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器和烹调器温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1659发布日期:2019-01-18 23:3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烹调器和烹调器温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调器和烹调器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切割锅具产生涡旋电流,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锅具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电磁炉由于加热方便快捷,且没有明火等优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烹饪器具。

目前,电磁炉一般都有烧水、煮粥、煲汤等功能,精确控温可以使电磁炉更好的实现这些功能,避免电磁炉出现溢锅、干烧等现象。为了实现精确控温,现有的电磁炉一般都在电磁炉的面板下设置测温组件来采集面板上放置的锅具底部的温度,根据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调节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进而控制锅具的温度。

但是,上述这种控温方式,测温组件隔着面板测量锅具的温度,因而测温滞后且误差较大,影响电磁炉的温控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烹调器和烹调器温控方法,用于提高电磁炉的温控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烹调器,包括电磁炉和锅具,电磁炉内具有电磁炉控制板,锅具包括锅身和手柄,锅具还包括测温组件,手柄中设置有手柄控制板;

锅身的底部径向开设有测温孔,测温组件的一端插入测温孔中,测温组件的另一端与手柄控制板电连接;

手柄控制板用于采集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电磁炉控制板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通过在手柄中设置手柄控制板,在锅身的底部开设测温孔,将测温组件的一端插入测温孔中,另一端与手柄控制板电连接,从而测温组件可以直接测量锅身底部的温度,相比现有的测温组件隔着电磁炉的面板测量锅具,其测得的温度实时性和准确度都大大提高,进而,通过手柄控制板将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后,电磁炉控制板根据该温度信号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也随之提高。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锅身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测温组件的凹槽,凹槽的底侧与测温孔连通,凹槽的顶侧位于锅身的手柄安装区域内。

通过在锅身的外侧壁开设的凹槽,可以隐藏测温组件,提高锅具的美观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测温组件的外部覆盖有装饰条。

通过在测温组件的外部覆盖装饰条,可以遮挡测温组件,提高锅具的美观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装饰条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包裹测温组件的挡边。

通过在装饰条的两侧设置挡边,可以起到防干扰作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装饰条的顶端位于锅身的手柄安装区域内,并开设有用于避让测温组件的避让槽。

装饰条的顶端位于锅身的手柄安装区域内,可以方便装饰条的安装,同时也可以节省用于固定装饰条的连接件,降低成本;通过在装饰条的顶端开设避让槽,可以起到避让和固定测温组件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手柄朝向锅身的一端设置有中空的手柄座,手柄通过手柄座固定在锅身上。

通过在手柄与锅身之间设置手柄座,可以方便手柄与锅身之间的固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手柄靠近锅身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手柄控制板的凹腔,凹腔的顶部和朝向锅身的一侧开口,凹腔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有手柄盖。

通过在手柄上开设凹腔,在凹腔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手柄盖,可以方便手柄控制板的安装固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板上设置有按键和指示灯。

通过在控制板上设置按键和指示灯,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烹调功能,并实现提醒用户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烹调器温控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烹调器,方法包括:

接收手柄控制板发送的温度信号,温度信号是手柄控制板从位于锅身底部的测温组件采集得到的;

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相比现有的测温组件隔着电磁炉的面板测量锅具的温度,位于锅身底部的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信号的实时性和准确度都大大提高,因而,电磁炉控制板通过接收手柄控制板发送的位于锅身底部的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信号,根据该温度信号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也随之提高。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接收手柄控制板发送的温度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

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具体包括:

根据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通过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电磁炉控制板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烹调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工作模式指令包括:无油烟模式指令,根据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具体包括:

当工作模式指令为无油烟模式指令时,在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下菜;

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降低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至第一预设功率;

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提高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至第二预设功率;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发出提示信息之后,并在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二预设温度之前,方法还包括:

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上升时,降低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降低时,提高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70℃~190℃,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90℃~210℃,第一预设功率的范围为300w~800w,第二预设功率的范围为400w~1000w。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工作模式指令包括:爆炒模式指令,根据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具体包括:

当工作模式指令为爆炒模式指令时,控制电磁炉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

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三预设温度时,降低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至第三预设功率;

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炉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

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50℃~270℃,第四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250℃,第三预设功率的范围为300w~800w。

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锅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锅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锅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手柄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装饰条的俯视图;

图9为图7中装饰条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调器温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烹调器温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磁炉加热功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磁炉加热功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炉;2-锅具;

11-电磁炉控制板;12-面板;

13-外壳;14-线圈盘;

15-电源板;16-电磁炉测温组件;

21-锅身;22-手柄;

23-测温组件;24-手柄控制板;

25-装饰条;26-手柄座;

27-手柄盖;28-电池;

211-测温孔;212-凹槽;

221-凹腔;

241-按键;242-指示灯;

251-挡边;252-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锅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锅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锅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手柄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装饰条的俯视图,图9为图7中装饰条的侧视图。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包括电磁炉1和锅具2,电磁炉1内具有电磁炉控制板11,锅具2包括锅身21和手柄22,锅具2还包括测温组件23,手柄22中设置有手柄控制板24;锅身21的底部径向开设有测温孔211,测温组件23的一端插入测温孔211中,测温组件23的另一端与手柄控制板24电连接;手柄控制板24用于采集测温组件23测得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11;电磁炉控制板11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

具体的,测温组件23主要包括测温元件和与测温元件电连接的连接线,测温元件通过连接线连接至手柄控制板24。测温元件具体可以是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等。测温组件23还可以包括套设在测温元件与连接线外部的保护套,该保护套为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铝、铜等。

测温孔211开设在锅身21底部靠近手柄22的一侧,测温孔211的开口位于锅身21底部的外侧,且朝向手柄22;其尺寸可以根据测温组件23中测温元件的尺寸确定。

为了放置手柄控制板24,手柄22上靠近锅身21的一端可以开设用于容纳手柄控制板24的凹腔221,凹腔221朝向锅身21的一侧开口,手柄控制板24位于凹腔221内,测温组件23中的连接线可以通过凹腔221朝向锅身21一侧的开口连接至手柄控制板24。另外,为了便于手柄控制板24的安装固定,凹腔221的顶部也可以开口,凹腔221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手柄盖27。在具体实现时,凹腔221的大小与手柄控制板24的大小匹配,手柄22、手柄控制板24和手柄盖27上可以对应开设螺孔,通过穿设在螺孔中的螺钉将手柄22、手柄控制板24和手柄盖27固定连接在一起。

手柄控制板24可以采集测温组件23测得的温度信号;并且,手柄控制板24上集成有无线发射模块,可以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1中的电磁炉控制板11;电磁炉控制板11上集成有无线接收模块,可以接收手柄控制板24发送的温度信号。

手柄控制板24可以以一定的采样频率采集测温组件23测得的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实时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11;电磁炉控制板11可以根据该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例如:在锅具2温度(即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偏低时,提升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在锅具2温度偏高时,降低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另外,电磁炉控制板11具体通过控制电磁炉1中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实现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

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23位于锅身21底部的测温孔211中,直接测量锅身21底部的温度,相比现有的测温组件隔着电磁炉的面板测量锅具2,测得的温度实时性和准确度都大大提高,因而,通过手柄控制板24将测温组件23测得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11后,电磁炉控制板11根据该温度信号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也随之提高。

为了方便手柄22与锅身21之间的固定,手柄22朝向锅身21的一端可以设置中空的手柄座26,手柄22通过手柄座26固定在锅身21上。

在具体实现时,手柄座26和手柄22的连接面上可以对应开设螺孔,通过穿设在螺孔中的螺钉将手柄座26和手柄22固定在一起。手柄座26朝向锅身21的一端可以向外延伸一翻边,在翻边和锅身21上对应开设螺孔,通过穿设在螺孔中的螺钉将手柄座26和锅身21固定在一起。

为了隐藏测温组件23,提高锅具2的美观度,可以在锅身21的外侧壁开设用于容纳测温组件23的凹槽212,凹槽212的底侧与测温孔211连通,凹槽212的顶侧位于锅身21的手柄安装区域内。

凹槽212具体为长条状,从锅身21的外侧壁底端沿锅身21的外侧壁向锅身21的顶端延伸;凹槽212的底侧(即凹槽212上靠近锅身21底部的一侧)具有开口,与测温孔211的孔口相接,测温组件23位于测温孔211外的部分可以沿凹槽212向上延伸;凹槽212的顶侧(即凹槽212上远离锅身21底部的一侧)正对手柄22的凹腔221朝向锅身21一侧的开口,测温组件23延伸至凹槽212的顶侧处时,可以穿过中空的手柄座26后再穿过凹腔221朝向锅身21一侧的开口连接至手柄控制板24。

为了提高锅具2的美观度,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23的外部可以覆盖装饰条25。

在具体实现时,装饰条25可以贴设在锅身21的外侧壁上,装饰条25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与凹槽212的形状和尺寸匹配,装饰条25具体盖设在凹槽212的槽口处,遮挡位于凹槽212中的测温组件23。

另外,为了起到防干扰作用,装饰条25的两侧可以设置用于包裹测温组件23的挡边251,以防止测温组件23与其他器件之前相互干扰。

其中,挡边251的宽度可以与凹槽212的深度相匹配。装饰条25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例如:不锈钢、铝或铜等,以提高装饰条25的抗干扰性。

为了方便装饰条25的安装,本实施例中,装饰条25的顶端可以位于锅身21的手柄安装区域内,这样装饰条25就可以通过手柄座26压设在锅身21的外壁上,方便了装饰条25的安装,同时也可以节省用于固定装饰条25的连接件,降低成本。

在具体实现时,装饰条25的长度可以与凹槽212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的,为了避让和固定测温组件23,装饰条25的顶端可以开设用于避让测温组件23的避让槽252。

测温组件23沿着凹槽212与装饰条25形成的通道延伸至装饰条25的顶端后,可以穿过装饰条25上的避让槽252连接至手柄控制板24;避让槽252在避让测温组件23的同时,两侧的槽壁也对测温组件23起到了限位固定作用。

为了给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烹调功能,本实施例中,控制板上可以设置按键241,用户可以通过按键241选择不同的烹调功能,例如:无油烟、爆炒等,电磁炉1在不同的烹调功能下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另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控制板上还可以设置指示灯242,通过指示灯242实现提醒用户的作用。

以按键241对应的烹调功能包括无油烟和爆炒为例,控制板上可以设置一个按键241,按键241被摁压下去时为无油烟功能,按键241复位时为爆炒功能;当然,控制板上可以设置两个按键241,分别用于实现油烟和爆炒的开关。手柄控制板24可以在与电磁炉控制板11通信时,控制指示灯242常亮或闪烁;在未与电磁炉控制板11通信时,控制指示灯242关闭。

在具体实现时,手柄盖27上与按键241和指示灯242对应的部分开设通孔,以供按键241和指示灯242穿过。

本实施例中,手柄22的凹腔221中还可以设置电池28,来为手柄控制板24供电。电磁炉1包括面板12和外壳13,电磁炉控制板11位于面板12与外壳13围成的空腔中;空腔中还设置有线圈盘14、电源板15等其他器件。

面板12的下方还可以设置电磁炉测温组件16,当上述锅具2使用时,电磁炉1可以根据锅具2中的测温组件23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当上述锅具2未使用时,电磁炉1可以根据电磁炉1中的电磁炉测温组件16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通过在手柄中设置手柄控制板,在锅身的底部开设测温孔,将测温组件的一端插入测温孔中,另一端与手柄控制板电连接,从而测温组件可以直接测量锅身底部的温度,相比现有的测温组件隔着电磁炉的面板测量锅具,其测得的温度实时性和准确度都大大提高,进而,通过手柄控制板将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后,电磁炉控制板根据该温度信号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也随之提高。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调器温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烹调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手柄控制板发送的温度信号。

具体的,电磁炉控制板11接收手柄控制板24发送的温度信号,该温度信号是手柄控制板24从位于锅身21底部的测温组件23采集得到的。手柄控制板24上集成有无线发射模块,可以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1中的电磁炉控制板11;电磁炉控制板11上集成有无线接收模块,可以接收手柄控制板24发送的温度信号。手柄控制板24可以以预设的采样频率采集测温组件23测得的温度信号,将温度信号实时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11。

s102、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电磁炉控制板11接收到手柄控制板24发送的温度信号后,可以根据该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例如:在锅具2温度(即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偏低时,提升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在锅具2温度偏高时,降低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温控方法,手柄控制板将位于锅身底部的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信号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相比现有的测温组件隔着电磁炉的面板测量锅具,该温度信号的实时性和准确度都大大提高,因而,电磁炉控制板根据该温度信号进行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也随之提高。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烹调器温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图10所述实施例的优化,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

具体的,用户在使用电磁炉1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无油烟模式、爆炒模式、炖煮模式等,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的加热方式不同。在具体实现时,工作模式选择按键241可以设置在电磁炉1上,也可以设置在锅具2的手柄22上;当工作模式选择按键241设置在锅具2的手柄22上时,手柄控制板24可以将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发送给电磁炉控制板11。

s202、接收手柄控制板发送的温度信号。

本步骤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上述步骤s101,此处不再赘述。

s203、根据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电磁炉控制板11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可以确定对应的加热方式,然后根据温度信号确定锅具2当前的温度,进而控制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

下面以工作模式包括无油烟模式和爆炒模式,即工作模式指令包括无油烟模式指令和爆炒模式指令为例,详细说明电磁炉1的工作原理: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磁炉加热功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步骤s203根据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当工作模式指令为无油烟模式指令时,在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下菜。

具体的,当工作模式为无油烟模式时,锅具2的温度不能过高,以避免产生大量油烟。电磁炉控制板11可以在锅具2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第一预设温度)时,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下菜,以避免锅具2温度过高。

其中,该提示信息可以通过蜂鸣器或指示灯242发出,例如:在锅具2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蜂鸣器以一定频率鸣叫或控制指示灯242闪烁。

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可以为170℃~190℃,优选的,可以选择180℃,锅具2达到此温度时下菜较佳。

电磁炉控制板11可以在电磁炉1刚开始加热时,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以使锅具2的温度快速上升至第一预设温度;然后,电磁炉控制板11可以逐渐降低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并根据锅内温度的变化调整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具体的,可以在锅内温度上升时,即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上升时,降低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在锅内温度下降时,即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降低时,提高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以使锅内的温度逐渐缓慢上升,避免温度上升过快而超过产生油烟的温度。

s302、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降低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至第一预设功率。

当锅内的温度达到产生油烟的阈值温度时,即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电磁炉控制板11降低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至一预设功率(第一预设功率),使锅内的温度保持恒定,避免产生大量油烟。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可以为190℃~210℃,优选的,可以为210℃,此温度下,锅具2产生的油烟很小。第一预设功率的范围可以为300w~800w,优选的,可以为550w,锅具2在此加热功率下温度基本恒定。

s303、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提高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至第二预设功率。

锅内的温度可能随着用户加水或其他操作而降温,为了保持锅内的温度,电磁炉控制板11在检测到锅内的温度降低时,即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提高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具体可以提高至一预设的功率(即第二预设功率)。

其中,该第二预设功率的范围可以为400w~1000w,优选的,可以为650w,以免锅内的温度由于加热功率过大上升过快而超过第二预设温度。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磁炉加热功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步骤s203根据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当工作模式指令为爆炒模式指令时,控制电磁炉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

具体的,当工作模式为爆炒模式时,锅内的温度应保持在较高的温度。电磁炉控制板11可以在电磁炉1刚开始加热时,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以使锅具2的温度快速上升。

s402、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三预设温度时,降低电磁炉的加热功率至第三预设功率。

当锅内的温度达到爆炒所需的温度时,即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达到第三预设温度时,电磁炉控制板11降低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至一预设功率(第三预设功率),使锅内的温度保持恒定,避免温度太高而发生糊锅现象。

其中,该第三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可以为250℃~270℃,优选的,可以为260℃,以实现较佳的爆炒效果。第三预设功率的范围可以为300w~800w,优选的,可以为550w,锅具2在此加热功率下温度基本恒定。

s403、当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炉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

锅内的温度可能随着用户加水或其他操作而降温,为了保持锅内的温度,电磁炉控制板11在检测到锅内的温度降低较多时,即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提高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具体可以控制电磁炉1以最大加热功率加热,以使锅内的温度快速上升至第三预设温度。

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的温度范围可以为230℃~250℃,优选的,可以为240℃,电磁炉控制板11在锅内的温度低于240℃时,及时提高电磁炉1的加热功率,可以避免锅内温度降低过多而导致锅内温度长时间处于较低温度下,进而影响爆炒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温控方法,电磁炉控制板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指令和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烹调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