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冲泡方法、功夫茶冲泡装置及功夫茶冲泡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1185发布日期:2019-04-05 22:0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功夫茶冲泡方法、功夫茶冲泡装置及功夫茶冲泡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功夫茶冲泡方法、功夫茶冲泡装置及功夫茶冲泡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叶的四大产区能够生产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含普洱茶)等六大茶类。其中,每一款茶品都极富个性:茶汤颜色各异、香气多变、口感丰富,给人带来感官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不同茶品的独特风格体现在两方面:

(一)不同品种、不同茶品的茶汤呈现出不同风格和口感。比如:绿茶中,龙井茶有明显的豆香,黄山毛峰有兰花香;乌龙茶中,产于闽北武夷山核心产区的高树龄水仙茶呈现老枞味;乌龙茶中,产于广东凤凰山的凤凰单枞,以芝兰香、黄枝香、桂花香、玉兰香、杏仁香、肉桂香、夜来香、姜花香、茉莉香、蜜兰香等十大香型著称;普洱茶中,冰岛产区的普洱生茶以其冰糖甜和冷韵闻名,布朗山产区的老班章村产的生普,则以迅猛的回甘生津和强大的口腔冲击力而被广大茶友追捧。以上例子,都是中国六大茶类中,诸多茶品个性化风格的最好体现。这种个性化风格,也逐渐成为品茶发烧友追求的高端品饮感受。

(二)部分茶品在冲泡过程中的不同泡次之间呈现多变的风格,也就是说,有的茶品,从第一泡到最后一泡,其口感和风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武夷岩茶中的老枞水仙,因其香气组分及有效浸出物复杂、释放特性各不相同,在冲泡过程中,不同泡数之间茶汤的香气和口感会不断变化,给人以层层推进、精彩纷呈的美好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要得到前述变化丰富、口感宜人的茶汤,只有采取功夫茶泡法,并严格把控冲泡流程各控制要素,才能最终得以呈现。那种传统的大杯冲泡方法,由于随意性大、茶水不分离等弊端,是无法实现功夫茶冲泡的风格和口感的。其中,功夫茶泡法,因其对泡茶各个环节(水质、水温、泡茶手法、时间等)的精确控制,泡出茶汤的色泽和口感均优于传统大杯泡法。

现有技术中,为避免通过用户自己进行冲泡而存在过程麻烦且冲泡方法不易掌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考虑水温、水量和时间因素的冲泡设备。但是,通过该冲泡设备冲泡得到的茶汤存在着口感差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茶品的冲泡进行精确控制的方案以改善通过现有的冲泡设备冲泡得到的茶汤存在口感差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夫茶冲泡方法、功夫茶冲泡装置及功夫茶冲泡设备,以改善通过现有的冲泡设备冲泡得到的茶汤存在口感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功夫茶冲泡方法,应用于功夫茶冲泡设备的控制部件,该功夫茶冲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的泡茶部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冲泡指令时,获取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其中,该冲泡参数包括所述待泡茶品对应的注水方式;

按照所述冲泡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泡茶部件,以使该泡茶部件根据该控制指令对所述待泡茶品进行冲泡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中,所述注水方式包括注水力度和注水形式,所述按照所述冲泡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注水力度生成对应的力度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注水力度包括第一力度和第二力度,且第一力度小于第二力度;

根据所述注水形式生成对应的形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注水形式包括定点注水和旋转注水。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中,所述冲泡参数还包括投茶量、注水量、注水温度、冲泡次数、每一次冲泡的持续时间、相邻两次冲泡的间隔时间和出汤速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中,所述获取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的步骤包括:

扫描待泡茶品上的识别码以获取该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或者

接收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中,还包括预先确定所述冲泡参数的步骤,具体为:

按照不同的冲泡参数对茶品进行多次冲泡;

获取在多次冲泡得到的茶汤中确定的满足预设要求的茶汤对应的冲泡参数,作为该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中,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在接收到该语音信息时判定接收到所述冲泡指令;

根据该语音信息在存储的多种茶品中确定所述待泡茶品。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中,还包括:

接收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冲泡信息,并在接收到该冲泡信息时判定接收到所述冲泡指令;

根据该冲泡信息在存储的多种茶品中确定所述待泡茶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夫茶冲泡装置,应用于功夫茶冲泡设备的控制部件,该功夫茶冲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的泡茶部件,所述装置包括:

冲泡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其中,该冲泡参数包括所述待泡茶品对应的注水方式;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冲泡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泡茶部件,以使该泡茶部件根据该控制指令对所述待泡茶品进行冲泡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功夫茶冲泡装置中,所述注水方式包括注水力度和注水形式,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注水力度生成对应的力度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注水力度包括第一力度和第二力度,且第一力度小于第二力度;

根据所述注水形式生成对应的形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注水形式包括定点注水和旋转注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夫茶冲泡设备,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控制部件,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完成上述功夫茶冲泡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功夫茶冲泡方法、功夫茶冲泡装置及功夫茶冲泡设备,在控制泡茶部件进行冲泡工作时通过考虑注水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茶品执行不同的冲泡动作,使得冲泡的茶品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释放,从而保证得到的茶汤具有较好的口感,进而改善通过现有的冲泡设备因仅考虑注水量、注水时间以及注水温度而导致冲泡得到的茶汤存在口感差的问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进一步地,在考虑注水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考投茶量、注水量、注水温度、冲泡次数、每一次冲泡的持续时间、相邻两次冲泡的间隔时间和出汤速度等参数,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冲泡得到的茶汤的口感,满足高要求的用户。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夫茶冲泡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夫茶冲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夫茶冲泡方法包括的其它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夫茶冲泡方法包括的其它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夫茶冲泡方法包括的其它流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夫茶冲泡装置包括的功能模块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0-功夫茶冲泡设备;20-控制部件;22-存储器;24-处理器;30-泡茶部件;100-功夫茶冲泡装置;110-冲泡参数获取模块;120-控制指令生成模块;130-控制指令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夫茶冲泡设备10,可以包括控制部件20和泡茶部件30。其中,所述控制部件20与所述泡茶部件30连接,以控制所述泡茶部件30进行相应的冲泡工作。

详细地,所述控制部件20可以包括存储器22、处理器24和功夫茶冲泡装置100。所述存储器22和处理器24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功夫茶冲泡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22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24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2中存储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所述功夫茶冲泡装置10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以实现功夫茶冲泡方法。

其中,所述存储器2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等。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24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处理器24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24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控制部件2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泡茶部件30可以包括机械臂、泡茶器、茶盖、注水器件、闻香器件、盛茶器件、废水槽、垃圾箱和赏叶底盘等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机械臂可以包括三自由度机械手(柔性机械手)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部件20相连,接收控制部件20的指令,完成功夫茶的冲泡动作及流程。泡茶器用于盛放茶叶和泡茶用水,且泡茶器放在一个旋转基座上,配合注水力度(有力或轻柔),完成定点或旋转注水。茶盖用于注水后盖上泡茶器,以保持水温。注水器件用于向泡茶器内注水,且开始注水的同时,由高精度重量传感器检测重量变化信号,当减少的重量刚好大于读入的注水量时,停止注水。闻香装置器件可以包括抽风机和闻香杯,具体地,抽风机将香气收集到闻香杯中闻香。废水槽用于储存清洁茶具的废水。垃圾箱用于盛放包装茶品的废包装盒。赏叶底盘位于泡茶器的下方,待泡茶完毕后,可以观看叶底。盛茶器件的主要功能是,按照功夫茶冲泡的要求,将每一泡茶汤单独盛放在一个公道杯内,且可由基座、传送机构和公道杯若干、公道杯上盖、保温器件组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夫茶冲泡设备10还可以包括参数读取部件、电源部件、上水部件、加热部件、自动清洗部件、人机交互部件、保护部件以及外壳。

详细地,参数读取部件用于读取待泡茶品的冲泡参数。电源部件用于为功夫茶冲泡设备10中的各用电部件提供电能。上水部件可以包括电机和储水装置,用于抽取存储的水源供泡茶器使用。加热部件可以包括发热装置、水容器以及温控器,用于将水加热到相应的冲泡温度。自动清洗部件可以包括清洗水箱、清洗水泵、清洗机械手以及清洗仓,用于清洗使用过的泡茶器和公道杯。人机交互部件可以包括按键、触摸屏或语音识别器,用于为用户提供操作冲泡的各种方式。保护部件用于在发生部件故障、过载、断电等意外情况时,对各部件进行相应的保护。外壳用于保护上述各部件,并使外观效果更佳。

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上述功夫茶冲泡设备10的控制部件20的功夫茶冲泡方法。其中,所述功夫茶冲泡方法有关的流程所定义的方法步骤可以由所述控制部件20实现。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10,在接收到冲泡指令时,获取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需要通过功夫茶冲泡设备10进行冲泡工作时,可以向控制部件20下发一冲泡指令,以作为该控制部件20的触发指令。也就是说,在控制部件20接收到冲泡指令时可以执行所述功夫茶冲泡方法包括的各步骤,以完成功夫茶的冲泡。

其中,获取的冲泡参数可以包括待泡茶品对应的注水方式,如注水力度和注水形式。也就是说,不同的待泡茶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注水力度和注水形式。例如,对于陈放的茶叶,可以通过较为有力的方式进行注水以冲泡;对于细嫩的茶叶,可以通过较为柔和的方式进行注水以冲泡。又例如,在刚开始冲泡时,为了让水接触到每一片茶叶,可以采用旋转注水。

需要说明的是,冲泡参数在包括注水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投茶量、注水量、注水温度、冲泡次数、每一次冲泡的持续时间、相邻两次冲泡的间隔时间和出汤速度,以保证冲泡得到的茶汤具有较高的品质。

步骤s120,按照所述冲泡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10获取到待泡茶品的冲泡参数时,可以基于该冲泡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以进行相应的冲泡工作。

详细地,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所述注水力度可以包括第一力度和第二力度,且第一力度小于第二力度。所述注水形式可以包括定点注水和旋转注水。对应地,在执行步骤s120时,可以分别通过以下两个步骤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注水力度生成对应的力度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注水形式生成对应的形式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力度控制指令和形式控制指令既可以是分别生成,也可以是同步生成并以一个信息的方式存在。并且,注水力度可以通过控制注水的速度以实现,注水形式可以通过控制泡茶器是否进行旋转以实现。

步骤s130,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泡茶部件30,以使该泡茶部件30根据该控制指令对所述待泡茶品进行冲泡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20生成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泡茶部件30,以使该泡茶部件30执行该控制指令,从而完成对待泡茶品的冲泡工作。

例如,在打开待泡茶品的包装之后,可以将茶叶放入至一泡茶器中,然后,进行相应的冲泡工作。具体地,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按照第一力度和旋转注水的方式对该待泡茶品进行冲泡。也就是说,在按照第一力度和旋转注水的方式对该待泡茶品进行冲泡时,可以以一个较小的速度进行注水,并控制泡茶器进行旋转。

可选地,执行步骤s110获取冲泡参数的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旋转,例如,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控制设置的参数读取部件读取待泡茶品的包装袋上的识别码,以获取该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在另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的通信部件接收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识别码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条形码、射频识别码等。并且,电子设备的类型也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10获取的冲泡参数预先确定的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即可,只要确定的冲泡参数能够使对应的茶品冲泡得到的茶汤具有较好的口感即可。在一种可以替代的示例中,在执行步骤s110之前,结合图3,所述功夫茶冲泡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40和步骤s150,以确定冲泡参数。

步骤s140,按照不同的冲泡参数对茶品进行多次冲泡。

步骤s150,获取在多次冲泡得到的茶汤中确定的满足预设要求的茶汤对应的冲泡参数,作为该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根据茶品的大类(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黑茶、普洱茶等),以及茶品的品种、产地等特征,确定基本的冲泡参数范围,例如,可以确定初步的茶水比(投茶量、注水量)、其他参数的大致范围(水温、每一泡的冲泡时间、间隔时间)和具体要求(注水方式、出汤速度)。然后,根据茶品的老嫩程度、发酵程度、焙火程度、揉捻程度、茶叶形态等具体因素,适当调整水温、浸泡时间、出汤时间,初步确定各冲泡参数的具体数值。最后,可以分别针对不同的参数对各种茶品进行功夫茶冲泡,以得到对应的茶汤。

在得到茶汤之后,可以分别对各茶汤进行审评,以得到满足“风味表现充分、浓度适中、苦涩低”要求的茶汤,然后,获取并记录该茶汤的冲泡参数,以作为对应茶品确定的冲泡参数。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针对一种红茶,确定的冲泡参数可以为:

投茶量:5g;

注水量:180ml;

水温:90℃;

冲泡次数:5次(不考虑润茶);

第一泡:注水方式:旋转、柔和;浸泡时间:60s;与第二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二泡: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30s;与第三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三泡: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40s;与第四泡之间的时间间隔:60s;

第四泡: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60s;与第五泡之间的时间间隔:90s;

第五泡:注水方式:旋转、柔和;浸泡时间:90s。

又例如,在另一种示例中,针对一种凤凰单枞,确定的冲泡参数可以为:

投茶量:7g;

注水量:120ml;

水温:100℃;

冲泡次数:7次(不考虑润茶);

第一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5s;与第二泡之间的时间间隔:5s;

第二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5s;与第三泡之间的时间间隔:10s;

第三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10s;与第四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四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15s;与第五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五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30s;与第五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六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45s;与第五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七泡: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60s。

再例如,在另一种示例中,针对一种古树生普,确定的冲泡参数可以为:

投茶量:8g;

注水量:150ml;

冲泡次数:10次(不考虑润茶);

第一泡:水温:95℃;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15s;与第二泡之间的时间间隔:15s;

第二泡:水温:95℃;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5s;与第三泡之间的时间间隔:15s;

第三泡:水温:90℃;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10s;与第四泡之间的时间间隔:30s;

第四泡:水温:90℃;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15s;与第五泡之间的时间间隔:60s;

第五泡:水温:90℃;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30s;与第六泡之间的时间间隔:60s;

第六泡:水温:100℃;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30s;与第七泡之间的时间间隔:60s;

第七泡:水温:100℃;注水方式:旋转、有力;浸泡时间:30s;与第八泡之间的时间间隔:120s;

第八泡:水温:95℃;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45s;与第九泡之间的时间间隔:60s;

第九泡:水温:90℃;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60s;与第十泡之间的时间间隔:60s;

第十泡:水温:90℃;注水方式:固定、柔和;浸泡时间:90s。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描述中,“柔和”对应的注水方式为第一力度,“有力”对应的注水方式为第二力度。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执行步骤s110以获取冲泡参数之前,还需要先接收到冲泡指令,接收到冲泡指令的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一种示例中,可以是基于设置的开启开关是否动作以判断是否接收到冲泡指令。又例如,在另一种示例中,结合图4,功夫茶冲泡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60和步骤s170,以确定是否有接收到冲泡指令并确定待泡茶品。

步骤s160,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在接收到该语音信息时判定接收到所述冲泡指令。

步骤s170,根据该语音信息在存储的多种茶品中确定所述待泡茶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的语音识别器感应用户的声音生成对应的语音信息,然后,将该语音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部件20,以基于该语音信息判定接收到冲泡指令。

并且,还可以对该语音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并根据解析的结果在存储的多种茶品中确定待泡茶品。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用户可以极为便利的通过功夫茶冲泡设备10完成对应的冲泡工作。

又例如,在另一种示例中,结合图5,功夫茶冲泡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80和步骤s190,以确定是否有接收到冲泡指令并确定待泡茶品。

步骤s180,接收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冲泡信息,并在接收到该冲泡信息时判定接收到所述冲泡指令。

步骤s190,根据该冲泡信息在存储的多种茶品中确定所述待泡茶品。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对待泡茶品进行冲泡需要一定的时间,为避免用户等待的问题,可以通过通信部件预先与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需要品茶时,用户可以通过该电子设备向控制部件20发送一冲泡信息。然后,控制部件20在接收到该冲泡信息时,可以判定有接收到冲泡指令。并且,可以对该冲泡信息进行解析处理,然后,根据解析的结果在存储的多种茶品中确定待泡茶品。通过该方法,可以使用户远程对功夫茶设备进行控制,以实现功夫茶的远程冲泡控制,例如,在下班的时候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发送冲泡信息,以使在回家后即可进行品尝而不用等待。

结合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上述功夫茶冲泡设备10的控制部件20的功夫茶冲泡装置100。其中,所述功夫茶冲泡装置100可以包括冲泡参数获取模块110、控制指令生成模块120和控制指令发送模块130。

所述冲泡参数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待泡茶品预先确定的冲泡参数,其中,该冲泡参数包括所述待泡茶品对应的注水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泡参数获取模块11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10,关于所述冲泡参数获取模块11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10的描述。

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模块120,用于按照所述冲泡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模块12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20,关于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模块12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20的描述。

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模块130,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泡茶部件30,以使该泡茶部件30根据该控制指令对所述待泡茶品进行冲泡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模块13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s130,关于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模块13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前文对步骤s130的描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水方式可以包括注水力度和注水形式,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模块12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注水力度生成对应的力度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注水力度包括第一力度和第二力度,且第一力度小于第二力度。根据所述注水形式生成对应的形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注水形式包括定点注水和旋转注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功夫茶冲泡方法、功夫茶冲泡装置100及功夫茶冲泡设备10,在控制泡茶部件30进行冲泡工作时通过考虑注水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茶品执行不同的冲泡动作,使得冲泡的茶品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释放,从而保证得到的茶汤具有较好的口感,进而改善通过现有的冲泡设备因仅考虑注水量、注水时间以及注水温度而导致冲泡得到的茶汤存在口感差的问题,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其次,在考虑注水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考投茶量、注水量、注水温度、冲泡次数、每一次冲泡的持续时间、相邻两次冲泡的间隔时间和出汤速度等参数,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冲泡得到的茶汤的口感,满足高要求的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