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脱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200发布日期:2019-04-05 19:5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脱水拖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脱水拖把,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开号WO2015/010577A1,公开的可甩干脱水的旋转拖把,其包括拖把杆机构,所述拖把杆机构包括一上管与一下管,上管和下管的锁定采用锁扣件,所述锁扣件第一端形成有所述抵靠部,所述锁扣件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扳开部。在操作时,一个手手握拖把杆,另一个手操作扳机从而实现锁紧或解锁,上述操作使用体验感差,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利的一种离心脱水拖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脱水拖把,包括旋转拖把杆、可形变的拖把头、外罩、固定套;所述旋转拖把杆包括上管、下管、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将上管和下管活动连接在一起,上管和下管之间轴向既可上下相对移动,又可相对转动;可形变的拖把头与下管固定连接;外罩套装在下管外,并可沿下管上下移动;固定套与上管固定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可将旋转拖把杆锁定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使下管与外罩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使上管与外罩周向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固定套与外罩之间的卡合机构,当外罩与固定套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旋转拖把杆锁定。

进一步说,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齿套、设置在外罩的内齿,所述齿套与下管固定安装,当外罩与固定套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内齿与齿套咬合。

进一步说,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的齿槽、设置在外罩的外齿,当外罩与固定套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外齿与齿槽咬合。

进一步说,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齿套、设置在外罩的内齿,所述齿套与下管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套的齿槽、设置在外罩的外齿;当外罩与固定套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外齿与齿槽咬合,所述内齿与齿套咬合。

进一步说,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套内壁的凹位,设置在外罩的跳钩。

进一步说,所述凹位设置在固定套下方,所述跳钩设置在外齿下方。

进一步说,所述可形变的拖把头包括基座、侧板、拖布,所述基座与侧板转动连接,拖布两端与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可形变的拖把头包括柔性板、拖布,所述拖布与柔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内齿的端部逐渐变细。

进一步说,所述外齿的端部逐渐变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掘弃传统方案中通过操作扳机从而锁定旋转拖把杆的技术方案,外罩上移从拖把自洁状态切换至拖地状态时,同时旋转拖把杆锁定,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A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锁止机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离心脱水拖把,包括旋转拖把杆1、可形变的拖把头2、外罩3、固定套4;所述旋转拖把杆1包括上管11、下管12、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将上管11和下管12活动连接在一起,上管11和下管12之间轴向既可上下相对移动,又可相对转动;本实施例所述旋转拖把杆1的旋转结构在公开号CN203447246U的中国专利文献均已经公开。

本实施例所述可形变的拖把头2与下管12固定连接;外罩3套装在下管12外,并可沿下管12上下移动;脱水时,外罩3下移,拖把头2进去外罩3内。本实施例所述固定套4与上管1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可将旋转拖把杆1锁定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使下管12与外罩3周向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使上管11与外罩3周向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设置在固定套4与外罩3之间的卡合机构,当外罩3与固定套4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旋转拖把杆1锁定。下管12与外罩3周向限位,上管11也与外罩3周向限位,因固定套4与上管11固定连接,当外罩3与固定套4卡合固定后,上管11与下管12也相对固定。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齿套51、设置在外罩3的内齿32,所述齿套51与下管12固定安装,当外罩3与固定套4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内齿32与齿套51咬合。作为优选,所述内齿32的端部相对其主体部位逐渐变细,内齿32与齿套51咬合配合更顺畅。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套4的齿槽41、设置在外罩3的外齿31,当外罩3与固定套4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外齿31与齿槽41咬合。作为优选,所述外齿31的端部相对其主体部位逐渐变细,外齿31与固定套4咬合配合更顺畅。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齿套51、设置在外罩3的内齿32,所述齿套51与下管12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套4的齿槽41、设置在外罩3的外齿31;当外罩3与固定套4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所述外齿31与齿槽41咬合,所述内齿32与齿套51咬合。

本实施例所述咬合并非指紧密啮合,而是指两者因凹凸楔合而限位,实际应用时可能因成本和装配问题存在间隙。

本实施例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套4内壁的凹位40,设置在外罩3的跳钩33。当外罩3与固定套4通过卡合机构相卡合时,跳钩33在凹位40内膨胀,从而实现外罩3与固定套4的胀紧开合。

本实施例所述凹位40设置在固定套4下方,所述跳钩33设置在外齿31下方。当外罩3与固定套4相靠近时,限位机构先实现对上管11和下管12的锁定,而后再实现进一步锁定。

本实施例所述可形变的拖把头2包括基座、侧板、拖布,所述基座与侧板转动连接,拖布两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拖把头2在拖地状态时可展开变大,提升清洁效率;拖把头2在脱水状态时可缩小,便于自洁。

本实施方式是可形变的拖把头2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柔性板、拖布,所述拖布与柔性板固定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