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坐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133发布日期:2019-02-01 19:0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坐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功能坐凳。



背景技术:

坐凳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日常家具,是家庭、酒店等室内空间都可使用的家具,但现有的坐凳一般只具备坐具功能,功能单一。

每天晚上睡觉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脱下的衣物找不到合适的空间存放,往往会将上衣、裤子好几件摞在一起,搭在椅子或者床边上,第二天起来衣服总会有些变形和折皱。而且每当遇上连日阴雨,或者出差住酒店,换洗下来的衣物需要在室内的空调吹风口下晾干,需要在房间里增加临时晾挂衣物的家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坐凳,坐凳不仅具备坐具功能,还能让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坐凳拆卸组合成敞开式衣架、桌子等家具,功能多样,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坐凳,包括底支架框、滑动支架框、翻转支架框和坐凳板,滑动支架框可在底支架框中上下移动,翻转支架框转动设置在滑动支架框内,

底支架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框,每个所述第一支架框包括第一水平管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竖直管,第一水平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一竖直管位于同一侧的的一端,在每个第一竖直管靠近自由端部的管口处均开有第一定位孔,在第一竖直管上位于第一定位孔的下方开有第二定位孔,在每个第一竖直管上靠近第一水平管的一端上开有第三定位孔,在第一水平管上与第一竖直管的连接处开有第四定位孔,

两第一支架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

滑动支架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架框和连接两个第二支架框的第二连接管,每个所述第二支架框包括第二水平管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竖直管,第二水平管的长度与第一水平管的长度相等,第二竖直管的外径小于底支架框中第一竖直管的内径,第一水平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二竖直管位于同一侧的一端,第二连接管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接管的长度,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架框上位于同一侧的第二水平管和第二竖直管的连接处,两个第二支架框上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水平管和第二竖直管的连接处上均开有第五定位孔,每个第二竖直管上靠近第二竖直管自由端部处均设置有一弹片,将滑动支架框的第二竖直管对应插入底支架框中的第一竖直管时,弹片能够卡设突出底支架框上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三定位孔以将滑动支架框固定在底支架框上;

翻转支架框包括第三连接管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架框,每个所述第三支架框包括第三水平管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竖直管,第三水平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三竖直管位于同一侧的的一端,两个第三支架框位于同一侧的其中一个第三竖直管在靠近自由端的管口处均开有能与第四定位孔或第五定位孔相配合的第六定位孔且在该第三竖直管与第三水平管连接处均开有能与第二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七定位孔,每个第三支架框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三竖直管的自由端的管口处均设置有一圆环且圆环套装在滑动支架框的第二连接管上使得翻转支架框能够绕第二连接管转动,

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三水平管上,

坐凳板可拆卸连接在翻转支架框或滑动支架框上。

进一步地,在翻转支架框上设置有圆环的两个第三竖直管之间设置有坐凳板固定管,坐凳板固定管的长度等于第三连接管的长度,坐凳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扣,坐凳板通过卡扣固定在坐凳板固定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为c型扣。

进一步地,底支架框的每个第一支架框的两个第一竖直管的中间处设置一第四连接管,每个第四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第一支架框的两个第一竖直管上,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四连接管上,第一连接管的外径等于坐凳板固定管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为v型弹片,v型弹片设置在第二竖直管内,且第二竖直管上靠近第二竖直管自由端部处均开有一通孔使得v型弹片的弹珠能从通孔中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坐凳不仅具有坐具功能,能够像正常凳子一样使用,还可以通过改变滑动支架框第二竖直管在底支架框第一竖直管内的滑入深度,改变高度,从而将多功能坐凳转换为桌子或者高凳使用,还可以将多功能坐凳变换组合成敞开式衣架使用,满足人们的多种使用需求。

(2)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坐凳结构简单、功能用途多样、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且操作简便,装置轻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坐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翻转支架框转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桌子或者高凳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小桌状态和坐凳状态搭配使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敞开式衣架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螺栓、螺母示意图。

附图中,底支架框1,第一支架框11,第一水平管111,第一竖直管112,第一定位孔1121,第二定位孔1122,第三定位孔1123,第四定位孔1124,第一连接管12,第四连接管13,滑动支架框2,第二支架框21,第二水平管211,第二竖直管212,v型弹片2121,第五定位孔213,第二连接管22,翻转支架框3,第三连接管31,第三支架框32,第三水平管321,第三竖直管322,第六定位孔3221,第七定位孔3222,圆环3223,坐凳板固定管33,坐凳板4,c型扣41,螺栓51,带盖螺母52,衣撑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坐凳,包括底支架框1、滑动支架框2、翻转支架框3和坐凳板4,滑动支架框2可在底支架框1中上下滑动,翻转支架框3转动设置在滑动支架框2内,且本实施例中需要紧固时候采用螺栓51和带盖螺母5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底支架框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框11,每个第一支架框11包括第一水平管1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竖直管112,第一水平管1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一竖直管112位于同一侧的一端使得第一支架框11呈u型,第一支架框11由金属管焊接形成或者直接由一根金属管在两处经过90度弯折而形成,在每个第一竖直管112靠近自由端部的管口处均开有第一定位孔1121,在每个第一竖直管112上靠近第一水平管111的一端上均开有第三定位孔1123,在两个第一支架框11中位于同一侧的其中两个第一竖直管112和第一水平管111的连接处开有贯通的第四定位孔1124,在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竖直管112上位于第一定位孔1121的下方开有贯通的第二定位孔1122;在每个第一支架框11的两个第一竖直管112的中间处连接一第四连接管13,且在两个第四连接管13之间分别垂直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管12,为了在转换成小桌模式或敞开式衣架模式时发挥更大作用,可将第一连接管12的长度设计更长。

如图3、图4所示,滑动支架框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架框21和连接两个第二支架框21的第二连接管22,每个第二支架框21包括第二水平管211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竖直管212,第二水平管211的长度与第一水平管111的长度相等,第二竖直管212的外径小于底支架框1中第一竖直管112的内径,第二水平管2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二竖直管212位于同一侧的一端使得第二支架框21呈u型,第二支架框21由金属管焊接形成或者直接由一根金属管在两处经过90度弯折而形成,第二连接管22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接管12的长度,第二连接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架框21上位于同一侧的第二水平管211和第二竖直管212的连接处以和两个第二支架框21连接成一个整体,两个第二支架框21上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水平管211和第二竖直管212的连接处上均开有贯通的第五定位孔213,每个第二竖直管212上靠近第二竖直管212自由端部处开有一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不锈钢v型弹片2121且v型弹片的弹珠能从通孔中弹出,使得在将滑动支架框2的第二竖直管212对应插入底支架框1中的第一竖直管112时,v型弹片2121能够卡设突出底支架框1上的第一定位孔1121或第三定位孔1123以将滑动支架框2固定在底支架框1上,实现滑动支架框2相对于底支架框1的展开和插入。

如图3、图4所示,翻转支架框3包括第三连接管31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支架框32,每个第三支架框32包括第三水平管321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竖直管322,第三水平管3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三竖直管322位于同一侧的一端使得第三支架框32呈u型,第三支架框32由金属管焊接形成或者直接由一根金属管在两处经过90度弯折而形成,每个第三支架框32位于同一侧的其中一个第三竖直管322在靠近自由端的管口处均开有能与第四定位孔1124或第五定位孔213相配合的第六定位孔3221且在该第三竖直管322与第三水平管321连接处均开有能与第二定位孔1122相配合的第七定位孔3222,每个第三支架框32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三竖直管322的自由端的管口处均设置有一圆环3223且圆环3223套装在滑动支架框2的第二连接管22上使得翻转支架框3能够绕第二连接管22转动,且在设置有圆环3223的两个第三竖直管322之间分别垂直连接两个坐凳板固定管33,坐凳板固定管33的长度等于第三连接管31的长度,两个坐凳板固定管33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第一连接管12之间的距离,且坐凳板固定管33的外径等于第一连接管12的外径,第三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三水平管321的中间处。

如图3、图4、图7所示,座凳板4可拆卸连接在坐凳板固定管33上或第一连接管12上,座凳板4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两排c型扣41,每排至少有两个c型扣41,两排c型扣41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坐凳板固定管33之间的距离,通过将座凳板4的底面上的c型扣41相应地卡扣在坐凳板固定管33或第一连接管12上实现座凳板4的固定。

当需要使用坐凳模式时,将底支架框1的第一支架框11的第一水平管111支撑在地面上、呈u型的第一支架框11的开口朝上放置,按压住v型弹片2121的弹珠,将滑动支架框2的各个第二竖直管212相应地插入底支架框1的第一竖直管112中,插入至v型弹片2121的弹珠从第一竖直管112上的第三定位孔1123中弹出,并且在过程中转动翻转支架框3,使得翻转支架框3未设置有圆环3223的另一侧的两个第三竖直管322穿过底支架框1中的第一连接管12直至翻转支架框3上的第六定位孔3221对准底支架框1上的第四定位孔1124,并且采用螺栓51和螺母52配合紧固,最后将坐凳板4通过c型扣卡扣在翻转支架框3的坐凳板固定管33上,此时成为坐凳模式,如图1和图2所示。

当需要转换成小桌使用时,在坐凳模式的基础上,拧出螺栓,压下v型弹片2121的弹珠,使得滑动支架框2向上滑动,并且转动翻转支架框3使翻转支架框3整体随着滑动支架框2向上移动,直至v型弹片2121的弹珠从底支架框1的第一定位孔1121中弹出,转动翻转支架框3至第七定位孔3222对准底支架框1的第二定位孔1122,并采用螺栓螺母紧固,此时可转换成小桌使用,也可以当高凳使用,如图5所示,小桌/高凳模式既能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坐凳模式搭配使用,如图6所示。

当需要转换成敞开式衣架使用时,如图7所示,在小桌模式的基础上,拧出螺栓,将翻转支架框3绕着滑动支架框2的第二连接管22转动,待第六定位孔3221对准滑动支架框2的第五定位孔213时,采用螺栓螺母紧固,此时翻转支架框3中的第三竖直管322竖直设置,且第三连接管31位于整个晾衣架的最高处且横向设置,此时形成一个敞开式衣架,可以将挂着衣服的衣撑6挂在第三连接管31上来晾衣服。此时还可以将坐凳板4通过c型扣卡扣在第一连接管12上,座凳板4作搁物用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