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维开启的窗户及室内通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78445发布日期:2019-01-14 17:45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可三维开启的窗户及室内通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窗户,尤其涉及一种可三维开启的窗户及室内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捕、丝绸或玻璃材料窗户的结构多种多样。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窗板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窗的构造也日趋复杂以满足更高的热工要求。高级的建筑会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真空low-e玻璃,双道橡胶密封条,以保证其最佳的保温隔热性能。水平天窗可以做成无框的单元,也被称为采光罩。玻璃幕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窗,即整个建筑外墙都变成了可透光的窗。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629204、公开号为cn105525831a、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4日、名称为“可180度转动的多功能窗户”的专利文件中即开关了一种现有的窗户。

现有窗户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根据室外风的流向而主动地将风引导到室内给室内进行通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室外的风引导到室内的可三维开启的窗户,解决了现有的窗户不能够根据室外风的流向而主动地将风引导到室内给室内进行通风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可三维开启的窗户,包括窗框和封盖窗框所围成的空间的窗板,所述窗框由左竖档、上横档、右竖档和下横档围成,所述窗框还设有中竖档,所述中竖档将所述窗框分割出两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窗洞,两个所述右窗洞内都各设有一块所述窗板,所述窗板的正中间部位设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安装在中竖档上的竖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通过驱动窗板以所述竖轴为轴转动的水平伸缩杆桶窗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块和横向转轴之间还设有驱动窗板以所述横向转轴转动的窗板旋转机构。不进行引风时,窗板的开启可以以竖轴转动或/和横向转轴转动进行开启。当通过本发明给室内进行引风时,当窗外的风为从左向右吹时,使位于左窗洞内的窗板以竖轴位置转动而开启而阻拦在风中从而将风经左窗洞引导到室内;当窗外的风为从右向左吹时,使位于右窗洞内的窗板以竖轴位置转动而开启而阻拦在风中从而将风经右窗洞引导到室内;当窗外的风为经窗户朝向室内吹时,将左窗板和右窗板都开启而使得风能够经窗洞吹入室内;当室外没有风或风为朝向室外方向吹时,通过窗板旋转机构驱动窗板以所述横向转轴转动从而在室内产生风。

作为优选,所述竖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中竖档内。实现窗板和窗框的密封时方便。如果竖转轴位于中竖档的外部,则还需要对中竖档和竖轴之间进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伸缩杆包括以所述竖轴为轴的圆弧形外管、一端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圆弧形外管一端内的圆弧形内杆,所述连接块为同所述圆弧形内杆同轴的圆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同所述横向转轴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圆弧形内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圆弧形外管的另一端是设有直线段,所述直线段的内端内设有隔离板、外端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驱动柄,所述隔离板、外管和内杆围成内气腔,活塞和隔离板在所述直线段内围出外气腔,所述内气腔设有放气阀,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朝向所述内气腔开启的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是设有朝向所述外气腔内开启的第二单向阀。以竖轴为轴开启窗板时,反复抽来驱动柄而通过活塞给内气腔大气,从而将内杆顶出即可。以竖轴为轴关闭窗板时、通过放气阀给内气腔放气然后人工朝向室内拉窗板即可,为了方便,可以在窗板上设置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窗板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转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在从动齿轮上的主动齿轮和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作为优选,窗洞的左右两侧设有竖向密封条,所述窗洞的上下两侧设有横向密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圆弧形内杆插入所述圆弧形外管内到终点位置时,所述窗板封闭住所述窗洞、所述水平伸缩杆位于窗框的外侧;所述竖向密封条的密封面为朝向窗框外侧倾斜的斜面。能够提高密封时的可靠性和关上窗板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密封条通过连接筋卡接在窗框内同窗框固定在一起。连接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密封条可竖向伸缩连接在伸缩窗框内,所述横向密封条和窗框之间设有驱动横向密封条朝向窗洞内伸的弹簧。即能够保证密封可靠性,又能够降低窗板经过横向密封条时对横向密封条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密封条的密封面为弧面;窗板封闭住窗洞时,所述横向密封条的密封面的内外两端都同窗板之间断开。能够进一步降低窗板经过横向密封条时对横向密封条的磨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室内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窗外的风为从左向右吹时,使位于左窗洞内的窗板以竖轴位置转动而开启而阻拦在风中从而将风经左窗洞引导到室内;当窗外的风为从右向左吹时,使位于右窗洞内的窗板以竖轴位置转动而开启而阻拦在风中从而将风经右窗洞引导到室内;当窗外的风为经窗户朝向室内吹时,将左窗板和右窗板都开启而使得风能够经窗洞吹入室内;当室外没有风或风为朝向室外方向吹时,通过窗板旋转机构驱动窗板以所述横向转轴转动从而在室内产生风。能够利用窗户进行通风。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根据室外的风的情况而将风引导到室内给室内进行通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窗洞的c—c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窗洞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横密封条和窗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窗框1、左竖档11、上横档12、右竖档13、下横档14、中竖档15、窗洞16、左窗洞161、右窗洞162、窗板2、横向转轴21、竖轴22、连接块23、竖向密封条17、横向密封条18、窗板旋转机构3、从动齿轮31、主动齿轮32、电机33、水平伸缩杆4、圆弧形外管42、圆弧形内杆43、直线段421、隔离板44、活塞45、驱动柄451、内气腔46、外气腔47、放气阀461、第一单向阀441、第二单向阀452、竖向密封条的密封面171、连接筋172、横向密封条18、弹簧181、横向密封条的密封面1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可三维开启的窗户,包括窗框1和封盖窗框所围成的空间的窗板2。窗框由左竖档11、上横档12、右竖档13和下横档14围成。窗框还设有中竖档15。中竖档将窗框分割出两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窗洞16,即左窗洞161和右窗洞162。两个窗洞内各设有一块窗板。窗板的上下方向的正中间部位设有横向转轴21。横向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竖轴22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3上。竖轴22转动安装在中竖档内。窗洞的左右两侧设有竖向密封条17。窗洞的上下两侧设有横向密封条18。

参见图1和图2,连接块和横向转轴之间还设有驱动窗板以所述横向转轴转动的窗板旋转机构3。窗板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转轴上的从动齿轮31、啮合在从动齿轮上的主动齿轮32和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33。

参加图3,连接块通过驱动窗板以竖轴22为轴转动的水平伸缩杆4同窗框连接在一起。水平伸缩杆包括以竖轴为轴的圆弧形外管42、一端滑动密封连接在圆弧形外管一端内的圆弧形内杆43。连接块23为同圆弧形内杆同轴的圆弧形结构。连接块的一端同所述横向转轴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圆弧形内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圆弧形外管的另一端是设有直线段421。直线段的内端内设有隔离板44、外端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45。活塞连接有驱动柄451。隔离板、外管和内杆围成内气腔46。活塞和隔离板在直线段内围出外气腔47。内气腔设有放气阀461。隔离板上设有朝向内气腔开启的第一单向阀441。活塞上设有朝向外气腔内开启的第二单向阀452。圆弧形内杆插入所述圆弧形外管内到终点位置时,窗板封闭住所述窗洞、水平伸缩杆位于窗框的外侧。

参加图4,竖向密封条的密封面171为朝向窗框外侧倾斜的斜面。竖向密封条通过连接筋172卡接在窗框1内同窗框固定在一起。

参加图5,横向密封条18可竖向伸缩连接在伸缩窗框1内。横向密封条和窗框之间设有驱动横向密封条朝向窗洞内伸的弹簧181。横向密封条的密封面182为弧面;窗板封闭住窗洞时,横向密封条的密封面的内外两端都同窗板之间断开。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开关窗户时,可以以窗板以竖轴转动和/或以横向转轴转动,以横向转轴21转动是通过窗板旋转机构3驱动窗板转动到需要的位置即可。以竖轴转动开启时的方法为:通过驱动柄反复推拉活塞,活塞推时外气腔内的气压上升且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单向阀开启、第二单向阀关闭,使得外气腔内的气体压入内气腔内,从而将内杆推出外管,内杆通过连接块拉窗板远离中竖档的一端实现开启。塞推来时外气腔内的气压下降升且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二单向阀开启、第一单向阀关闭,使得空气补充到外气腔内。以竖轴转动关闭窗户的方法为:如果朝向室内拉窗板实现关闭。

通过本发明进行室内通风的方法为:当窗外的风为从左向右吹时,使位于左窗洞内的窗板以竖轴位置转动而开启而阻拦在风中从而将风经左窗洞引导到室内;当窗外的风为从右向左吹时,使位于右窗洞内的窗板以竖轴位置转动而开启而阻拦在风中从而将风经右窗洞引导到室内;当窗外的风为经窗户朝向室内吹时,将左窗板和右窗板都开启而使得风能够经窗洞吹入室内;当室外没有风或风为朝向室外方向吹时,通过窗板旋转机构驱动窗板以所述横向转轴转动从而在室内产生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