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办公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1175发布日期:2018-11-14 01:3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办公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办公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办公领域中,办公桌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一般的办公室内会摆放多张办公桌,以供办公人员使用。然而,一般的办公室的办公桌是统一采购的,其高度都是相同的,也是固定的,高度不能调节,对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而言,有的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升降式办公设备。

一种升降式办公设备,包括支撑框架与多个办公台面,所述支撑框架上凸设有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区隔出多个办公卡位,所述多个办公台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办公卡位中,所述挡板上凸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办公台面可升降地配合于所述升降导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横截面为十字形,所述多个挡板凸设于所述底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挡板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挡板区隔出四个所述办公卡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四个挡板凸设于所述底架的顶部,所述办公台面的相邻两侧分别滑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板的升降导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挡板上凸设有两组所述升降导轨,两组所述升降导轨分别凸设于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升降导轨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地面垂直,所述办公台面的每侧边缘凹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两个升降导轨分别凸设于对应的滑动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定位插条,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插设孔,所述定位插条的相对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相互对应的插设孔中,以支撑所述办公台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插条的圆柱形,所述定位插条的中部凸设有平板支撑部,所述平板支撑部支撑所述办公台面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设孔邻近对应的挡板的边缘部位,所述插设孔为圆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办公台面的底部设置有收容箱,所述收容箱内形成有收容空腔。

所述升降式办公设备在使用时,可以将电脑或者文具等放置于所述办公台面上,对于不同身高的人,需要调整所述办公台面的高度时,通过拉动所述办公台面,使得所述办公台面相对所述升降导轨滑动,从而调整所述办公台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升降式办公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升降式办公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办公台面以及导风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办公设备。例如,所述升降式办公设备包括支撑框架与多个办公台面,所述支撑框架上凸设有多个挡板。例如,所述多个挡板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区隔出多个办公卡位,所述多个办公台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办公卡位中。例如,所述挡板上凸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办公台面可升降地配合于所述升降导轨上。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升降式办公设备100,包括支撑框架10与多个办公台面30,所述支撑框架上凸设有多个挡板15,所述多个挡板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区隔出多个办公卡位25,所述多个办公台面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办公卡位中,所述挡板上凸设有升降导轨18,所述办公台面可升降地配合于所述升降导轨上。

例如,所述升降式办公设备在使用时,可以将电脑或者文具等放置于所述办公台面上,对于不同身高的人,需要调整所述办公台面的高度时,通过拉动所述办公台面,使得所述办公台面相对所述升降导轨滑动,从而调整所述办公台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例如,为了便于所述办公台面的升降,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底架14,所述底架的横截面为十字形,所述多个挡板凸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多个挡板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挡板区隔出四个所述办公卡位。所述四个挡板凸设于所述底架的顶部,所述办公台面的相邻两侧分别滑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板的升降导轨上。每个所述挡板上凸设有两组所述升降导轨,两组所述升降导轨分别凸设于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每组所述升降导轨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地面垂直,所述办公台面的每侧边缘凹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两个升降导轨分别凸设于对应的滑动槽内。例如,所述办公台面通过所述升降导轨与所述滑动槽,能够顺利地于所述支撑框架升降。

例如,为了便于定位所述办公台面,所述升降式办公设备还包括定位插条19,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插设孔,所述定位插条的相对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相互对应的插设孔中,以支撑所述办公台面。所述定位插条的圆柱形,所述定位插条的中部凸设有平板支撑部(图未示),所述平板支撑部支撑所述办公台面的底部。所述插设孔邻近对应的挡板的边缘部位,所述插设孔为圆形孔。所述办公台面的底部设置有收容箱17,所述收容箱内形成有收容空腔。通过于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插设孔,通过将所述定位插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插设孔中,进而通过所述定位插条支撑所述办公台面。而所述平板支撑部则使得所述办公台面能够较为稳定地支撑起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插条为矩形柱状。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在炎热的夏天时,为了便于使用者在较为舒适的温度下办公,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升降式办公设备还包括导风组件40,所述导风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办公台面上,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吹风体41与风泵42,所述风泵设置于墙壁上并通过软管与所述吹风体连通,所述吹风体包括壳体4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多个调风板413,所述壳体为长条形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导风槽415,所述多个调风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多个调风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风槽内,每个所述调风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导风槽的相对两端转动连接。通过改变所述多个调风板的旋转角度,可以改变所述导风槽的吹出的气流方向,以吹向使用者。

在办公过程中,办公人员有时候会靠在椅背上休息,此时所述吹风体会变得距离办公人员较远,为了便于使吹风体移动位置以靠近使用者,所述办公台面的边缘凸设导轨条45,所述吹风体的壳体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条上,通过使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导轨条滑动,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吹风体的位置,进而使得所述吹风体更为靠近使用者,从而方便吹风和乘凉。而为了便于放置使用者的手机,所述导轨条的一侧还凹设有收容狭槽452,所述收容狭槽用于夹设手机,使用者可以将手机放置于所述收容狭槽内。所述收容狭槽沿所述办公台面的宽度方向延伸。例如,所述壳体的底部凸设有滑条453,所述导轨条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从而能够使得所述吹风体沿所述滑槽滑动,进而调整所述吹风体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例如,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收容狭槽的宽度,所述滑槽与所述收容狭槽相互平行设置。例如,为了便于竖直放置手机,所述导轨条上开设有放置槽451,所述放置槽与所述滑槽垂直相通,所述放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放置槽的相对两端分别贯通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壁。例如,所述放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办公台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便于使用者比对手机与电脑中的内容的差异,或者将手机中的内容复制至电脑中。例如,所述放置槽用于收容并定位手机的底部,使得所述手机竖向置放,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手机能够以较好的角度播放视频或者展示图片。

例如,为了保护好所述手机,所述收容狭槽的相对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夹设条454,所述夹设条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收容狭槽内滑动地放置有擦除夹套455,所述擦除夹套的开口朝上,所述擦除夹套的顶部抵持于所述两个夹设条的底部,因此可以将手机放置于所述擦除夹套的开口内,以使得所述擦除夹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手机上,当将所述手机拔出时,所述擦除夹套受到所述两个夹设条的阻碍,并不能移出,从而方便所述手机的置入和取出。例如,所述擦除夹套的底部边缘设置有除尘层,所述除尘层用于除去电脑显示屏上的灰尘和污点。通过沿所述收容狭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手机,可以带动所述擦除夹套从所述收容狭槽的端部移出,进而可以利用所述手机带动所述擦除夹套擦除屏幕上的灰尘,通过所述手机,方便了握持所述擦除夹套,进而方便了除去电脑上的灰尘。例如,所述收容狭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用于摩擦所述除尘层,从而使得所述除尘层上的灰尘掉落,所述吹风体能够将所述收容狭槽底面上的灰尘吹出,吹送至地面上,从而保持所述收容狭槽内的干净,因此在移出或者置入所述擦除夹套时,所述擦除夹套上的除尘层能够通过与所述摩擦层的相互接触,保持在较为干净的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