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595发布日期:2018-08-28 22:22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门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现代,各种装饰材料均可作为室内的装饰面层,而为保证装饰面层的整体性,一些设置在面层中的消防门、检修门等功能门需隐藏于面层中。除此之外,如何保证隐形门开启顺畅方便以及门外侧装饰面层与周围墙体面层衔接顺滑将是此类隐藏门的设计重点,本专利将以窑砖为外装饰面为例阐述解决以上重点难点的设计施工节点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饰隐形门平衡性能不能保证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装饰隐形门开启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门为隐藏于装饰面层内的功能门,所述隐形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矩形门骨架、面板和窑砖装饰面,所述矩形门骨架由三个立杆和四个水平杆制作而成,所述面板设于矩形门骨架上,所述窑砖装饰面由尺寸为230mm×10mm×90mm的窑砖铺设在面板上制作而成,所述隐形门上设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穿过窑砖装饰面与面板固定;

所述矩形门骨架远离面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根外摆门拐和一个平衡杆,两根所述外摆门拐一端通过钢角码一与矩形门骨架固定,另一端通过双锁夹具与竖向主轴固定,两根所述外摆门拐之间设有竖向推杆,所述竖向推杆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两根外摆门拐固定,所述平衡杆一端通过钢角码二与矩形门骨架固定,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以及竖向主轴上端与下端分别与一个固定件固定,所述固定件设于建筑结构上,所述平衡杆靠近矩形门骨架的一端设有副轴,所述副轴通过钢角码二与矩形门骨架固定;所述平衡杆包括中部连接杆和设于中部连接杆两端的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连接端和转轴端,所述转轴端包括设于连接端部的转轴底座和设于转轴底座上的转轴杆,所述转轴杆上设有螺栓组件,所述螺栓组件为一组螺帽和垫片,所述平衡杆两端的转轴杆均通过螺栓组件与钢角码二和固定件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摆门拐为L型钢管,其横部和竖部夹角为85°,外摆门拐拐角为弧形拐角,所述竖向主轴也由钢管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结构与建筑结构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槽口向下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两竖边上设有向外的翻边,所述U型槽槽底设有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隐形门四周装饰面层之间设有6mm灰缝。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立杆包括两根尺寸为63mm×40mm×5mm的方通和一根尺寸为40mm×40mm×4mm角钢,四个水平杆包括四根尺寸为40mm×40mm×4mm的角钢。

进一步地,所述隐形门尺寸为900×1500mm~1200×1800mm。

进一步地,所述钢角码一和钢角码二均与矩形门骨架的水平杆固定。

此外,所述面板为2mm~4mm厚花纹镀锌钢板。

更加优选地,所述双锁夹具包括两个卡固件,两个卡固件卡固在竖向主轴上,两端用螺栓固定,所述门把手为钉状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轴系统较传统门扇开启更加省力方便,紧急情况效果显著,平衡杆的设置可保证在门扇开启过程中更加稳定,保证门扇与基层墙体始终平行。矩形门骨架及面板可整体减轻门的总重量,隐形门四周装饰材料预留灰缝可保证外饰面的整体性,将门扇的隐形性做到最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新型涉及的矩形门骨架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新型涉及的平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矩形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摆门拐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窑砖装饰面与装饰面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固定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开启与闭合后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矩形门骨架;2-面板;3-窑砖装饰面;4-门把手;5-外摆门拐;6-钢角码一;7-双锁夹具;8-平衡杆;81-中部连接杆;82-连接端;83-转轴底座;84-转轴杆;85-螺栓组件;9-固定件;91-U型槽;92-翻边;10-竖向主轴;11-灰缝;12-竖向推杆;13-钢角码二;14副轴;15-装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滑动装饰隐形门,如图1所述,隐形门为隐藏于装饰面层15内的功能门,隐形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矩形门骨架1、面板2和窑砖装饰面3,矩形门骨架1由三个立杆和四个水平杆制作而成,面板2设于矩形门骨架1上,窑砖装饰面3由尺寸为230mm×10mm×90mm的窑砖铺设在面板2上制作而成,隐形门上设有门把手4,门把手4穿过窑砖装饰面3与面板2固定;

如图2所示,矩形门骨架1远离面板2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根外摆门拐5和一个平衡杆8,两根外摆门拐5一端通过钢角码一6与矩形门骨架1固定,如图5所示,另一端通过一对双锁夹具7与竖向主轴10固定,两根外摆门拐5之间设有竖向推杆12,竖向推杆12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两根外摆门拐5固定,平衡杆8一端通过钢角码二7与矩形门骨架1固定,平衡杆8的另一端以及竖向主轴10上端与下端分别与一个固定件9固定,固定件9设于建筑结构上,如图3所示,平衡杆8靠近矩形门骨架1的一端设有副轴14,副轴14通过钢角码二13与矩形门骨架1固定;平衡杆8包括中部连接杆81和设于中部连接杆81两端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连接端82和转轴端,转轴端包括设于连接端82端部的转轴底座83和设于转轴底座83上的转轴杆84,转轴杆84上设有螺栓组件85,螺栓组件85为一组螺帽和垫片,平衡杆8两端的转轴杆84均通过螺栓组件85与钢角码二7和固定件9固定。

外摆门拐5为L型钢管,其横部和竖部夹角为85°,外摆门拐5拐角为弧形拐角,竖向主轴10也由钢管制作而成,固定件9结构与建筑结构的形状相适应,固定件9可以是成品平衡杆底座,固定件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7所示,固定件9包括槽口向下的U型槽91,U型槽的两竖边上设有向外的翻边92,U型槽91槽底设有穿孔,如图6所示,隐形门与四周装饰面层15之间设有6mm灰缝11,三个立杆包括两根尺寸为63mm×40mm×5mm的方通和一根尺寸为40mm×40mm×4mm角钢,四个水平杆包括四根尺寸为40mm×40mm×4mm的角钢,隐形门尺寸为900×1500mm~1200×1800mm钢角码一6和钢角码二7均与矩形门骨架1的水平杆固定,面板2为2mm~4mm厚花纹镀锌钢板,双锁夹具7包括两个卡固件,两个卡固件卡固在竖向主轴10上,两端用螺栓固定,门把手4为钉状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门扇单轴开启方式,本方案采用双轴体系协同作用,竖向主轴置于门边与建筑结构固定连接,副轴置于方通门架,数量为两个,如图8所示,在门扇开启过程中,竖向主轴、副轴和平衡杆同时转动,保证门扇与基层墙面始终保持平行。相对于传统门扇,本方案开启过程更省力更方便。外摆门拐的形状决定了门开启后所占空间的大小,本方案门拐形状提前设计,在门扇开启后完美避开外侧装饰做法,整体呈85°角,转角处弯弧平滑过渡。为防止门扇重量过大影响使用功能,如图4所示,矩形门骨架采用40×40×4mm镀锌钢方通,整体门架由3立杆4水平杆焊接而成,外侧焊接5mm螺纹钢版,为外侧装饰面层提供强度保证。

在现有技术中,外装饰面以窑砖为例,门扇尺寸为900×1500mm,窑砖尺寸为230mm×30mm×90mm,门扇外侧约196块窑砖,窑砖重量1.5kg,共计294kg,重量过大,因此对于以上问题,本方案将通过前移门扇架体位置,并将原窑砖切成10mm薄片粘贴于螺纹钢版外侧,总重量由原来294kg减少到33kg,解决了装饰面层重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门扇范围内窑砖装饰面与周围装饰面层交界处进行切割处理,若装饰面层为规则面砖做法,保证门扇四周轮廓线处于面砖灰缝处,将交界线隐藏于砖缝中;若装饰面层面砖错缝布置,则需将门框轮廓线四周面砖切齐,并严格控制交接部位砖体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将竖向主轴固定于建筑结构上,采用角钢固定,并将门摆外拐与竖向主轴固定,连接部位采用双锁夹具固定,门摆设置两道,分别位于门扇的上下两端。

2、门扇的矩形门骨架采用镀锌方钢焊接形式,为减少隐形门重量,以最简的形式设置4道横向角铁、2道竖向方通、1道竖向角铁。焊接完毕后于水平角铁中心部位打孔,并将矩形门骨架与门摆外拐连接,门摆外拐端部设置副轴,副轴与矩形门骨架采用螺栓连接附图。

3、为保证门扇开启过程中,门扇与墙面始终保持稳定平行,需在门扇脚部加设可旋转的平衡杆,平衡杆移动轨迹固定为半径507mm的圆弧,平衡杆安装方式同主轴,端部分别连接于建筑结构与矩形门骨架上,并且端部设置转轴系统,保证门扇开启过程中,两端均处于轴向转动状态。

4、矩形门骨架安装完毕后与外侧焊接螺纹钢版,为保证使用安全性,焊接采用满焊的形式,严禁采用点焊,提前进行窑砖装饰面的拼缝设计,门扇与周围墙体缝隙要接近窑砖灰缝厚度,范例中窑砖采用1/4错缝的形式,故无法保证门扇与周围墙体交接范围均处于砖缝位置,因此需保证在交接部位,周围墙体的窑砖断面必须平齐,以保证与门扇外侧装饰窑砖的整体效果,并且交接处两端的窑砖总长度要与普通砖体长度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