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3390发布日期:2019-03-19 23: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开水壶烧水的噪音大经常被消费者投诉,现有采用的降低噪音的办法是在内胆底部增加一个静音环零件或者早内胆内部喷涂图层来降低噪音,这两种方式对噪音值的降低有限,还会带来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内胆内表面看起来也不会再赶紧整洁。而且无论内胆底部有静音环或者图层长时间煮水也会被消费者认为不健康。

另外,市面上的开水壶底部容易结垢或者生锈,特别是在北方水质比较差的地区,经常烧一次水就看到内胆底部一个c形的水垢成形,原因是在内胆底部背面焊接了一个c形的发热管,受内胆底部尺寸影响,此发热管的长度小,加热时热负荷集中。在加热时水气形成水蒸气气泡往上升,由于内胆底部是个平面,水中的杂质聚集在发热管的背面受热蒸发出来,且由于此时内胆底部平面c形发热管背面的温度很高,杂质容易粘附在内胆底部c形发热管背面,形成c形水垢,水中的铁质在此处聚集后容易生锈,带来消费者的不良使用体验及投诉。

现有申请号为cn201710057447.6公开了一种降低静音电水壶,通过将壶底壁的外环部从水平面变更为斜坡面,利用汽泡的浮力和斜坡面的粘力使汽泡沿着斜坡面从下向上滑移,进而使斜坡面上的小汽泡汇合成大汽泡,减少小汽泡脱离壶底壁进入水中破裂,且大汽泡脱离壶底壁后较难在水中破泡,从而可解决局部汽泡小且密集的问题,达到显著的降噪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噪音,但是,实际过程中,对于电水壶来说,要完成快速烧水的功能,必然使得发热元件的功率较大,才能完成快速烧水,此时,即使将发热元件设置在内胆上的斜面上,降噪的效果也不明显,快速产生的气泡完成不了上述描述汇成大气泡的目的。申请号为cn201020536065.5公开了一种防止糊底的豆浆机杯体,其中有一技术方案为:在杯体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的加热体,但是,对两加热体的关系并没有公开,如何利用两加热体实现快速加热的同时实现降噪,则需要重新设计。另外,申请号为cn201720473310.4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管在杯体上的技术方案,这是技术方案的装配工艺、安装工艺要求较高、生产效率慢。

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如何结合电水壶的特点,重新设计加热杯体的结构,实现快速加热、降噪、防水垢的目的,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均匀,降噪、防水垢的电水壶。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所述壶体包括盛装液体的内胆和设于内胆外侧的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环绕设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于底壁上,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壁上的温控器,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环绕所述温控器设置,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温控器上的同一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两端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上设有相反设置的壶嘴与手柄,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手柄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壶嘴方向设置;

或者,所述内胆上设有相反设置的壶嘴与手柄,所述第一开口朝向壶嘴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手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上还设有蒸汽感应开关,所述蒸汽感应开关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设置,所述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朝向第二开口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外侧的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从所述第一开口穿过与蒸汽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上设有避让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避让段,且所述蒸汽管的下端向内胆底部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下部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倾斜形成倾斜面,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倾斜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范围为10度至25度;或者,所述倾斜面的高度l大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在所述侧壁上至少绕设完整一圈,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在所述侧壁上上下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均为电热管,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长度大于1.5倍的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小于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和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总和不大于1800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加热元件并联设置与零线端子和火线端子连接,使得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所述贴近内胆底部区域的水受第二加热元件的加热向上翻滚,热水向上翻滚会到第一冷区所在位置,当下部第二加热元件产生的热流上升时与第一冷区处的水混合,大大加速了的水流热交换,而另一方向第一加热元件所在的热端产生的热流会与下部第二冷区热交换,第二加热元件与第一加热元件冷热端交错热交换会大大提升壶体内的水热交换速率,不会使某一区域热量集中产生大量气泡破裂产生噪音,而且内胆内上部的水也能快速升温,气泡也不会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而马上破裂,起到了降噪的效果。再来,当内胆内的水沸腾之后,侧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翻滚力缓冲了底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向上翻滚的力,防止水从壶嘴或蒸汽孔飞溅出去。另外,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也可以将快速加热的总功率分到两不同位置的加热体上。同时,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不同位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单个加热元件的功率,也增大了加热面积,在满足快速加热的功能的情况下,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和减小了水垢在内胆表面的沉积几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种电水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一种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水壶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一种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一种加热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加热杯体的结构仰视图;

图10为一种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导热板的结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6,壶体包括盛装液体的内胆1和设于内胆1外侧的加热体,还包括壶盖5、外壳2(其中所述外壳2可以根据实际的造型需要而选择,即也可以不需要外壳2)、手柄4和底盖3。由于现有技术中发热管在下部,水壶在加热时水壶下部的水为热水,上部为冷水,靠近发热管的部分产生的大量气泡在脱离内胆底壁后上升,越往上水温越低,气泡越容易破裂,气泡破裂就容易产生噪音。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72,所述内胆1包括侧壁11和底壁12,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环绕设于所述侧壁11上,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设于底壁12上,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开设置表示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没有交叉的区域)。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开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72在内胆上的重心更加平衡,不会重的在一头,轻的在另一头,影响壶体在电源底座上的稳定性。另外,第二加热元件72与内胆对应处所在区域热量集中(简称第二热区),而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二冷区),相应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一冷区)。此时,当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72同时加热时,所述贴近内胆底部区域的水受第二加热元件72的加热向上翻滚,热水向上翻滚会到第一冷区所在位置,当下部第二加热元件72产生的热流上升时与第一冷区处的水混合,大大加速了的水流热交换,而另一方向第一加热元件71所在的热端产生的热流会与下部第二冷区热交换,第二加热元件72与第一加热元件71冷热端交错热交换会大大提升壶体内的水热交换速率,不会使某一区域热量集中产生大量气泡破裂产生噪音,而且内胆内上部的水也能快速升温,气泡也不会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而马上破裂,起到了降噪的效果。再来,当内胆1内的水沸腾之后,侧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翻滚力缓冲了底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向上翻滚的力,防止水从壶嘴或蒸汽孔飞溅出去。当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72各自加热时,消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热效果不同的加热体进行工作,此时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就可以用于低功率保温了。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朝向设置方向有如下选择: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相反设置,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胆1上设有相反设置的壶嘴8与手柄4,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手柄4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壶嘴8方向设置。或者,所述内胆1上设有相反设置的壶嘴8与手柄4,所述第一开口朝向壶嘴8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手柄4方向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在相反方向,当第一开口位于壶嘴一侧,第二开口朝向手柄时,能够防止热水从壶嘴处飞溅出去,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但是,当内胆内设有蒸汽管或者内胆上设有蒸汽孔时,优选地,第二开口位于壶嘴的一侧更好,水沸腾时,防止热水飞溅从蒸汽孔进入蒸汽管内,影响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壁上的温控器9,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环绕所述温控器设置。温控器可以包括干烧片和上耦合器,上耦合器与电源底座内的下耦合器连接。另外,所述温控器上还可以包括,温控器的一端设有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另一端设有蒸汽感应开关93,即蒸汽感应开关93与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温控器的相反位置上。优选地,所述蒸汽感应开关93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设置,所述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朝向第二开口方向设置。此时,与上述壶嘴与手柄的位置结构,第二开口可以朝向壶嘴与手柄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不朝向壶嘴与手柄中的任意一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1外侧的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从所述第一开口穿过与蒸汽室连接。所述蒸汽孔一端与内胆上的蒸汽孔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室连通。所述蒸汽室可以与温控器上的蒸汽感应开关配合。蒸汽管从第一开口处穿过,第一加热元件在第一开口处的温度相对较低,一般蒸汽管为硅胶管或者塑料管,将蒸汽管设于此处,不易受到高温软化,提升蒸汽管的使用寿命。或者,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1内的蒸汽管10,此时蒸汽管一般采用金属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侧壁11的下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2向外倾斜形成倾斜面111,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倾斜面111上。此时内胆侧壁的直径大于内胆底壁的直径,第一加热元件在内胆侧壁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加热元件在底壁上的长度,此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可以设置成小于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这样可以更加与加热面积匹配,降低噪音。此外,由于在加热的时候第一加热元件71在内胆的侧边加热,散发出的热量通过铝板、内胆传递给煲体内部的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向上,由于内胆侧壁11的下部为倾斜面111,水蒸发产生的杂质不易在此倾斜面111上停留,故第一加热元件71对应的内胆区域不易形成水垢。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在倾斜面111上安装第一加热元件,所述倾斜面111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范围α为10度至25度;或者,所述倾斜面的高度l大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在所述侧壁上至少绕设完整一圈,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711在所述侧壁上上下错开设置。第一加热元件71的直径大于内胆底部直径,第一加热元件71的长度可以做到绕内胆底部侧边一圈以上,第一加热元件71的长度做的越长,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加热面积越大,内胆1内的水受热面积也越大,单位区域内的水收到的热量变小,水蒸气不会剧烈蒸发产生水垢,受热产生的气泡就不会堆叠到一起破裂从而产生大量噪音。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均为电热管,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长度大于1.5倍的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蒸汽管10位于内胆1外侧,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在所述侧壁上至少绕设完整一圈时,所述蒸汽管10上设有避让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避让段101,且所述蒸汽管10的下端向内胆1底部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内胆1与加热体之间设有导热板13,所述导热板13包裹在所述内胆的底壁12和侧壁11上,所述导热板13的厚度d1大于0.5mm。导热板13的高度h小于内胆下部的倾斜面的高度l。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铝板。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导热板13上间隔设有开槽131,所述开槽131的宽度d2大于0.5mm,所述导热板的底部设有开孔132,所述开孔132的面积大于70mm2。导热板13的底部平面上开有孔,孔可以呈各种形状,此孔与侧边开的阵列槽为了在焊接内胆1与导热板13时将两者间融化的多余焊剂排出,使焊接更加可靠牢固,同时也是也了使得在内胆热胀冷缩时,有一定可伸缩空间,焊接完之后也不会全部将开槽填满。内胆也可以是非金属件,此时,开槽可用于黏连剂的排出的同时适用内胆与铝盘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时的弹性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导热板上13间隔设有开槽131,所述开槽131延伸至所述侧壁与底壁连接的转角处。即,所述开槽位于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13上还可以设有螺柱133,用于安装温控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小大于第二开口的尺寸大小。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结构,为了更好地实现快速加热地同时静音效果好的目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6,壶体包括盛装液体的内胆1和设于内胆1外侧的加热体,还包括壶盖5、外壳2(其中所述外壳2可以根据实际的造型需要而选择,即也可以不需要外壳2)、手柄4和底盖3,所述加热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72,所述内胆1包括侧壁11和底壁12,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环绕设于所述侧壁11上,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设于底壁12上,如图5所示,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壁上的温控器9,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环绕所述温控器设置。温控器可以包括干烧片和上耦合器,上耦合器与电源底座内的下耦合器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分别与温控器上的同一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开设置。第二加热元件72与内胆对应处所在区域热量集中(简称第二热区),而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二冷区),相应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一冷区)。此时,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与温控器上的同一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连接,即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一加热元件并联设置与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连接,使得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所述贴近内胆底部区域的水受第二加热元件72的加热向上翻滚,热水向上翻滚会到第一冷区所在位置,当下部第二加热元件72产生的热流上升时与第一冷区处的水混合,大大加速了的水流热交换,而另一方向第一加热元件71所在的热端产生的热流会与下部第二冷区热交换,第二加热元件72与第一加热元件71冷热端交错热交换会大大提升壶体内的水热交换速率,不会使某一区域热量集中产生大量气泡破裂产生噪音,而且内胆内上部的水也能快速升温,气泡也不会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而马上破裂,起到了降噪的效果。再来,当内胆1内的水沸腾之后,侧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翻滚力缓冲了底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向上翻滚的力,防止水从壶嘴或蒸汽孔飞溅出去。另外,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也可以将快速加热的总功率分到两不同位置的加热体上。同时,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不同位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单个加热元件的功率,也增大了加热面积,在满足快速加热的功能的情况下,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和减小了水垢在内胆表面的沉积几率。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朝向设置方向有如下选择: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相反设置,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胆1上设有相反设置的壶嘴8与手柄4,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手柄4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壶嘴8方向设置。或者,所述内胆1上设有相反设置的壶嘴8与手柄4,所述第一开口朝向壶嘴8方向设置,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手柄4方向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在相反方向,当第一开口位于壶嘴一侧,第二开口朝向手柄时,能够防止热水从壶嘴处飞溅出去,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但是,当内胆内设有蒸汽管或者内胆上设有蒸汽孔时,优选地,第二开口位于壶嘴的一侧更好,水沸腾时,防止热水飞溅从蒸汽孔进入蒸汽管内,影响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上还可以包括,温控器的一端设有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另一端设有蒸汽感应开关93,即蒸汽感应开关93与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温控器的相反位置上。所述蒸汽感应开关93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设置,所述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朝向第二开口方向设置。此时,与上述壶嘴与手柄的位置结构,第二开口可以朝向壶嘴与手柄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不朝向壶嘴与手柄中的任意一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1外侧的蒸汽管10,所述蒸汽管从所述第一开口穿过与蒸汽室931连接。所述蒸汽孔一端与内胆上的蒸汽孔931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室连通。蒸汽管从第一开口处穿过,第一加热元件在第一开口处的温度相对较低,一般蒸汽管为硅胶管或者塑料管,将蒸汽管设于此处,不易受到高温软化,提升蒸汽管的使用寿命。或者,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胆1内的蒸汽管10,此时蒸汽管一般采用金属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侧壁11的下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2向外倾斜形成倾斜面111,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倾斜面111上。此时内胆侧壁的直径大于内胆底壁的直径,第一加热元件在内胆侧壁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加热元件在底壁上的长度,此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可以设置成小于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这样可以更加与加热面积匹配,降低噪音。此外,由于在加热的时候第一加热元件71在内胆的侧边加热,散发出的热量通过铝板、内胆传递给煲体内部的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向上,由于内胆侧壁11的下部为倾斜面111,水蒸发产生的杂质不易在此倾斜面111上停留,故第一加热元件71对应的内胆区域不易形成水垢。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在倾斜面111上安装第一加热元件,所述倾斜面111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范围α为10度至25度,可以选择的角度为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或者,所述倾斜面的高度l大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在所述侧壁上至少绕设完整一圈,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711在所述侧壁上上下错开设置。第一加热元件71的直径大于内胆底部直径,第一加热元件71的长度可以做到绕内胆底部侧边一圈以上,第一加热元件71的长度做的越长,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加热面积越大,内胆1内的水受热面积也越大,单位区域内的水收到的热量变小,水蒸气不会剧烈蒸发产生水垢,受热产生的气泡就不会堆叠到一起破裂从而产生大量噪音。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均为电热管,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长度大于1.5倍的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蒸汽管10位于内胆1外侧,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在所述侧壁上至少绕设完整一圈时,所述蒸汽管10上设有避让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避让段101,且所述蒸汽管10的下端向内胆1底部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内胆1与加热体之间设有导热板13,所述导热板13包裹在所述内胆的底壁12和侧壁11上,所述导热板13的厚度d1大于0.5mm。导热板13的高度h小于内胆下部的倾斜面的高度l。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铝板。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导热板13上间隔设有开槽131,所述开槽131的宽度d2大于0.5mm,所述导热板的底部设有开孔132,所述开孔132的面积大于70mm2。导热板13的底部平面上开有孔,孔可以呈各种形状,此孔与侧边开的阵列槽为了在焊接内胆1与导热板13时将两者间融化的多余焊剂排出,使焊接更加可靠牢固,同时也是也了使得在内胆热胀冷缩时,有一定可伸缩空间,焊接完之后也不会全部将开槽填满。内胆也可以是非金属件,此时,开槽可用于黏连剂的排出的同时适用内胆与铝盘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时的弹性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导热板上13间隔设有开槽131,所述开槽131延伸至所述侧壁与底壁连接的转角处。即,所述开槽位于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13上还可以设有螺柱133,用于安装温控器。

进一步地,内胆底部面积小,内胆底部功率越大,越容易在内胆产生水垢和气泡,为了降低在内胆底部的水垢成形,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小于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和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总和不大于2400w。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为1100w,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为700w。

其他未描述的技术特征可参考实施例一,另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三:

目前家用液体加热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如电水壶、豆浆机、料理机等,采用1800w以上的功率烧水或煮豆浆的噪音大经常被消费者投诉,现有采用的降低噪音的办法是在内胆底部增加一个静音环零件或者早内胆内部喷涂图层来降低噪音,这两种方式对噪音值的降低有限,还会带来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内胆内表面看起来也不会再赶紧整洁。而且无论内胆底部有静音环或者图层长时间煮水也会被消费者认为不健康。

另外,市面上的开水壶底部容易结垢或者生锈,特别是在北方水质比较差的地区,经常烧一次水就看到内胆底部一个c形的水垢成形,原因是在内胆底部背面焊接了一个c形的发热管,受内胆底部尺寸影响,此发热管的长度小,加热时热负荷集中。在加热时水气形成水蒸气气泡往上升,由于内胆底部是个平面,水中的杂质聚集在发热管的背面受热蒸发出来,且由于此时内胆底部平面c形发热管背面的温度很高,杂质容易粘附在内胆底部c形发热管背面,形成c形水垢,水中的铁质在此处聚集后容易生锈,带来消费者的不良使用体验及投诉。

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如图8所示,一种加热杯体,包括盛装液体的内胆1和设于内胆1外侧的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27,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与第二加热元件72同时工作,即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通过串联或者并联设置实现同时工作,所述内胆1包括侧壁11和底壁12,所述第一加热元71件环绕设于所述侧壁11上,所述第二加热元件27设于底壁12上,内胆1底部面积小,若内胆底部功率越大,越容易在内胆底部产生水垢和气泡,为了降低在内胆底部的水垢成形,所述第二加热元71件的功率小于第一加热元件72的功率,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和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总和不大于2100w。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可以将快速加热的总功率分到两不同位置的加热体上。同时,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不同位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单个加热元件的功率,也增大了加热面积,在满足快速加热的功能的情况下,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和减小了水垢在内胆表面的沉积几率。即,两个加热元件的功率相加与其他单个加热元件的功率相当,同时设置的位置不同,因此此种结构产生方式的加热面积要比其他水煲的加热面积要大几倍,单位面积热负荷小,气泡产生均匀,做到静音,也降低了水垢产生的几率。其次,采用侧面的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大于底面的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的方案,当内胆1内的水沸腾之后,侧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翻滚力缓冲了底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向上翻滚的力,防止水从壶嘴或蒸汽孔飞溅出去。而且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配合在内胆底部形成了一个小空间加热,实现快速加热小容量的水,然后与内胆上部的冷水交换的热水变多,加快了热交换,快速加热。当该加热杯体用于豆浆机时,也可与豆浆和刀片配合实现快速加热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朝向非同一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错开设置。第二加热元件72与内胆对应处所在区域热量集中(简称第二热区),而第二加热元件72的两端72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二冷区),相应地,第一加热元件71的两端711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一冷区)。此时,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与温控器上的同一零线端子91和火线端子92连接,使得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所述贴近内胆底部区域的水受第二加热元件72的加热向上翻滚,热水向上翻滚会到第一冷区所在位置,当下部第二加热元件72产生的热流上升时与第一冷区处的水混合,大大加速了的水流热交换,而另一方向第一加热元件71所在的热端产生的热流会与下部第二冷区热交换,第二加热元件72与第一加热元件71冷热端交错热交换会大大提升壶体内的水热交换速率,不会使某一区域热量集中产生大量气泡破裂产生噪音,而且内胆内上部的水也能快速升温,气泡也不会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而马上破裂,起到了降噪的效果。再来,当内胆1内的水沸腾之后,侧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翻滚力缓冲了底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向上翻滚的力,防止水从壶嘴或蒸汽孔飞溅出去。

进一步地,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内胆的相反位置,使得第一加热元件71和第二加热元件72在内胆上的重心更加平衡,不会重的在一头,轻的在另一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和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总和为1800w。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为1100w,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为700w。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侧壁11的下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2向外倾斜形成倾斜面111,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倾斜面111上。此时内胆侧壁的直径大于内胆底壁的直径,第一加热元件在内胆侧壁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加热元件在底壁上的长度,此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功率可以设置成小于第一加热元件的功率,这样可以更加与加热面积匹配,降低噪音。此外,由于在加热的时候第一加热元件71在内胆的侧边加热,散发出的热量通过铝板、内胆传递给煲体内部的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向上,由于内胆侧壁11的下部为倾斜面111,水蒸发产生的杂质不易在此倾斜面111上停留,故第一加热元件71对应的内胆区域不易形成水垢。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在倾斜面111上安装第一加热元件,所述倾斜面111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范围α为10度至25度;或者,所述倾斜面的高度l大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在所述侧壁上至少绕设完整一圈,且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711在所述侧壁上上下错开设置。第一加热元件71的直径大于内胆底部直径,第一加热元件71的长度可以做到绕内胆底部侧边一圈以上,第一加热元件71的长度做的越长,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加热面积越大,内胆1内的水受热面积也越大,单位区域内的水收到的热量变小,水蒸气不会剧烈蒸发产生水垢,受热产生的气泡就不会堆叠到一起破裂从而产生大量噪音。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均为电热管,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长度大于1.5倍的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内胆1与加热体之间设有导热板13,所述导热板13包裹在所述内胆的底壁12和侧壁11上,所述导热板13的厚度d1大于0.5mm。导热板13的高度h小于内胆下部的倾斜面的高度l。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铝板。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导热板13上间隔设有开槽131,所述开槽131的宽度d2大于0.5mm,所述导热板的底部设有开孔132,所述开孔132的面积大于70mm2。导热板13的底部平面上开有孔,孔可以呈各种形状,此孔与侧边开的阵列槽为了在焊接内胆1与导热板13时将两者间融化的多余焊剂排出,使焊接更加可靠牢固,同时也是也了使得在内胆热胀冷缩时,有一定可伸缩空间,焊接完之后也不会全部将开槽填满。内胆也可以是非金属件,此时,开槽可用于黏连剂的排出的同时适用内胆与铝盘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时的弹性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导热板上13间隔设有开槽131,所述开槽131延伸至所述侧壁与底壁连接的转角处。即,所述开槽位于第一加热元件与第二加热元件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13上还可以设有螺柱133,用于安装温控器。

本实施例的加热杯体可用于电水壶、豆浆机等,另外,上述杯体组件还可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裹在杯体外侧,可以全部包裹也可以是部分包裹。

其他未描述的技术特征可参考实施例一或二,另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不同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