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式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1639发布日期:2019-01-18 23:37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体式火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老百姓生活富裕,家家喜欢吃火锅,可以边吃边热,吃很长时间都不会冷掉,很是不错,但也有缺点,例如它必须是在别的锅内先将肉、菜、骨要基本煮熟,然后才倒入火锅内,再加火碳加热,并开始添加煮料,因此,有必要提出将火锅可以直接架于光波炉等上煮熟肉菜骨主料,待即将开饭时,将火锅直接抬于桌上加火碳从而继续保持热量的新方案,使老百姓使用火锅极其好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可以直接将火锅架于光波炉等上煮熟主料,又临吃时加大碳继续保持热量的新型火锅。

发明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把现有火锅改装成既可以架于光波炉等上,又可其火冲管内添加火碳继续保持热量的新型火锅,它包括火冲、锅盖、通底有门式葫芦型底锅组成,现有火锅由锅盖和底锅组成,其中锅盖中心设为孔,底锅为圆肚式环形锅,圆肚底锅中心为圆空环,将火冲管的下腰位以垂直上下地无缝焊接于底锅中心的圆空环内,火冲管的上端与锅盖中心所设孔穿过而形成锅盖,圆管的下节管底部封口,正面设有门孔,以便掏出碳灰,火冲管的腰部内设有多点小孔,以便碳灰从此处掉落,现把它改装成锅盖中心仍设有孔,底锅形状为葫芦型,其葫芦的上半身设为圆肚型腰,下半身为一节直圆管,与上半身连体,其圆积比圆肚腰围少,底口封闭,管下面的正前位设有一门孔,尔后将一火冲管以垂直向上地将底部密封地焊接底锅中心,把火冲管下段的出灰壳口对准底锅下段正前所设的门孔符合后沿边以无缝焊接,火冲管高度略高于底锅及锅盖,它通过火冲管内加碳增热后,锅内汤水沸腾相当,它通过在火锅内装上水、肉、骨主料先放于光波炉等上将主料煮熟,待开饭时将锅抬放于饭桌上,火冲内添加火碳保持热水,并开始添加辅料正式就餐。

所述底锅其特征形状为葫芦型,上半节为圆肚腰形,上半节为孤斜线或直线的圆空管,其圆经比圆肚腰稍少,管底封密,空管的正前位设有门孔,以便火冲管下段正前门的出灰壳口对准该门孔,圆肚腰的两边设有拉手,以便将锅用手抬到饭桌上。

所述火冲管其特征管身稍高于底锅的高度,管的下半段位内管内设有掉灰网罩,管下段位至底面的正前位设为门孔,将一出灰管壳内端口无缝焊接于底锅底正前位的该门孔上,以便火冲管内从灰网罩内掉下灰时经该门孔通过出灰管壳将灰搁于底锅身外,并使出灰壳与底锅内环完全隔开,从而底锅汤水不会渗漏于出灰壳内,所述出灰管壳为一节其前面为空的方体空管,火冲管底位背部与底锅后身用挡板焊接连接,以便火冲管在底锅内固定稳定,所述底锅底片比底锅管口稍大。

所述锅盖为圆形,中心设有圆孔,其孔圆径比火冲管管径稍大,以便火冲管向上穿其圆孔而形成锅盖,盖的两边设有拉手,以便用手将盖拿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不同和先进之处:

现有的火锅必需先在别的锅中将肉骨等主料先煮熟尔后再倒入火锅中,在火冲管中添加火碳加热,再加辅料,才能就餐,而本发明却可以将肉骨等这些主料一次性放入锅内,将锅架于光波炉上基本煮熟,尔后将锅抬起放于饭桌上,再火冲内添加碳后,锅内可开始加辅料,便可正式就餐,极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图

图2为火冲管在底锅圆空管内院的直立示图

图3为火冲管在底锅底片上的直立示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连体性火锅其特征底锅(11)为葫芦形,上部为圆肚腰(2)下部为稍为弧线的圆空管(4),底部为密封口,圆肚腰(2)两边设有拉手(10),圆空管(4)底正前位设有门孔(5),底锅(11)内院中心以无缝焊接有一垂直向上的火冲管(1),管内腰部设有碳灰网罩(3),管底正前位设有门孔(5),该门孔(5)上无缝焊接有出灰管壳(12),管壳(12)的外端与底锅底正前门孔(13)无缝焊接,出灰管壳(12)两底边与其下底锅(11)底部(6)以无缝焊接,火冲管(1)底部与底锅(11)底部(6)无缝焊接,所述锅盖(9)中心设有圆孔(8),盖的两边设有拉手(7),火冲管(1)下端背部与底锅内环用一档板(13)焊接相连。

实施例:我们在底锅(11)装入肉骨与主料,将锅架于光波炉上,煮熟后将锅抬放于饭桌上,在火冲管(1)内添加火碳,并用手抓住锅盖(9)上拉手(7)将盖(9)经圆孔(8)往下穿火冲管(1)盖到底锅(11)口,火冲管(1)产生烟灰时,灰从管内网罩(3)往下掉于其下出灰管壳(12)内,尔后用一搁勺将灰从管壳(12)内掏于底锅壳身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连体式火锅其特征它是将现有火锅改装成既可以将整锅直接架于光波炉等上,又可以在火冲管内加火碳加热的新型火锅。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志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