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5085发布日期:2018-09-07 23:21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杯的使用很普遍,便于携带,能保持水温,尤其适合外出携带和长时间存放温度稍高的饮料。人们在购买保温杯的时候,很在意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此外,人们越来越追求养身保健,喝水这种与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活动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喝水时同时达到养生目的,是人们一是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所述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银层

先制备基底银层,然后基底银层放入纳米银异丙醇溶液中,通过电泳法沉积纳米银层,形成三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

(2)涂覆聚四氟乙烯

将聚四氟乙烯膜热压在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上的一面,形成四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3)涂覆石墨烯

通过浸渍、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水热方法将石墨烯涂覆在四层材料中裸露的纳米银层表面,烘干,形成五层材料——石墨烯层/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采用水热方法涂覆石墨烯的步骤为:将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和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加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将两片五层材料贴合在一起,内部无缝隙贴合或构成密封空间,两片五层材料的最内层均为聚四氟乙烯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待反应完毕,将两层五层材料分离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两片五层材料的边缘通过机械加压贴合在一起,两片五层材料的内部即形成密封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将两片五层材料通过机械加压整体贴合在一起,两片五层材料之间无缝隙贴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石墨烯水溶液的浓度为0.6-1.2mg/ml,所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和石墨烯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0,在反应釜中的反应条件为:90-170℃下保温10-30min。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银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1-100mg/ml。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底银层的厚度为0.5-1mm;所述纳米银层的厚度为0.05-50μm;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5-80μm;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0.01-10μm。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泳法采用交流电电流,所述交流电电压为5-50v,频率为50-500hz。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制成三层材料和四层材料后均用去离子水和有机溶剂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胆使用材质银和纳米银,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保温时间长;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纳米银,选用25-50nm的较好,对很多致病微生物具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人体无害,并能促进修复受损的上皮细胞,因此为身体有很多益处。

(2)内胆的内壁上涂有聚四氟乙烯,能保护银层被氧化,防止银层脱落,增加使用寿命,并且防止盛装茶叶后内胆的内壁上集聚茶垢。

(3)内胆的外壁上涂有石墨烯,提高了内胆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也提高了内胆的耐腐蚀性。

(4)内胆的外壁上涂有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将内胆放置在杯体中,从内胆外部通上微电流后会快速产生热,温度可恒温或加热。在冬天饮茶,这对饮茶爱好者来说是一个福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所述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银层

先制备基底银层,然后基底银层放入100mg/ml纳米银异丙醇溶液中,通过电泳法沉积纳米银层,形成三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电泳法采用交流电电流,电压为20v,频率为50hz。

在制成的三层材料用去离子水、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2)涂覆聚四氟乙烯

将聚四氟乙烯膜热压在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上的一面,形成四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在制成的四层材料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3)涂覆石墨烯

通过水热方法将石墨烯涂覆在四层材料中裸露的纳米银层表面,采用水热方法涂覆石墨烯的具体步骤为:将质量浓度为1-2%为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和浓度为0.6-1.2mg/ml的石墨烯水溶液按体积比为1:3-10混合,将混合溶液加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将两片五层材料贴合在一起,可通过将两片五层材料的边缘通过机械加压贴合在一起,使两片五层材料的内部即形成密封空间或者将两片五层材料通过机械加压整体贴合在一起,使两片五层材料之间无缝隙贴合。两片五层材料的最内层均为聚四氟乙烯层,加入反应釜中在90-170℃下保温10-30min反应;待反应完毕,将两层五层材料分离开。

然后,烘干,形成五层材料——石墨烯层/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实施例2

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所述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银层

先制备基底银层,然后基底银层放入75mg/ml纳米银异丙醇溶液中,通过电泳法沉积纳米银层,形成三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电泳法采用交流电电流,电压为50v,频率为500hz。

在制成的三层材料用去离子水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2)涂覆聚四氟乙烯

将聚四氟乙烯膜热压在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上的一面,形成四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在制成的四层材料用去离子水、异丙醇、丙酮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3)涂覆石墨烯

通过浸渍法将石墨烯涂覆在四层材料中裸露的纳米银层表面。类似于采用水热方法,浸渍前需要先将两片五层材料贴合在一起,内部无缝隙贴合或构成密封空间。

待反应完毕,烘干,将两层五层材料分离开形成五层材料——石墨烯层/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实施例3

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银层

先制备基底银层,然后基底银层放入35mg/ml纳米银异丙醇溶液中,通过电泳法沉积纳米银层,形成三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电泳法采用交流电电流,电压为5v,频率为250hz。

在制成的三层材料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酸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2)涂覆聚四氟乙烯

将聚四氟乙烯膜热压在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上的一面,形成四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在制成的四层材料用去离子水、异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3)涂覆石墨烯

通过喷涂法将石墨烯涂覆在四层材料中裸露的纳米银层表面,烘干,形成五层材料——石墨烯层/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实施例4

一种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保温杯内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银层

先制备基底银层,然后基底银层放入1mg/ml纳米银异丙醇溶液中,通过电泳法沉积纳米银层,形成三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电泳法采用交流电电流,电压为35v,频率为390hz。

在制成的三层材料用去离子水和乙酸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2)涂覆聚四氟乙烯

将聚四氟乙烯膜热压在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上的一面,形成四层材料——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在制成的四层材料用去离子水、乙醇、异丙醇、丙酮及乙酸的混合溶液超声清洗表面,然后用氮气吹干。

(3)涂覆石墨烯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石墨烯涂覆在四层材料中裸露的纳米银层表面,类似于采用水热方法,浸渍前需要先将两片五层材料贴合在一起,内部无缝隙贴合或构成密封空间。

待反应完毕,烘干,将两层五层材料分离开形成五层材料——石墨烯层/纳米银层/基底银层/纳米银层/聚四氟乙烯层。

在本发明中基底银层的制备可通过银料熔化-轧片-落料-拉伸-切边-整形-得到想要的尺寸和厚度。

对于采用浸渍、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水热方法中,涂覆上石墨烯两片五层材料贴合在一起,将两层五层材料的边缘切掉,拉住两层五层材料的边缘即可将其分开。

本发明中制得的保温杯内胆中基底银层的厚度为0.5-1mm较合适,平衡成本并保证一定硬度;纳米银层的厚度为0.05-50μm较合适;石墨烯层的厚度为5-80μm较合适;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0.01-10μm较合适。

作为本发明中的保温杯内胆,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和保温功能,并且较长的使用寿命。作为该保温杯内胆的延伸使用,将其使用到保温杯中,聚四氟乙烯层直接接触水或茶等饮料,另一侧的石墨烯层具有非常好的导电性,在内胆的外壁上焊有正负两电极,电极固定在杯体上。在保温杯的合适位置如茶杯的底座中装上电池,将电池和两电极相连时,电源接通,在通电状态下可以得到加热效果或恒温保温。不接通状态下可做常规保温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