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10348发布日期:2019-03-27 10:44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烹饪设备控制技术,尤指一种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美式咖啡机制作咖啡的主要方式是先将咖啡豆在小腔体内磨碎,其粉碎方式主要分为刀片粉碎和研磨两大类,采用刀片粉碎方式的其粉碎腔较小略大于刀片宽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粉碎效率。粉碎的同时锅炉会将冷水煮沸,先将水蒸气排入粉碎完的咖啡粉中,将其浸润一段时间,然后再将水缓慢排入咖啡粉中,使水充分流过咖啡粉,实现滴滤咖啡的制作。目前的一些豆浆机由于腔体过大,且粉碎腔中只能进入冷水,其咖啡的制作主要采用与豆浆一样的制作方式,先进水后将咖啡豆和水混合粉碎排出,由于咖啡豆密度小漂浮在水面上,导致该方法制作的咖啡口感较差,且色泽发黄,与通常的现磨咖啡差别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能够解决目前用豆浆机制作咖啡口感差、口味偏淡、偏酸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大量咖啡渣留在粉碎杯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

为了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该豆浆机包括粉碎杯和粉碎电机,该方法可以包括:

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

在干磨后获得的咖啡粉中加入第一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t1,对咖啡粉进行浸润;

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一次或多次萃取,以完成咖啡制作。

可选地,粉碎杯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控制粉碎杯的底部温度;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可以包括:

以第一加热功率p0对粉碎杯进行预热,使粉碎杯内部保持干燥,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1,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以使得粉碎杯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通过粉碎电机以预设的第一转速v1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预粉碎,并以预设的第二转速v2对预粉碎之后的咖啡豆进行精粉碎。

可选地,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包括:

当实时温度t满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全功率p;

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t3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零,以停止加热;

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功率p0满足预设的关系式。

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包括:80℃-87℃;第三预设温度包括:95℃-99℃;预设的关系式满足:p0=p/((t-t2)/4+1);

第一转速v1满足:2500-3500转/分。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粉碎电机的粉碎电流的大小判断咖啡豆的粉碎程度。

可选地,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一次或多次萃取,以完成咖啡制作包括:循环执行一次或多次下述操作:

将粉碎杯内的一部分咖啡排出,再次向粉碎杯内加入冷水,并加热到一个预设温度,将加热后获得的咖啡全部或部分排出。

可选地,萃取为两次;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两次萃取包括:将粉碎杯内的一部分咖啡排出后,再次向粉碎杯内加入第二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四预设温度t4,将加热后获得的咖啡全部排出。

可选地,第一体积满足:100ml-160ml,第二体积满足:180ml-250ml;

第一预设温度t1满足:94℃-98℃;第四预设温度t4满足:94℃-98℃。

可选地,粉碎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冲水后的咖啡的温度;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长对是否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t1进行判断。

可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粉碎杯外侧底部的斜面导角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的豆浆机可以包括粉碎杯和粉碎电机,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在干磨后获得的咖啡粉中加入第一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t1,对咖啡粉进行浸润;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一次或多次萃取,以完成咖啡制作。通过该实施例方案,解决了目前用豆浆机制作咖啡口感差、口味偏淡、偏酸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大量咖啡渣留在粉碎杯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

2、本发明实施例的粉碎杯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控制粉碎杯的底部温度;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可以包括:以第一加热功率p0对粉碎杯进行预热,使粉碎杯内部保持干燥,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1,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以使得粉碎杯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通过粉碎电机以预设的第一转速v1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预粉碎,并以预设的第二转速v2对预粉碎之后的咖啡豆进行精粉碎。该实施例方案通过温度控制加热功率使得粉碎杯的杯体快速干燥,同时温度不会过高影响咖啡风味,从而避免了在杯体未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咖啡豆颗粒会很容易粘在杯体上,造成粉碎后颗粒过大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咖啡与冷水长时间浸泡引起口感较酸的问题。

3、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可以包括:当实时温度t满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全功率p;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t3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零,以停止加热;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功率p0满足预设的关系式。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杯体在粉碎前快速、充分的干燥,确保粉碎效果,同时减少了进水后冷水加热时间,提升了咖啡口感。

4、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粉碎电机的粉碎电流的大小判断咖啡豆的粉碎程度。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减少了无效粉碎时间,从而避免了咖啡豆的粉碎时间过长或粉碎过粗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的萃取为两次;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两次萃取可以包括:将粉碎杯内的一部分咖啡排出后,再次向粉碎杯内加入第二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四预设温度t4,将加热后获得的咖啡全部排出。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可以同时通过两次萃取工艺,使得咖啡得到充分萃取,解决了制作出的咖啡口味偏淡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大量咖啡渣留在杯体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豆浆机制作咖啡的方法,该豆浆机包括粉碎杯和粉碎电机,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01-s103:

s101、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

s102、在干磨后获得的咖啡粉中加入第一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t1,对咖啡粉进行浸润;

s103、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一次或多次萃取,以完成咖啡制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保证制作的咖啡有较好的口感,本实施例方案通过先将咖啡豆在杯体内干磨,然后进水快速加热萃取的方式进行制作,避免了咖啡豆长时间与水接触,导致咖啡豆中的大量杂味物质、油质物质进入咖啡中,可有效的去除目前的豆浆机制做出的咖啡口味偏酸、颜色偏黄的问题。为保证咖啡充分萃取,可以先将咖啡豆粉碎到至少30目以下,但在杯体未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咖啡豆颗粒会很容易粘在杯体在,造成粉碎后颗粒大,本实施例方案通过温度控制加热功率使得杯体快速干燥,同时温度不会过高影响咖啡风味;并且通过电流检测控制打浆时间,可以避免咖啡豆粉碎时间过长造成香味流失。另外,通过多段(如两段)萃取工艺,使得咖啡得到充分萃取,解决了制作出的咖啡口味偏淡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大量咖啡渣留在杯体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给出了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可选地,如图2所示,粉碎杯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控制粉碎杯的底部温度;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可以包括s201-s202:

s201、以第一加热功率p0对粉碎杯进行预热,使粉碎杯内部保持干燥,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1,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以使得粉碎杯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s202、通过粉碎电机以预设的第一转速v1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预粉碎,并以预设的第二转速v2对预粉碎之后的咖啡豆进行精粉碎。

可选地,粉碎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冲水后的咖啡的温度;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长对是否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t1进行判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杯体底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r1,用以控制预热温度;可以在杯体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r2,用来控制进水后咖啡萃取温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步:可以将粉碎杯以第一加热功率p0快速预热干燥杯体,并根据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r1调节功率,使得温度不会过高影响口感,并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以干燥粉碎杯。第二步:粉碎电机可以以功率p1以及第一转速v1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预粉碎,将粉碎杯内的咖啡豆在杯体内分散。第三步:粉碎电机可以以功率p2以及第二转速v2对预粉碎之后的咖啡豆进行快速精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杯体在粉碎前快速、充分的干燥,并确保粉碎效果,同时减少了进水后冷水加热时间,提升了咖啡口感。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给出了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可选地,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可以包括:

当实时温度t满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全功率p;

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t3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零,以停止加热;

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功率p0满足预设的关系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粉碎前启动粉碎杯以第一加热功率p0加热,第一加热功率p0的大小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r1测定的温度t进行调节,使得浆杯加热从而使杯体内水份蒸发,达到杯体快速干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度t2可以包括:80℃-87℃,例如可以选择85℃;第三预设温度t3可以包括:95℃-99℃,例如可以选择9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t<=85℃时:p0可以为全功率p;当t>97℃时,可以停止加热;当t在85℃和97℃之间时,第一加热功率p0满足预设的关系式。同时可以对t>97℃的次数进行统计,当统计次数大于预设次数n时,可以停止加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的关系式可以满足:p0=p/((t-t2)/4+1);p为加热全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杯体内有残留水时,咖啡豆粉碎后的颗粒会粘在杯底和杯壁上,造成粉碎效果差,导入咖啡无法被萃取口感偏淡。本实施例方案通过前期增加烘干工艺,使得粉碎前杯体处于干燥状态,能大幅度提高咖啡豆的粉碎效果,同时通过烘干使杯体处于热态,减少了进冷水后的加热时间,提高了粉碎后咖啡与水接触时的温度,避免了咖啡与冷水长时间浸泡引起口感较酸问题。同时通过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r1动态调节加热功率,当温度提高后功率会逐步降低,使得杯体温度能有效的保持在95~97℃,避免了出现底部因干烧导致杯体温度过高,既能保证咖啡口感,又能避免周围配件因温度过高而加速老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能够使得杯体在粉碎前充分快速的干燥,确保粉碎效果,同时减少进水后冷水加热时间,提升咖啡口感。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给出了在精粉前,进行低转速预粉碎,使得咖啡豆分散均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可选地,第一转速v1可以满足:2500-3500转/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精粉碎前电机可以以低转速3000转/分工作30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咖啡豆质量小,颗粒大,当咖啡豆刚放入堆在一起时,直接以高转速粉碎会使咖啡豆的大颗粒向上飞到蒸汽塞中,导致咖啡豆飞溅或蒸汽塞孔的堵塞,同时完整的咖啡豆不易参与高转速循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提升了粉碎效果,避免了大颗粒咖啡豆飞溅。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通过粉碎电流对当前的咖啡细度进行判定,以减少无效粉碎时间的实施例方案。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粉碎电机的粉碎电流的大小判断咖啡豆的粉碎程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粉碎过程中,对电机电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电机电流i1>ki(其中,i为电机空载时电流,k为比例系数,该实施例方案中可以选择k=1.2)时,可以认为此时仍有大颗粒咖啡豆被粉碎;如果连续t秒未检测到i1>ki时,可以认为咖啡豆已充分被粉碎,可以控制电机停止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通过时间来控制电机对咖啡豆进行粉碎,过短的时间会导致咖啡豆无法充分被粉碎;时间过长会使咖啡过粉碎,一是会使咖啡的香气丧失,二是过细的粉碎会导致咖啡滤网口被堵塞,排出的咖啡无法过滤到浆杯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实施例方案通过电机工作电流对咖啡的粉碎程度进行检测,使得咖啡的粉碎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避免了咖啡豆的粉碎时间过长或粉碎过粗的问题。

实施例六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咖啡进行萃取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可选地,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一次或多次萃取,以完成咖啡制作可以包括:循环执行一次或多次下述操作:

将粉碎杯内的一部分咖啡排出,再次向粉碎杯内加入冷水,并加热到一个预设温度,将加热后获得的咖啡全部或部分排出。

可选地,该萃取可以为两次;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两次萃取可以包括:将粉碎杯内的一部分咖啡排出后,再次向粉碎杯内加入第二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四预设温度t4,将加热后获得的咖啡全部排出。

可选地,第一体积可以满足:100ml-160ml,第二体积可以满足:180ml-250ml;第一预设温度t1可以满足:94℃-98℃;第四预设温度t4可以满足:94℃-9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粉碎杯内进入少量冷水l1ml(即第一体积)后,可以加热到t1℃,对咖啡进行浸润后,将大量咖啡渣排到滤网中。重新进水l2ml(即第二体积),加热到t4℃,排出后进行深度萃取。该实施例方案中可以选择l1=150ml,l2=200ml。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粉碎后的咖啡在冷水中长时间浸泡会导致咖啡出现杂味,影响咖啡口感,本实施例方案中,因咖啡的密度小,第一次进少量冷水后,大量的咖啡浮在水面上,只有小部分咖啡与冷水充分接触,第一次排浆后大量咖啡渣被排出,导致第二次进冷水后杯体内的咖啡渣仍只有少量,总体上减少了咖啡与冷水接触时间,使得采用冷水加热的方式制作的咖啡仍有一个较好的口感。另外一次进水的方式无法将杯体内的咖啡渣完全排出,清洗时大量的咖啡渣流入余水盒中,会导致余水盒中浮子堵塞。同时大量的咖啡一起排出过滤时间会很长,通过多次进水的方式,使得第二次进水加热后,第一次排出的咖啡已同步排出过滤,减少过滤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可以使粉碎后的咖啡在冷水浸泡过后仍有一个较好的口感,同时避免了制浆完成后杯体内存在大量的咖啡渣,在清洗时被排入余水盒中,造成余水盒浮子堵塞;另外还能够减少咖啡的过滤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段萃取工艺,使得咖啡得到充分萃取,解决了制作出的咖啡口味偏淡,同时避免了大量咖啡渣留在杯体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咖啡制作最佳的萃取温度为88-92℃,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咖啡的口感不纯。当第二次萃取水排出到滤网温度时,水温会有一定的下降,因此第四预设温度t4可以满足:94℃-98℃,例如可以选择95℃。本发明实施例方案通过设置合适的萃取水温,使得萃取后咖啡口感更佳。

实施例七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温度传感器r1的一种设置方式实施例。

可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粉碎杯外侧底部的斜面导角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r1可以紧密贴合在粉碎杯底部斜面导角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工艺问题,粉碎杯底部一般设置有导角,而不论粉碎杯内壁是否存在涂层,导角处相对于其他位置粗糙度最大,加热控制也不均匀,因此,最容易形成粘底,将第一温度传感器r1设置于此处,可以提高温度检测准确性,避免内外温度差别过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解决了测温准确性,避免了因温度不准确导致的烘干不充分问题。

实施例八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一次排浆时,电机工艺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次排浆时,电机可以小功率转动。具体地,第一次开阀排浆后,可以等待ts,电机以3000转/分转动t1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咖啡密度小,浮在水面上,开阀后会有大量咖啡渣沉积在刀片上,此时小功率转动刀片会使刀片上沉积的咖啡渣排出,避免大量的咖啡渣重新进行第二次进水加热,导致水接触时间过长口感不佳。同时,通过开阀后等待ts,使得咖啡全部排完后再进行电机工作,避免了咖啡豆在水中被粉碎造成咖啡的色泽不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可在第一次排浆时将大量的咖啡渣排到滤网中,减少了第二次进水口杯体内的咖啡渣量,提高了咖啡口感;同时避免了制浆完成后杯体内存在大量的咖啡渣,在清洗时被排入余水盒中,造成余水盒堵塞的问题。

实施例九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通过杯体底部第一温度传感器r1、杯体内第二温度传感器r2及加热时间的结合对第一进水l1ml后的水温温度t1进行控制的实施例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水温温度t1,即第一预设温度t1可以选择9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r1>t1,r2>kt1,加热时间t>t1同时满足时,认为水温已加热到t1℃。其中t1选择95℃可以保证粉碎杯已达到最佳萃取温度之上。因为此时水未没过第二温度传感器r2,使得水温达到t1时,r2=kt1,k为间接测温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1可以满足:t1=l1*4.2*(t1-t5)/p3,t5为进水后未加热时的水温,p3为当前电压下的加热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入少量水l1后,此时液面未没过第二温度传感器r2,导致直接用r2测得的温度来判定水温偏差较大,尤其是连续制浆的情况,此时r2温度已较高,单独用r2来测量,此时水温会导致因误判而直接跳过该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可以准确地将第一次进水后的水温加热到t1,避免连续制浆对温度的干扰。

实施例十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蒸汽塞透气口的设置实施例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蒸汽塞透气孔可以作倾斜设计,其透气口形状可以设计成s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h为透气孔厚度,l为透气孔宽度,则透气孔倾斜角度θ可以满足sinθ<h/l,保证透气孔的斜面完全覆盖在孔上方,使得飞溅的咖啡颗粒向上飞出时会被斜面挡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咖啡豆在干磨时会四处飞溅,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咖啡豆在飞溅时会被排气孔的斜面挡住,避免了咖啡颗粒飞出蒸汽塞。同时相比较一字型的排气孔,s型的排气孔透气面积更大,透气效果好,有效的解决了透气口变小后透气量不够的问题。

实施例十一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接浆杯的设置方式实施例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浆杯上可以放置滤网。滤网的目数可以大于或等于160目,小于或等于200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次排浆后大量咖啡渣会积聚在滤网内,当第二次排浆时排出的咖啡会充分流过滤网内的咖啡渣,形成二次滴漏萃取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咖啡的口感和厚重感。同时咖啡渣会被滤网过滤,浆杯中得到较纯粹的咖啡。滤网目数过小时,会有大量残渣过滤到浆杯中,使得咖啡变浑浊,滤网目数过大时咖啡渣会堵住过滤口,导致过滤时间过长。本实施例方案可以优选滤网目数为160目。

实施例十二

该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直接向粉碎腔内进热水进行萃取的实施例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粉碎腔外可以设有即热模块,当咖啡豆在粉碎的同时,冷水可以进入即热模块加热到t1℃,同时保温在t1℃。当粉碎腔内咖啡豆研磨完成后,即热模块内的热水直接进入到粉碎腔内进行萃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向粉碎腔内进热水进行咖啡的萃取,解决了咖啡豆与冷水接触后带来的杂味问题,提高了咖啡口感。同时将粉碎与加热分离开,使得粉碎和加热可以同时进行,减少了咖啡制作时间,使咖啡的香气更浓郁。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的豆浆机可以包括粉碎杯和粉碎电机,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在干磨后获得的咖啡粉中加入第一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t1,对咖啡粉进行浸润;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一次或多次萃取,以完成咖啡制作。通过该实施例方案,解决了目前用豆浆机制作咖啡口感差、口味偏淡、偏酸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大量咖啡渣留在粉碎杯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

2、本发明实施例的粉碎杯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控制粉碎杯的底部温度;通过粉碎电机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干磨可以包括:以第一加热功率p0对粉碎杯进行预热,使粉碎杯内部保持干燥,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1,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以使得粉碎杯的温度保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通过粉碎电机以预设的第一转速v1对粉碎杯内的咖啡豆进行预粉碎,并以预设的第二转速v2对预粉碎之后的咖啡豆进行精粉碎。该实施例方案通过温度控制加热功率使得粉碎杯的杯体快速干燥,同时温度不会过高影响咖啡风味,从而避免了在杯体未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咖啡豆颗粒会很容易粘在杯体上,造成粉碎后颗粒过大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咖啡与冷水长时间浸泡引起口感较酸的问题。

3、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实时温度t,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可以包括:当实时温度t满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全功率p;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t3时,调节第一加热功率p0为零,以停止加热;当实时温度t满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第一加热功率p0满足预设的关系式。通过该实施例方案,使得杯体在粉碎前快速、充分的干燥,确保粉碎效果,同时减少了进水后冷水加热时间,提升了咖啡口感。

4、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粉碎电机的粉碎电流的大小判断咖啡豆的粉碎程度。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减少了无效粉碎时间,从而避免了咖啡豆的粉碎时间过长或粉碎过粗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的萃取为两次;将经过浸润获得的咖啡进行两次萃取可以包括:将粉碎杯内的一部分咖啡排出后,再次向粉碎杯内加入第二体积的冷水,并加热到第四预设温度t4,将加热后获得的咖啡全部排出。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可以同时通过两次萃取工艺,使得咖啡得到充分萃取,解决了制作出的咖啡口味偏淡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大量咖啡渣留在杯体内,造成清洗后咖啡渣流入余水盒导致余水盒浮子堵塞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