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1780发布日期:2019-04-20 05:5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文件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公司在将重要文件归档的时候,是将文件叠放在一起,再使用标签纸记录文件信息后放置在存放文件的文件柜中,或者在文件柜外头贴文件清单;然而,当有大量的文件需要管理时,存在多个文件柜的情况下,需要取出某一特定文件的文件时,人员首先需要核对存放该文件的文件柜,再从文件柜中逐本翻看,才能取出所要的文件;而翻看后,文件柜中的文件数目改变,需要对标签或者清单进行修正,不仅效率低下,且管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该管理装置协助管理人员智能管理文件,提高管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控制部分,该装置主体包括壳体和多个间隔的存放区,文件叠放在存放区内,存放区设置有防盗锁;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电源模块,为整个管理装置提供动力;

存储器,用于储存存放区文件的存放信息;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文件的标记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存储器中的存放信息和信息采集模块获取的文件标记信息,将对应的文件放入存放区中,并记录存放区的位置信息和该本文件在该存放区中的叠放序号,存入存储器中;

触摸屏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文件管理操作和查询信息,在取用文件时,输入文件标记信息后显示该本文件的存放区位置和该本文件在该存放区中的叠放序号。

上述方案中,存储器储存存放区文件的存放信息,存放文件时,首先使用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文件的标记信息,接着,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记录中检索到存放区的空位后,将该文件叠放至存放区中,并记录该存放区的位置信息、归档文件的叠放序号;假如该处存放区叠放的文件为50本,则从上至下编号为1~50,并将该信息存入存储器中;取用文件时,在触摸屏显示模块处输入对应的标记信息,信息处理模块访问存储器中记录的信息后,显示存放该文件的存放区位置和存放序号;如需取出的文件标记信息对应的序号为21,则只需要从上至下逐本点数,取出第21本文件即可,无需将每个文件翻开查看其内容,极大地方便文件的查找;比起纯人工归档和查找文件的方式,效率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防盗锁设置有解锁装置,与数据处理模块联动。取用文件模式时,当在触摸屏显示模块输入标记信息后,对应的存放区防盗锁自动解锁,无需人工开锁,提高取用文件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为图像识别模块、键盘、音频采集部件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图像识别文件中的标记信息,能提高存放文件的效率,而键盘或音频输入则更加灵活,丰富了信息采集的手段。

进一步地,所述存放区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显示屏,与所述触屏显示模块联动,用于取用文件时,显示该文件的序号。在触摸屏显示模块操作后,需要记住序号,再于对应的存放区中对叠放的文件逐本计数,取出该文件,当序号较大时,在计数的过程中容易遗忘该数字,给取用文件带来不便;因此,在该存放区与邻近存放区之间设置显示屏,显示该文件的序号,人员无需刻意记住该序号,更方便取用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存放区内包含至少一块横向活动隔板、滑动轨道,横向活动隔板在滑动轨道上滑动,将存放区自上到下分隔成若干存放室,所述横向活动隔板内侧铰接有活动挡板,在横向活动隔板处于滑动前位置时为竖直面,在横向活动隔板滑动后形成斜面。当取文件的人员头部高于存放室时,成阶梯型叠放的文件比齐边叠放的文件视角更大,逐本计数时人员无需弯腰低头,或者弯腰低头的幅度减小;同时,形成阶梯型叠放状态的文件由于文件之间的边界明显,可由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方式,从中取出所需文件;本方案结构简单,可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减轻管理人员的管理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主体铰接,另一端与活动挡板铰接,当横向活动隔板处于滑动前位置时,活动挡板与连接件叠合。本方案中,利用连接件连接主体与活动挡板,可使活动挡板的角度变化较平缓,同时,连接件起支撑活动挡板的作用,提高活动挡板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板状连接件,与活动挡板上边缘铰接。板状连接件由于受力面积较大,能较好地提供支撑,提供承重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两件,分别与活动挡板的两侧铰接。将连接件铰接在活动挡板的两侧,且在横向活动隔板处于滑动前时,活动挡板与连接板叠合,即可有效提高支撑强度,同时占用较小的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高度与存放室等高。由于倾斜后的活动挡板高度会下降,将其在直立时的高度设置为与存放室等高,可避免倾斜后的活动挡板高度过低,无法形成支撑,或者降低存放室的文件存放量。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形成斜面的角度为与横向活动隔板成90°~135°角。本方案可满足人员对文件计数时的视觉要求,提高舒适度,减少计数失误,或者满足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对文件之间边界的要求,同时避免活动挡板占用太多空间;即方便了取文件,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使用新型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通过引入控制部分,对存取文件的过程协助人员进行智能管理,比起纯人工归档和查找文件的方式,效率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同时,在存放区内设置横向活动隔板,且在横向活动隔板内侧设置活动挡板,使其在横向活动隔板滑动后形成斜面,而滑动前则为竖直面,则在不占用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可使放置在存放区中的文件呈阶梯叠放状态,使文件之间的界限清晰,方便人员取用文件,或者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取用文件,提高了文件的管理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存放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存放区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体、11壳体、12存放区、13防盗锁、14横向活动隔板、15滑动轨道、16存放室、17活动挡板、20控制部分、21电源模块、22存储器、23信息采集模块、24数据处理模块、25触摸屏显示模块、30显示屏、40连接件、41板状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智能式文件管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0和控制部分20,该装置主体10包括壳体11和多个间隔的存放区12,文件叠放在存放区12内,存放区设置有防盗锁13;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电源模块21,为整个管理装置提供动力;

存储器22,用于储存存放区文件的标记信息;

信息采集模块23,包括图像识别模块、键盘、音频采集部件;用于采集文件的标记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24,用于根据存储器22中的存放信息和信息采集模块23获取的标记信息,将对应的文件放入存放区中,并记录存放区的位置信息和该本文件在该存放区中的叠放序号,存入存储器22中;

触摸屏显示模块25,与数据处理模块24连接,用于文件管理操作和查询信息,在取用文件时,输入文件标记信息后显示该文件的存放区位置和该本文件在该存放区中的叠放序号。

所述防盗锁13设置有解锁装置,与数据处理模块24联动;存放区12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显示屏30,与所述触屏显示模块联动,用于取用文件时,显示该文件的序号。

存放区内包含至少一块横向活动隔板14、滑动轨道15,横向活动隔板在滑动轨道上滑动,将存放区12自上到下分隔成若干存放室16,所述横向活动隔板14内侧铰接有活动挡板17,在横向活动隔板14处于滑动前位置时为竖直面,在横向活动隔板滑动后形成斜面,高度与存放室等高;活动挡板17连接有板状连接件41,板状连接件41一端与主体10铰接,另一端与活动挡板17上边缘铰接,当横向活动隔板14处于滑动前位置时,活动挡板17与板状连接件41叠合;活动挡板形成斜面的角度为与横向活动隔板成90°~135°角。

上述方案中,存放文件时,存储器22储存存放区文件的存放信息,存放文件时,首先使用信息采集模块23采集文件的标记信息,接着,数据处理模块23通过记录中检索到存放区12的空位后,将该文件叠放至存放区12中,并记录该存放区12的位置信息、归档文件的叠放序号;假如该处存放区叠放的文件为50本,则从上至下编号为1~50,并将该信息存入存储器22中;取用文件时,在触摸屏显示模块24处输入对应的标记信息,信息处理模块23访问存储器22中记录的信息后,显示存放该文件的存放区12位置和存放序号,同时在该存放区12对应的显示屏30中显示该序号,同时自动解锁防盗锁13,人员将存放区内的横向活动隔板14滑动至合适位置,此时活动挡板17呈一斜面,将叠放的文件推至斜面上,使文件呈阶梯型叠放状态,如需取出的文件标记信息对应的序号为21,则只需要从上至下逐本点数,取出第21本文件即可,无需将每个文件翻开查看其内容,极大地方便文件的查找;比起纯人工归档和查找文件的方式,效率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当取文件的人员头部高于存放室16时,成阶梯型叠放的文件比齐边叠放的文件视角更大,逐本计数时人员无需弯腰低头,或者弯腰低头的幅度减小。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只在于连接件40为两件,分别与活动挡板17的两侧铰接。

本方案将连接件铰接在挡板的两侧,且在横向活动隔板处于滑动前时,活动挡板与连接板叠合,可有效提高支撑强度,同时占用较小的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