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3282发布日期:2018-11-24 11:2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

背景技术

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一般是指对牛奶进行加热、搅拌、发泡加工的器具,较为常用的是奶泡机。

目前,市面上的奶泡机主要具备三个功能:制作常温牛奶泡,制作热牛奶泡,和牛奶加热,将牛奶加工好后,在咖啡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牛奶和牛奶泡,制作出卡布奇诺(cappuccino)、拿铁(latte)等多种花式咖啡,以满足用户需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8328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奶泡器,包括底座和打奶杯,所述打奶杯设于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一可旋转的主动磁头;所述打奶杯杯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内含磁体的搅拌头;所述主动磁头与所述搅拌头竖直对齐;所述底座还设有红外感应装置(50)。所述底座具有可供所述打奶杯放置的凹位。所述红外感应装置(50)可设于所述凹位的侧壁,也可设于所述凹位的底面;所述红外感应装置(50)既用于感应杯体的存在,以控制机器的运行或断电,又用于感应控制牛奶温度。

授权公告号为cn203506429u的专利,公开了与上述结构类似的一种打奶泡器,包括底座和打奶杯,所述打奶杯设于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一可旋转的主动磁头;所述打奶杯杯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内含磁体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底部开有圆环形槽孔;所述打奶杯底部设有凸部,与所述圆环形槽孔相接合;所述主动磁头与所述搅拌头为磁性无接触旋转连接;所述底座还设有温度传感器装置和红外感应装置;所述底座具有可供所述打奶杯放置的凹位;所述温度感应器装置设于所述凹位的底面;所述红外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凹位的侧壁;所述红外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凹位的底面。

上述两个背景专利中都使用了其所述的红外感应装置,其共同点是用于感应杯体在发热盘上的存在,起到类似于微动开关的作用,以控制机器的运行或断电;其不同点是,专利cn203483288u所述的红外感应装置也用于感应控制牛奶的温度;专利cn203506429u在所述凹位底面的发热盘上设有穿孔,在穿孔内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60),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60)的感温元件(61)高出所述凹位(11)的底面、即发热盘的外露加热面(见图1、图2)。

上述的红外感应装置实际为一红外线光电感应检测控制装置,存在的不足是,其一是成本相对较高;其二是容易受到发热盘的余热干扰影响,尤其是当打奶泡器连续加热多个循环时,所述红外感应装置测温精度和灵敏度下降,效果不理想;另外,其设置在凹位底面的发热盘上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装置(60),因受发热盘温度的影响,测温误差较大。

授权公告号为cn101485541b的发明专利,液体食品加热、搅拌、发泡杯,披露了一种杯(19)与加热座体内的发热盘(6)可分离的奶泡机。

在上述的发明专利文件第6页图2所示,发热盘(6)具有三个穿过其厚度方向的通孔,分别是用于安装挡圈(21)的位于发热盘(6)中心的中孔,用于安装温控器(7)的通孔,和用于启动微动开关(25)的推杆(24)的通孔;通过杯(19)的底部接触温控器(7)和启动微动开关推杆(24)。

其存在的不足是,在连续多次牛奶加热或者打热奶泡时,受发热盘(6)温度的影响,温控器(7)测温准确度下降,其越往后面次数的牛奶或者牛奶泡温度越低,牛奶发泡越不充分,奶泡效果越差,需等待发热盘温度降低至接近常温时才恢复正常,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发热盘上穿孔较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奶泡机在连续多次加热搅拌循环过程中,由于受发热盘温度影响,温控器探测容器杯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包括基座和至少下端侧壁具有磁性材质的容器杯,所述容器杯内转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基座的外壳上部设置有可供所述容器杯下端置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外壳的上端内孔、位于所述凹槽侧面周边的耐热圈侧壁以及所述凹槽底面的发热盘构成,所述耐热圈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耐热圈于所述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温控器组件,所述温控器组件包括感温部、温控器和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在所述容器杯置入所述发热盘时与所述容器杯下端侧壁形成的磁性吸力并使所述感温部抵靠于所述容器杯下端侧壁以探测温度;所述温控器组件连接弹性构件,用于所述感温部在所述容器杯置入所述发热盘时受磁性吸力作用下移动以使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形变,并产生对所述温控器组件的弹性复位力,且在所述容器杯离开所述发热盘时,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复位力使所述感温部后退并隐藏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圈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所述安装槽从所述耐热圈的内侧侧壁沿所述耐热圈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向外侧延伸形成支撑板和条形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一和凸块二,所述凸块一上设置有沿平行于安装槽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所述凸块二上设置有沿平行于安装槽(401)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柱。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柱,所述弹性构件为拉伸弹簧;

或者,支撑圈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柱,所述弹性构件为拉伸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组件还包括导热内套、保护外套和轴向定位件,所述感温部位于所述导热内套的前端部,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所述导热内套的中孔内并抵靠于所述感温部一端,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于保护外套内并位于所述感温部一端,所述温控器、所述导热内套、所述磁铁和所述轴向定位件连接于所述保护外套内,所述保护外套的后端设置有启动臂和支板,所述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

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分别套设有所述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为压缩弹簧;

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形成活动导向连接,通过限位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后端内孔,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板之间,所述压缩弹簧形成对所述温控器组件向外的弹性复位推力;

所述保护外套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组件上设置有挂扣板,所述挂扣板上设有挂扣孔,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挂扣孔,所述拉伸弹簧形成对所述温控器组件向外的弹性复位拉力。

进一步地,当所述容器杯放置在所述发热盘上时,所述温控器组件的所述启动臂触发启动微动开关,接通电源,所述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容器杯离开所述发热盘时,所述弹性构件的弹性复位力使所述温控器组件向外滑动,所述启动臂离开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杯的内底面中心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中心固定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顶端为球面,所述搅拌器的中心定位孔转动支撑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中心定位孔的顶面设置有耐磨件,所述容器杯的外底面设置有导热铝板。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盘包括由铝板和发热管焊接构成,所述铝板的加热面设置有用于提高对所述容器杯加热效率的同心细纹,所述铝板具有位于其下表面中央的中心盲孔;

或者,所述铝板的中央部开设有相互贯通的上部孔和下部孔,所述上部孔固定设置有五金盖,所述五金盖的上表面与所述铝板的加热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杯的内底面上活动设置有加料篮,所述加料篮由提拿轴和篮体固定连接构成,所述篮体为球面或锥形,所述篮体上设置有若干通槽,所述篮体位于所述搅拌器的外围周边,所述篮体的下部具有环形翻边部,所述环形翻边部与所述篮体之间连接形成具有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用于放置巧克力块或其它添加速溶食品,所述环形区域的底壁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底壁下面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圈与所述支撑圈安装固定所述发热盘并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支撑圈上还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微动开关、电子控制板、防干烧温控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磁铁盘,所述驱动磁铁盘磁力驱动所述搅拌器旋转;所述电机、所述发热盘、所述防干烧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组件、所述微动开关、按键开关组件与所述电子控制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温控器组件活动设置在耐热圈的安装槽内,不与发热盘直接接触,同时,保护外套进一步隔离发热盘的温度对温控器的干扰影响,发热盘上无容器杯状态时,温控器的感温部隐藏在安装槽内,有效避免感温部受到发热盘余热的炙烤影响,保持温控器连续测温的准确度,解决了传统奶泡机在牛奶连续多次加热打奶泡循环中,温控器测温不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温控器组件内设有磁铁,弹性构件连接于温控器组件,当容器杯放置在发热盘上时,依靠磁铁对容器杯下端侧壁的磁吸力作用,感温部抵靠在容器杯下部探测温度,同时启动臂触发微动开关接通电源,而当容器杯离开发热盘时,温控器组件后退,启动臂离开微动开关,电路断开,安全可靠。

2)提升用户体验,用户在连续多次牛奶加热和打热奶泡时,由于温控器测温准确,牛奶温度、奶泡细腻度和一致性好,提升用户使用舒心度。

传统奶泡机的温控器设置在发热盘的穿孔中、受发热盘温度影响较大,或红外感应装置也因受发热盘的干扰,使温控装置向电子控制板发出包含了发热盘温度的信号,发热盘过早断电,导致发泡不充分、奶泡细腻度差。

3)发热盘上没有设置温控器的安装孔和微动开关启动杆的通过孔,提升发热盘的加热效率和美观度,避免了孔位进水导致电气件短路的隐患。

4)启动臂与温控器组件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容器杯与基座分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基座内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温控器组件和耐热圈局部放大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温控器组件的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导热内套和ntc温控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b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6c为图6a中a-a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基座内部装配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容器杯与搅拌器的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的搅拌器放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发热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加料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拉伸弹簧与外壳的连接柱和温控器组件的挂扣孔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的拉伸弹簧与支撑圈的安装柱和温控器组件的挂扣孔连接示意图;

图14a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发热盘与五金盖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b是图14a中的发热盘与五金盖的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

1:基座101:外壳

1011连接柱

10a:凹槽102:上端内孔

2:容器杯20a:搅拌腔

201:凹位202:安装轴

3:搅拌器30a:从动磁铁

301:中心定位孔302:耐磨板

4:耐热圈40a:环状基部

40b:侧壁部

401:安装槽402:上部内孔

403:下部内孔404:第一导向柱

405:第二导向柱406凸块一

407凸块二408支撑板

409条形槽

5:发热盘501:铝板

501a:加热面502:发热管

503:中心盲孔504:同心细纹

505:五金盖506上部孔

507下部孔

6:驱动装置601:电机

602:驱动磁铁盘60a:主动磁铁

7:温控器组件701:温控器

702:磁铁

703:导热内套7031:中孔

7032:开口端7033:封闭端

7034:感温部7035:台肩

7036:定位槽

704:保护外套7041:前端孔

7042:后端孔7043:定位块

7044:启动臂7045:支板

7046:第一导向孔7047:第二导向孔

7048外圆侧壁7049挂扣孔

7050挂扣板

705:轴向定位件7051:中心通孔

7052:外圆柱壁7053:连接板

7054:连接过孔706:环氧树脂

8:弹性构件

9:支撑圈90a:底板部

90b:外壁部

902:顶块10:微动开关

903安装柱

11:电子控制板12:防干烧温控器

13:加料篮1301:提拿轴

1302:篮体1303:通槽

1304:环形翻边部1305:环形区域

1306:通孔1307:支撑脚

14:容器杯盖15:手柄

16:导热板17:按键开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前”“后”“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牛奶饮料加热搅拌机100,容器杯2与发热盘5可分离,容器杯2内活动设置有搅拌器3和加料篮13,基座1的外壳101内设置有:发热盘5,耐热圈4,温控器组件7,支撑圈9,驱动装置6的电机601和驱动磁铁盘602,电子控制板11,防干烧温控器12,微动开关10以及按键开关组件17,驱动装置6驱动搅拌器3旋转,加料篮用于在制作牛奶巧克力热饮时、放置巧克力块或其它食品添加料,其中,温控器组件7活动设置于耐热圈4侧壁的安装槽401,发热盘5由耐热圈4和支撑圈9紧固安装并连接于外壳101上;

其中,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01和驱动磁铁盘602,驱动磁铁盘602设置有主动磁铁60a;搅拌器3内设置有与主动磁铁60a磁性匹配相吸的从动磁铁30a,驱动装置6磁力驱动搅拌器3旋转。

参见图1至图4,具体地,耐热圈4为一环形构件,其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和位于耐热圈4中心且同轴设置的上部内孔402和下部内孔403,上部内孔402的内径小于下部内孔403的内径,上部内孔402向外形成侧壁部40b,下部内孔403向外形成环状基部40a,在侧壁部40b上设置有安装槽401,安装槽401上端为开口,安装槽401从耐热圈4的内侧侧壁沿耐热圈4的径向向外延伸,安装槽401的两侧面贯通侧壁部40b的内外圆、并且水平朝向耐热圈4的中心,位于安装槽4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一406和凸块二407,在凸块一406和凸块二407上分别设置有沿平行于安装槽401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404、和第二导向柱405,安装槽401的槽底向外延伸形成有支撑板408和条形槽409。

本实施例的安装槽401的截面形状为u型,但并不限定为u型,其截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相应地,温控器组件7的保护外套704的外圆侧壁7048形状与安装槽401的截面形状匹配并形成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耐热圈4由耐高温的pps(polyphenylenesulphide,聚苯硫醚)制成,也可采用其它耐高温材料。

参加图3至图7,温控器组件7包括由温控器701、磁铁702、导热内套703,保护外套704和轴向定位件705组成;其中,温控器701为ntc热敏电阻,磁铁702为耐高温的钕铁硼磁铁,本实施例磁铁702为环形磁铁,也可以是磁铁块或其它形状。

具体地,保护外套704的中心设置有水平方向同轴且相互贯通的前端孔7041和后端孔7042,后端孔7042内壁上凸设有定位块7043,在后端孔7042的后部外壁上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有用于触发启动或者断开微动开关10的启动臂7044,位于后端孔7042的后部外壁且与启动臂7044呈90度方向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垂直于后端孔7042的两个支板7045,两个支板7045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7046、第二导向孔7047,第一导向孔7046的中心轴线、第二导向孔7047的中心轴线与前端孔7041和后端孔7042的中心连接线相互平行;本实施例的保护外套704由隔热和耐高温的材料pps制成,也可采用其它耐高温材料。

具体地,导热内套703具有中孔7031,中孔7031具有开口端7032和封闭端7033,封闭端7033的外侧面形成有感温部7034,感温部7034与容器杯2的下端外壁轮廓匹配以探测温度,导热内套703外壁的中部设有台肩7035,台肩7035上设有定位槽7036,定位槽7036与保护外套704内的定位块7043配合定位,以使感温部7034与容器杯2的下端外壁轮廓匹配;本实施例的导热内套703由铝材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导热材料。

具体地,轴向定位件705具有中心通孔7051和外圆柱壁7052,位于外圆柱壁7052的一端、向外凸设有垂直于外圆柱壁7052的连接板7053,连接板7053上设有连接过孔7054。

具体地,温控器组件7的装配过程是,ntc热敏电阻温控器设置在中孔7031内并抵靠在封闭端7033、用耐高温环氧树脂706固定,环形磁铁套设在导热内套703的封闭端7033一侧的外圆上、并且抵靠于台肩7035端面,导热内套703和环形磁铁一同套设在保护外套704内,环形磁铁抵靠于前端孔7041的内端面和台肩7035之间,定位块7043与定位槽7036匹配定位,感温部7034外露出保护外套704前端孔7041的外端面,使感温部7034与容器杯2下端外侧壁的轮廓面吻合匹配、以探测容器杯2的温度;轴向定位件705的外圆柱壁7052伸入保护外套704的后端孔7042内轴向定位导热内套703的台肩7035,通过紧固件将连接过孔7054与保护外套704紧固连接,组成温控器组件7。

参见图1至图7,温控器组件7的保护外套704与安装槽401滑动连接,安装槽401的支撑板408用于支撑保护外套704的外圆侧壁7048,安装槽401的条形槽409用于避让启动臂7044,第一导向孔7046和第二导向孔7047活动导向连接在第一导向柱404和第二导向柱405上、以保持保护外套704在安装槽401内滑动,第一导向柱404和第二导向柱405上分别活动套设有弹性构件8的压缩弹簧,通过紧固件连接于第一导向柱404和第二导向柱405的端面内孔,使支板7045后端轴向限位,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地,温控器组件7的工作过程是:当容器杯2放置在发热盘5上时,通过磁铁702对容器杯2下部外侧壁产生的磁性吸力作用,该磁性吸力带动温控器组件7的保护外套704的外圆柱7048在安装槽401内向容器杯2的下端滑动,使感温部7034抵靠并贴紧在容器杯2下部外侧壁上以探测容器杯2的温度,同时,启动臂7044触发启动微动10开关,发热盘5和驱动装置6接通电源,牛奶饮料搅拌机100处于工作状态;当容器杯2离开发热盘5时,弹性构件8的压缩弹簧向外推顶温控器组件7,使温控器组件7在安装槽401内向外滑动,从而使感温部7034离开发热盘5的外边缘、并且退缩隐藏在安装槽401内,同时,启动臂7044离开微动开关10,使微动开关10断开,牛奶饮料搅拌机100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温控器组件7不与发热盘5接触,感温部7034离开发热盘5的外边缘加热区,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发热盘5的温度对温控器701的感温部7034的干扰和影响,保持测温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构件8的压缩弹簧对温控器组件7的弹性复位力小于磁铁702对容器杯2下端侧壁的磁性吸力,以确保温控器701依靠该磁性吸力可靠地贴靠在容器杯2的下端测温。

参见图1至图3,支撑圈9和耐热圈4安装固定发热盘5、并连接于外壳101上,支撑圈9上还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6、微动开关10、电子控制板11、防干烧温控器12;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01和固定于电机601输出轴上的驱动磁铁盘602,驱动磁铁盘602磁力驱动搅拌器3旋转,驱动磁铁盘602内设有主动磁铁60a;电机601、发热盘5、防干烧温控器12、温控器组件7、微动开关10、按键开关组件17与电子控制板11电连接。

具体地,支撑圈9上设置有外壁部90b、底板部90a、顶块902,顶块902用于支撑发热盘5的下端面,本实施例的支撑圈由耐高温的材料pps或尼龙加玻璃纤维制成,也可用其它耐高温材料。

参见图8,容器杯2的内底面中心设置有凹位201,凹位201中心固定设置有安装轴202,安装轴202的顶端为球面,搅拌器3的中心定位孔301转动支撑在安装轴202上,中心定位孔301的顶面设置有耐磨件302,搅拌器3内设置有与主动磁铁盘60a磁性匹配的从动磁铁30a,容器杯2的外底面设置有导热板16,本实施例的导热板16为铝板,也可采用其它导热材料。

本实施例的容器杯2由食品级不锈钢304拉伸加工成型,在拉伸加工过程中,容器杯2侧壁会产生并保持一定的磁性,该磁性与磁铁702构成磁吸力作用;同时,在容器杯2蒸汽清洗消毒过程中,该磁性也不会减弱或消失,因不锈钢中磁性材质铁的居里点温度远远高于蒸汽清洗的温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容器杯2为玻璃杯,玻璃杯的底部为开口,其开口底部固定连接具有磁性材质的金属底部,金属底部的侧壁具有磁性,该侧壁的磁性适应于与温控器组件7内的磁铁702产生磁性吸力作用。

参见图9和图10,发热盘5的加热面501a上设置有多圈同心细纹504,以提升对容器杯2的加热效率;发热盘5包括由铝板501和发热管502焊接构成,所述铝板501具有位于其下表面中央的中心盲孔503。

参见图11,加料篮13由提拿轴1301和篮体1302固定连接构成,篮体1302为球面或锥形,篮体1302上设置有若干通槽1303,篮体1302位于搅拌器3的外围周边,篮体1302的下部外侧设置有环形翻边部1304,环形翻边部1304与篮体1302之间连接形成环形区域1305,环形区域1305用于放置巧克力块或其它速溶添加食品,环形区域1305的底壁设有若干通孔1036,底壁下面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脚1037。

具体地,加料篮13活动设置在容器杯2的内底面上,并罩设于搅拌器3的外侧周边,加料篮只是在制作牛奶巧克力热饮时才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温控器组件7滑动连接于安装槽401,温控器组件7不与发热盘5直接接触,保护外套704进一步隔离发热盘5的余热,发热盘5上无容器杯2状态时,感温部7034离开发热盘5的外边缘、隐藏在安装槽401内,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感温部7034受发热盘5余热的干扰,在连续加热搅拌牛奶时,保持温控器701测温的准确度,同时发热盘上没有温控器安装孔和微动开关启动杆的穿孔,避免孔位进水导致电气件短路的隐患,也提升了发热盘5的美观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原理相同,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弹性构件8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连接在外壳101内壁的连接柱1011与温控器组件7的挂扣孔7049之间。

参见图12,外壳101上部内壁设有连接柱1011,弹性构件8的拉伸弹簧一端连接紧固在连接柱1011上;

参见图4,保护外套704的支板7045的外侧设置有挂扣板7050,在挂扣板7050上设置有挂扣孔7049,弹性构件8的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挂扣孔7049;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构件8的拉伸弹簧对温控器组件7的弹性复位力小于磁铁702对容器杯2下端侧壁的磁性吸力,使温控器702依靠磁性吸力能可靠地紧贴在容器杯2的下端测温。

具体地,当容器杯2离开发热盘5时,弹性构件8的拉伸弹簧的复位拉力使温控器组件7向外滑动,使温控器701的感温部7034离开发热盘5的外边缘、并且隐藏在安装槽401内,以避免感温部7034受到发热盘5余热的炙烤影响,以保持连续加热搅拌牛奶的多个循环中、温控器701测温的精准度。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原理相同,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弹性构件8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连接在支撑圈9的安装柱903与温控器组件7的挂扣孔7049之间。

参见图13和图4,支撑圈9上设置有安装柱903,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固定于安装柱903,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挂扣孔7049;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构件8的拉伸弹簧对温控器组件7的弹性复位拉力小于磁铁702对容器杯2下端侧壁的磁性吸力,使温控器702依靠磁性吸力能可靠地紧贴在容器杯2的下端测温。

具体地,当容器杯2离开发热盘5时,弹性构件8的拉伸弹簧的复位拉力使温控器组件7向外滑动,使感温部7034离开发热盘5的外边缘、并且隐藏在安装槽401内,以避免感温部7034受到发热盘5余热的炙烤影响,以保持连续加热搅拌牛奶时的测温精准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原理相同,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发热盘5,发热盘5的中央部开设有相互贯通的上部孔506和下部孔507,五金盖505固定连接于上部孔506内。

参见图14,发热盘5包括由铝板501和发热管502焊接构成,所述铝板501的加热面设置有用于提高对所述容器杯2加热效率的同心细纹504;

铝板501的中央部开设有相互贯通的上部孔506和下部孔507,五金盖505固定于上端孔506内并用耐高温胶密封,五金盖505的上表面与铝板501的加热面501a齐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