分离室入口,所述分离室入口与所述深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分离内筒、中心柱和锥体块能够共同以中心柱为轴高速旋转,所述分离内筒的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在所述分离内筒底壁最外侧设置有可开合的残渣出口,在所述残渣出口下方设置有残渣储存箱,在所述分离外筒侧壁最下方设置有分离室出液口。

所述残渣出口为圆环形。

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于所述成品室正上方,用于将有机酸溶液冷却后制成冰块,所述有机酸造冰室设置有造冰室出口。

所述成品室包括混合室、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外壳、混合室入料口、混合室入冰口以及中心竖管;所述混合室外壳为竖直中空圆柱体,在其顶端设置有混合室入冰口,所述混合室入冰口与所述造冰室出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侧壁上部设置有混合室入料口,所述混合室入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室出液口相连通,在混合室外壳内底壁正中央竖直设置有中心竖管,所述中心竖管顶壁和侧壁均为密布通孔设置,所述密布通孔形成中心竖管入口,竖直设置有一个中空转轴纵向贯穿所述中心竖管、负压室和储液室,所述中空转轴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中心竖管内部并与中心竖管内部连通;所述负压室设置于所述混合室下部,为扁平中空圆柱体结构,在负压室内部设置有螺旋桨片,所述螺旋桨片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上,所述储液室包括储液室外壳、9个上支管、3个下支管以及饮用出液口;所述储液室外壳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侧壁底端横向设置有饮用出液口,所述多个上支管和多个下支管分别固接于所述中空转轴的中部和下部,所述9个上支管均为中空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密布的通孔,所述密布的通孔形成上支管出液口,所述3个下支管均为实心柱体,一端与所述中空转轴固接;所述中空转轴、螺旋桨片、9个上支管以及3个下支管均已所述中空转轴为轴进行旋转。

所述上支管为3排,每排3个,所述下支管为1排,每排3个。

所述混合室外壳内顶壁还设置有竖向搅拌轴。

所述饮用出液口设置有开闭阀门。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和苹果酸混合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