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5984发布日期:2018-11-20 18:5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扫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

背景技术

扫地机是指扫地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像白色家电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产品也会由初级智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程度发展,逐步的取代人工清洁。随着中国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一直在欧美市场销售的扫地机器人走入平常百姓家,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般扫地机的底座上都设置有刷毛机构,刷毛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卡合异物,若不及时清除或者清洗,其上的异物容易对地板造成划痕,同时,传统的刷毛机构也不易拆除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解决了一般扫地机的底座上都设置有刷毛机构,刷毛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卡合异物,若不及时清除或者清洗,其上的异物容易对地板造成划痕,同时,传统的刷毛机构也不易拆除清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所述刷毛机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壳体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壁的电机、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壁的轴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转盘和固定在所述转盘表面的第一刷毛,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内;

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下方,位于所述壳体下方的所述伸缩杆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刷毛,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运动,当所述支架运动至所述空腔内部时,所述第一刷毛能够和所述第二刷毛相接触;

所述开口的内侧壁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长条凹槽,所述长条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同轴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刷杆,所述刷杆表面固定有第三刷毛,当所述支架运动至所述空腔内部时,所述第二气缸能够带动所述刷杆沿水平方向运动,并使得所述第三刷毛能够与所述支架底面的所述第二刷毛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的数量不少于2组。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固定有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壳体双层结构,其内部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消音棉。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数量不少于2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所述刷毛机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壳体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壁的电机、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壁的轴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转盘和固定在所述转盘表面的第一刷毛,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内;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下方,位于所述壳体下方的所述伸缩杆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刷毛,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支架沿竖直方向运动,当所述支架运动至所述空腔内部时,所述第一刷毛能够和所述第二刷毛相接触。第二刷毛用于地面的清理,长时间使用后第二刷毛会卡合异物或者粘附一些毛绒等杂物,此时可以开启气缸,将支架移动至空腔内,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得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相接触,互相清扫,可以对第二刷毛进行有效清理。为了有效清理支架下方的刷毛,所述开口的内侧壁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长条凹槽,所述长条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同轴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刷杆,所述刷杆表面固定有第三刷毛,当所述支架运动至所述空腔内部时,所述第二气缸能够带动所述刷杆沿水平方向运动,并使得所述第三刷毛能够与所述支架底面的所述第二刷毛相接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刷毛机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空腔

3-安装支架4-清理机构

401-电机402-转轴

403-轴承404-转盘

405-第一刷毛5-支架

6-第二刷毛7-开口

8-气缸9-第二气缸

10-长条凹槽11-第三刷毛

12-刷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竖直方向”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扫地机的刷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机构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空腔2,所述壳体1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空腔2相连通的开口7,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多个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空腔2内壁的电机401、固定在所述空腔2内壁的轴承403、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轴402、固定在所述转轴402上且与所述转轴402同轴设置的转盘404和固定在所述转盘404表面的第一刷毛405,所述转轴402一端与所述电机401的转子同轴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403内;所述空腔2的内顶壁固定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伸缩杆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开口7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下方,位于所述壳体1下方的所述伸缩杆上固定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刷毛6,所述气缸8能够带动所述支架5沿竖直方向运动,当所述支架5运动至所述空腔2内部时,所述第一刷毛405能够和所述第二刷毛6相接触。第二刷毛用于地面的清理,长时间使用后第二刷毛会卡合异物或者粘附一些毛绒等杂物,此时可以开启气缸,将支架移动至空腔内,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得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相接触,互相清扫,可以对第二刷毛进行有效清理;为了有效清理支架下方的刷毛,所述开口7的内侧壁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长条凹槽10,所述长条凹槽10内固定有第二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9的伸缩杆上同轴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刷杆12,所述刷杆12表面固定有第三刷毛11,当所述支架5运动至所述空腔2内部时,所述第二气缸9能够带动所述刷杆12沿水平方向运动,并使得所述第三刷毛11能够与所述支架5底面的所述第二刷毛6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清理第二刷毛,所述清理机构4的数量不少于2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将刷毛机构,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安装支架3。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内部电机产生的噪音,所述壳体1双层结构,其内部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消音棉。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气缸8能够稳定带动支架5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气缸8的数量不少于2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