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9167发布日期:2018-08-28 22:1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原料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杯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在饮用饮品时,例如咖啡、豆奶等在饮用前需要对水杯内的饮品进行搅拌,传统的通常都是依靠人工搅拌不仅搅拌效率低,而且搅拌不均匀,传统的也有一些带有搅拌功能的水杯,其搅拌方向单一,因此会造成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而且搅拌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杯结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水杯结构,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底部朝外设置,且所述立柱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橡胶垫片,所述杯体内壁体中设置有拌匀槽,所述拌匀槽正下方的所述杯体内壁体中设置有第一传送腔,所述传送腔左右两侧对等设有推挤腔,左侧的所述推挤腔左侧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与所述拌匀槽之间的所述杯体内壁体中转动配合设置有分别顶进所述拌匀槽与所述第一传送腔中的搅杆,顶进所述拌匀槽中的所述搅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一拌匀桨,顶进所述第一传送腔中的所述搅杆底部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边轮,所述第一传送腔左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边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二锥边轮中固定安装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与所述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右侧延长末端与右侧的所述推挤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末端与电转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电转机固设于左侧的所述推挤腔左侧内壁内,所述推挤腔中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一凸角轮,所述凸角轮上侧动力配合安装有推送装置,所述电转机左侧端动力配合安装有向左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与所述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左侧端顶进所述第二传送腔中,所述第二传送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设置有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锥边轮,所述第二传送腔内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边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锥边轮,所述第二传送腔上侧的所述拌匀槽左侧内壁内山下对等设有第三传送腔,所述第四锥边轮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延长设置并与所述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延长末端与上侧的所述第三传送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传送腔中的所述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齿接轮,所述齿接轮外侧顶进所述拌匀槽中且与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拌匀槽圆筒外表面周向的齿接环相互啮合,所述圆筒内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二拌匀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拌匀槽上侧的所述杯体顶部端面设有与所述拌匀槽联通设置的装料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推挤腔中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底部端面与所述凸角轮推挤配合连接,所述滑接板上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推挤腔内顶壁内滑动配合连接且顶进所述拌匀槽中的滑接杆,所述滑接板上侧的所述滑接杆左右两侧对等安装有推挤弹压件,顶进所述拌匀槽中的所述滑接杆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推送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板中设置有通口,所述拌匀槽内底壁内设置有联通所述通口且贯穿所述杯体底部端面的排放孔,所述排放孔与所述通口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控管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拌匀槽内底壁内与所述圆筒底部端面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转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杯体内壁体中设置有拌匀槽,拌匀槽正下方的杯体内壁体中设置有第一传送腔,传送腔左右两侧对等设有推挤腔,左侧的推挤腔左侧设有第二传送腔,第一传送腔与拌匀槽之间的杯体内壁体中转动配合设置有分别顶进拌匀槽与第一传送腔中的搅杆,顶进拌匀槽中的搅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一拌匀桨,顶进第一传送腔中的搅杆底部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边轮,第一传送腔左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锥边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边轮,第二锥边轮中固定安装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与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右侧延长末端与右侧的推挤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末端与电转机动力配合连接,电转机固设于左侧的推挤腔左侧内壁内,推挤腔中的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一凸角轮,凸角轮上侧动力配合安装有推送装置,电转机左侧端动力配合安装有向左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与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左侧端顶进第二传送腔中,第二传送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设置有右侧端面与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锥边轮,第二传送腔内顶壁设置有与第三锥边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锥边轮,第二传送腔上侧的拌匀槽左侧内壁内山下对等设有第三传送腔,第四锥边轮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延长设置并与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延长末端与上侧的第三传送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转接轴,第三传送腔中的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齿接轮,齿接轮外侧顶进拌匀槽中且与转动配合设置在拌匀槽圆筒外表面周向的齿接环相互啮合,圆筒内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二拌匀桨,从而可使第一拌匀桨与第二拌匀桨同时朝相反方向进行搅拌,同时,可通过推送装置将底部的原料推起,进而对原料进行高效搅拌,有效增加了原料搅拌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水杯结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水杯结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推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水杯结构,包括杯体100,所述杯体100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立柱127,所述立柱127底部朝外设置,且所述立柱127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橡胶垫片128,所述杯体100内壁体中设置有拌匀槽111,所述拌匀槽111正下方的所述杯体100内壁体中设置有第一传送腔141,所述传送腔141左右两侧对等设有推挤腔135,左侧的所述推挤腔135左侧设有第二传送腔131,所述第一传送腔141与所述拌匀槽111之间的所述杯体100内壁体中转动配合设置有分别顶进所述拌匀槽111与所述第一传送腔141中的搅杆114,顶进所述拌匀槽111中的所述搅杆114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一拌匀桨115,顶进所述第一传送腔141中的所述搅杆114底部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边轮142,所述第一传送腔141左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边轮142相互啮合的第二锥边轮136,所述第二锥边轮136中固定安装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143,所述第一转接轴143与所述杯体100转动配合连接且右侧延长末端与右侧的所述推挤腔135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143左侧延长末端与电转机13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电转机133固设于左侧的所述推挤腔135左侧内壁内,所述推挤腔135中的所述第一转接轴143外表面固设有一凸角轮134,所述凸角轮134上侧动力配合安装有推送装置,所述电转机133左侧端动力配合安装有向左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132,所述第二转接轴132与所述杯体100转动配合连接且左侧端顶进所述第二传送腔131中,所述第二传送腔131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设置有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转接轴132左侧延长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锥边轮126,所述第二传送腔131内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边轮126相互啮合的第四锥边轮125,所述第二传送腔131上侧的所述拌匀槽111左侧内壁内山下对等设有第三传送腔123,所述第四锥边轮125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延长设置并与所述杯体100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延长末端与上侧的所述第三传送腔125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转接轴121,所述第三传送腔125中的所述第三转接轴121外表面周向固设有齿接轮122,所述齿接轮122外侧顶进所述拌匀槽111中且与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拌匀槽111圆筒155外表面周向的齿接环111相互啮合,所述圆筒155内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二拌匀桨112。

有益地,所述拌匀槽111上侧的所述杯体100顶部端面设有与所述拌匀槽111联通设置的装料斗116,从而方便添加原料。

有益地,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推挤腔135中的滑接板144,所述滑接板144底部端面与所述凸角轮134推挤配合连接,所述滑接板144上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推挤腔135内顶壁内滑动配合连接且顶进所述拌匀槽111中的滑接杆151,所述滑接板144上侧的所述滑接杆151左右两侧对等安装有推挤弹压件145,顶进所述拌匀槽111中的所述滑接杆151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推送板124,从而对拌匀槽111底部的原料进行往复推动,进而增加搅拌均匀性。

有益地,所述推送板124中设置有通口154,所述拌匀槽111内底壁内设置有联通所述通口154且贯穿所述杯体100底部端面的排放孔150,所述排放孔150与所述通口154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控管阀152,从而实现自动排料工作。

有益地,所述拌匀槽111内底壁内与所述圆筒155底部端面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转盘153,从而增加所述圆筒155转动灵活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将需要搅拌的原料加入拌匀槽111中,启动电转机133同时带动第二转接轴132与第一转接轴143转动,第二转接轴132转动使齿接轮122带动圆筒155上的第二拌匀桨112转动,同时,第一转接轴143转动使第一拌匀桨115与第二拌匀桨112反方向转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搅拌工作,同时,第一转接轴143转动带动凸角轮134转动,由于推挤弹压件145的作用,凸角轮134转动时带动滑接板144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推送板124上下往复推料工作,搅拌完毕后,开启控管阀152,原料经通口154后从排放孔150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杯体内壁体中设置有拌匀槽,拌匀槽正下方的杯体内壁体中设置有第一传送腔,传送腔左右两侧对等设有推挤腔,左侧的推挤腔左侧设有第二传送腔,第一传送腔与拌匀槽之间的杯体内壁体中转动配合设置有分别顶进拌匀槽与第一传送腔中的搅杆,顶进拌匀槽中的搅杆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一拌匀桨,顶进第一传送腔中的搅杆底部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边轮,第一传送腔左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锥边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边轮,第二锥边轮中固定安装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与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右侧延长末端与右侧的推挤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接轴左侧延长末端与电转机动力配合连接,电转机固设于左侧的推挤腔左侧内壁内,推挤腔中的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一凸角轮,凸角轮上侧动力配合安装有推送装置,电转机左侧端动力配合安装有向左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与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左侧端顶进第二传送腔中,第二传送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设置有右侧端面与第二转接轴左侧延长末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锥边轮,第二传送腔内顶壁设置有与第三锥边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锥边轮,第二传送腔上侧的拌匀槽左侧内壁内山下对等设有第三传送腔,第四锥边轮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向上延长设置并与杯体转动配合连接且顶部延长末端与上侧的第三传送腔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转接轴,第三传送腔中的第三转接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齿接轮,齿接轮外侧顶进拌匀槽中且与转动配合设置在拌匀槽圆筒外表面周向的齿接环相互啮合,圆筒内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第二拌匀桨,从而可使第一拌匀桨与第二拌匀桨同时朝相反方向进行搅拌,同时,可通过推送装置将底部的原料推起,进而对原料进行高效搅拌,有效增加了原料搅拌均匀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