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清理扫把功能的簸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484发布日期:2019-01-22 21:55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具有清理扫把功能的簸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清洁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簸箕的结构。



背景技术:

簸箕,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清洁用具,一般与扫把配合使用。日常,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经常会有人类和动物的毛发,或者是衣物、被子等物品上掉落的絮状物等,这些毛发和絮状物会在扫地时粘在扫把上,此时,一般需要亲手将这些毛发和絮状物从扫把上扯掉,虽然这种做法快捷,但是不卫生,有些人甚至需要抓着纸巾或者套上手套后才会从扫把上扯下这些毛发和絮状物。而且目前的簸箕很多存在开口向外完全敞开,封闭性差,不具有防风功能,且容纳垃圾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理扫把功能的簸箕,使用该簸箕后,簸箕本体容纳垃圾的空间增大,梳齿清理扫把纤毛上的毛发和絮状物更加高效便捷、卫生、灵活度高,垃圾不易溢出,降低因垃圾裸露在簸箕本体外面导致被风刮走的可能性,具有防风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清理扫把功能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所述簸箕本体包括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后背板;所述左侧壁、顶壁、右侧壁和底壁依次一体连接构成桶形结构,所述桶形结构的前端为开口构成簸箕的垃圾进口,所述后背板能够封闭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所述簸箕的垃圾进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扫把清理部,所述扫把清理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排布的梳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垃圾进口是由下至上地向后倾斜的开口。

进一步地说,所述扫把清理部位于所述左侧壁的前端、顶壁的前端、右侧壁的前端和底壁的前端中的至少之一。

进一步地说,所述扫把清理部位于所述左侧壁的前端或右侧壁的前端,且所述梳齿向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簸箕是长杆簸箕或短把簸箕;

所述长杆簸箕是指,所述簸箕还设有把杆,所述把杆下端与簸箕本体连接且上端具有手握柄;

所述短把簸箕是指,所述簸箕本体连接有手提把。

进一步地说,所述长杆簸箕的把杆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扫把的扫把扣。

进一步地说,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与所述后背板一体连接,或所述后背板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

进一步地说,所述扫把清理部与所述簸箕的垃圾进口一体成型,或所述扫把清理部组装于所述簸箕的垃圾进口。

进一步地说,所述簸箕本体的左侧壁、顶壁和右侧壁构成一体连续的上凸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具有由左侧壁、顶壁、右侧壁和底壁依次一体连接构成桶形结构,桶形结构的前端为开口构成簸箕的垃圾进口,后背板能够封闭桶形结构的后端,簸箕的垃圾进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扫把清理部,扫把清理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排布的梳齿,由于簸箕本体是桶形结构,为半封闭状,增大了簸箕的垃圾容纳空间,有效阻止垃圾溢出,降低因垃圾裸露在簸箕本体外面导致被风刮走的可能性,具有防风功能,且簸箕的垃圾进口处设有扫把清理部,可以用扫把清理部的梳齿清理扫把纤毛上的毛发和絮状物,又由于扫把清理部设置在簸箕的垃圾进口处,使得扫把的纤毛活动空间大,增强纤毛移动的灵活性,有利于纤毛与梳齿充分接触,能够彻底有效的清理纤毛上的毛发,清理效果较佳;

二、本实用新型簸箕本体的左侧壁、顶壁和右侧壁构成一体连续的上凸的弧形面,进一步加大了簸箕的垃圾容纳空间,而且增加了美观度;

三、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进口是由下至上地向后倾斜的开口,这种形态的垃圾进口使桶形结构的簸箕更便于收集垃圾;

四、当簸箕的后背板是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时,可以便于倒垃圾。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以长杆簸箕为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以短把簸箕为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簸箕的后背板翻转的示意图(以长杆簸箕为例);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簸箕本体1、顶壁11、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后背板15、垃圾进口2、梳齿3、把杆4、手握柄41、扫把扣42和手提把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具有清理扫把功能的簸箕,如图1-图3所示,包括簸箕本体1,所述簸箕本体包括顶壁11、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和后背板15;所述左侧壁、顶壁、右侧壁和底壁依次一体连接构成桶形结构,所述桶形结构的前端为开口构成簸箕的垃圾进口2,所述后背板能够封闭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所述簸箕的垃圾进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扫把清理部,所述扫把清理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排布的梳齿3。

所述垃圾进口是由下至上地向后倾斜的开口。

所述扫把清理部位于所述左侧壁的前端、顶壁的前端、右侧壁的前端和底壁的前端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扫把清理部位于所述左侧壁的前端或右侧壁的前端,且所述梳齿向上。

所述簸箕是长杆簸箕或短把簸箕;

所述长杆簸箕是指,所述簸箕还设有把杆4,所述把杆下端与簸箕本体连接且上端具有手握柄41,如图1所示,一般在拿此种簸箕时,人是直立的,不用弯腰;

所述短把簸箕是指,所述簸箕本体连接有手提把5,如图2所示,一般在拿此种簸箕时,人需要弯腰。

所述长杆簸箕的把杆上端还设有用于固定扫把的扫把扣42。

如图1所示,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与所述后背板一体连接,或如图3所示,所述后背板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

所述扫把清理部与所述簸箕的垃圾进口一体成型,或所述扫把清理部组装于所述簸箕的垃圾进口。

所述簸箕本体的左侧壁、顶壁和右侧壁构成一体连续的上凸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具有由左侧壁、顶壁、右侧壁和底壁依次一体连接构成桶形结构,桶形结构的前端为开口构成簸箕的垃圾进口,后背板能够封闭桶形结构的后端,簸箕的垃圾进口处设有至少一个扫把清理部,扫把清理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排布的梳齿,由于簸箕本体是桶形结构,为半封闭状,增大了簸箕的垃圾容纳空间,有效阻止垃圾溢出,降低因垃圾裸露在簸箕本体外面导致被风刮走的可能性,具有防风功能,且簸箕的垃圾进口处设有扫把清理部,可以用扫把清理部的梳齿清理扫把纤毛上的毛发和絮状物,又由于扫把清理部设置在簸箕的垃圾进口处,使得扫把的纤毛活动空间大,增强纤毛移动的灵活性,有利于纤毛与梳齿充分接触,能够彻底有效的清理纤毛上的毛发,清理效果较佳;本实用新型簸箕本体的左侧壁、顶壁和右侧壁构成一体连续的上凸的弧形面,进一步加大了簸箕的垃圾容纳空间,而且增加了美观度;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进口是由下至上地向后倾斜的开口,这种形态的垃圾进口使桶形结构的簸箕更便于收集垃圾;当簸箕的后背板是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桶形结构的后端时,可以便于倒垃圾。

清洁人员使用扫把将垃圾从垃圾进口处扫入簸箕本体内,当扫把下端的纤毛粘有毛发或絮状物时,清洁人员用手将扫把提起,直至扫把下端纤毛靠近簸箕垃圾进口处的扫把清理部,利用扫把清理部上的梳齿反复刮蹭纤毛上的毛发或絮状物,直至毛发或絮状物完全刮扯掉,掉入簸箕的桶形结构内,当使用短把簸箕时,垃圾从簸箕本体的垃圾进口出倾倒出来;当使用长杆簸箕时,其后背板是可翻转的连接在桶形结构的后端,清洁人员可打开后背板将垃圾从簸箕本体的后端倾倒出来,倾倒完毕后可将扫把挂扣在簸箕把杆上端的扫把扣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