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1622发布日期:2018-12-22 08:4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

背景技术

花架,有多种形式,如用于景观园林的棚架和绿廊以及用于室内承托盆栽花卉;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给盆景花卉提供一个摆放的位置空间或给攀援植物创造一个依托生长的条件;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装饰性,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及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化环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所,或在办公室、客厅、会议室等人们总会摆上几盆花草,用于优化环境。现代花架的设计理念受到现代思潮的影响,除了具有实用性还要兼具审美性,主要体现如下一些方面:设计观、审美观、造型观、生产观、科学观。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室内花架多是一个架子上只能摆放一盆花,或者由于花架上花托相对固定,不能移动,从而也限定了花架整体的排放位置,一方面占用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室内有限的空间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根据盆景的大小不同,分别放置在花架底座上不同的位置进行摆放,提高了花架底座的空间利用率的园林工程用花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包括花架底座,花架底座为中空立体状结构,且花架底座的一侧面为开口状,花架底座侧面的开口内还活动设置有抽拉屉,花架底座的顶面垂直设置有花柱架,花柱架包括圆柱体底座,圆柱体底座的一端设置在花架底座上,圆柱体底座的另一端上活动设置有圆柱体花架,圆柱体花架包括圆柱体花架本体,圆柱体花架本体为中空圆柱体状结构,圆柱体花架本体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圆柱体底座的另一端上,圆柱体花架本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状,圆柱体花架本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杆,固定杆沿着圆柱体花架本体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固定杆为矩形状结构,且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与圆柱体花架本体的轴心线长度方向相同,固定杆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圆柱体底座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折叠杆槽,折叠杆槽内活动设置有折叠杆,花架底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花盆挂杆和花盆支撑装置,花盆挂杆和花盆支撑装置设置在花架底座的同一侧壁上,且花盆挂杆和花盆支撑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抽拉屉包括抽拉屉本体,抽拉屉本体为顶面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且抽拉屉本体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花架底座侧面的开口内,抽拉屉本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水口,抽拉屉本体内还设置有喷水管,且喷水管的长度方向与抽拉屉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拉屉本体的一个侧面为开口状,便于将抽拉屉本体从花架底座内拉出后,可将盆景放置在抽拉屉本体内,还可以通过喷水管对抽拉屉本体内的盆景进行浇水,多余的水可通过排水口自动排出,使得积水不会存留在抽拉屉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设置在靠近抽拉屉本体顶面开口端,有利于对抽拉屉本体内的盆景进行浇水。

优选的,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均活动设置在折叠杆槽内,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二杆的一端之间铰接,第一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折叠杆槽内,可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取出后折叠,将第二杆的另一端支撑在花架底座的顶面上,可在第一杆上进行悬挂盆景。

优选的,所述花盆挂杆为u形状结构,且花盆挂杆的u形开口朝向花架底座的侧壁,花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为矩形环状结构,支撑底座的内孔内还活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可将盆景悬挂在花盆挂杆上后,通过调节支撑柱在支撑底座上的位置,可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盆景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圆盘底,圆盘底的直径大于支撑底座的内孔的宽度,圆盘底的顶面上设置有弹簧,圆盘底的底面上设置有圆柱体,且圆柱体活动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内孔内,便于调节支撑柱在支撑底座上的位置,可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盆景的底部通过弹簧起到支撑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

(1)设置有抽拉屉,可将抽拉屉本体从花架底座内拉出后,可将盆景放置在抽拉屉本体内,还可以通过喷水管对抽拉屉本体内的盆景进行浇水,多余的水可通过排水口自动排出,使得积水不会存留在抽拉屉本体内;

(2)花盆挂杆和花盆支撑装置配合使用,可对放置在花盆挂杆上的盆景通过调节支撑柱在支撑底座上的位置,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盆景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的拉出折叠杆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的圆柱体花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花架底座;2、抽拉屉;21、抽拉屉本体;22、排水口;23、喷水管;3、花柱架;31、圆柱体底座;32、圆柱体花架;321、圆柱体花架本;322、固定杆;323、通孔;4、折叠杆;41、第一杆;42、第二杆;5、折叠杆槽;6、花盆挂杆;7、花盆支撑装置;71、支撑底座;8、支撑柱;81、圆盘底;82、弹簧;83、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包括花架底座1,花架底座1为中空立体状结构,且花架底座1的一侧面为开口状,花架底座1侧面的开口内还活动设置有抽拉屉2,花架底座1的顶面垂直设置有花柱架3,花柱架3包括圆柱体底座31,圆柱体底座31的一端设置在花架底座1上,圆柱体底座31的另一端上活动设置有圆柱体花架32,圆柱体花架32包括圆柱体花架本体321,圆柱体花架本体321为中空圆柱体状结构,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圆柱体底座31的另一端上,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另一端为开口状,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杆322,固定杆322沿着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固定杆322为矩形状结构,且固定杆322的长度方向与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轴心线长度方向相同,固定杆32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23,圆柱体底座3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折叠杆槽5,折叠杆槽5内活动设置有折叠杆4,花架底座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花盆挂杆6和花盆支撑装置7,花盆挂杆6和花盆支撑装置7设置在花架底座1的同一侧壁上,且花盆挂杆6和花盆支撑装置7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抽拉屉2包括抽拉屉本体21,抽拉屉本体21为顶面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且抽拉屉本体21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花架底座1侧面的开口内,抽拉屉本体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水口22,抽拉屉本体21内还设置有喷水管23,且喷水管23的长度方向与抽拉屉本体21的长度方向相同,拉屉本体21的一个侧面为开口状,便于将抽拉屉本体21从花架底座1内拉出后,可将盆景放置在抽拉屉本体21内,还可以通过喷水管23对抽拉屉本体21内的盆景进行浇水,多余的水可通过排水口22自动排出,使得积水不会存留在抽拉屉本体21内,喷水管23设置在靠近抽拉屉本体21顶面开口端,有利于对抽拉屉本体21内的盆景进行浇水。

实施例二

花架底座1为中空立体状结构,且花架底座1的一侧面为开口状,花架底座1侧面的开口内还活动设置有抽拉屉2,花架底座1的顶面垂直设置有花柱架3,花柱架3包括圆柱体底座31,圆柱体底座31的一端设置在花架底座1上,圆柱体底座31的另一端上活动设置有圆柱体花架32,圆柱体花架32包括圆柱体花架本体321,圆柱体花架本体321为中空圆柱体状结构,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圆柱体底座31的另一端上,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另一端为开口状,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杆322,固定杆322沿着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固定杆322为矩形状结构,且固定杆322的长度方向与圆柱体花架本体321的轴心线长度方向相同,固定杆32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23,圆柱体底座3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折叠杆槽5,折叠杆槽5内活动设置有折叠杆4,花架底座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花盆挂杆6和花盆支撑装置7,花盆挂杆6和花盆支撑装置7设置在花架底座1的同一侧壁上,且花盆挂杆6和花盆支撑装置7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折叠杆4包括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均活动设置在折叠杆槽5内,第一杆41的一端与第二杆42的一端之间铰接,第一杆41的另一端铰接在折叠杆槽5内,可将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取出后折叠,将第二杆42的另一端支撑在花架底座1的顶面上,可在第一杆41上进行悬挂盆景,花盆挂杆6为u形状结构,且花盆挂杆6的u形开口朝向花架底座1的侧壁,花盆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底座71,支撑底座71为矩形环状结构,支撑底座71的内孔内还活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8,可将盆景悬挂在花盆挂杆6上后,通过调节支撑柱8在支撑底座71上的位置,可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盆景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柱8包括圆盘底81,圆盘底81的直径大于支撑底座71的内孔的宽度,圆盘底81的顶面上设置有弹簧82,圆盘底81的底面上设置有圆柱体83,且圆柱体83活动设置在支撑底座71的内孔内,便于调节支撑柱8在支撑底座71上的位置,可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盆景的底部通过弹簧82起到支撑作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抽拉屉本体21从花架底座1内拉出后,可将盆景放置在抽拉屉本体21内,还可以通过喷水管23对抽拉屉本体21内的盆景进行浇水,多余的水可通过排水口22自动排出,使得积水不会存留在抽拉屉本体21内,喷水管23设置在靠近抽拉屉本体21顶面开口端,有利于对抽拉屉本体21内的盆景进行浇水,当不需要进行观赏时,可直接将抽拉屉本体21推入花架底座1内即可;将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取出后折叠,将第二杆42的另一端支撑在花架底座1的顶面上,可在第一杆41上进行悬挂盆景;还可将盆景悬挂在花盆挂杆6上后,调节支撑柱8在支撑底座71上的位置,可实现对不同高度的盆景的底部通过弹簧82起到支撑作用;还可将盆景悬挂在固定杆322上的通孔323内。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