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智能延时型返回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4638发布日期:2018-09-11 18:4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智能延时型返回通道。



背景技术:

客运系统实行实名验证以后,为了给无票旅客提供返回通道,一般在验证台对面安装单向门通道。有一种梳状单向门,其缺点是体积大,至少占用1.2米位置,加之外形张扬,很少采用;有一种三辊闸,由于结构上的缺陷,旅客不能拖着包通过,使用不方便;使用超市的单向门,缺点是反方向旅客动手向后拉动,门就打开了,起不到单向门的作用,一些不够自觉地旅客轻易从返回通道进入验票口,造成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041103.1,其结合了申请号201621339314.5的电磁阻尼缓冲装置的原理,为申请人在先申请一种自锁型单向门,其虽然实现了单向返回的功能,但是由于其主要采用的是拨叉按钮的方式来实现的。一方面,很多旅客不知道按钮的设置位置在哪里,导致没有按按钮直接装转向门而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一般按钮设置在门体上或附近位置,另一侧的人很容易掰动拨叉反向进入。

另一方面,现有的踩踏式单向门,将踩踏的压臂设置在单向门前端,当旅客踩踏压臂后,单向门即可打开;同时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关闭,经常回遇到有些旅客无法在这段时间内推动单向门出去。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踩踏压臂打开单向门之后,有一定的延时关闭功能的返回通道,可以让旅客在短时间内延时出去。

因此,现有技术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械智能延时型返回通道,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安全和不方便的因素,提高了安全返回通道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械智能延时型返回通道,包括由两侧护栏8形成的返回通道,所述返回通道末端设有单向门7,所述返回通道前端底面上设有压臂,所述压臂1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至单向门7,压臂1被踩下时单向门7可被推动,压臂1弹起复原时单向门7不可推动且回复至原状态。

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压臂1、机械延迟器2、拉杆4和旋转运动的电磁阻尼缓冲装置,所述机械延迟器2包括碗型座21以及吻合且密封倒扣在碗型座21上的弧形皮面22,所述碗型座21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碗型座21侧壁设有单向出气阀27和进气调节阀28,所述单向出气阀27和进气调节阀28连通至碗型座21和弧形皮面22形成的密封腔;所述弧形皮面22上固定双头螺杆24,所述双头螺杆24固定拉杆4的一端;所述压臂1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呈渐变薄状且固定在双头螺杆24上;所述电磁阻尼缓冲装置上安装单向门7,所述拉杆4配合安装在电磁阻尼缓冲装置上且拉杆4上下移动实现单向门7可否转动。

优选地,所述电磁阻尼缓冲装置包括旋转套筒5和空心筒体3;所述旋转套筒5底端设有套筒底盖52,内部设有套筒封盖53,所述套筒底盖52和套筒封盖53之间固定内套筒51;所述空心筒体3顶端固定筒盖31,空心筒体3内部设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缓冲器33,所述缓冲器33一端与主轴6的一端连接,主轴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筒盖31、套筒底盖52、内套筒51和套筒封盖53且主轴6与内套筒5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筒盖31下方位置的主轴6上固定固定板35,复位弹簧34一端固定在支撑板32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35上。

优选地,拉杆4处于所述空心筒体3内且依次穿过支撑板32、筒盖31,所述套筒底盖52设有开孔且拉杆4吻合插入开孔内。

优选地,所述碗型座21底面设有凹槽26,所述双头螺杆24处于密封腔内的部分可吻合嵌入凹槽26内。

优选地,所述碗型座21和弧形皮面22之间通过压紧垫23压紧密封。

优选地,进气调节阀28为本体内设有贯穿首尾两端的通孔29,所述通孔内插接铜芯25。

优选地,所述铜芯25的直径略小于通孔29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铜芯25两端呈弯曲状处于进气调节阀28的两端。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旅客在经过返回通道时脚踩在压臂上即可实现对单向板的解锁,可以推动单向板出去;而在单向板回复原状态后压臂正好恢复原状态锁定单向门。本方案可以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安全和不方便的因素,提高了安全返回通道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单向门处于锁定关闭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单向门处于解锁打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机械延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机械延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进气调节阀的一种视图下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进气调节阀的另一种视图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智能延时型返回通道,包括由两侧护栏8形成的返回通道,所述返回通道末端设有单向门7,所述返回通道前端底面上设有压臂,所述压臂1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至单向门7,压臂1被踩下时单向门7可被推动,压臂1弹起复原时单向门7不可推动且回复至原状态。

如图2-7所示联动机构包括压臂1、机械延迟器2、拉杆4和旋转运动的电磁阻尼缓冲装置,所述机械延迟器2包括碗型座21以及吻合且密封倒扣在碗型座21上的弧形皮面22,所述碗型座21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碗型座21侧壁设有单向出气阀27和进气调节阀28,所述单向出气阀27和进气调节阀28连通至碗型座21和弧形皮面22形成的密封腔;所述弧形皮面22上固定双头螺杆24,所述双头螺杆24固定拉杆4的一端;所述压臂1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呈渐变薄状且固定在双头螺杆24上;所述电磁阻尼缓冲装置上安装单向门7,所述拉杆4配合安装在电磁阻尼缓冲装置上且拉杆4上下移动实现单向门7可否转动。

电磁阻尼缓冲装置包括旋转套筒5和空心筒体3;所述旋转套筒5底端设有套筒底盖52,内部设有套筒封盖53,所述套筒底盖52和套筒封盖53之间固定内套筒51;所述空心筒体3顶端固定筒盖31,空心筒体3内部设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缓冲器33,所述缓冲器33一端与主轴6的一端连接,主轴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筒盖31、套筒底盖52、内套筒51和套筒封盖53且主轴6与内套筒5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筒盖31下方位置的主轴6上固定固定板35,复位弹簧34一端固定在支撑板32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35上。

拉杆4处于所述空心筒体3内且依次穿过支撑板32、筒盖31,所述套筒底盖52设有开孔且拉杆4吻合插入开孔内。碗型座21底面设有凹槽26,所述双头螺杆24处于密封腔内的部分可吻合嵌入凹槽26内;碗型座21和弧形皮面22之间通过压紧垫23压紧密封。当压臂处于自然状态时,拉杆4伸入到套筒底盖52上的开孔中,使得旋转套筒5被锁定无法旋转,因此单向门7无法被打开。当压臂被踩下,拉动拉杆4向下位移,伸出套筒底盖52上的开孔,使得旋转套筒5被解锁可以旋转,因此单向门7可以被推动,旅客可以出去。

本实施例中进气调节阀28为本体内设有贯穿首尾两端的通孔29,所述通孔内插接铜芯25;所述铜芯25的直径略小于通孔29的内径,铜芯25两端呈弯曲状处于进气调节阀28的两端。一方面,由于要实现延迟功能,通孔配合密封腔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气,实现拉杆延迟插入套筒底盖52的开孔中,进而保证单向门的延迟关闭功能。因此通孔的孔径要求很精密,而且一般内径很小,现有的加工设备很难保证通孔29的内径加工的精密性和准确性,这样就会影响延迟时间的准确性。铜芯可以根据密封腔的大小来调节铜芯和通孔的间隙,本方案中加工大孔径的通孔,同时在通孔中插入既定外径的铜芯即可实现通气的既定截面积,避免直接加工通孔不易加工的问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旅客进入到返回通道时,路过底面上设置的压臂1时,脚踩在压臂1上,压臂1压下将碗型座21和弧形皮面22形成的密封腔内的空气排尽,弧形皮面22发生形变,完全贴附在碗型座21上。本发明可以根据通道的大小和人体迈步大小,设计压臂1的大小,保证每个通过通道的旅客都可以踩到压臂1。压臂1在下压的过程中,一方面末端拉动拉杆4向下位移,拉杆4的末端从套筒底盖52的开孔的脱离,使得单向门可以推动;另一方面,压臂1压下弧形皮面22降密封腔内的空气从单向出气阀27瞬间排尽。

当旅客推动单向门出去后,基于专利申请号201610041103.1的原理,假定单向门带动主轴6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复位弹簧34形变产生扭力。因此,在旅客出去后,复位弹簧34给予主轴6一个反向的力旋转,实现单向门自动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为了避免,单向门的快速回复原关闭状态,本申请中采用申请号201621339314.5的电磁阻尼缓冲装置,缓冲器33采用电机的电枢线圈短路的方式,电机随着主轴6的转动给自己充电电源,产生一个阻止电机旋转的扭矩。根据回转速度的变化,扭矩也发生变化:速度提高,扭矩也提高;速度放慢,扭矩也随之下降。因此使得主轴6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匀速转动复位,即实现单向门的匀速恢复初始状态。

在单向门7恢复初始状态的同时,铜芯25和通孔29的间隙缓慢进气,随着密封腔内的空气逐渐进入,弧形皮面22由于内部压力变大和自身皮质的弹性原因,逐渐弹起恢复到自身的状态,进而抬起拉杆向上运动,最终拉杆4插入到套筒底盖52的开孔中,锁紧关闭单向门。因此弧形皮面22选用弧形的弹性皮质,在整个过程中,碗型座21和弧形皮面22形成的密封腔填满空气,即弧形皮面22从被压至极限状态至恢复原状态的时间和单向门从推开状态恢复到关闭状态可以进行调节保证时间的一致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旅客踩压压臂后可以在既定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打开单向门,而这段时间内,返回通道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延时关闭,即既定时间后才关闭,直至旅客出去,避免现有技术打开后立马很快关闭,导致旅客无法出去的问题。本发明整个过程不采用任何电力设备,避免现有的设备都需要通电才能运行的问题。尤其是该设备主要用于机场、火车站等人流繁忙的场所,在停电状态下,一般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时容易造成混乱,本发明依靠纯粹的机械结构,实现单向通行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具有实质的进步性和社会贡献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