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节能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7269发布日期:2018-07-10 22:2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节能门窗。



背景技术:

平开窗是比较常用的窗户类型,分推拉式和上悬式,平开窗的优点是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而且在隔音、保温、抗渗性能方面表现优良。

内开式的平开窗擦窗方便,而外开式的平开窗开启时不占室内空间,选择比较灵活。现有平开窗的窗框大多为铝合金材料的,重量轻,结构牢固,耐用性好,但是隔热效果差,不利于节能,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节能门窗,提升隔热效果,加强热量的利用,降低能耗。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节能门窗,包括:储热器、固定窗框和活动内扇,所述活动内扇铰接在固定窗框中,所述活动内扇包括内扇外框和内扇内框,所述内扇外框设置在内扇内框的外侧,所述内扇外框和内扇内框之间设置有双层隔热玻璃,所述固定窗框包括外侧窗框和内侧窗框,所述外侧窗框设置在内侧窗框的外侧,所述内侧窗框中设置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热管,所述热管顶面密封且底部与储热器相连接,所述热管中设置有固体吸热材料而在吸热后液化。

其中,所述固定窗框上设置有与活动内扇铰接的铰链,所述铰链连接在外侧窗框与内扇外框之间。

其中,所述内扇外框和内扇内框之间设置有两圈第一隔热条,所述外侧窗框和内侧窗框之间设置有两圈第二隔热条。

其中,所述内扇内框的内侧设置有一圈第一隔热保温圈,所述内侧窗框的内侧设置有一圈第二隔热保温圈,所述内侧窗框上设置有与第一隔热保温圈接触的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圈和第二隔热保温圈分别为发泡塑胶圈,所述发泡塑胶圈的表面设置有木纹贴纸。

其中,所述空腔中设置有C形截面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的开口方向指向前方,所述热管位于隔热套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隔热节能门窗,特别安装了热管和储热器,热管中的固体吸热材料在吸热后液化并把热量存储在储热器,可以利用储热器进行冷水的加热,降低沐浴成本,提升了固定窗框的隔热效果,带动了活动内扇的温度控制,有利于降低室内温度调节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节能门窗,包括:储热器3、固定窗框1和活动内扇2,所述活动内扇2铰接在固定窗框1中,所述活动内扇2包括内扇外框21和内扇内框22,所述内扇外框21设置在内扇内框22的外侧,所述内扇外框21和内扇内框22之间设置有双层隔热玻璃23,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所述固定窗框1包括外侧窗框11和内侧窗框12,所述外侧窗框11设置在内侧窗框12的外侧,所述内侧窗框12中设置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热管4,所述热管4顶面密封且底部与储热器3相连接,所述热管4中设置有固体吸热材料而在吸热后液化,储热器3可以设置在窗台下方,隐秘性好,可以在内部设置盘管而对通过盘管的冷水进行预热。

所述空腔中设置有C形截面的隔热套5,所述隔热套5的开口方向指向前方,所述热管4位于隔热套5内,隔热套5为发泡塑料套,使得热管4吸收内侧窗框12外侧的热量,而不传递给室内,隔绝热量的传递。

所述固定窗框1上设置有与活动内扇2铰接的铰链6,所述铰链6连接在外侧窗框11与内扇外框21之间,方便活动内扇2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内扇外框21和内扇内框22之间设置有两圈第一隔热条24,所述外侧窗框11和内侧窗框12之间设置有两圈第二隔热条13,第一隔热条24和第二隔热条13大大减少了内扇外框21和外侧窗框11热量的向内传递。

所述内扇内框22的内侧设置有一圈第一隔热保温圈25,所述内侧窗框12的内侧设置有一圈第二隔热保温圈14,所述内侧窗框12上设置有与第一隔热保温圈25接触的密封圈15,气密性好,提升隔热效果。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圈25和第二隔热保温圈14分别为发泡塑胶圈,隔热保温效果好,减少固定窗框1和活动内扇2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从而降低能耗,所述发泡塑胶圈的表面设置有木纹贴纸,装饰效果好。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