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9204发布日期:2018-12-01 00:0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电饭锅主要是用来煮饭的日常厨房电器,电饭锅是无火煮食,相对于明火煮食更加安全。随着电饭锅的功能增多,除了基本的煮饭外,也包括煲粥、炖汤、蒸菜与点心等。电饭锅仍不断发展,更有焗蛋糕的功能,而英国等地的则可以炸薯条。2005年,全世界的电饭锅产量在8500万,而其中中国的产量在6000万左右,其它的来自日韩等国。由于中国的电饭锅主要产地是广东,电饭锅在普通话中逐渐被粤语的电饭煲取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多数快节奏,年轻人都是早出晚归,传统的电饭锅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下班过后再进行淘米煮饭,浪费较多时间,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包括浸泡锅体和加热锅体,所述浸泡锅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锅体,所述浸泡锅体的顶部设有固定端盖,所述固定端盖的正面设有扣把,所述扣把的正下方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内侧设有智能控制芯体;

所述浸泡锅体的内部设有浸泡槽体,所述浸泡槽体的顶部设有固定座盘,所述固定座盘的顶部连接转动马达,所述固定座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搅拌轴杆,所述搅拌轴杆的外侧均匀等距分布多个搅拌杆,所述浸泡锅体的底部设有密封垫板,所述密封垫板的内侧设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密封垫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溜槽管,所述溜槽管的底部连接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加热锅体的外部设有转动盖门,所述转动盖门的左侧设有固定手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加热锅体的内部设有加热锅槽,所述加热锅槽的底部设有加热金属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加热锅体的左上侧设有出气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浸泡锅体的左侧连接送水储盒,所述浸泡锅体的右侧连接收水储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送水储盒与所述收水储盒的底端均通过通水管与所述浸泡锅体连通,所述通水管的内部设有控制阀,所述送水储盒与所述收水储盒的内部均设有微型水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智能控制芯体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定时管理模块、功能管理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无线操控模块和浸泡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与定时管理模块、功能管理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无线操控模块和浸泡控制模块均相互连通,所述定时管理模块设为可设定时间实现定时操作进行煮饭,所述无线操控模块设为可实现连通网络进行远程控制,所述智能控制芯体整体实现智能化定时进行煮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浸泡锅体,通过在浸泡锅体的内部加设了浸泡槽体,将米倒入浸泡槽体的内部,然后将浸泡锅体的送水储盒的内部加入水分,通过利用送水储盒的内部微型水泵将水注入浸泡锅体的内部,通过转动马达带动搅拌杆对米进行搅拌,搅拌过后可以通过收水储盒内部的微型水泵将水分进行回收,然后可以通过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将米倒入加热锅体,自动化完成,较为方便,免去浸泡的过程。

2.本发明设计的加热锅体,在浸泡过后的米进入加热锅槽的内部,通过加热金属板对加热锅槽进行加热,整个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智能控制芯体的中央控制模块、定时管理模块、功能管理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无线操控模块和浸泡控制模块实现自动化智能操控,更加省时方便,实用性较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的送水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的智能控制芯体原理框架示意图。

图中:浸泡锅体-1、加热锅体-2、固定端盖-3、扣把-4、控制面板-5、智能控制芯体-6、浸泡槽体-7、固定座盘-8、转动马达-9、搅拌轴杆-10、搅拌杆-11、密封垫板-12、第一电磁阀门-13、溜槽管-14,密封盖板-15,第二电磁阀-16、转动盖门-17、固定手扣-18、加热锅槽-19、加热金属板-20、出气通孔-21、送水储盒-22、收水储盒-23、通水管-24、控制阀-25、微型水泵-26、中央控制模块-27、定时管理模块-28、功能管理模块-29、温度控制模块-30、无线操控模块-31、浸泡控制模块-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包括浸泡锅体1和加热锅体2,所述浸泡锅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锅体2,所述浸泡锅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端盖3,所述固定端盖3的正面设有扣把4,所述扣把4的正下方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的内侧设有智能控制芯体6;所述浸泡锅体1的内部设有浸泡槽体7,所述浸泡槽体7的顶部设有固定座盘8,所述固定座盘8的顶部连接转动马达9,所述固定座盘8的底部转动连接搅拌轴杆10,所述搅拌轴杆10的外侧均匀等距分布多个搅拌杆11,所述浸泡锅体1的底部设有密封垫板12,所述密封垫板12的内侧设有第一电磁阀门13,所述密封垫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溜槽管14,所述溜槽管14的底部连接密封盖板15,所述密封盖板15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二电磁阀16。

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锅体2的外部设有转动盖门17,所述转动盖门17的左侧设有固定手扣18。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转动盖门17进行打开加热锅体2,便于进行取出内部的加热锅槽19,使用较为方便。

请参阅图2,所述加热锅体2的内部设有加热锅槽19,所述加热锅槽19的底部设有加热金属板20。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加热锅槽19底部的加热金属板20对其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锅体2的左上侧设有出气通孔21。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出气通孔21进行排出多余的蒸汽。

请参阅图2,所述浸泡锅体1的左侧连接送水储盒22,所述浸泡锅体1的右侧连接收水储盒23。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送水储盒22进行送入水分,同时可以利用收水储盒23可以将浸泡过后的水分进行回收,更加节约水源。

请参阅图3,所述送水储盒22与所述收水储盒23的底端均通过通水管24与所述浸泡锅体1连通,所述通水管24的内部设有控制阀25,所述送水储盒22与所述收水储盒23的内部均设有微型水泵26。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微型水泵26配合控制阀25进行送水和收水。

请参阅图4,所述智能控制芯体6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7、定时管理模块28、功能管理模块29、温度控制模块30、无线操控模块31和浸泡控制模块32,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7、定时管理模块28、功能管理模块29、温度控制模块30、无线操控模块31和浸泡控制模块32均相互连通,所述定时管理模块28设为可设定时间实现定时操作进行煮饭,所述无线操控模块31设为可实现连通网络进行远程控制,所述智能控制芯体6整体实现智能化定时进行煮饭。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智能控制芯体6进行整体智能化操控,可以进行定时操作,并且可以通过无线操控模块27实现无线操控,更加智能化。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免浸泡全自动电饭煲,在使用过程中,将米倒入浸泡槽体7的内部,然后将浸泡锅体1的送水储盒22的内部加入水分,通过利用送水储盒22的内部微型水泵26将水注入浸泡锅体1的内部,通过转动马达9带动搅拌杆11对米进行搅拌,搅拌过后可以通过收水储盒23内部的微型水泵26将水分进行回收,然后可以通过打开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6将米倒入加热锅体2,自动化完成,较为方便,免去浸泡的过程,然后浸泡过后的米进入加热锅槽19的内部,通过加热金属板20对加热锅槽19进行加热,整个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智能控制芯体6的中央控制模块27、定时管理模块28、功能管理模块29、温度控制模块30、无线操控模块31、浸泡控制模块32实现自动化智能操控,更加省时方便,实用性较强,值得推广。

本发明的浸泡锅体1、加热锅体2、固定端盖3、扣把4、控制面板5、智能控制芯体6、浸泡槽体7、固定座盘8、转动马达9、搅拌轴杆10、搅拌杆11、密封垫板12、第一电磁阀门13、溜槽管14,密封盖板15,第二电磁阀16、转动盖门17、固定手扣18、加热锅槽19、加热金属板20、出气通孔21、送水储盒22、收水储盒23、通水管24、控制阀25、微型水泵26、中央控制模块27、定时管理模块28、功能管理模块29、温度控制模块30、无线操控模块31、浸泡控制模块3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多数快节奏,年轻人都是早出晚归,传统的电饭锅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下班过后再进行淘米煮饭,浪费较多时间。该种设备通过加设浸泡锅体和加热锅体,通过利用浸泡锅体进行浸泡,再利用加热锅体进行加热,利用智能控制芯体进行智能定时操控,省时且较为方便,实用性较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