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9476发布日期:2019-02-12 21:23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塑胶水杯的结构只设置有一层杯身,其具有不隔热和容易烫伤手的不足,且现市面上的塑胶水杯分带有防漏盖和没有带有防漏盖这二种,带有杯盖的水杯为了能做到防漏性好都是没有设置有吸管孔的,此结构导致使用者用吸管喝饮料时必须要翻开杯盖,其使用十分不方便,而没有带防漏盖的水杯,杯体翻侧时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且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容易与杯体的液体接触,不利于卫生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其不但具有隔热不烫伤手的功能,其还在杯盖的中部设置有杯盖吸管插口可插入吸管,杯盖设置为可拧防漏盖,其能将杯体拧紧以达到防漏的作用,杯体与杯身之间和杯身与内胆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夹层,使其能放置菜单广告纸和放置标签,功能更加多样化,而吸管裸露在杯盖上的部分可用防漏盖盖上,以达到防止吸管被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污染,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且卫生健康,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包括杯体,杯体的上面设置有杯盖,杯体包括设置在其内的杯身,杯身内设置有内胆,内胆的上端设置有能使杯盖成为可拧盖的第一螺纹层;垂直连接在杯盖顶面的中部设置有杯盖吸管插口,垂直贯穿杯盖吸管插口设置有吸管,盖设在杯盖吸管插口上面设置有防漏盖,杯盖吸管插口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能与防漏盖进行旋转拧合运动的第二螺纹层,第二螺纹层的上面设置有确保防漏盖盖上后密封性好的上盖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与杯身之间设置有能放置彩色宣传单或商品印刷标签的第一夹层。

作为优选,所述杯身与内胆之间设置有能放置彩色宣传单或商品印刷标签的第二夹层。

作为优选,环绕所述杯盖内圆周的上端设置有确保杯盖与内胆密封性好的杯盖密封圈。

作为优选,环绕所述杯盖内圆周的下端设置有能与第一螺纹层相咬合的第三螺纹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包括杯体、杯盖、杯身、内胆、第一螺纹层、杯盖吸管插口、吸管、防漏盖、第二螺纹层、上盖密封圈、第一夹层、第二夹层、杯盖密封圈和第三螺纹层。本实用新型的内胆能放进杯身内,杯身能放进杯体内,内胆与杯身之间和杯身与杯体之间分别均设置有夹层,使其不但实现具有隔热不烫伤手的功能,夹层内还可放置菜单广告纸或印刷logo;其又通过在内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层,使杯盖通过第一螺纹层能与杯体拧紧,且杯盖与杯体的接触处还设置有杯盖密封圈,其确保了杯体的密封性好,起到安全防漏的作用;其还通过在杯盖顶面的中部上设置有杯盖吸管插口,吸管通过杯盖吸管插口能伸进杯体内,其还通过设置有防漏盖来将吸管裸露在杯盖上的部分盖住,以防止吸管被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污染,其使用安全卫生,防漏盖通过第二螺纹层能与杯盖吸管插口拧紧,并通过设置有上盖密封圈来确保防漏盖的密封性,其用途设计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的内胆与杯身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的防漏盖、杯盖与吸管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包括杯体1,杯体1的上面设置有杯盖2,杯体1包括设置在其内的杯身11,杯身11内设置有内胆12,内胆12的上端设置有能使杯盖2成为可拧盖4的第一螺纹层121;垂直连接在杯盖2顶面的中部设置有杯盖吸管插口21,垂直贯穿杯盖吸管插口21设置有吸管3,盖设在杯盖吸管插口21上面设置有防漏盖4,杯盖吸管插口21下端的外圆周设置有能与防漏盖4进行旋转拧合运动的第二螺纹层22,第二螺纹层22的上面设置有确保防漏盖4盖上后密封性好的上盖密封圈5。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与杯身11之间设置有能放置彩色宣传单或商品印刷标签的第一夹层(未图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杯身11与内胆12之间设置有能放置彩色宣传单或商品印刷标签的第二夹层13。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环绕所述杯盖2内圆周的上端设置有确保杯盖2与内胆12密封性好的杯盖密封圈6。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环绕所述杯盖2内圆周的下端设置有能与第一螺纹层121相咬合的第三螺纹层(未图示)。

该防尘、防漏的水杯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流程为:首先将内胆12放进杯身11内,杯身11再放进杯体1内,由于内胆12与杯身11之间和杯身11与杯体1之间分别均设置有第二夹层13和第一夹层(未图示),使其不但实现具有隔热不烫伤手的功能,第二夹层13和第一夹层(未图示)还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放置菜单广告纸和印刷logo等;接着,将茶水、果汁等饮料倒入内胆12内,杯盖2通过第一螺纹层121能与杯体1拧紧,再接着,将吸管3通过设置在杯盖2中部上的杯盖吸管插口21插入到杯体1内,然后,再用防漏盖4将裸露在杯盖2上的吸管3盖住,使吸管3避免被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污染,其使用安全卫生,防漏盖4的下端通过第二螺纹层22能与杯盖吸管插口21拧紧,并通过上盖密封圈5来确保防漏盖4的密封性,其整体能密封性好,起到安全防漏、防尘的作用,且其用途设计多样化,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漏的水杯,包括杯体、杯盖、杯身、内胆、第一螺纹层、杯盖吸管插口、吸管、防漏盖、第二螺纹层、上盖密封圈、第一夹层、第二夹层、杯盖密封圈和第三螺纹层。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隔热不烫伤手的功能,其还在杯盖的中部设置有杯盖吸管插口可插入吸管,杯盖设置为可拧防漏盖,其能将杯体拧紧以达到防漏的作用,杯体与杯身之间和杯身与内胆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夹层,使其能放置菜单广告纸和放置标签,功能更加多样化,而吸管裸露在杯盖上的部分可用防漏盖盖上,以达到防止吸管被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污染,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且卫生健康,实用性强,解决了目前的塑胶水杯的结构容易烫伤手,其不具有隔热的功能,且现市面上的塑胶水杯分带有防漏盖和没有带有防漏盖这二种,带有杯盖的水杯为了能做到防漏性好都是没有设置有吸管孔的,此结构导致使用者用吸管喝饮料时必须要翻开杯盖,其使用十分不方便,而没有带防漏盖的水杯,杯体翻侧时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且空气中飘浮的灰尘和细菌容易与杯体的液体接触,不利于卫生健康。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