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843发布日期:2019-04-03 00:1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儿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床及折叠床上通常采用围框结构与布套来形成供儿童躺睡的容纳空间,其中围框结构一般由多根围杆围设形成封闭环形,以形成对儿童躺卧时的安全防护。这样,在观察躺卧在其中的儿童时,或者在需要将儿童床与大人床合并时,大人与儿童之间仍然会有隔挡,不便于大人从童床的一侧即时地照看儿童,使用较为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062701U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其围框组件上,第一围框上固定设置第一关节座,第二围框上固定设置第二关节座,并通过在第一关节座与第二关节座之间设置锁定件而将围框组件锁定在两个不同的工作状态,其结构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操作也不是特别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床围高度可方便降低的儿童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床,包括支撑座和设于所述支撑座上部的上围框组件,所述上围框组件包括沿周向围设呈框型的第一围框与第二围框,所述第一围框至少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一围杆,所述第二围框至少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围杆,所述第一围框与第二围框这两者中的一者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上围框组件的每一侧上,所述第一围杆的杆腔中设有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滑杆,所述第二围杆上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滑杆相枢轴连接,所述上围框组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当所述上围框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围杆与所述第二围杆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杆、转动轴及连接杆均位于所述第一围杆的杆腔中;当所述上围框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围杆的杆腔外,所述第一围杆与第二围杆这两者中的一者相对另一者向下翻转,且所述第一围杆与第二围杆之间形成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框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当所述上围框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围杆相对所述第一围杆向下翻转。

进一步地,每侧的所述第一围杆上均固定地设置有围框连接件,所述围框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围杆之间还设有相配合以将所述上围框组件锁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的锁定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围框连接件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当所述上围框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围杆沿周向配合地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围框连接件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一围杆上的套管部,以及自所述套管部的下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围杆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头部,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限位头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杆的杆腔中还设有用于提供所述滑杆朝向所述第一围杆的杆腔中滑动复位所需弹性力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围杆上固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相对滑动地插设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部抵挡在所述导向槽的一侧槽壁且其另一端部抵触在所述限位销上。

优选地,所述上围框组件上还设有用于将其锁定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围框锁定件,所述围框锁定件设于所述第一围杆与所述滑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至少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各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立柱,所述上围框组件连接在两根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上支腿、能够相对所述上支腿上下伸缩调节的下支腿,以及固设于所述下支腿底部以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脚,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固定地设置在两侧所述上支腿的下部之间的下围框组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床,其杆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其在展开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降低床围高度时,用于仅需要将第一围框与第二围框这两者中未与支撑座固定的一者向外拉出,然后向下翻转,便可使得床围的高度得到降低,从而能够方便即时地照看儿童床上的婴幼儿,为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围框组件中上围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上围框组件状态转换过程中折叠床的立体图;

附图6为附图5的侧视图;

附图7为上围框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折叠床的立体图;

附图8为附图7的侧视图;

附图9为上围框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上围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

其中:100、支撑腿;200、上围框组件;300、横撑组件(下围框组件);

1、立柱;11、上支腿;11a、插接衬套;12、下支腿;2、底杆;21、第一底杆;22、第二底杆;3、围框连接件;31、套管部;32、限位头部;33、限位槽;4、第一围框;41、第一围杆;42、第一侧杆;43、滑杆;43a、导向槽; 44、复位弹簧;45、锁舌;5、第二围框;51、第二围杆;52、第二侧杆;53、连接杆;6、导向销(限位销);7、转动轴;8、下框体;81、下围杆;82、下侧杆;81a、插接头9、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图3、图5至图8所示的儿童床,其包括支撑座和设于该支撑座上部的上围框组件200,支撑座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腿100,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侧支撑腿100之间的横撑组件300,横撑组件300位于上围框组件200的下方。

参见图1至图9所示,上围框组件200包括沿周向围设呈框型的第一围框4与第二围框5,第一围框4与第二围框5这两者中的一者固定地设置在支撑座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围框4固定地设置在支撑座上,具体为设置在两侧支撑腿100的顶部。

第一围框4与第二围框5均呈U字型,第一围框4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一围杆41和连接在两根第一围杆41之间的第一侧杆42;第二围框5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围杆51和连接在两根第二围杆51之间的第二侧杆52。

上围框组件200的每一侧上,第一围杆41的杆腔中设有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滑杆43,第二围杆51上固设有连接杆53,连接杆53的端部通过转动轴7与滑杆43的端部相枢轴连接。此处,连接杆53的一端部插设在第二围杆51的杆腔中并通过铆钉固定,在某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连接杆53与第二围杆51一体设置。

该儿童床在打开使用状态下上围框组件200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当上围框组件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同一侧的第一围杆41与第二围杆51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滑杆43、转动轴7及连接杆53均收容于第一围杆41的杆腔中,如图1、图2、图4所示;当上围框组件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滑杆43至少有部分从第一围杆41中伸出,使得连接杆53与转动轴7均位于第一围杆41的杆腔外,如图5、图6所示,此时第二围杆51能够相对第一围杆41向下翻转而与第一围杆41之间形成一夹角,如图7至图9所示。这样,用户仅需要将第二围框5相对第一围框4向外拉出并向下按压,便可使得第二围框5相对第一围框4向下翻转而降低床围的高度,从而便于大人照看儿童床上的婴幼儿。

当然,在其他的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围框5固定地设置在支撑座上,通过向下按压第一围框4来使得第一围杆41相对第二围杆51翻转来降低上围框组件200一侧床围的高度。

参见图1、图3、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侧的第一围杆41上均固定地设置有围框连接件3,第一围框4通过两个围框连接件3固定地连接在两侧支撑腿100的顶部。该围框连接件3与第二围杆51之间还设有相配合以将上围框组件200锁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锁定结构。

具体地,该围框连接件3上具有套设在第一围杆41上的套管部31,以及自套管部31的下部朝向远离第一围杆41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头部32。该限位头部3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图中未示出),当第二围杆51相对第一围杆41向下翻转并对应地卡设在上述卡槽中时,上围框组件200转换并锁定在上述的第二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9所示,上围框组件200的每一侧上,第一围杆41的杆腔中还设有用于提供滑杆43朝向第一围杆41的杆腔中滑动复位所需弹性力的复位弹簧44,以使得无外力作用时同一侧的第一围杆41与第二围杆51相接而沿同一长度方向延伸,从而使得上围框组件200保持的第一工作状态下,以及在解除第二工作状态的锁定后第二围杆51能够自动地相对第一围杆41旋转复位。此处,滑杆43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43a,第一围杆41上固定有导向销6,该导向销6相对滑动地插设在上述导向槽43a中,复位弹簧44的一端部抵挡在限位槽43a的一侧槽壁上且其另一端部抵触在导向销6上。

参见图2所示,滑杆43上还设有锁舌45,第一围杆41上开设有供上述锁舌45对应穿出的锁槽(图中未标示),当上围框组件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上述锁舌45对应地插设在上述锁槽中,使得滑杆43相对第一围杆41锁定,从而使得上围框组件200被锁定在第一工作状态下。

参见各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侧的支撑腿100均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1和固设于立柱1底部且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杆2,立柱1包括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伸缩地连接的上支腿11与下支腿12,底杆2自下支腿12的底部向前和/或向后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底杆2自下支腿12的底部沿前后方向朝一侧延伸使得底杆2与立柱1之间呈L型。该底杆2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伸缩设置的第一底杆21与第二底杆22,其中第一底杆21的端部与下支腿12的底端固定地连接,或者第一底杆21与下支腿12一体设置。

参见图1、图3所示,横撑组件300设于两侧的立柱1之间,此处为设置在两侧上支腿11的下部之间,该横撑组件300此处采用的为下围框组件,该下围框组件300可作为儿童床中床板的辅助支撑。该下围框组件包括呈U型的下框体8和沿周向呈封闭框型的支撑框9,下框体8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下围杆81和连接在两侧下围杆81一端之间的下侧杆82,支撑框9固定地设于两侧下围杆81之间。两侧下围杆的另一端部形成插接头81a,以分别与两侧的上支腿1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1所示,立柱1的上支腿11上设有插接衬套11a,两侧上支腿11上的插接衬套11a相对设置;通过下围框组件中两侧下围杆81上的两个插接头81a与上述两个插接衬套11a之间的配接,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插拔连接。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儿童床上的每一侧上,支撑腿100相对上围框组件200可翻转收拢地设置。具体地,围框连接件3固定地设置在立柱1的顶部,围框连接件3的套管部31绕第一围杆41的轴心线旋转地套设在第一围杆41上。套管部31上还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槽33,第一围杆41上固定地设置有限位销(此处采用导向销6作为该限位销),该限位销6能够相对滑动配合地插设在上述限位槽33中,以在支撑腿100绕第一围杆41旋转时提供两者相对旋转的导向与限位。

这样,该儿童床可按照如下方式收折地设置,参见图10、图11所示,将横撑组件300从两个支撑腿100之间拆离,两侧的支撑腿100分别绕相应侧的第一围杆41的轴心线相向翻转,并收拢在上围框组件200的同一侧,呈现扁平的结构,使得用户对该儿童床的日常收纳与携带更为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床,其杆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其在展开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降低床围高度时,用于仅需要将第一围框4与第二围框5这两者中未与支撑座固定的一者向外拉出,然后向下翻转,便可使得床围的高度得到降低,从而能够方便即时地照看儿童床上的婴幼儿,为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