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婴儿安抚摇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844发布日期:2019-04-03 00:1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婴儿安抚摇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婴儿安抚摇篮。



背景技术:

通常,婴儿睡觉不踏实,每晚往往都会醒来不止一次,如果父母每次都要将婴儿抱起来摇晃后才能入睡,无形增加父母的负担,婴儿总是抱起来放下去更容易惊醒,且冬天天冷还容易使孩子着凉感冒。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摇篮只能完成单摆轨迹的摇晃,利用电机和集成在电机电路里的电路板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带动摇篮的摆动,这种摇晃并不能很好的模拟人体上下左右的摆动,这样并不能满足大部分的婴儿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模拟人体上下左右摆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婴儿安抚摇篮,包括支架和摇篮,所述摇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摇篮安装在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环、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的驱动柄、可转动的连接在驱动柄上的驱动齿轮以及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驱动环的内壁上开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所述连接杆背向驱动齿轮的一侧面上远离驱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摇篮的连接块,所述驱动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的槽口,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电机槽,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槽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伸出电机槽后与驱动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柄呈“Z”形,其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另一端与驱动齿轮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轮上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驱动柄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连接孔,螺栓穿过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以将驱动齿轮和连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启动开关和驱动电机均与电路板耦接,当启动开关被触发时,电路板控制驱动电机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多个并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排列在连接杆背向驱动齿轮的一侧面上,所述摇篮可旋转的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摇篮具有用于放置婴儿的放置槽,所述摇篮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检测面和固定面,所述检测面与电路板耦接,所述固定面固定在放置槽的槽底,所述检测面用于检测婴儿的压力,所述电路板内设置有压力波动阈值,所述检测面发送压力数值给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对相邻两次压力数值进行对比,当电路板检测到相邻两次压力数值做差得出的压力波动超过压力波动阈值时,电路板控制驱动电机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的驱动电机可以更好的对摇篮进行电力驱动,不需要人工手动,设置的安装槽更好的将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槽内,这样就不会将驱动组件暴露在外部,可以保护驱动组件,设置的电机槽,方便将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槽中,避免驱动电机驱动时卡到衣物或者人手,设置驱动环可以供驱动齿轮沿着驱动环进行传动,设置的连接块可以方便连接摇篮,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摇篮的一端完成椭圆形轨道的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均匀的摇动,可以更好的模拟人体怀抱对宝宝进行上下左右的摇摆安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1、支架;11、底座;12、安装槽;2、摇篮;21、放置槽;31、驱动电机;32、驱动环;33、驱动柄;34、驱动齿轮;35、连接杆;36、连接块;37、电机槽;38、第一螺纹孔;39、第二螺纹孔;41、电路板;42、启动开关;5、压力传感器;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婴儿安抚摇篮,包括支架1和摇篮2,所述摇篮2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1和驱动组件,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槽12内,所述摇篮2安装在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环3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上的驱动柄33、可转动的连接在驱动柄33上的驱动齿轮34以及与驱动齿轮34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5,所述驱动环32的内壁上开有与驱动齿轮34相啮合的齿,所述连接杆35背向驱动齿轮34的一侧面上远离驱动齿轮3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旋转连接摇篮2的连接块36,所述驱动环32固定连接在安装槽12的槽口,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开设有电机槽37,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连接在电机槽37中,所述驱动电机31的转轴伸出电机槽37后与驱动柄3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柄33呈“Z”形,其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上,另一端与驱动齿轮34可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摆动摇篮2哄婴儿入睡时,可以开启驱动电机31,然后驱动电机31的转轴转动,带动驱动柄33转动,由于驱动柄33是“Z”形的,这样驱动柄33远离驱动电机31的一端就会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转动,这样就会带着驱动齿轮34在驱动环32上传动,同时驱动齿轮34还会相对于驱动柄33转动,由于连接杆35是固定连接在驱动齿轮34上的,这样驱动齿轮34转动时就会带着连接杆35转动,这样连接杆35转动时就以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为圆心在椭圆形的轨道上转动,这样就会带着摇篮2的一侧在椭圆形的轨道上移动,另一侧采用万向球的连接方式,就可以实现自动模拟人体怀抱对宝宝进行上下摇摆安抚,设置的驱动电机31可以更好的对摇篮2进行电力驱动,不需要人工手动,设置的安装槽12更好的将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槽12内,这样就不会将驱动组件暴露在外部,可以保护驱动组件,设置的电机槽37,方便将驱动电机31安装在电机槽37中,避免驱动电机31驱动时卡到衣物或者人手,设置驱动环32可以供驱动齿轮34沿着驱动环32进行传动,设置的连接块36可以方便连接摇篮2。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齿轮34上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螺纹孔38,所述连接杆35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38对应的第二螺纹孔39,所述连接杆35与驱动齿轮34固定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6,所述驱动柄33远离驱动电机31的一端穿过连接孔6,螺栓穿过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38与第二螺纹孔39,以将驱动齿轮34和连接杆35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杆35通过连接孔6套在驱动柄33上,这样就可以先将连接杆35的一端连接在驱动柄33上,然后拨动驱动柄33的另一端,将第一螺纹孔38和第二螺纹孔39对齐,然后通过螺丝将第一螺纹孔38和第二螺纹孔39相互固定住,进而将连接杆35固定在驱动齿轮34上,这种方式就不需要设置两对用于拧螺丝的孔,两对拧螺丝的孔不容易对准,这样也就降低了流水线生产的效率,本实施例就方便了生产,只需要将连接杆35套在驱动柄33上后,拨动一端将连接杆35绕着驱动柄33转动,将第一螺纹孔38和第二螺纹孔39对齐即可,同时减少拧螺丝的步骤,减少设备的螺丝数量,进一步方便生产。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启动开关42,所述底座11内设置有电路板41,所述启动开关42和驱动电机31均与电路板41耦接,当启动开关42被触发时,电路板41控制驱动电机31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电路板41内可以设置stm32系列微处理器,这样就可以方便对驱动电机31进行控制,可以控制其转速和转动方向,设置的启动开关42也就方便了用户对驱动电机31进行控制,可以只在需要的时候将驱动电机31开起来,同样也可以通过触发启动开关42将驱动电机31的停止,这样可以节能。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36设置有多个并沿连接杆35的长度方向排列在连接杆35背向驱动齿轮34的一侧面上,所述摇篮2可旋转的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块36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多个连接块36可以是长度依次递增的连接块36,这样摇篮2可以连接在不同的长度的连接块36上,不同的连接块36在连接杆35上可以沿着大小不等的椭圆轨道上进行移动,这样用户就可以选择需要的轨道大小将摇篮2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块36上,这样用户就可以选择更加合适自己宝宝的摇动幅度,适合更多的宝宝所需。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摇篮2具有用于放置婴儿的放置槽21,所述摇篮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具有检测面和固定面,所述检测面与电路板41耦接,所述固定面固定在放置槽21的槽底,所述检测面用于检测婴儿的压力,所述电路板41内设置有压力波动阈值,所述检测面发送压力数值给电路板41,所述电路板41对相邻两次压力数值进行对比,当电路板41检测到相邻两次压力数值做差得出的压力波动超过压力波动阈值时,电路板41控制驱动电机31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宝宝醒来时,就会乱动,这样压力传感器5就会不断的检测到压力波动,电路板41内的微处理器可以设置波动阈值,同时压力传感器5可以设置多个,均匀设置在放置槽21的槽底,这样就可以对各个位置进行压力的检测,这样可以增加准确性,当电路板41内的微处理器检测到压力的波动大于设定的压力波动阈值时,就会控制驱动电机31转动,带动摇篮2进行移动,这样可以当宝宝醒来时,及时的自动模拟人体怀抱对宝宝进行上下左右摇摆安抚,避免宝宝彻底醒来后哭闹,导致父母睡觉不安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