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汁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9572发布日期:2019-06-13 15:2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汁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汁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榨汁杯组件。



背景技术:

榨汁机是一种可以将果蔬快速榨成果蔬汁的机器,小型可家用。榨取的果汁等都是纯天然饮料,榨取的纯天然果汁,可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同配方食谱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榨汁机成为日常家庭生活中必备的家用小电器。

现有公告号为CN204839070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榨汁机,由量杯、杯盖、榨汁杯、显示屏、榨汁刀、加热垫、机座、电源线、插头和杯柄组成,加热垫设置在机座的顶部,榨汁杯设置在加热垫上,榨汁刀设置在榨汁杯的内部杯底,杯盖盖在榨汁杯上,量杯设置在杯盖上,显示屏设置在榨汁杯的杯身上,杯柄设置在榨汁杯上,电源线一端设置在机座底部,插头设置在电源线的另一端,该实用新型的榨汁机,适合各种食品榨汁,出汁率高,还能实现对汁液的加热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杯盖直接盖于量杯上,连接不牢固,榨汁机在运转过程中,内部食品随刀片飞速旋转,会打至杯盖上,导致杯盖脱落,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杯组件,其具有杯盖与榨汁杯牢固固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榨汁杯组件,包括榨汁杯本体和盖于榨汁杯本体上的杯盖,所述榨汁杯本体的上端外沿连接有两个凸棱,所述凸棱沿榨汁杯径向对称设置,所述杯盖对应位置设有与凸棱过盈配合的U型扣件,所述U型扣件的开口侧朝向榨汁杯本体周壁,所述U型扣件一端为敞口端供凸棱卡入,另一端闭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杯盖扣于榨汁杯本体上,并转动杯盖使得凸棱与U型扣件相卡,杯盖即固定在榨汁杯本体上,防止榨汁机运转时,杯盖在内部食品的撞击下脱落,且U型扣件的闭口端使凸棱精准卡于U型扣件的空腔内,防止杯盖转动过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棱首先卡入U型扣件的一端设有背离榨汁杯本体周壁方向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沿斜面卡入U型扣件内,安装更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U型扣件与凸棱间设有将凸棱固定在U型扣件内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当凸棱卡于U型扣件内时,凸棱被限制于U型扣件内,防止凸棱因震动从U型扣件的敞口端脱离,进而杯盖牢牢固定于榨汁杯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U型扣件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其相通的容纳套,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容纳套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垂直于所述凸棱卡入方向滑移,所述凸棱上开有与限位块相配的凹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容纳套内壁之间连接有驱动限位块卡于凹槽内的弹簧,所述限位块连接有驱动其退出凹槽的驱退件,当弹簧压缩至极限状态时,所述限位块收纳于容纳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退件使限位块退出U型扣件,转动杯盖,使凸棱卡于U型扣件内,弹簧驱动限位块卡于凹槽,凸棱被固定在U型扣件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退件包括穿设于弹簧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限位块、另一端穿过容纳套并延伸至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拉动连接杆,即可带动限位块压缩弹簧并退出U型扣件,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朝向U型扣件一侧设有朝向敞口端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杯盖,凸棱沿斜面自动推动限位块压缩弹簧,限位块退出U型扣件,无需手动驱动驱退件。

进一步的,所述U型扣件一侧外侧壁垂直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开口朝向与U型扣件外侧壁连接端的外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U型扣件敞口端的限位块和连接于限位块的螺杆,所述螺杆垂直穿过L型支撑板、且与L型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凸棱沿所述榨汁杯本体周向的长度不大于所述U型扣件该方向上的深度,所述限位块与L型支撑板抵接时,所述限位块与U型扣件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不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杆可驱动限位块挡于或远离敞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凸棱上覆有纳米二氧化硅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硅层增大了凸棱的粗糙度,从而增大了凸棱与U型扣件间的摩擦力,防止杯盖在榨汁机的运转震动下脱离榨汁杯本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榨汁杯本体上沿外壁连接凸棱,凸棱沿榨汁杯径向对称设置,在杯盖上底部外沿连接有U型扣件,U型扣件与凸棱相配,杯盖即固定在榨汁杯本体上,防止榨汁机运转时,杯盖在内部食品的撞击下脱落;

2.通过在U型扣件的一端设为敞口端供凸棱卡入、另一端设为闭口端,U型扣件的闭口端使凸棱精准卡于U型扣件的空腔内,防止杯盖转动过度,导致U型扣件与凸棱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凸棱卡于U型扣件内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榨汁杯本体;11、凸棱;111、凹槽;2、杯盖;21、U型扣件;211、敞口端;3、限位组件;31、容纳套;32、限位块;321、连接杆;33、弹簧;34、L型支撑板;3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榨汁杯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榨汁杯本体1和盖于榨汁杯本体1上的杯盖2,榨汁杯本体1的上沿外壁连接有两个凸棱11,凸棱11沿榨汁杯径向对称设置,杯盖2底部外沿对应位置连接有与凸棱11过盈配合的U型扣件21,U型扣件21的开口侧朝向榨汁杯本体1周壁,且U型扣件21一端为敞口端211供凸棱11卡入、另一端闭合,将杯盖2扣于榨汁杯本体1上,并转动杯盖2使得凸棱11与U型扣件21相卡,杯盖2即固定在榨汁杯本体1上,防止榨汁机运转时,杯盖2在内部食品的撞击下脱落。U型扣件21的闭口端使凸棱11精准卡于U型扣件21的空腔内,防止杯盖2转动过度,导致U型扣件21与凸棱11脱离。

由于U型扣件21与凸棱11过盈配合,为了方便凸棱11卡入U型扣件21内,如图1所示,凸棱11首先卡入U型扣件21一端设有背离榨汁杯本体1周壁方向的弧形面,从而凸棱11沿弧形面撑开并卡入U型扣件21内,卡入更顺畅。凸棱11上覆有纳米二氧化硅层,纳米二氧化硅层增大了凸棱11的粗糙度,从而增大了凸棱11与U型扣件21间的摩擦力,防止杯盖2在榨汁机的运转震动下脱离榨汁杯本体1。

如图1和图2所示,U型扣件21与凸棱11间设有将凸棱11固定在U型扣件21内的限位组件3。从而当凸棱11卡于U型扣件21内时,凸棱11被限制于U型扣件21内,防止凸棱11因震动从U型扣件21的敞口端211脱离,进而杯盖2牢牢固定于榨汁杯本体1上。

如2所示,U型扣件21的上侧壁外壁连接有与其相通的容纳套31,限位组件3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容纳套31内的限位块32,限位块32与容纳套31内壁间连接有弹簧33,凸棱11上开有与限位块32相配的凹槽111,弹簧33驱动限位块32向U型扣件21内滑移,并卡入凹槽111,限位块32朝向U型扣件21内一侧开有朝向敞口端211的斜面。转动杯盖2(参见图1),凸棱11沿斜面推动限位块32压缩弹簧33,限位块32退出U型扣件21,当凸棱11完全卡入U型扣件21内时,弹簧33驱动限位块32卡于凹槽111内,凸棱11被固定在U型扣件21内。且限位块32连接有驱动弹簧33压缩的驱退件,利用驱退件使限位块32压缩弹簧33,并退出U型扣件21,凸棱11从U型扣件21的敞口端211转出,杯盖2即可与榨汁杯本体1(参见图1)分离。

如图2所示,驱退件包括穿设于弹簧33内的连接杆321,连接杆321一端连接于限位块32、另一端穿过容纳套31并延伸至外部,向外拉动连接杆321,即可带动限位块32压缩弹簧33并离开U型扣件21,操作方便。

工作原理:

将杯盖2扣于榨汁杯本体1上,转动杯盖2,凸棱11沿斜面推动限位块32压缩弹簧33,退出U型扣件21,当凸棱11完全卡入U型扣件21内时,弹簧33驱动限位块32卡于凹槽111内,凸棱11被固定在U型扣件21内,杯盖2与榨汁杯本体1牢牢固定。需要将杯盖2与榨汁机本体分离时,向外拉动连接杆321,即可带动限位块32压缩弹簧33并离开U型扣件21,转动杯盖2,凸棱11与U型扣件21分离,杯盖2即可取下。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U型扣件21上侧壁外壁垂直连接有L型支撑板34, L型支撑板34的开口朝向与U型扣件21外侧壁连接端的外侧,限位组件3包括滑移连接于U型扣件21敞口端211的限位块32和连接于限位块32的螺杆35,螺杆35远离限位杆一端垂直穿过L型支撑板34、且与L型支撑板34螺纹连接,限位块32为圆柱形,凸棱11沿榨汁杯本体1周向的长度不大于U型扣件21该方向上的深度,从而凸棱11可完全转入U型扣件21,且转动连接杆321可驱动限位块32挡于敞口端211。限位块32与L型支撑板34抵接时,限位块32与U型扣件21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不重合,即转动连接杆321可带动限位块32远离敞口端211,不影响杯盖2与榨汁机本体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