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板拆装用工作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421发布日期:2018-11-07 20:2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模板拆装用施工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铝模板拆装用工作凳。



背景技术:

铝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两三米的作业高度,如在安装横梁和顶板模时会使用专用的工作凳,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目前,公告号为CN2064954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作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块凳脚和凳板,凳板上对称两侧设有护栏,护栏包括竖栏和横栏,护栏上设有锁链,锁链连接护栏,锁链一端固定在竖上且另一端可拆,该工作凳增加了防护措施,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但是,该工作凳质量相对较大,一个工人很难搬动,在需要更换工作场地时移动起来不方便。并且,市场上一部份工作凳为了方便移动会在凳脚上安装滚轮,虽然解决了移动的问题,但采用滚轮对工作凳进行支撑,工人在工作凳上工作时,工作凳可能会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需要一种既方便移动,又能保证工作凳稳定性的铝模板拆装用工作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模板拆装用工作凳,既可以方便移动,又可以保证工作凳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四个凳脚和凳板,每个所述凳脚上设有用于移动工作凳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端部的滚轮,所述凳脚上开设有L型孔,所述连接杆穿过L型孔,所述L型孔包括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分别设有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开口端与第二条形孔的开口端相连通,所述连接杆可沿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设置有沿上下方向滑动的定位块,当所述连接杆滑动至与第一条形孔的封闭端抵接时,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条形孔封闭端的一侧与定位块相抵接,所述滚轮伸出于凳脚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杆滑移到抵接第一条形孔封闭端时,定位块抵接连接杆,可以对连接杆有一个锁死作用,防止连接杆,水平滑移,这时滚轮伸出于凳脚底面,推动工作凳,可以方便工作凳移动;移动定位块,使定位块不在抵接连接杆,反向滑移连接杆,使连接杆进入第二条形孔,这时凳脚底面接触地面,通过凳脚底面进行支撑,使工作凳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上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块的顶端和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高度大于第一条形孔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定位槽的槽深,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块底部抵接所述第一条形孔下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的高度大于第一条形孔内径且小于定位槽槽深,在弹簧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定位块卡接在在定位槽内,底端抵接第一条形孔下侧壁,从而防止连接杆抵接到第一条形孔封闭端时水平滑移,使工作凳移动起来不稳定,防止工作凳在移动的时候水平滑移进入到第二条形孔里,使凳脚接触底面,造成工作凳不能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凳脚相向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定位槽相连通,所述工作凳还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解锁杆,每根所述解锁杆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凹槽,并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可以方便将固定块安装到定位槽里面;同时解锁杆可以方便将两个定位块向上滑移回定位槽,对连接杆进行解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朝向第一条形孔开口端的表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第一条形孔的开口端朝第一条形孔的封闭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上设有倾斜的导向面,在滑移连接杆时,不需要向上滑移解锁杆移动定位块,可以使连接杆滑过定位块卡嵌到定位块和第一条形孔封闭端之间,方便滑移连接杆,使滚轮伸出凳脚底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滚轮的端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二条形孔的宽度,所述限位环与凳脚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环可以防止滚轮移动时连接杆在沿条形孔宽度方向移动,使滚轮的移动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两个所述凳脚相互远离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工作凳时,万向轮可以使工作凳转弯更加方便,同时万向轮位于两个凳脚相互远离的外侧,在安装万向轮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凳板上设有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凳板上工作时,护栏可以防止工人从凳板上摔下,对工人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凳脚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加强杆可以增加凳脚的支撑强度,使工作凳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供热可以借助加强杆攀爬到凳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凳脚上开设L型孔,L型孔内安装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可以在L型孔内调节和固定,在工作凳需要移动的时,调节滚轮组件伸出凳脚底面,方便工作凳移动,把工作凳移动到工作点后,可以调节滚轮组件,使凳脚接触地面,相比于采用滚轮组件支撑工作凳,凳脚的支撑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凳脚;2、凳板;3、护栏;4、加强杆;5、滚轮组件;51、连接杆;52、万向轮;53、限位环;6、L型孔;61、第一条形孔;62、第二条形孔;71、定位块;72、定位槽;73、弹簧;74、凹槽;75、解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铝模板拆装用工作凳,如图1所示,包括四个凳脚1和凳板2,凳板2上安装有护栏3,工人在凳板2上工作时,护栏3可以防止工人从凳板2上摔下,对工人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相邻的凳脚1上安装有加强杆4,工人可以借助加强杆4攀爬到凳板2上进行工作,同时也可以增加凳脚1的支撑强度。每个凳脚1上安装有用于移动工作凳的滚轮组件5,可以方便工作凳的移动。

如图1所示,工作凳包括四条凳脚1,每个凳脚1的下端开设有L型孔6,L型孔6包括第一条形孔61和第二条形孔62,第一条形孔61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第一条形孔61和第二条形孔62分别设有封闭端和开口端,第一条形孔61的开口端与第二条形孔62的开口端相连通。

滚轮组件5包括连接杆51和滚轮。连接杆51可沿第一条形孔61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二条形孔62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杆51的两端分别伸出L型孔6。滚轮为万向轮52,可以方便工作凳移动时转弯,万向轮52位于两个凳脚1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连接在连接杆51的一端上,万向轮52安装在凳脚1外侧,在将万向轮52装配到连接杆51上时比较方便。连接杆51位于凳脚1内侧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外径大于L型孔6且抵接在L型孔6端面上的限位环53,限位环53可以防止连接杆51沿条形孔宽度方向移动或者脱落。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条形孔61的上侧壁开设有定位槽72,定位槽72内设有弹簧73,弹簧73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块71的顶端和定位槽72的槽底固定连接,定位块71的高度大于第一条形孔61的宽度且小于定位槽72的槽深,当弹簧73处于自然状态时,定位块71底部抵接第一条形孔61下侧壁。当连接杆51滑动至与第一条形孔61的封闭端抵接时,连接杆51远离第一条形孔61封闭端的一侧与定位块71相抵接,万向轮52伸出于凳脚1底面。从而使滚轮组件5固定在第一条孔内,防止使滚轮组件5滑移回第二条形孔62,使工作凳移动更加稳定。具体的,定位块71朝向第一条形孔61开口端的表面设置为倾斜面,倾斜面自第一条形孔61的开口端朝第一条形孔61的封闭端向下倾斜。在滑移连接杆51时,连接杆51可以直接滑过定位块71卡嵌到定位块71和第一条形孔61封闭端之间,方便滑移连接杆51,使万向轮52伸出凳脚1底面。

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两个凳脚1相向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74,凹槽74与定位槽72相连通,工作凳还安装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解锁杆75,每根解锁杆75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凹槽74,并与定位块71固定连接。向上滑动解锁杆75可以将定位块71移动回定位槽72内,定位块71不再抵接连接杆51,从而方便将滚轮组件5滑移至第二条形孔62,凳脚1支撑地面,相比于滚轮支撑地面,凳脚1端面支撑地面时工作凳更加稳定。

工作过程:在需要移动工作凳时,分别将位于第二条形孔62的滚轮组件5滑移至第一条形孔61封闭端,连接杆51远离第一条形孔61封闭端的一侧与定位块71相抵接,万向轮52抵接地面,接着就可以对工作凳进行移动。将工作凳移动到工作点后,向上滑动解锁杆75,将定位块71拉回定位槽72,然后逐一反向滑移连接杆51使连接杆51滑移回第二条形孔62,凳脚1的底端与底面抵接,凳脚1端面支撑地面工作凳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